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浅论衡水湖的渔业资源保护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建民  武圣来 《河北渔业》2005,(5):11-14,48
衡水湖素有华北第二明珠之称,随着国家级湿地保护区的建立,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衡水湖的资源利用与开发.作为衡水湖重要资源之一的渔业及水生生物资源,对湖区的水质改善、生态平衡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维持湖区一定数量的鱼、虾、鳖、蟹和水生动植物数量对保持湖区良好的水域环境、促进良性的生态系统,作用是巨大的.  相似文献   

2.
浅析广西渔业生态环境现状与解决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渔业资源是一种生物资源,是渔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渔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文章阐述了当前广西渔业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渔业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渔业水域水质污染严重;同时对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从而进一步提出了加强保护渔业生态环境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齐鲁渔业》2010,(8):62-63
垦利县加快渔业生态保护和建设力度,努力促进水域生态环境的改善,推进渔业可持续发展。一是积极实施渔业资源修复项日。加强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加大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力度,  相似文献   

4.
我国渔业生态环境养护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良好的水域生态环境是水生生物赖以生存和繁衍的最基本的条件,是渔业发展的命脉。目前我国渔业水域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渔业水域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正在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和破坏。根据全国渔业生态环境监测网2006年的监测结果和近年在渔业水域开展的生态环境养护研究工作,概要分析我国渔业水域生态环境现状、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养护研究现状,提出中长期内渔业水域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应围绕渔业水域生态环境质量的诊断与评估技术、渔业污染生态学和环境安全评价技术、清洁养殖与退化水域生态系统修复技术、渔业生态环境质量管理技术等主要研究方向开展的重点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5.
王爽 《齐鲁渔业》2014,(6):20-21
1人工鱼礁建设的必要性 1.1人工鱼礁建设可修复海洋生态环境人工鱼礁能改善近海水域生态环境,为稚鱼以及鱼类提供栖息、索饵和产卵场所,增殖并保护渔业资源。因此投放人工鱼礁,建设“海底森林”,可使渔业生物资源和海洋生态环境得到较好修复。  相似文献   

6.
水域是渔业发展的自然基础,水域环境是决定渔业发展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不断增加的工农业污染、生活废水排放导致水域生态环境持续恶化,重特大渔业水域污染事故频繁发生,给水生生物资源、渔业生态环境和水产养殖生产造成较大损失。根据闰家农业部和环境保护部联合发布2007年度《中国渔业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07年,中国渔业生态环境状况总体保持稳定,局部渔业水域污染仍比较严重,主要污染物为氮、磷、石油类和铜。  相似文献   

7.
《河北渔业》2021,(2):22-22
近日,河北省农业农村厅、生态环境厅、林业和草原局三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河北省大水面生态渔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按照“一水一策、绿色发展”的原则,在全省适宜湖库发展大水面生态渔业,充分发挥渔业的生态功能,科学利用水生生物资源,加强水域生态环境养护,加快推进全省大水面生态渔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8.
渤海湾渔业资源开发及生态环境恢复的设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渤海湾目前生物资源和环境状况。阐述了增殖恢复渔业生物资源及修复近海水域生态环境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姜红  郑喜森 《渔业现代化》2011,38(2):69-71,59
阐述了长江水生生物资源养护现状及面临问题,指出长江流域水域污染,航运发展、水工建设造成的生态环境恶化,以及非法捕捞屡禁不止是导致水生生物资源衰退的主要因素;提出完善长江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和管理对策,指出必须建立适应于长江流域的渔业管理模式,治理环境污染,修复水生生物生态环境,以保护长江水生生物资源,维护水域生态安全.  相似文献   

10.
优良的渔业生态环境是海洋渔业持续发展的的物质载体与必然条件。我国海洋渔业环境总体状况良好,但局部水域污染、海洋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和渔业资源衰竭严重影响渔业经济的发展。因此,防止渔业生态环境污染,改善渔业生物资源的养护载体,加强海洋与渔业生态建设,展开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活动,对保护海洋渔业生态环境是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1.
李纯厚  齐占会 《水产学报》2023,47(11):119311-119311
我国是渔业大国,2022年水产品产量达6 800多万t,其中养殖产量约占世界养殖总产量的60%。渔业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与营养安全,尤其是优质蛋白质供给中发挥了极其重要作用,与此同时渔业生产活动对养殖水域和毗连自然海域生态环境的影响也备受关注。渔业生态环境学科主要研究渔业活动对自然水域生态系统的影响、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渔业生产以及渔业水域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受损渔业水域生态修复与生境恢复等基础科学和产业技术问题。本文概括性总结了我国渔业生态环境学科的主要研究领域,以及近十年来各领域所取得的重要进展,并对我国渔业生态环境学科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提出了今后渔业生态环境学科的研究重点,以期为推动中国渔业生态环境保护,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渔业资源属于可更新的资源类型,只要采取合适的方法对渔业资源进行利用,就可以长期向市场提供优质的渔业资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渔业资源的需求量也在不断提升,必须要保证渔业的可持续发展,才能够满足当前的市场需求。渔业资源的发展和水域环境资源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如果水域环境资源较差,无法进行可持续利用,将会严重制约渔业的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是当前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任务之一,如果没有对渔业生态环境进行及时监测,就难以发现渔业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不仅会增加后续生态环境治理难度,还会影响渔业发展。因此相关部门开始研究如何对渔业生态环境进行准确评价,以此来调查渔业水域环境存在的各种生态问题,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护水生生物资源,达到促进水利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渔业水域”是指鱼虾类的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洄游通道和鱼虾贝藻类的养殖场,渔业环境监测是对渔业水域环境和生物进行监测,掌握渔业水域生态环境质量及生物资源与环境的关系。广西自改革开放以来渔业得到迅猛发展,“九五”期间平均年增  相似文献   

14.
正1项目背景2011年6月蓬莱19-3油田溢油事件的发生,对河北省沿岸水域生态环境产生巨大影响,根据《农业部关于下达2012年蓬莱溢油生物资源养护与渔业生态修复项目任务的通知》,在秦皇岛海域进行渔业生态修复示范区建设,本项目旨在通过投放人工鱼礁、海藻移植和重要品种人工增殖,在短期内有效改善海洋生物栖息环境,降低捕捞  相似文献   

15.
渔业活动对水环境的危害,使渔业经济受到制约,但渔业经济的重要地位不可忽视。以衡水湖为例,寻求湖泊渔业经济与水环境关系平衡,探索促进水环境改善前提下发展渔业经济的可行性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河北衡水湖是典型的内陆淡水草型湖泊,由于芦苇、蒲草、孤尾藻等水生植物数量的增多,致使衡水湖水质问题越来越突出。为改善水质,促进生态平衡,增加周边渔民的收入,自2005年开始向湖中投放各种草食、腐食鱼蟹种苗。到2007年11月16—23日的衡水湖秋季渔业增殖放流活动再次启动,已陆续投放衡水湖5万kg鱼苗。  相似文献   

17.
渤海渔业生物资源及环境的现实状况,已成为环渤海地区海洋经济发展必须刻不容缓解决的的重要问题。特别是国务院出台《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纲要》以后,如何尽快通过各种方法恢复渤海渔业生态结构和修复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8.
渔业的生物资源和水域的生态环境,是发展渔业生产的客观物质基础;提高经济效益,是发展渔业生产的核心。本文就这二个基本指导思想,从生态经济的要求出发,回顾我省渔业发展历史的经验教训,谈谈如何充分发挥渔业生态经济的潜力,提高渔业生产力和经济效益的探讨意见。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白洋淀“以渔养水”生态修复效果其发展方式,以白洋淀水生生物资源环境调查及水域生态修复示范项目研究进展为依据,分析白洋淀水域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介绍白洋淀主要的生态修复措施、取得的效果、以及实施“以渔养水”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总结白洋淀“以渔养水”生态修复技术的启示并提出相关发展建议。可为下一步开展白洋淀“以渔养水”生态修复研究提供思路,也可为全国大水面生态渔业发展和水域生态修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中国渔政”肩负着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养护水生生物资源、保护渔业水域生态环境和边境水域渔业管理的重任,承担着渔船,渔港、水产养殖和水产品质量安全等渔业行政执法任务,负责渔业船舶和船用产品检验,保障渔业生产秩序和渔业安全生产等重要职能,已成为我国一支重要的行政执法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