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亚急性猪丹毒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丹毒主要是由红斑丹毒丝菌引起的一种猪的急性、败血性、热性传染病。此病流行于世界各地,对养猪业具有很大的危害。本文主要结合临床实践与相关文献,对亚急性猪丹毒的病原、临床症状、诊断与治疗进行分析,为兽医更好的治疗亚急性猪丹毒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正引言:猪丹毒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地,一般呈散发或地方性流行,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对养猪业危害很大,每年都有猪丹毒的发生和流行,目前集约化养猪场相对比较少见,但仍未完全控制,主要侵害架子猪和育成猪。猪丹毒主要表现为急性败血或亚急性的疹块型,慢性多发性非化脓性生关节炎及疣状心内膜炎。1病原:猪丹毒是红斑丹毒丝菌(俗称猪丹毒杆菌)引起的,是一种具有明显的形成长丝倾向的革兰氏阳性菌。  相似文献   

3.
正猪丹毒是养猪行业中的常见疾病,对养猪行业危害巨大,在养殖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对该病的预防和控制。本文以一例猪丹毒病为例,对猪丹毒的诊断和防治措施进行分析与探讨。猪丹毒是一种败血性传染病,由丹毒杆菌引起,主要为急性发病,也有慢性病例,急性猪丹毒病表现为动物高热,而且在皮肤下会出现大小不同的紫红色疹块,在慢性病例中主要表现为心内膜炎和关节炎。猪丹毒病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地,对养猪行业的危害巨大,在养殖过程中要做好预防管理,一旦发现  相似文献   

4.
猪丹毒是由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该病呈地方性流行,多发生在夏季,能感染人,病程短,死亡率高。因此,做好猪丹毒的防治工作,对确保人畜安全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5.
<正>猪丹毒是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其主要特征为高热、急性败血症、皮肤疹块(亚急性)、慢性疣状心内膜炎及皮肤坏死与多发性非化脓性关节炎(慢性)。目前,该病在规模化养猪场时有发生,是严重威胁养猪业发展的一种重要传染病。1.流行特点。猪丹毒多发于夏、秋高温季节,冬、春季只是散发,易呈地方性流行或散发,有时也发生暴发性流行。该病主要感染猪,牛、马、羊、禽类也偶尔感染发病,主要发生在2~6月龄的架子猪。33%~50%健康猪的  相似文献   

6.
猪瘟:又名猪烂肠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本病的发生无明显的季节性,各品种年龄、性别的猪均易感,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猪丹毒:是由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本病多发生于架子猪,以炎热多雨的季节发病较多,主要呈散发性或地方性流行。仔猪  相似文献   

7.
猪丹毒是一种急性、败血性、热性的传染病,主要是由于红斑丹毒丝菌引起的,这种猪丹毒在世界范围内流行,会对养猪行业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本文就亚急性猪丹毒的诊断与治疗进行分析与探讨,为亚急性猪丹毒的治疗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猪丹毒是由红斑丹毒丝菌引起的一种急性或慢性传染病,主要发生于猪,在屠宰检疫中是比较常见的病例之一。人也可以感染发病,俗称为"类丹毒"病。猪丹毒是农业部公布的二类动物疫病,也是人畜共患的疾病,检疫中应严格按《动物防疫法》、《畜禽病害肉尸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规程》等有关规定处理。  相似文献   

9.
猪丹毒是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其主要特征为高热、急性败血症、皮肤疹块(亚急性)、慢性疣状心内膜炎及皮肤坏死与多发性非化脓性关节炎(慢性)。本病呈世界性分布,常熟市已多年未见猪丹毒病例出现,近期该病的发生应引起关注,本文介绍该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和防治。  相似文献   

10.
猪丹毒病是一类人畜共患传染病,具有急性、高热性的发病特点。结合2019年兰溪市一家猪场发生的一例猪丹毒病事件,分析了发病猪的临床症状,并对病死猪进行了剖检,开展了染色镜检、分离纯化后生化鉴定、药敏试验等,初步诊断为猪丹毒病,针对性选择高敏的药剂进行治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结合此次诊断经历,并总结几点防治体会,为该病的防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从山东地区32个猪场发生多发性关节炎的仔猪体内分离到15株病原菌。通过对分离菌株的形态染色、分离培养、生化试验及种特异性基因的PCR扩增等方法鉴定菌株,结果显示4株分离菌株为副猪嗜血杆菌,7株为猪链球菌,2株为化脓隐秘杆菌,1株为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1株为猪丹毒杆菌。15株分离菌均对昆明小鼠有较强的致病力,且对先锋霉素类抗生素高度敏感,大多数菌株还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Ⅲ类、氟喹诺酮类、万古霉素、壮观霉素等抗生素高度敏感。该试验表明山东地区猪场仔猪多发性关节炎的病原菌主要是副猪嗜血杆菌和猪链球菌,可交替使用上述敏感抗生素防治该病。  相似文献   

12.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侵入猪体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急性型呈现败血症经过,亚急性型皮肤上出现特异性紫红色疹块,俗称"打火印",慢性型常发生心内膜炎和关节炎。1诊断要点1.1流行特点该病在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一般呈散发或地方性流行。在自然条件下,3~12个月龄猪易感性最强。病猪和带菌猪是  相似文献   

13.
<正> 猪肺疫是由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呈急性或慢性经过。以往常与猪瘟、猪丹毒一起被称为猪的三大传染病。该病的流行依据猪体的抵抗力和细菌的毒力强弱而有地方性流行和散发两  相似文献   

14.
二十二、猪丹毒 猪丹毒是由红斑丹毒丝菌(俗称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人畜共患传染病。其特征主要表现为急性败血症和亚急性疹块型,也有表现慢性多发性关节炎或心内膜炎。  相似文献   

15.
猪丹毒俗称打火印,是由丹毒秆菌厉蔚起猪的一种急性或慢性传染病。本病的特征为:高热,败血症、皮肤上紫红色疹块,关节炎,心内膜炎,皮肤坏死。  相似文献   

16.
猪丹毒病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属一种严重威胁养猪业人畜共患病。猪丹毒杆菌可通过损伤的皮肤或粘膜侵入人体而感染人类,也可通过食肉感染,因此猪丹毒病对人类健康和养殖业危害很大。笔者结合该站接诊一例病例,浅谈该病猪的诊断和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7.
猪丹毒病是养猪业中需要重点防控的一种人畜共患病,该病由丹毒杆菌引发,类型分最急性、急性、慢性3种。一年四季均可发病,每年夏季是该病发病率较高的时段,多数为地方性流行。为此,了解猪丹毒病流行的原因,并掌握其防治对策,十分有利于日常养殖,也是增加养殖户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文中对这些内容作重点介绍。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由于猪肉价格保持高位,有许多新养殖户尝试在这一块分一杯羹,但许多人并没有认识到传染病的风险,防疫也以猪瘟、口蹄疫为主,忽视了猪丹毒可能带来的损失。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传染病,它主要表现为急性败血性,亚急性和慢性型三种,其中急性败血性发病急、死亡率高。仔猪及成年猪都可发生猪丹毒,但以3~6月龄的架子猪最为多见。发病没有明显的季节性,但以夏季潮湿闷热时多发。多年来一直把猪丹毒与猪肺疫、猪瘟并列为猪的三大传染病,可见  相似文献   

19.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猪的一种传染病,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地,对养猪业危害颇大。为了控制该病的发生及流行,现就猪丹毒的防治作一简介。 1、流行病学 猪丹毒一般呈散发性或地方性流行,常发生在夏秋高温多雨季节,冬春寒冷较少发病,病猪和带菌猪是主要传染源,病猪的分泌物和排泄物含有大量的猪丹毒杆菌,污染饲料、饮水用具及土壤等。在土壤中的猪丹毒杆菌在温度和湿度适宜的条件  相似文献   

20.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以急性败血症、亚急性皮肤疹块、慢性疣状心内膜炎、皮肤坏死和多发性非化脓性关节炎为特征.过去药品单一,用常规的青霉素就可控制,而后疫苗诞生,该病对猪业影响越来越小.然而,随着养殖环境恶化,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猪丹毒死灰复燃,似乎有卷土重来之势,先后在广西、江西、广东等地流行.湖南省今年也有零星疫情出现.为了使养猪户更多地了解该病,加强防范意识,就猪丹毒的病原、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综合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了较全面的阐述,为科学防治该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