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盆栽非洲菊种苗快速繁殖工厂化生产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非洲菊种子无菌播种和茎尖培养、花蕾外植体诱导,建立了盆栽非洲菊再生和快速繁殖体系;并分析了非洲菊盆栽品种的培养特性,建立了种苗工厂化生产技术流程。  相似文献   

2.
非洲菊商品切花生产技术规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多年工厂化优质非洲菊鲜切花规范技术研究与生产示范基础上 ,总结出非洲菊商品切花生产过程中 ,各个生长环节的标准生产技术 ,即从非洲菊种植、现蕾至开花期的水肥管理 ,鲜切花的采收分级 ,以及不同生长季节的温、光、水、肥、病虫害防治等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3.
为促进非洲菊种苗的工厂化生产,开展了非洲菊试管苗的生根及移栽技术研究试验。结果显示,非洲菊试管苗诱导生根的适宜培养基是1/2 MS+0.5mg/L IBA+2%蔗糖+0.6%琼脂粉,非洲菊无根试管苗在此培养基上生根培养25d后,生根率达100%,平均每株试管苗生根数达4.5条,根长为1.9cm;试管苗移栽宜采用苗床,且适宜移栽基质是草炭、珍珠岩比例为1∶2,在此移栽基质上,非洲菊试管苗的移栽存活率为98.8%,且生长良好,株高适中。  相似文献   

4.
以非洲菊品种红色妖姬的幼小花蕾为外植体,选用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浓度和种类的激素,筛选出该品种诱导、增殖和生根培养的较佳配方,为其工厂化生产提供理论及技术指导。结果表明,适合非洲菊品种红色妖姬的诱导培养基为MS+6-BA 8.0mg/L+NAA 0.1mg/L,增殖培养基为MS+6-BA 0.6mg/L+NAA 0.1mg/L,生根培养基为1/2 MS+IBA 0.3mg/L+NAA 0.1mg/L。研究结果有望对该品种的种质保存、工厂化育苗以及进一步的种质创新提供可参考的理论依据与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5.
以非洲菊品种‘F53’的茎尖作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技术研究,为建立以茎尖为外植体的非洲菊高频、高效、稳定的工厂化育苗技术体系奠定基础。结果表明,适宜于不定芽诱导的培养基为MS+6-BA2mg/L+NAA1mg/L+KT0.5mg/L+蔗糖25g/L;增殖培养基为MS+6-BA0.5mg/L+KT0.5mg/L+蔗糖20g/L;最适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0.1mg/L+蔗糖15g/L。  相似文献   

6.
对非洲菊不同外植体(花托、叶片、幼芽、种子、叶柄等)的快速繁殖技术及进展进行介绍评价.认为用试管苗叶和叶柄作为快繁材料,操作简便,增殖效率高.可作为工厂化生产的首选技术。  相似文献   

7.
综述了近年来非洲菊组织培养的研究进展,包括外植体选择与灭菌,愈伤组织的诱导分化,试管苗继代培养,生根培养和驯化移栽等方面;总结了目前非洲菊组织培养过程中主要存在的问题,以及多效唑(PP333)、La3+、封口膜对非洲菊组织培养的影响;指出了非洲菊组织培养中值得继续深入研究的方面。  相似文献   

8.
基于非洲菊组织培养工厂化种苗生产过程,对外植体的选择与低温处理、培养过程中几个重要的技术环节进行了研究。以苞片未展开、花径0.5-1.0cm的花蕾适作诱导的外植体,4-8℃低温处理可提高其诱导成功率。快速繁殖中25d为适宜的培养周期。丛生芽为适宜的增殖体;继代转接后宜遮光或弱光下预培养3-5d有利于增殖体恢复和快速增殖;快繁过程中可应用KT和Ad进行增殖与生长调节;培养容器透气条件改善可延长培养寿命,提高生根率和种苗质量。  相似文献   

9.
盆栽非洲菊是连云港市主要盆栽花卉的品种之一。为了规范连云港市盆栽非洲菊的生产栽培管理,笔者制定了连云港市盆栽非洲菊日光温室栽培技术规程,包括盆栽非洲菊生产的环境条件、种苗选择、栽培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设施要求、品种选择、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以及采收等方面总结了切花非洲菊日光温室生产技术,以期为廊坊市及其周边地区生产切花非洲菊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1.
非洲菊鲜切花生产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非洲菊种苗选择、栽植条件、种植要求、水肥供给、剥叶与疏蕾以及切花的采收、分级和包装等几个方面总结了非洲菊鲜切花生产的主要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2.
非洲菊是我地区主要鲜切花之一,花农重要经济收入来源。该文介绍了非洲菊的设施栽培技术,主要包含了品种选择、土壤改良、栽培方法以及日常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3.
以非洲菊无根组培苗为试验材料,采用丛接生根法进行生根改良,同时对改良的效果进行评价,包括生根苗质量、移栽后生长情况、生根成本等。结果表明,非洲菊采用5株/丛,每瓶接种10丛的生根方式最好,生根率达100%,炼苗成活率高达96.4%,移栽后小苗生长旺盛,而采用该方法可以使生根时的工作效率较传统方法提高25%,生根阶段的成本可以节约40%,为非洲菊工厂化育苗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4.
非洲菊组织培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洲菊(GerberajamesoniiBolus),又名扶郎,为世界各国常用的切花,但因其异花授粉,用种子繁殖不能保持其种性,而利用组织培养可加速其繁殖并保持性状。本试验采用非洲菊的幼嫩花蕾为外植体,使用不同的培养基激素组合,选择非洲菊诱导、增殖和长根培养三个阶段的最适培养基配方,通  相似文献   

15.
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林坊乡2010年首次引进非洲菊种植,经多年发展,目前全县种植规模达55hm2,切花年产8 000万枝,年创产值2 000万元以上,成为龙岩市全区最大、福建省第二的非洲菊切花生产基地。介绍了非洲菊形态特征和生态习性,从栽培设施、整地做畦、品种选择、合理定植、肥水管理、温光调控、疏蕾剥叶、病虫害防治及鲜切花采收等方面总结了非洲菊的大棚周年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16.
非洲菊作为世界五大切花之一,经济价值较高,深受消费者青睐。该文介绍了鲜切花非洲菊高效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土壤处理、定植、定植后管理、采收、分级、包装和贮藏等内容,以期为拉萨地区非洲菊大面积种植、提高非洲菊鲜切花产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红掌组培苗工厂化生产技术及降低成本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组培育苗工厂化生产的技术流程,包括初代培养、继代培养、生根培养及瓶苗移栽等,并对组培育苗工厂化生产成本的降低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以光量比为4∶1的LED红蓝光作为光源,研究了不同光照强度对非洲菊离体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非洲菊增殖培养的最适宜LED光照强度是48μmol·m~(-2)·s~(-1),在该光照强度条件下,非洲菊的增殖系数达6.28,增殖苗鲜重为1.31 g;非洲菊生根培养的最适LED光照强度是72μmol·m~(-2)·s~(-1),在该光照强度条件下,非洲菊生根数为4.00条∕株,根长为2.02 cm,幼苗叶大、色绿、矮壮。  相似文献   

19.
以花托为试材,研究了花序特征和季节对非洲菊不定芽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半重瓣品种不定芽诱导所需时间最长,诱导率最低;重瓣品种不定芽分化时间最短。单瓣品种不定芽诱导率最高,绿心、橙色的非洲菊品种不定芽诱导效果最好。对非洲菊不定芽诱导率和诱导时间影响大小的因子依次为花色>花朵瓣型>花心颜色。同一季节取材培养,不同基因型不定芽诱导效果差异显著,同一基因型在不同季节取材培养,不定芽诱导效果也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取材季节的选择应随基因型改变而改变。  相似文献   

20.
为给浙北地区及我国其他非洲菊鲜切花主产区的非洲菊产业发展提供参考,介绍了非洲菊的形态特征和生长习性,并推荐了适宜浙北地区非洲菊切花生产的栽培品种,还从种苗选择、栽培基质、栽培设施、定植、苗期管理和花期管理等方面,介绍了非洲菊的切花栽培技术,同时指出了切花采收和采后处理需要注意的问题,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