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浙江省水稻土四大土属土壤养分状况及变化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8年通过对浙江省青紫泥田、黄斑田、黄泥砂田、洪积泥砂田四大水稻土土属的农田地力调查,结合第二次土壤普查时期土壤养分资料,探讨了浙江省农田土壤养分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土壤pH明显下降,急需调节改善。土壤有机质整体水平较高,变化不明显。有效磷含量大幅上升,且不同土属之问差异较大。速效钾含量显著提高,但农田土壤缺钾现象仍十分普遍。  相似文献   

2.
采集杭嘉湖平原的黄斑田、青紫泥田和烂青紫泥田3种代表性水耕人为土分层土样,测定土壤有机碳、颗粒态有机碳和黑碳在土壤剖面中的分布,不同粒径团聚体与土壤颗粒中有机碳和黑碳的差异及13C稳定性同位素的剖面分异.结果表明:黄斑田土壤有机碳库低于青紫泥田和烂青紫泥田;颗粒态有机碳占土壤有机碳总量的10.6%~29.3%,并随剖面深度的增加而下降;黑碳占有机碳总量的4.2%~24.6%,在黄斑田和青紫泥田中随深度降低,而在烂青紫泥田中剖面上下差异不大;稳定性团聚体中有机碳和颗粒态有机碳含量随粒径增加而增加,而黑碳含量的高低与水稳定性团聚体颗粒大小无关;研究发现土壤中的黑碳颗粒较小,主要出现在粘粒"粒级中,随剖面深度增加黑碳颗粒趋向减小;同位素δ13C值:黑碳总有机碳颗粒态有机碳,随深度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3.
四川主要土壤的供钾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取生物耗竭试验与实验室化学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四川省内主要土壤的供钾能力进行了研究,速效钾和缓效钾是反映土壤供钾状况的最主要因素,地论旱地或水稻土,灰棕紫泥是钾素状况最好的土壤,缓效钾可作为土壤能否连续满足作物对钾的需要的判断指标之一,缓效钾基础水平高的土壤其供钾潜力也大。灰棕紫泥和红棕紫泥有较强的供钾潜力,红棕紫泥尤其是红棕紫泥水稻土必须注意施用钾肥以补充和维持土壤的钾素水平。  相似文献   

4.
浙江省几种水稻土的酶活性及其与土壤肥力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报道了浙江省黄筋泥田、青紫泥田,泥砂田、泥质田和小粉土等几种主要水稻土的酶活性与土壤肥力因子的关系。认为大部分酶活性均随土壤剖面深度的增加而下降,而且无论从与产量还是与土壤肥力的关系来看,转化酶、磷酸酶和蛋白酶的酶活性高是土壤肥力较好的表征。特别是土壤磷酸酶,是本研究中唯一与土壤速效钾有高度显著相关的酶,在水稻土的酶活性研究中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5.
由于农业生产模式、施肥方式的巨大变化,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已不能反映目前土壤养分状况。为了摸清水稻土土壤养分现状,2002~2006年遵义市开展了大规模的土壤养分分析检测工作,结果表明:遵义水稻土酸化明显,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效磷含量明显增加,有机质、全氮、全磷含量达丰富水平,速效磷达中等水平;部分土壤全钾、速效钾含量下降,生产条件较好的地区土壤全钾、速效钾下降明显,钾含量目前还处于中等水平。遵义市水稻土壤应坚持减氮、稳磷、增钾的施肥方针,提高钾肥的施用水平,保持钾肥年施用量在20~30 kg/667m2左右。  相似文献   

6.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选择三个土壤钾素丰缺不一致的稻田,研究施用钾肥对水稻产量和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三个土壤钾素丰缺不同的稻田中,施用钾肥都可以提高水稻产量,各施钾处理比不施钾增产4.08%~25.88%.在速效钾中低含量和高含量水平下,钾肥(K2O)的经济施用量为80 kg/hm2和45 kg/hm2;而速效钾低含量水平下,早稻的经济施钾量是100 kg/hm2,晚稻是60 kg/hm2.不同钾肥施用量对收获后稻田土壤的有机质、氮素、磷素和钾素含量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下湿紫泥田水稻平衡施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湿紫泥田又称鸭屎泥田,是四川盆地紫色丘陵区主要的潜育性水稻土[1].然而,以往对这类土壤上水稻的合理施肥研究却很少.本文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下湿紫泥田水稻施用氮、磷、钾肥的效果,旨在探索该土壤上氮磷钾肥合理施用的模式,为生产上实现平衡施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四川紫色水稻土钾的形态和固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四川盆地紫色水稻土钾的形态和固定的研究表明,矿物态钾占95%~98%,是土壤钾的主体;非代换态钾和代换态钾仅占0.6%~3.55%和0.49%~1.28%;水溶态钾含量在10.0mg/kg 以下。在施入的钾中,水溶态和代换态钾所占比例随施钾量的增加而下降,非代换态和矿物态则呈增加趋势。土壤固钾能力决定于土壤中蛭石、伊利石和萦脱石的含量。酸性紫色水稻土固钾能力明显低于钙质和中性紫色水稻土。在施钾量低时,钙质紫色水稻土固钾能力弱,但随着施钾量增加而显著增强。根据施钾量与土壤速效钾的关系,可计算土壤施钾量和评价其肥效。  相似文献   

9.
秸秆还田下化肥配施对水稻生育期内土壤养分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在秸秆翻耕还田和覆盖还田方式下进行肥料运筹试验,研究水稻4个主要生育期内土壤养分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进入水稻成熟期后,与对照(秸秆不还田)相比,秸秆还田处理的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增加14% ~20%、53% ~ 133%、55%~138%、46%~77%;相同施肥水平下,翻耕还田对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的提升比覆盖还田处理更显著;同一还田方式下化肥投入增加对提升土壤速效养分的影响更显著;翻耕还田+化肥3(N - P2O5 - K2O=150 - 80 - 90 kg/hm2)处理对提高土壤养分的效果最显著;水稻不同生育期土壤中有机质及速效养分含量的变化趋势具有各自的特点,应根据各养分变化情况在水稻生育期后期适当追施钾肥.  相似文献   

10.
在广东赤红壤地区含钾量不同的菜园土上选择了20个试验点进行菜心钾肥田间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建立菜心相对产量与土壤速效钾含量的回归方程.结果表明:菜心相对产量与土壤速效钾含量呈抛物线相关.施钾肥后增产的菜田占90%,增产率为0.89% ~47.2%;土壤速效钾(K)的适宜含量为144.5 ~225.4 mg/kg;菜心产量...  相似文献   

11.
由于硝化细菌对水产养殖水质可以起到明显调节作用,近年来在水产养殖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但废水中有毒有害物质的存在常常会导致硝化细菌的活性受到严重抑制,从而严重影响养殖水体及水产品的质量。本文利用富集培养的硝化污泥研究了苯酚对生物硝化过程的抑制效应。结果表明,苯酚对氨氮生物硝化过程的抑制属于非竞争性抑制,抑制常数K1和EC50均为2.61mg/L。泥龄相同的条件下,有苯酚抑制剂存在时氨氮的出水浓度高于无抑制情况,且苯酚浓度越高,氨氮出水浓度也越大;而达到相同的氨氮出水浓度,抑制剂存在条件下的泥龄大于无抑制条件,且抑制程度越高,所需泥龄越长。  相似文献   

12.
选取滨海新区汉沽作为研究区域,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咨询水产专家和实地调研等多种形式,筛选出19个对滨海新区汉沽工厂化养殖发展影响较大的因子作为评价指标,综合应用德尔菲法(Delphi)和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级指标的权重,构建滨海新区汉沽工厂化养殖适宜性评价模型,利用IDRISI进行综合运算,将工厂化养殖区域划分为"不适宜"、"一般适宜"、"适宜"和"非常适宜"4种类型,从而为工厂化养殖区域规划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Internet的普及应用,Internet已经成为包含各种信息形式,如文本、图像、视频、音频等的巨大信息资源库。然而由于Web图像从主题、格式,到功能和来源都多种多样,很难用一个统一的标准进行分类。本研究首先从Web页面上图像的功能角度对图像进行初步分类,将其分为链接类、装饰类、广告类和内容类。初步分类可提高Web图像处理的效率和性能,并为它基于Web的应用与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省番茄根腐病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黑龙江省番茄根腐病病原菌的鉴定、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苗期抗性鉴定技术及寄主抗性遗传规律、番茄根腐病的病症与识别、病害的发生和流行规律等内容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5.
苯酚对废水生物硝化过程的抑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硝化细菌对水产养殖水质可以起到明显调节作用,近年来在水产养殖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但废水中有毒有害物质的存在常常会导致硝化细菌的活性受到严重抑制,从而严重影响养殖水体及水产品的质量。本文利用富集培养的硝化污泥研究了苯酚对生物硝化过程的抑制效应。结果表明,苯酚对氨氮生物硝化过程的抑制属于非竞争性抑制,抑制常数K1和EC50均为2.61mg/L。泥龄相同的条件下,有苯酚抑制剂存在时氨氮的出水浓度高于无抑制情况,且苯酚浓度越高,氨氮出水浓度也越大;而达到相同的氨氮出水浓度,抑制剂存在条件下的泥龄大于无抑制条件,且抑制程度越高,所需泥龄越长。  相似文献   

16.
综述了转化糖药理及其现代临床研究概况,并对其药学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布氏艾美尔球虫(Eimeriabrunetti)是鸡的一种致病性较强的寄生性原虫,但是我国球虫流行病学的报道很少谈及,有关研究报道更为少见。为此,笔者回顾了自1942年Levine首次报道布氏艾美尔球虫以来人们对这个种所做的研究。主要对这个种在世界的流行情况、生物学特性、致病性、免疫原性、内生性发育、体外培养、致弱及在球虫疫苗中的地位作了回顾和评述。  相似文献   

18.
0.3 g/L低聚壳聚糖水剂是一种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通过在水稻苗期和秧田期使用该水剂,探讨其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0.3 g/L低聚壳聚糖水剂可促进水稻根系发育和分蘖;增加千粒重,提高产量;对恶苗病防效达48%。其较佳使用方法为苗期浇灌,移栽返青后茎叶喷雾。  相似文献   

19.
应用臭氧降解农药百菌清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农药残留超标是目前影响我国果蔬质量和食品安全性的一大问题。笔者以农药百菌清为研究对象 ,利用不同质量浓度的臭氧 ,采用不同作用时间 ,进行了百菌清降解试验。试验中发现 ,臭氧初始质量浓度为1.4 mg.L-1时 ,在 0~ 15 min内百菌清残留率快速下降 ,至 15 min时已降至原有量的 4 0 ,之后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百菌清的降解程度并无明显增加 ;当臭氧初始质量浓度为 7.0 mg.L-1时 ,5 min后百菌清降解率几乎为 10 0 ;臭氧与百菌清混合后适当的振荡 ,有利于百菌清的降解。试验结果表明 ,臭氧有完全降解百菌清的可能。  相似文献   

20.
俞家文  惠光伦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3):10921-10923
分析了食品质量安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应用RFID技术和检测技术的质量评价系统方案,分析了系统的流程,对系统的构成、设计、实现及其特点作了说明,为食品市场准入机制提供了一种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