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通过对河南省某规模化猪场出现疑似副猪嗜血杆菌感染的病猪进行病理剖检,及细菌分离培养、生化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到的致病菌经形态特征和生化反应鉴定,有3株为副猪嗜血杆菌。药敏试验显示3株分离菌对左旋氧氟沙星均高敏,对恩诺沙星、磺胺间甲氧嘧啶、氟苯尼考、头孢噻呋钠为高度或中度敏感,而对替米考星、阿莫西林、氨苄西林等有耐药性。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重庆市万州区某规模化猪场副猪嗜血杆菌病的感染情况,从而实施有效的防控,采集该猪场疑似副猪嗜血杆菌感染病猪肺脏、支气管、心包积液等病料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培养,分离得到一株革兰氏阴性细菌,对分离到的菌株进行形态学观察、培养特性和生化试验鉴定,并进行了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株为副猪嗜血杆菌;分离株对氟苯尼考、替米考星、头孢噻呋钠、头孢噻呋晶体、恩诺沙星、头孢喹肟敏感,对阿莫西林、环丙沙星、磺胺-6-甲氧嘧啶、庆大霉素耐药。  相似文献   

3.
《养猪》2017,(5)
从河南省内不同县市的部分猪场送检疑似感染副猪嗜血杆菌病病料中分离鉴定到9株致病菌。为防治疾病传播,控制疫情蔓延,对分离菌株进行病理剖检、细菌分离培养、生化鉴定以及PCR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到的致病菌为副猪嗜血杆菌。药敏试验显示9株分离菌株对氨苄西林、头孢噻呋、头孢他啶、氟苯尼考、阿奇霉素、阿莫西林高敏;对壮观霉素、左氟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敏感;对克林霉素、阿米卡星、卡那霉素、恩诺沙星不敏感或耐药;对红霉素、罗红霉素、新霉素、四环素、强力霉素敏感性不稳定,表现不一。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究河南省鄢陵县某大型规模化养猪场育肥猪发生疫情的原因,对该猪场病猪进行了细菌的分离鉴定、血清型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表明:从该猪场分离到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HPS),经鉴定为4型副猪嗜血杆菌,分离到的副猪嗜血杆菌对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头孢哌酮、头孢唑林、头孢呋辛、亚胺培南、阿莫西林、氨苄西林等药物敏感。  相似文献   

5.
2017年3月,河南省清丰县某猪场育肥猪发生咳嗽、腹式呼吸、体温升高等症状,为确诊病因,采集典型病猪的肺、心血,分离出一种细菌,通过染色镜检、氧化酶触酶试验和PCR分子鉴定,最终确定出分离菌为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HPS),编号为qff01。选择14种药物,采用纸片扩散法,对已确定为副猪嗜血杆菌的分离菌株进行药敏试验,其结果表明分离菌株对头孢噻呋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恩诺沙星、头孢曲松、阿奇霉素等药物敏感,对氨苄西林、四环素、氯霉素、土霉素、磺胺甲恶唑/甲氧苄啶耐药。本研究结果对该猪场的副猪嗜血杆菌病防治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省铁力市某原种猪场,有216头断奶仔猪,对其中患病仔猪进行临床及剖检的观察疑似副猪嗜血杆菌感染对该病例进行详细分离,通过细菌分离形态培养、生化试验、PCR鉴定和药敏试验等,确定该分离菌株为副猪嗜血杆菌。测定该临床上常用抗菌药物对分离菌株的敏感性,结果显示,对头孢噻呋、氟苯尼考、阿莫西林、头孢噻肟敏感,对头孢噻吩、氨苄青霉素、新霉素、头孢三嗪等8种药物耐药性,说明分离菌株抗药性比较严重。所以,提示临床防治该病时,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7.
从安阳市某猪场疑似副猪嗜血杆菌病料中分离到致病杆菌后,进行了细菌的分离和纯化、卫星现象检查、生化鉴定、致病性试验、PCR实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株为副猪嗜血杆菌,菌株对头孢噻呋、头孢噻肟、丁胺卡那、洛美沙星较为敏感,对氯霉素、阿莫西林、克林霉素、金霉素、恩诺沙星、强力霉素不太敏感,对青霉素G、氨苄西林、链霉素、磺胺间甲氧嘧啶耐药。  相似文献   

8.
2012年2月,河北省昌黎县某养殖场新购买的300头仔猪陆续发病,就诊时已有56头仔猪发病,9头仔猪死亡,发病率为18.67%,病死率为16.07%。经综合性诊断,确诊为副猪嗜血杆菌病。对分离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菌对阿莫西林、氟苯尼考、诺氟沙星、氧氟沙星、头孢噻呋钠敏感。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9.
副猪嗜血杆菌在我国养猪场十分常见,保育猪感染该病可出现关节炎、脑膜炎等多种临床症状,且死亡率较高。此外,由于猪场抗菌药的不合理使用,大量耐药菌株的出现给猪场造成巨大经济损失。2019年11月初,湖南怀化某规模化猪场保育猪群爆发疑似副猪嗜血杆菌病,根据病猪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结合实验室诊断结果显示该病为副猪嗜血杆菌感染所致,K-B纸片琼脂法药敏试验显示菌株对头孢噻呋、氟苯尼考、氧氟沙星、阿莫西林和卡那霉素高度敏感,对阿米卡星、头孢氨苄、新霉素、链霉素和四环素中敏,对环丙沙星、诺氟沙星、庆大霉素和青霉素高度耐药。通过对发病猪群肌肉注射氟苯尼考,同时对全猪拌饲阿莫西林,治疗一周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0.
2012年2月,河北省昌黎县某养殖场新购买的300头仔猪陆续发病,就诊时已有56头仔猪发病,9头仔猪死亡,发病率为18.67%,病死率为16.07%。经综合性诊断,确诊为副猪嗜血杆菌病。对分离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菌对阿莫西林、氟苯尼考、诺氟沙星、氧氟沙星、头孢噻呋钠敏感。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1.
塞尼卡病毒(Senecavirus A,SVA)是最近新出现的可引起猪水泡样病变的单股小RNA病毒。为了解SVA的流行状况,采集对2016—2018年从我国辽宁等省份猪群的164份病料和2018年从我国福建等7省份35个屠宰场的458份组织混合样品和95份血清样品,用荧光实时定量RT-PCR方法进行SVA检测和分析。结果显示:在2016年的48份样品中,从3个省份检测出7份阳性样品,阳性率为14.6%。2017年的32份病料中,从5个省份检测出7份阳性样品,占比为21.9%;2018年的84份病料中,从3个省份检测出19份阳性样品,占比为22.6%。屠宰场组织样品中,从6个省份检出55份SVA阳性样品,阳性率为12.0%;血清样品中,从1个省份检出7份阳性样品,阳性率为7.4%。结果表明,我国猪群SVA感染年份至少可追溯到2016年;SVA在我国流行面相对较广,且猪群中存在隐性带毒,因此须重视猪群的SVA监视和监测。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鸡群中I群禽腺病毒(FAd V-I)的流行现状,从山东、黑龙江、吉林等地部分大规模养鸡场采集病料,进行病毒分离、PCR鉴定及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从76份病料中分离到10株FAd V-I,分离率为13%;10株FAd V-I中,1株为血清4型,6株为血清8b型,1株为血清9型,2株为血清11型。结果表明,山东、黑龙江、吉林等地均存在一定的FAd V-I流行,主要流行血清型已由4型转变为8b型,因此需要评估当前的4型灭活苗能否有效防控这些地区的FAd V-I流行。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已有多个省暴发非洲猪瘟(ASF)。根据农业农村部公开的数据,泔水是传播ASF的重要因素之一。泔水传播ASF的风险也已被国际广泛认可。本文通过分析泔水传播ASF的原因,解读泔水传播ASF的国际实例,结合我国泔水饲喂情况,提出了避免ASF通过泔水饲喂扩散,必须依据现实、堵疏兼顾、科学规划整个养殖链条的想法。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收获期对全株玉米青贮营养价值、发酵品质和瘤胃降解率的影响。试验抽样采集山东省44个区县130个养殖场130份全株玉米青贮饲料样品,按照收获时玉米籽粒的乳线位置,共分为1/2乳线、2/3乳线和3/4乳线3个时期,样品数量分别为40、60和30份,测定其营养价值、发酵品质和瘤胃降解率。结果表明:1)随着收获期的延迟,全株玉米青贮的干物质(DM)含量显著增加(P<0.05),粗灰分(Ash)含量显著降低(P<0.05)。1/2乳线期全株玉米青贮的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和酸性洗涤木质素(ADL)含量显著高于2/3乳线期和3/4乳线期(P<0.05)。2)随着收获期的延迟,全株玉米青贮的淀粉(CB1)含量显著增加(P<0.05)。1/2乳线期全株玉米青贮的总碳水化合物(CHO)、可溶性糖(CA)含量显著低于3/4乳线期(P<0.05),1/2乳线期全株玉米青贮的不可利用纤维(CC)和可利用中性洗涤纤维(CB3)含量显著高于2/3乳线期和3/4乳线期(P<0.05)。3)随着收获期的延迟,全株玉米青贮的发酵系数和费氏评分显著增加(P<0.05)。1/2乳线期和2/3乳线期全株玉米青贮的乳酸含量显著高于3/4乳线期(P<0.05),1/2乳线期全株玉米青贮的的丙酸含量显著高于2/3乳线期和3/4乳线期(P<0.05)。4)随着收获期的延迟,全株玉米青贮的总可消化养分含量及消化能、代谢能均显著增加(P<0.05)。1/2乳线期全株玉米青贮的维持净能、增重净能和泌乳净能显著低于2/3乳线期和3/4乳线期(P<0.05)。5)1/2乳线期和2/3乳线期全株玉米青贮的24和48h的干物质降解率显著低于3/4乳线期(P<0.05)。综上所述,收获期为3/4乳线期时,全株玉米青贮的营养价值和发酵品质最优。  相似文献   

15.
单宁作为植物源的天然物质,其抗菌、无残留、环保、不易使病原菌产生抗药性等特性,决定了其在动物饲料添加剂领域具有很高的研究和推广利用价值。本文主要对单宁的来源、分类、结构、性质、活性特点和在反刍动物生产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更好的利用单宁类物质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旨在研究6种反刍动物常用粗饲料(玉米秸秆、水稻秸秆、花生秧、大豆秸秆、甘蔗渣、甘蔗梢)在肉牛瘤胃中的降解规律,为其在肉牛生产中的有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选取4头30月龄、体重[(415±20) kg]相近、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利鲁牛阉牛(利木赞牛×鲁西黄牛)作为试验动物,采用尼龙袋技术评定其干物质(DM)、有机物(OM)、粗蛋白质(CP)、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的瘤胃降解特性。结果表明:1)花生秧的CP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粗饲料(P<0.05);花生秧的NDF含量显著低于其他粗饲料(P<0.05)。甘蔗渣的CP含量显著低于其他粗饲料(P<0.05);甘蔗渣的NDF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粗饲料(P<0.05)。2) DM有效降解率大小顺序依次为花生秧>大豆秸秆>甘蔗梢>玉米秸秆>水稻秸秆>甘蔗渣,除玉米秸秆和甘蔗梢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外,其余各粗饲料之间均差异显著(P<0.05)。花生秧的OM有效降解率显著高于其他粗饲料(P<0.05),甘蔗渣的OM有效降解率显著低于其他粗饲料(P<0.05)。不同粗饲料的CP有效降解率均差异显著(P<0.05),大小顺序依次为花生秧>玉米秸秆>大豆秸秆>甘蔗梢>水稻秸秆>甘蔗渣。大豆秸秆的NDF有效降解率显著高于其他粗饲料(P<0.05),甘蔗渣的NDF有效降解率显著低于其他粗饲料(P<0.05)。花生秧和大豆秸秆的ADF有效降解率显著高于其他粗饲料(P <0.05),甘蔗渣的ADF有效降解率显著低于其他粗饲料(P<0.05)。由此可见,6种反刍动物常用粗饲料营养成分含量和瘤胃降解规律各异,其中,花生秧的可利用价值最高,甘蔗梢也是一种优质的粗饲料资源,甘蔗渣可利用价值很低,不适合单独饲喂肉牛。  相似文献   

17.
扩增口蹄疫病毒(FMDV) 3C蛋白编码基因,将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并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中进行诱导表达; 3C重组蛋白纯化后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多克隆抗体,通过ELISA和Western blot检测多克隆抗体的效价和特异性,并将该抗体通过间接免疫荧光(IFA)和Western blot应用于3C的检测。ELISA结果显示,制备的3C蛋白多克隆抗体效价达1∶256 000; IFA结果显示,该抗体能够检测到3C蛋白在细胞中的定位;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该多克隆抗体能够检测到在细胞中过表达的3C蛋白。本研究制备的FMDV 3C蛋白多克隆抗体为FMDV及其3C蛋白的相关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8.
用改进水提醇沉法提取银杏叶多糖。用灭活的传染性法氏囊超强毒(vvIBDV)GX8/99细胞适应株分别制备不同质量浓度(40,20,10 g/L)银杏叶多糖佐剂疫苗、弗氏不完全佐剂疫苗和无佐剂疫苗。360只SPF公雏鸡随机均分为6组,其中5组SPF鸡分别免疫上述5种疫苗,另外1组SPF鸡不免疫作为阴性对照。检测IL-2和IFN-γ分泌量、血清抗体、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率、外周血CD4^+和CD8^+T淋巴细胞数量等用来评价疫苗的免疫效果。38日龄进行攻毒试验,评价疫苗的保护效果。结果显示,银杏叶多糖佐剂疫苗组各免疫指标均显著高于弗氏佐剂和无佐剂疫苗组(P<0.05);40 g/L银杏叶多糖佐剂疫苗组免疫效果最好,但与20 g/L银杏叶多糖佐剂疫苗组差异不明显,并且2组攻毒保护率无显著性差异。结果表明,银杏叶多糖作为vvIBDV疫苗佐剂具有良好的免疫促进作用,且20 g/L的银杏叶多糖即可达到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为获得具有与β毒素蛋白相同免疫原性的新蛋白,本研究对产气荚膜梭菌β毒素蛋白的氨基酸序列进行综合分析,预测其抗原表位并筛选出有效的新蛋白。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综合分析β毒素蛋白二级结构、亲水性、可塑性、抗原性、跨膜区域以及信号肽,同时参考ElliPro服务器在线预测。最终预测aa108~aa320区段为优势抗原表位,在此基础上建立β毒素蛋白三维结构模型,标记特殊位点并筛选出B型产气荚膜梭菌新蛋白(CPB-N)。诱导表达CPB-N后通过SDS-PAGE和western blot鉴定,结果显示在约24 ku处有明显条带。采用间接ELISA方法对免疫小鼠的血清和肠道灌洗液样品进行检测,结果表明CPB-N与β毒素蛋白的免疫原性基本相同。CPB-N蛋白的筛选及预防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疾病奠定了重要的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20.
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H9N2AIV)冷适应疫苗可以弥补灭活疫苗临床保护效果的不足。为明确宿主对冷适应疫苗的免疫应答效应,本研究将H9N2AIV(A/chicken/Shandong/903/2013,CK/903/2013)接种10日龄SPF鸡胚连续降温传代,获得在25℃能够稳定复制的冷适应株Ca30。实验结果显示:Ca30株具备冷适应性和温度敏感性,在传代过程中病毒HA蛋白出现多个位点的氨基酸突变,在25℃传代20次后已经获得稳定的氨基酸突变。动物感染试验结果显示,以106.0EID50的剂量鼻腔感染1周龄SPF鸡,Ca30株仅在喉气管中低水平复制,病毒接种后第3周SPF鸡血清针对Ca30株、异源病毒株1167的血凝抑制效价均达到最高,分别为8.2log2和5.8log2,接种后第4周针对母本病毒CK/903/2013的血凝抑制效价达到最高值7.6log2。qPCR检测结果显示,Ca30在25℃时能够在鸡胚肺脏、肝脏和心脏中复制,对肺脏的亲和力最强。利用qPCR检测冷适应株Ca30接种鸡胚后各脏器细胞因子的转录水平,结果显示,Ca30株感染鸡胚后,引起鸡胚肺脏中IL-1β、IL-6、IL-12、IL-8、OAS和MDA5转录水平上调,上调4.18~16.47倍;感染后8h引起鸡胚心脏中IL-1β、IL-6、IL-12、IL-8、OAS和MDA5的转录水平上调,之后降低甚至下调;72h时引起鸡胚肝脏中IL-1β、IL-6、IL-8和OAS转录水平上调,上调4.28~6.53倍;在鸡胚脑组织中,各类细胞因子的转录水平变化无明显的规律。本研究培育了一株H9N2AIV冷适应毒株Ca30,为深入研究冷适应弱毒疫苗的免疫保护机制提供了素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