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雾培对黄瓜植株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山崎黄瓜营养液配方,通过比较雾培、液培和基质培对黄瓜生长的影响,探讨了雾培黄瓜植株生长发育的特点.结果表明,在植株的地上部分,雾培黄瓜的株高、茎粗及叶面积均大于液培和基质培两种栽培方式;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等指标也有明显增加;在根系方面,雾培植株的根系长度、根系体积、伤流液体积及其盐含量等也有明显增加;在产量方面,雾培黄瓜植株的坐果率、平均单果重和单株产量均有所提高,说明雾培可促进黄瓜植株的旺盛生长,提高养分吸收和光合作用,增加黄瓜果实的产量.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雾培对网纹甜瓜生育的影响,以中蜜一号网纹甜瓜品种为试材,水培和基质培为对照,研究雾培对网纹甜瓜果实发育期根系生长和根系氮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同水培和基质培相比,雾培显著促进网纹甜瓜植株根系生长和干物质积累,雾培根系伤流液流出速率、电导率和pH均最高。在果实发育初期雾培促进根系NO3- N和NH4+ N的暂时积累,但随着果实的发育,根系内氮含量逐渐下降。雾培根系的硝酸还原酶(NR)活性在花后0~30 d低于水培和基质培,30 d后迅速增加,花后40 d时显著高于水培和基质培。谷氨酰胺合成酶(GS)、谷草转氨酶(GOT)和谷丙转氨酶(GPT)活性在果实发育期间均高于水培和基质培。蛋白质含量在花后0~20 d内与水培和基质培差异不显著,30 d时雾培根系蛋白质含量迅速增加,并显著高于水培和基质培。可见,雾培显著促进网纹甜瓜果实发育到成熟期间根系对氮的吸收和代谢。  相似文献   

3.
雾培对黄瓜植株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山崎黄瓜营养液,比较了雾培、液培、基质培3种无土栽培方式对黄瓜植株的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雾培黄瓜植株的株高、茎粗、叶面积和根系体积显著或极显著大于液培和基质培,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干物质积累和根冠比也均大于液培和基质培,说明雾培黄瓜植株根系发达,光合作用强,长势旺盛.雾培植株的平均单果重、平均坐果数以及平均单株产量均大于液培和基质培,且与基质培差异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说明雾培黄瓜果实产量增加的原因在于平均单果重和坐果数均有所提高.此外,雾培对黄瓜果实品质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苯甲酸对黄瓜幼苗叶绿素含量、氮代谢及膜透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不同浓度的苯甲酸对2种两叶一心期的黄瓜幼苗进行处理,研究其对2种黄瓜幼苗叶绿素含量、氮代谢及膜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25~1.00 mmol.L-1之间,随着苯甲酸处理浓度的增加,‘密刺王黄瓜’和‘津杂2号’幼苗叶绿素和类葫萝卜素的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硝态氮含量均不断降低,电解质外渗率均不断增加。‘津杂2号’幼苗的变化趋势弱于‘密刺王黄瓜’,这表明‘津杂2号’较‘密刺王黄瓜’耐一定程度的苯甲酸作用。  相似文献   

5.
以黄瓜为试材,采用气雾培法栽培,探讨不同形态氮素及其配比对雾培黄瓜产量与品质的影响。明确了适宜雾培黄瓜植株生长硝铵比,为黄瓜植株的实际生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硝铵比为75∶25的处理时,雾培黄瓜植株的平均单果重、平均单株产量都要明显高于其他处理。说明硝铵比75∶25的处理对雾培黄瓜植株的生长发育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另外,增铵营养有利于改善黄瓜的品质。单独供应硝态氮时,会显著提高黄瓜体内的硝酸盐含量,适当增施铵态氮有利于降低黄瓜中硝酸盐的含量。单独供应铵态氮时,果实可溶性糖含量最高而维生素C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下降,综合考虑产量和品质因素,硝铵比为75∶25的处理是较适合雾培黄瓜生长的氮素配比。  相似文献   

6.
以‘津优4号’黄瓜为试验材料,研究施用不同作物秸秆对衰老过程中黄瓜根系活力和叶片氮代谢关键酶、叶片氮素含量及可溶性蛋白含量等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作物秸秆还田不仅显著提高了黄瓜的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和叶片氮代谢关键酶硝酸还原酶、谷氨酰胺合成酶、谷氨酸合成酶的活性,降低了谷氨酸脱氢酶活性,而且还降低了叶片铵态氮的含量(15.6 μg·g-1),提高了叶片硝态氮、可溶性蛋白及游离氨基酸的含量,有效地保持较高的氮代谢水平,延缓了黄瓜的衰老。其中施用玉米秸秆效果最好,黄瓜的根系活力、硝酸还原酶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了23.4%、33.3%、18.7%,其次为花生秸秆,硝酸还原酶活性比对照提高了10.8%,施用稻壳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采后外源脱落酸处理对雾培微型马铃薯周皮木栓化的效果,并进一步探讨其促进木栓化的机理。【方法】以‘通薯1号’雾培马铃薯原原种为试材,在无损伤的条件下,用外源脱落酸(ABA)浸泡10 min,于15℃(RH 86%-88%)黑暗环境中预贮。测定贮藏期间块茎的失重率,观察块茎周皮细胞中软木脂和木质素的积累,分析块茎周皮组织苯丙烷和活性氧代谢的变化。【结果】采后25 mg·L-1 ABA处理后15℃预贮能显著降低雾培微型马铃薯块茎的失重率,加速块茎周皮组织处软木脂和木质素的积累。ABA处理后块茎组织中苯丙代谢关键酶活性显著提高,总酚、类黄酮和木质素含量增加,在贮藏21 d时,处理块茎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nine ammonia-lyase,PAL)、4-香豆酸辅酶A连接酶(4-coumarate coenzyme A ligase,4CL)、肉桂酸-4-羟化酶(cinnamic acid 4-hydroxylase,C4H)和肉桂醇脱氢酶(cinnamyl alcohol dehydrogenase,CAD)活性分别较对照提高了79.02%、3....  相似文献   

8.
该试验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定植节数、打顶次数及品种对雾培马铃薯植株茎粗、根系、LAI,LOX活性及结薯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雾培马铃薯定植3节及打顶2次处理均能促进LOX活性增强、匍匐茎发生,增加块茎数量和质量;结薯能力与品种差异相关密切,品种费乌瑞它结薯能力最佳;同时发现LOX活性增强利于雾培马铃薯结薯.品种费乌瑞它结合定植3节和打顶2次为雾培结薯最优组合.  相似文献   

9.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研究外源24-表油菜素内酯(EBR)对低氧胁迫植株氮代谢的影响。[方法]以低氧耐性较弱的‘中农6号’黄瓜品种为材料,采用营养液通N2形成低氧逆境的方法,深入探讨了EBR对低氧胁迫下植株叶片和根系中与氮代谢相关的酶活性的影响。[结果]低氧处理显著降低了植株叶片的总氮含量,EBR使胁迫植株叶片总氮积累恢复至对照水平。低氧处理后,硝态氮含量在叶片中增加而在根系中降低,铵态氮的变化趋势与硝态氮相反,而EBR显著促进了胁迫植株根系的铵态氮积累。低氧胁迫下,植株根系硝酸还原酶(NR)和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升高,随后恢复至对照水平,而谷氨酸合成酶(GOGAT)活性显著低于对照。叶片NR活性受到低氧抑制,亚硝酸还原酶(NiR)、GOGAT、氧化型谷氨酸脱氢酶(NAD+-GDH)活性则先升高,随后降低;叶片还原型谷氨酸脱氢酶(NADH-GDH)活性也受到低氧促进,至处理末期时显著高于对照植株。EBR显著提高了胁迫植株根系的NR活性及叶片的NiR、NAD+-GDH活性。[结论]黄瓜植株通过增强硝酸还原,加强氮代谢缓解低氧胁迫伤害;EBR通过增强根系NR活性及叶片NAD+-GDH活性,提高了植株的低氧耐性。  相似文献   

10.
以基质栽培为对照,采用山崎营养液配方,研究了雾培对黄瓜植株的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基质栽培比较,雾培黄瓜植株长势旺盛,株高、茎粗、叶片叶绿素含量增加,单株黄瓜果实产量显著提高,而果实品质没有显著变化.说明雾培可促进黄瓜植株旺盛生长,提高果实产量.  相似文献   

11.
氮素形态对黄瓜幼苗光合特性及碳水化合物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营养液培养的方法,研究了同一氮素水平不同氮素形态比例对黄瓜幼苗光合特性及碳水化合物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一氮源相比,当NO3--N∶NH4+-N为75∶25时,黄瓜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最大。单一供NH4+-N营养净光合速率高于单一供NO3--N。当NO3--N∶NH4+-N为50∶50时,可溶性糖、淀粉含量最大,单一NH4+-N最低。氮素形态对黄瓜根、茎、叶中的可溶性糖和叶片中的淀粉含量影响较大,但对根、茎中的淀粉含量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2.
潘自皓  顾薇  潘扬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4):14531-14533,14544
[目的]研究大肠杆菌流加培养方式,提高转氨酶供体——大肠杆菌XD-12的发酵浓度。[方法]通过研究碳源流加、氮源流加、pH控制流加对发酵的影响,获得了优化的培养条件。[结果]产转氨酶大肠杆菌的最佳培养条件为:温度37℃,搅拌转速500 r/m in,通气量1.5 L/m in,培养基初始pH为7.0,控制发酵过程pH为7.5,初始葡萄糖浓度5 g/L,初始氮源为5 g/L蛋白胨+1.5 g/L牛肉膏,从葡萄糖浓度下降为2 g/L开始每隔2 h间歇流加120 g/L的糖,从8 h起每隔2 h间歇流加15 g/L蛋白胨+4.5 g/L牛肉膏。在此条件下培养24 h,大肠杆菌的菌体干重浓度达9.66 g/L,较分批培养提高了104.7%。[结论]这对降低酶法制备L-苯丙氨酸的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黄瓜花药培养中若干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津春3号黄瓜(Cucumis sativus L.cv Jinchun 3)花药为外植体材料,调查了适于其培养的花药发育时期与外部形态的关系,研究了预处理方式、不同基本培养基类型以及添加植物生长物质2,4-D、NAA、BAP和KT对黄瓜花药培养的愈伤组织诱导和生长的影响等。试验结果表明:津春3号花药最佳培养时期单核中后期的取材标准是花蕾长度为0.6 ̄1.8cm,花药0.2 ̄0.3cm,瓣萼等长或者瓣稍长,花瓣淡绿,花药浅绿至白绿;2,4-D是影响黄瓜花药愈伤组织形成的最主要因素,其最适浓度为2 ̄4mg.L-1;基本培养基类型对花药愈伤组织诱导效果影响显著,以N6培养基适应性最广。  相似文献   

14.
马德良  王斐  琚淑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3):12418-12419,12431
[目的]为室内观赏花卉水培移栽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君子兰、吊兰、海芋、白掌、龟背竹5种花卉为试材,洗净根系土壤,并剪除腐朽和老化根,用0.1%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根系后进行水培栽植。观察不同批次试材水培后的生长情况。[结果]水培时间对君子兰的生根时间、水生根生长及老根腐烂情况均有影响;试材株高小于15cm、水温为12~15℃时,植株容易水培成功。吊兰和海芋很适合水培,水培后3d即有水生根长出,且水生根为白绿色,观赏价值极高,老根大部分腐烂。白掌和龟背竹在移栽后4d长出水生根,老根腐烂较慢。[结论]吊兰、海芋、白掌、龟背竹较适合水培,君子兰水培时应选择适当的植株和温度。经常换水或营养液、控制好水位是水培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刺参密度对鲍参混养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沿用水泥池笼养成鲍模式进行鲍参混养生产试验。固定幼鲍放养密度,分设5个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 Selenk混养密度组。起始幼鲍放养密度为每层40粒,各组每层分别混养刺参0(对照)、1、3、5和7头。度夏后疏苗续养,幼鲍放养密度为25粒·层-1。各组刺参数量顺其自然存活数不变。经度夏历时510d出池检数。经统计分析,鲍参混养度夏阶段,鲍和刺参的成活率、规格与混养刺参密度之间的相关性都不显著(双侧,P>0.05)。本次鲍参混养生产试验结果表明混养刺参密度每层2~3头为宜。  相似文献   

16.
为了检测紫色辣椒新品种在加工过程中的品质,以绿色辣椒为对照,分别与黄瓜、芥菜等配料进行6个处理组合的泡制试验,测定各处理卤汁的pH值变化及各组份的原花青素、VC、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结果表明:各处理卤汁pH先降低后趋向稳定;各组份间原花青素、VC含量达(极)显著差异;硝酸盐含量随泡制时间持续下降,亚硝酸盐先升高,后下降。具有紫色辣椒组份的处理,其pH略大于绿色辣椒;其辣椒、黄瓜及芥菜的原花青素、VC含量都高于绿色辣椒,而硝态氮和亚硝酸盐含量均低于绿色辣椒。具有紫色辣椒组份的处理,其黄瓜或芥菜的营养品质及风味有了一定改善。  相似文献   

17.
香蕉组培苗无土栽培基质配方的筛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香蕉组培苗无土栽培的基质。[方法]以巴西品种香蕉组培苗为试材,以变质岩发育的砖红壤为基质栽培的香蕉组培苗为对照,采用椰糠、锯末、珍珠岩、河砂配制成14种不同的基质,测定各基质中香蕉组培苗的生长指标。[结果]生长105 d后,不同基质中组培苗的叶片数均可达到5片以上。其中,菇渣∶珍珠岩∶河砂=1∶1∶1(D2)基质中组培苗的叶片数最多,平均为6.1片。基质D2中组培苗的假茎最粗,是CK的135%。不同基质中香蕉组培苗的假茎均高于CK。其中,D2基质中组培苗的假茎最高,为12.33 cm,较CK高3.31 cm。各基质中香蕉组培苗最新展开叶的宽度均极显著高于CK。[结论]香蕉组培苗无土栽培基质的最佳配方为菇渣∶珍珠岩∶河砂按1∶1∶1。  相似文献   

18.
不同浓度硼对黄瓜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温室条件下,设置系列硼浓度营养液筛选和确定培养黄瓜植株硼的最适浓度和硼毒害临界浓度。通过对不同处理黄瓜植株的根长,叶面积和不同组织鲜,干重及硼,钾,钙,铁等元素的分析,结果表明:营养液最适硼浓度和硼毒害临界浓度分别为0.10mg.L^-1和0.50mg.L^-1。  相似文献   

19.
以马铃薯荷薯15的茎尖及组培苗为试材,研究活性炭添加量对组培苗生长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在MS固体培养基中,活性炭添加量为0.10%时显著促进马铃薯的诱导,诱导率高达85.3%。活性炭添加量为0.20%时,能够显著促进马铃薯的增殖和壮苗,能够显著促进马铃薯的生根,繁殖系数达到8.7,生根率达到94.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