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白桦组培再生系统的研究(II)——影响因素及培养程序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在“白桦(Betulaplatyphyllasuks)组培再生系统的研究(I)”的基础上,以展叶顶芽,休眠腋芽和处子为最初外植株,通过初始培养获得无菌苗后,选取无菌苗的不同部位作外植株,如:茎节,嫩枝,愈伤组织等,经过诱导培养,分化培养及生根培养,形成再生植株,研究了培养基,激素种类及浓度,无性系,外植体类型,蔗糖浓度对诱导及生根的影响,提出白桦组培的最佳条件及程序,最佳无性系的一个外植体,经三次  相似文献   

2.
  目的  柳杉Cryptomeria fortunei外植体丛芽分化能力强而芽伸长不足。为探索分段培养过程中的柳杉不定芽诱导与增殖、伸长培养及生根诱导的最佳培养基,建立柳杉分段培养的高效组培快繁体系。  方法  以20年生柳杉优良无性系的当年生带芽茎段为外植体,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分段培养的组培体系。柳杉外植体分段培养再生体系主要包括丛生芽诱导、伸长、生根及移栽等步骤。  结果  ①在3种基本培养基(MS、DCR和WPM)中分别添加不同质量浓度6-苄氨基腺嘌呤(6-BA)、吲哚丁酸(IBA)及水解酪蛋白(CH),3个柳杉无性系均能诱导出不定芽,但诱导率存在显著差异,以WPM+1.00 mg·L?1 6-BA+0.10 mg·L?1 IBA中不定芽诱导率(100%)和增殖系数(9.13)最高。②高质量浓度激素培养基与低质量浓度激素培养基交替分段培养方式对柳杉无性系进行继代增殖培养,效果良好,有效枝条增长率可达到456.87%。③柳杉无性系离体生根的最适宜培养基为DCR+0.10 mg·L?1 IBA,且3个无性系生根率最高可达100%。④生根的无菌苗移栽至V(泥炭)∶V(蛭石)=1∶1的混合基质,经过15~20 d炼苗,成活率高达96.70%,繁殖潜能达3 865株·母株?1·a?1。  结论  柳杉分段培养的组培模式极大提高了柳杉组培再生效率,有助于柳杉优良品种的工业化育苗。图1表5参23  相似文献   

3.
王彦钧  曹婷婷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8):8351-8352
[目的]建立翠菊离体快速繁殖及再生体系。[方法]以无菌播种获得的翠菊试管苗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浓度的6-BA、KT、NAA,对翠菊试管苗进行扩繁及生根培养试验,研究不同生长调节剂对翠菊继代培养和生根培养的影响,筛选翠菊快繁及再生的最佳培养基。[结果]6-BA浓度对愈伤组织的诱导有显著影响,随着6-BA浓度增高,诱导率显著增高;KT对愈伤组织的诱导率最低。MS+6-BA 0.5mg/L+NAA 0.1mg/L是翠菊离体快繁的适宜培养基,分生数为5.67±0.82,愈伤诱导率为(53.33±0.09)%;MS+6-BA 2.0mg/L+NAA 0.2mg,/L为最佳的再生体系建立培养基,分生数为6.33±1.03,愈伤诱导率为(83.70±0.04)%。在MS+NAA0.2mg/L培养基中,试管苗生根率可达98.0%以上,炼苗移栽成活率可达90.0%以上。[结论]该试验建立了翠菊离体快速繁殖及再生体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辣木组培快繁及规模化育苗提供技术参考.[方法]以优选辣木无菌苗的真叶为材料,采用组织培养技术对其诱导、增殖、生根等问题进行研究.[结果]新鲜种子去壳后用0.1%升汞处理6 min的消毒效果最好,成功率达85%.辣木无菌苗真叶不定芽诱导及增殖最佳培养基分别为:MS+6-BA 1.0 mg/L+KT0.1 mg/L+2,4-D 2.0 mg/L+NAA 0.05 mg/L、MS+0.5 mg/L 6-BA+0.03 mg/L NAA,丛生芽明显.辣木组培苗最佳生根培养基为MS+0.5mg/L IBA,生根率可达100%,炼苗移栽后成活率达98%以上.[结论]辣木外植体的离体培养表明,不同的激素组合及其浓度对辣木外植体诱导效果差别大,各种激素经过优化配合,可以获得更高的诱导率,本研究为辣木的无菌快繁奠定应用基础,并为辣木基因工程育种等研究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
大花序桉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姚瑞玲  王胤  项东云  唐庆兰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9):14030-14031
主要论述了我国大花序桉组培快繁技术中不同外植体、基本培养基、外源激素及培养条件对大花序桉无菌芽诱导、继代增殖与再生苗生根的影响,同时还指出了大花序桉组培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为今后大花序桉的组织培养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6.
菊花脑叶片组织培养再生植株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建立菊花脑叶片组织培养再生技术。[方法]以菊花脑叶片作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通过添加不同激素设计10种培养基,研究不同种类和浓度的激素组合对菊花脑不定芽和根诱导率的影响,筛选愈伤组织诱导、芽诱导及生根的最佳培养基。[结果]将无菌苗的叶片外植体接种于最佳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MS+2.0mg/L6-BA+0.2mg/L NAA,培养15d可获98.0%的诱导率;之后将带有少量外植体的愈伤组织切下,接种到最佳芽诱导培养基MS+1.0mg/L6-BA+0.5mg/L NA量上培养,可获94.0%的出芽率;然后再将1cm以上的再生芽转接至最佳生根培养基MS+IBA 0.05mg/L上生根,生根率这100%;生根25d以上的幼苗经炼苗和移栽后,成活率在95%以上。[结论]建立了菊花脑叶片组织培养再生植株的技术程序.  相似文献   

7.
白桦组培再生系统的研究(Ⅰ)   总被引:15,自引:6,他引:9  
建立白桦组织培养再生系统。为白桦良种选育,定向培育及遗传转化等 研究,提供基础手段和理论依据。采用WPM,MS,IS三种基本培养基,通过休眠芽获得无菌苗后,再选取无菌苗的不同部位作外植体,分别诱导,分化,生根形成再生植株,并移栽成活。  相似文献   

8.
以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不同浓度的BA和NAA诱导木薯茎段外植体的再生植株,进行木薯组培快繁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在MS+BA 4.0 mg/L+NAA 0.1 mg/L的培养基上培养10 d后,诱导出幼芽;丛生芽在MS+BA 2 mg/L+NAA 0.05 mg/L培养基上增殖,增殖倍数达2.57倍;生根培养基选用1/2 MS+NAA 0.2 mg/L为最佳,生根率达100%。该木薯苗移栽成活率达94%。  相似文献   

9.
郑玉忠  张振霞  林晓玲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005-12007,12040
[目的]寻求虎尾兰组培快繁的最佳培养基。[方法]以虎尾兰幼叶为外植体,采用2种不同浓度的消毒剂进行处理,探讨外植体最佳消毒方法。以MS为基本培养基,研究添加不同浓度的2,4-D、6-BA和NAA对虎尾兰幼叶愈伤组织诱导、芽分化诱导及生根的影响,确定虎尾兰组培快繁的最佳培养基。[结果]虎尾兰外植体最佳消毒方式为70%酒精10 s+0.1%升汞5 min,外植体污染率为7.7%;虎尾兰愈伤组织诱导最适宜培养基为MS+0.25 mg/L 2,4-D,出愈率为100%;诱导芽分化的最适宜培养基为MS+0.5 mg/L 2,4-D+2.0 mg/L 6-BA,分化率为76%;根培养的最适宜培养基为MS+4.0 mg/L NAA,生根率达到100%,试管苗成活率达95%。[结论]该研究为虎尾兰组培快繁的大规模工厂化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以菘蓝(Isatis indigotica)无菌苗的叶片和叶柄为外植体,分别接种到添加不同生长调节剂浓度的MS培养基上,研究不同生长调节剂配比对菘蓝愈伤组织诱导与分化的影响,建立菘蓝组培再生体系。结果表明,叶片是菘蓝愈伤组织形成的最佳外植体,菘蓝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1.0 mg/L+NAA 0.5 mg/L,愈伤组织分化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1.5 mg/L+NAA 1.0 mg/L。以1/2MS培养基添加0.1 mg/L NAA可使再生植株的生根率达到92.3%。  相似文献   

11.
为了建立高效的杂种蓝莓组培快繁技术体系,以大兴安岭地区野生蓝莓和栽培品种‘美登’(‘Blomi-don’)杂交获得的杂交种子为试材,筛选出杂交种子最佳无菌处理条件,获得蓝莓杂种无菌苗。再以杂种无菌苗茎段为外植体,探究了不同质量浓度植物生长调节剂( ZT)、蔗糖及继代周期对丛生芽诱导的影响,并探讨了培养基种类及植物生长调节剂IBA质量浓度对生根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杂交种子经75%酒精和3%次氯酸钠分别处理20 s和7 min效果最好,污染率为0;添加0.6 mg· L-1 ZT和20 g· L-1蔗糖的WPM培养基为丛生芽诱导最佳培养基,诱导率高达100%,且芽丛密集、长势好;芽诱导期间,30 d的继代周期最有利于丛生芽的增殖,增殖倍数高达34.72;最佳生根培养基为添加0.4 mg· L-1 IBA的1/2WPM培养基,生根率高达88%,且生根周期仅为40 d,移栽成活率达到85%以上。  相似文献   

12.
采用东方百合“西伯利亚”的外植体进行了组培试验,以MS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附加不同种类和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物质(6-BA,NAA)诱导丛生芽及再生植株,从4个方面对百合的组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佳灭菌时间为酒精60S,次氯酸钠15 min;MS+1 mg/L 6-BA+0.4 mg/L NAA为“西伯利亚”的最佳诱导培养基,诱导分化率达93.0%,出芽外植体平均出芽数达5.1个;MS+6-BA 0.5 mg/L+NAA 0.2 mg/L为最佳继代增殖培养基;试管苗移栽的最适基质为50%珍珠岩+50%泥炭土,成活率可达96.7%.  相似文献   

13.
不同无性系毛白杨离体植株再生能力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毛白杨无菌苗的嫩茎为外植体,对5个毛白杨无性系的植株再生能力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5个无性系通过器官培养途径均能再生植株,但不同无性系在植株再生能力上有很大差异,茎芽数最多的4号无性系是总平均的122.7%,而最少的1号无性系仅为总平均的78.4%;2号无性系生根率可达60%,3号仅28.7%,说明茎芽分化及生根能力受遗传的控制。0.5mg/L6-BA适合大多数无性系的茎芽增殖和生长,平均茎芽增殖达到8.8个,但生根率仅为49.5%。1/2MS基本培养基适合各无性系的生根培养,在培养基中添加低质量浓度的生长素可以增强生根能力。毛白杨在植株再生能力方面存在明显的培养基×无性系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为了加速火炬姜无菌培养,以火炬姜成熟种子作为外植体,通过比较MS无机盐浓度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及浓度配比、以及生根苗的移栽基质,建立火炬姜的组培快繁技术。结果表明:种子在培养基MS+6-BA2.0mg·L~(-1)中萌发;培养基MS+6-BA 3.0mg·L~(-1)+NAA 0.5mg·L~(-1)有利于丛生芽的生长发育,30d增殖系数为5.75;3/4MS+NAA 1.0mg·L~(-1)适宜诱导生根获得再生植株,生根率100%;生根苗移栽于椰糠中成活率98%,运用该组培快繁技术,可以高效繁殖火炬姜种苗。  相似文献   

15.
尾赤桉叶片及茎段的离体培养与植株再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无菌生根苗的叶片和茎段为外植体进行了尾赤桉无性系DH201-2不定芽的诱导及植株再生。通过对外植体的筛选、激素种类和浓度的调整、培养条件的选择,结果表明,取自生根培养基上培养30 d植株的上部和中部的茎段在改良MS+TDZ 0.05 mg.L-1+NAA 0.50 mg.L-1的培养基中获得高达57.0%的丛生芽诱导;取在生根培养基上培养20 d的植株,顶端叶片在改良MS+TDZ 0.05 mg.L-1+IBA 0.10 mg.L-1的培养基中获得48.3%的植株再生;适合于茎段和叶片不定芽分化的Ca(NO3)2浓度为0.706 0 g.L-1。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辣木组培快繁及规模化育苗提供技术参考。[方法]以优选辣木无菌苗的真叶为材料,采用组织培养技术对其诱导、增殖、生根等问题进行研究。[结果]新鲜种子去壳后用0.1%升汞处理6 min的消毒效果最好,成功率达85%。辣木无菌苗真叶不定芽诱导及增殖最佳培养基分别为:MS+6-BA 1.0 mg/L+KT0.1 mg/L+2,4-D 2.0 mg/L+NAA 0.05 mg/L、MS+0.5 mg/L 6-BA+0.03 mg/L NAA,丛生芽明显。辣木组培苗最佳生根培养基为MS+0.5mg/L IBA,生根率可达100%,炼苗移栽后成活率达98%以上。[结论]辣木外植体的离体培养表明,不同的激素组合及其浓度对辣木外植体诱导效果差别大,各种激素经过优化配合,可以获得更高的诱导率,本研究为辣木的无菌快繁奠定应用基础,并为辣木基因工程育种等研究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7.
红叶石楠无性系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红叶石楠侧芽作为外植体,通过无性系快繁技术进行红叶石楠的外植体诱导培养、继代增殖培养以及生根培养研究。结果表明:红叶石楠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6-BA 1.0 mg/L,诱导率达48.15%;最合适的继代增殖培养基为MS+6-BA 2.0 mg/L,增殖系数为4.35。在1/2 MS+ABT 1.0 mg/L生根培养基中的生根效果最佳,生根率达到90.0%。  相似文献   

18.
金丝小枣组织培养快速繁殖的研究   总被引:45,自引:0,他引:45  
该文通过对良种金丝小枣组织培养快速繁殖的研究,选出了枣树组培的最佳外植体,并首次将WP培养基应用于枣树组培,筛选出最适的启动、增殖和生根培养基,使其试管苗的增殖在40d内达到4.5倍,生根率达到90%以上。在生根苗移栽试验中,摸索出了适合的基质及移栽管理程序,移栽成活率达96%,试验还就光照方向、温度及继代周期对枣树组培的影响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9.
蓝莓芽诱导与再生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改良WPM为基本培养基,研究蓝莓的组培育苗技术。结果表明:以当年生绿枝茎段为外植体可有效获得无菌苗;蓝莓茎段的离体增殖率受到培养基中细胞分裂素的调控,ZT 1-2mg/Li和2ip 10~20mg/L的效果较好,初代培养增殖率3-6倍。继代培养时茎段和叶片也可分别再生无菌苗6-8周继代1次,增殖率可达10倍以上。蓝莓试管苗瓶内生根率不高,0.02~0.2mg/L IBA可诱导蓝莓生根,正常生根率30%~50%。  相似文献   

20.
为了建立蔓长春花的组培快繁体系,以蔓长春花的茎段为外植体,在添加不同植物激素的培养基中进行蔓长春花茎段的诱导和植株再生培养研究.结果表明:丛生芽增殖的最佳培养基为MS+2.0mg/L 6-BA+0.1~0.5mg/L NAA,试管苗的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 MS+0.8~1.2mg/L IBA+2%蔗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