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1 毫秒
1.
我国古代医家非常重视饮食与疾病的关系,也非常重视疾病的预防。《黄帝内经》中就有"不治已病治未病"之说,即"与其求疗于有病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盖疾成而后药者,徒劳而已,是故已病而不治,所以为医家之怯;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摄生之理。  相似文献   

2.
桃树优质丰产栽培管理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桃树喜光性、萌芽力和成枝力强。在肥料使用上,要控制氮肥、促施钾肥、给予适量磷肥。在修剪上,采取以结果为主,以整形为辅,强调夏季修剪。幼树修剪原则是“因树作形,先乱后治,轻剪长放,扩大树冠”;成年树修剪原则是“大枝少而精,从属要分明,长放加短截,延长寿命多结果”。桃树病虫害发生较重,生产高档鲜桃果品务必防止食心虫、流胶病和细菌穿孔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香菇药理新观—抗变效应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实验证明香菇是有抗变效应,其实质在于保护DNA不受损伤,因而除其原有食用、滋补功效外,又为其开辟了“治未病”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4.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蜡梅,高洁典雅,坚贞朴素,是我国的传统名花,也是中华民族的象征。龚自珍(1792—1841年)在《病梅馆记》中写道:“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天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其结果是”江浙之梅皆病”。作者对此悲愤交加。“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  相似文献   

5.
腐烂病是库尔勒香梨主要病害。在防治该病的长期实践中,科技人员发现,梨树主干基部的腐烂病最主要的致病因素是香梨优斑螟蛀入。二年生枝条腐烂病主要致病因素是伤口保护不当,剪锯口直接感染病菌致病。根据这一规律,他们提出了用先治虫再治菌的方法来防治香梨腐烂病。首先将防治优斑螟的杀虫剂注射于主干皮下,结合应用悬挂糖醋液的方法,杀灭、诱杀害虫,1周后再刮治腐烂病斑,之后涂抹杀菌剂和843康复剂。实践证明,该方法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6.
我国花卉品种是多种多样命名的,也是极其巧妙有趣的。因它名称的来源是多方面的,数学数字、鸟兽鱼虫、果蔬草木、金玉矿石、株形花貌等等,应有尽有,内容极为丰富多彩,包罗万象。所以,花卉之名五彩缤纷,许多品种还可顾名思义地直接叙出该品种的基本特征特性,例如:“十丈竹帘”这个品种名称即表示其花瓣细长下垂似竹帘;“龟背竹”表示其叶缘有宽大的羽状深裂,各叶脉间有椭圆至长椭圆形孔洞,很像龟背;“鸟不踏”表示其茎杆坚硬多刺,鸟不敢停泊;而“蛇鞭菊”则表示其花集中在基上部,整个植株挺拔,外形似蛇。因此,探研花卉品种…  相似文献   

7.
我国野生食、药用菌资源极其丰富,已知的有8000余种。人们对食、药用菌的认识、利用和开发历史悠久,早在2500年前,就已采用“神曲”治疗肠、胃道疾病;灵芝被视为“仙草”,用于养生防病;茯苓、猪苓、马勃等相继成为广泛应用的真菌药物。  相似文献   

8.
几年前,我在重温《道德经》时,特别欣赏老子说的一段话:“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此乃谦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则能为百谷王。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此乃柔德也;故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坚。”在细品中使我进一步理解了“上善若水”的深邃内涵,更加敬仰水之德,甚至效法水德。因此,在收藏赏石中,我更加注重收藏与“水”有关的赏石。功夫不负有心人,我还真收藏了数枚汉江水纹石。  相似文献   

9.
所谓“南梅北杏”,一般以秦岭为界.杏喜温暖湿润气候而盛产于淮河以北,“中国杏”在黄河流域各省分布最多;梅喜温暖湿润气候而繁衍于长江以南。然而,杏不仅对低温忍耐力强,也能耐一定高温,在夏季最高气温43.4℃的地方仍能生长结果,所以分布很广,尤其是“中国杏”在南方广为分布,重庆就有杏地方老品种10个以上。笔者根据生产实践与观察,就杏在南方高温多湿区栽培易出现的问题及对策探讨于后。  相似文献   

10.
人们常常称白木耳为“菌中之冠”,这是因为白木耳不仅滋味甘美,营养丰富,含有十七种氨基酸、多种维生素、多种矿物质以及粗纤维,是一种高档营养食品外,还是一味传统的滋补强壮药,历来被人们视为“长生不老药”、“延年益寿品”的珍品。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工栽培的技术日益提高,产量大大增加,不仅一年四季均有上市,且价格日趋下降,为人们普遍食用创造了条件. 历代医家通过对白木耳的医疗实践,积累了丰富的宝贵经验。《本草问答》说它能“治口干肺痿,痰郁咳逆”.《饮片新参》记载它有“清补肺阴,滋液,治劳咳”的功用。《增订伪药条辨》认为它能“治肺热肺燥,干咳痰嗽,衄血,咯血,痰中带血”.《本草  相似文献   

11.
赵燕 《中国果菜》2006,(1):32-32
番茄灰霉病主要发生在保护地栽培中,叶片、花和果实均易受害。叶片发病多自叶尖向内呈“V”字形扩展,病斑浅色至黄褐色,后病部处于干枯并着生灰褐色霉;花发病时,造成烂花;果实发病以幼果受害较重,先从残留败花及柱头开始浸染,然后向果实扩展蔓延,导致幼果软膏,成熟前的青果上病斑水渍状,  相似文献   

12.
竹荪快速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平红 《蔬菜》1999,(12):19-20
竹荪是世界名贵食用菌,形态秀丽,风味独特,营养丰富,还能防治许多疾病,有“真菌是后”、“山珍之王”之称。由于价格昂贵,野生竹苏少,竹苏已成为食用菌栽培的“热门”。但是由于竹苏菌丝生长缓慢,菌种质量低劣一产量低,同时竹有栽培技术不过关,目前尚无一整套成熟规范的栽培工艺,许多栽培者均以失败告终;或因有的人认识到竹苏为营腐生生活,认为它只能利用竹类的死亡机体,从而人为地限制了栽培竹苏的原料范围。我们在贵州经过不懈的努力,突破了竹苏制种难的问题,摸索出了一套比较完善的竹荪快速高产栽培技术。该套技术母种生…  相似文献   

13.
奇石还原     
▲奇石是否需要还原?;奇石的最大特点是自然天成,它具有独特的造型、美妙的纹理和色泽。在一定意义上讲,奇石就是展示其材质个性的艺术,原本是不能加工的,以免破坏它那天然之美。但它作为一类艺术品,毕竟不同于一般的石头,所谓“天人共创”就是使其由“自然之材”升华为“艺术之物”;所谓“九分天然,一分人工”,这一分人工就是为捡回的自然之石还原工作,对它洗梳打扮,使其个性特色淋漓尽致地得到展现,更具观赏价值。所以,适度的还原工作有时是需要的,甚至是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14.
我国辣椒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中国辣椒种植面积居世界首位。辣椒育种作为国家级研究课题在我国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其间通过集中全国辣椒遗传育种的主要科技力量,重点解决了辣椒生产上的突出问题,“六五”期间以抗病毒病为主要育种目标;“七五”以优质、多抗(抗TMV、CMV)、丰产为主攻目标;“八五”以抗病毒病、疫病为主攻目标;“九五”以优质、多抗(抗病毒病、疫病)、丰产为主攻目标。通过多年的攻关,辣椒新品种在丰产性、适应性、抗病性、抗逆性等方面的研究均达到相当的水平,鲜食辣椒新品种90%以上为一代杂种,露地栽培的甜辣椒品种已进行2~3次“更新换代”,所育成的品种基本上满足了生产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苹果腐烂病防治应抓根本腐烂病是苹果树严重的病害之一,对生产影响很大。在实际生产中,广大果农对腐烂病偏重于治而忽视防,所以往往是事倍功半,效果不佳。其实,只要我们弄清其传播途径和发病规律,从根本入手进行预防,则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理想效果。腐烂病菌以多种...  相似文献   

16.
凌海波  单勇 《蔬菜》2001,(11):24-24
“果蔬”采后病害发生的原因是复杂的,采前田间带病、采后机械损伤、温湿度条件及管理不当造成的生理失调等等都是促成发病的因素。病害的防治措施则与这些因素密切相关。 据调查发现,多数采后病害和田间病害是同一个病原菌。如果腐病、灰霉病、软腐病、疫病和绵疫病、绵腐病、炭疽病等,发生这些病害的地块收获的“果蔬”往往带有大量病原菌,虽然收获时看不出有病,但很可能病菌已侵入而暂时处于潜伏状态,这种果实采收之后则大量发病。也有的病原菌如根霉在田间不引起病害,只在采后引起腐烂,但这种病原菌在田间也可大量繁殖。据试验…  相似文献   

17.
“金耳”一名不见于古籍。李时珍《本草纲目》卷28“桑耳”条下载有“其金色者治癖饮积聚,腹痛金疮”,但难以据信为今日所描之金耳。金耳被认为是“中国最新发现最有价值之大补品”,当在本世纪三十年代初。当时的达官显贵、医师商贾、伶人名优,并视之为“补益身心”,“转弱为强”,“延年益寿”的珍品,溢美之词,蜚声海内。据近年研究,金耳对治疗神经衰弱,化痰治咳,解炎消毒,防治高血压确有一定疗效;在西藏民间,也是藏胞所喜用的一种滋补药。金耳清甜甘冽  相似文献   

18.
海带是著名的藻类植物,属褐藻门海带科,其种类繁多,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就有四十多种,大多分布于我国北部沿海,以及朝鲜、日本、苏联太平洋沿岸等地区,植株一般长2~4米,大的可达7米以上,密布于海水中,故素有“海上森林”、“海上庄稼”之称。我国史籍上很早就有关于海带的记述,宋代《嘉祐本草》:“海带,催生,治妇人及疗风,亦  相似文献   

19.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高脂肪、高热量、高胆固醇及其他营养的摄入量失衡,加之锻炼量减少。“三高”人群不断扩大。我国“三高”人群已达数亿之多,“三高”问题也逐步成为很多患者及其家庭的困扰。“三高”即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俗称为“三高”。很多病都是由“三高”引起的,患有其中“一高”者,患其他疾病的风险就将倍增。  相似文献   

20.
1 晚疫病 1.1 田间症状 马铃薯晚疫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病薯栽入田间直接发病烂芽;病株出土传播病菌,叶尖易结水露部位先出现症状,最初在叶尖和叶缘产生圆形或不规则形暗绿色水渍状病斑,扩大后变为褐色大型病斑,湿度大时,病健交界处有一圈白色霉层。受害茎先颜色变深,在枝权部多发,产生稍凹陷褐色条斑,潮湿时产生白霉。受害薯块产生褐色稍凹陷病斑,多在脐部或土中的朝上部位先发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