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短期内了解水稻种子发茅率,可采用水稻快速发茅试验作为标准发茅试验的辅助试验.据研究,水稻快速发茅试验方法中去颖法、高温盖砂法和高温纸上法各有优缺点,其中去颖法可作为快速检验水稻种子萌发率的试验方法,高温盖砂法降低发芽温度(30℃恒温)可作为水稻种子发芽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2.
现介绍几种主要作物种子快速发芽法: 一、水稻种子去颖法:取试样2份,每份100粒,剥去颖壳后,放入30℃的温水中浸3小时,然后置于发芽床上,保持30~35℃的温度,两三天就可测定发芽率。二、棉花种子高温闷种法:先将棉种用55~60℃的温水浸3~4小时,然后倒去温水,闷种4小时,用湿毛巾卷起或置于发芽床进行发芽。一般在30~35℃条件下,经两昼夜就可测算发芽率。  相似文献   

3.
杂交水稻种子不同活力测定方法与其田间成苗率的相关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3个杂交水稻品种不同活力水平的种子批为试验材料,比较了标准发芽试验、低温发芽测定和高温催芽试验3种活力测定方法,并将试验结果与田间成苗率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标准发芽试验的发芽指标、低温发芽10 d的发芽率和高温催芽后的发芽率均与田间成苗率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且高温催芽后的发芽率与田间成苗率相关系数最高。研究结果表明,高温催芽法可以作为杂交水稻种子活力测定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杂交水稻的发芽率是杂交水稻种子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有些农户购进杂交稻种子后,想了解杂交水稻种子的发芽率,于是要做发芽试验.目前,杂交水稻种子的发芽试验,一般是采用滤纸、砂、沙布做发芽床.这3种发芽床材料,前两者置床时间长,且耗用滤纸;后者虽置床时间短,但只便于看发芽率,不便于看发芽势.因看发芽势时需打开沙布包,使得发有些种子的根被折断,影响发芽率.  相似文献   

5.
种子快速发芽试验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谷、豆类种子快速发芽试验谷、豆类普通发芽试验所需时间为7-10天,如采用快速发芽试验,仅需2-3天。快速发芽试验法就是采用高湿盖沙发芽法。具体做法如下。取种子(水稻、麦类、玉米、高粱、大豆、菜豆、花生等)2份,每份100粒。把种子放在30℃温水中浸泡3-4小时(玉米为6小时,水稻为24小时),水面高于种子1-2厘米。  相似文献   

6.
水稻种子的成苗率关系到单位而积的用种量以及单位面积产量,做好水稻种子的发芽试验,是种子质检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就此谈谈水稻种子发芽试验应做好的环节及要求。  相似文献   

7.
磁化水对水稻种子发芽率的影响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水稻种子发芽试验中磁化水对发芽率的影响,用磁化水对不同品种的水稻种子进行了发芽试验。结果表明,磁化水对供试水稻品种的种子发芽率无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采用60%吡虫啉种衣剂进行拌种发芽试验,结果表明,3种剂量拌种处理后,稻种均能正常发芽,达到农作物种子发芽的标准要求,可将水稻种子拌种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利用电导法测定杂交水稻种子活力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5个杂交水稻种子为材料,通过人工老化处理,分别测定了(20±1)℃恒温条件下不同活力水平、不同浸泡时间的种子浸出液电导率,研究了电导率与种子活力生理指标的相关性,并对运用电导法测定杂交水稻种子的活力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电导法测定杂交水稻种子活力的适宜浸泡时间为24 h;各个杂交水稻种子在适宜浸泡时间的电导率与发芽率、活力指数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电导法可作为快速测定杂交水稻种子活力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0.
快速发芽试验是在急需了解种子发芽的情况下采用的(如在调种、引种前).快速发芽试验的原理主要是给种子适当的高温、多湿,促进种子吸胀,加速种子内部生理生化的进程或破除防碍种子萌发的皮壳而促进种子萌发.作物不同,采用的具体方法也不同.但此快速发芽试验不符合<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的要求,一般不提倡使用.  相似文献   

11.
通过试验探索3%咪·恶悬浮种衣剂对水稻种子安全性(发芽试验),以及对恶苗病、立枯病的防治效果,为农业生产推广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基于无信息变量消除法的水稻种子发芽率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常规的水稻种子发芽率测定方法存在的试验周期长且操作繁琐等问题,实现水稻种子发芽率的快速检测。本研究以黑龙江省五常市五优稻四号粳稻种子为研究对象,首先将7组种子样本(每组60个样本,共计420个样本)置于温度为45℃,湿度为90%的环境中分别进行为期0 d、1 d、2 d、3 d、4 d、5 d、6 d的不同时段的人工老化,然后采集每个水稻种子样本的光谱数据后进行发芽试验。对光谱数据使用蒙特卡洛交叉验证法进行异常样本剔除,并应用UVE法对全光谱数据进行特征波长选择,使光谱数据由全光谱的1 845个数据点缩减为524个数据点,最后建立PLSR预测模型。所建模型的预测集决定系数R~2为0.817 0、RMSEP为2.183 0。试验结果表明,经UVE法降维后建立PLSR模型的各项参数均优于全光谱模型,因此,UVE特征波长选择算法为提高水稻种子发芽率测定模型的预测能力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25%吡蚜酮悬浮剂浸、拌水稻种子发芽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25%吡蚜酮悬浮剂浸、拌水稻种子,可预防水稻苗期飞虱、叶蝉等发生危害,为探明其安全用量,保证水稻种子正常发芽,为水稻生产上大面积应用提供理论依据,进行了25%吡蚜酮悬浮剂浸、拌水稻种子发芽试验。结果表明,在用16%咪鲜.杀螟丹可湿性粉剂浸稻种的基础上,加用25%吡蚜酮悬浮剂2g/kg浸、拌常规粳稻、糯稻类型和二系杂交稻、三系杂交稻种子,其发芽率与单用16%咪鲜.杀螟丹可湿性粉剂浸种的发芽率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人工老化对水稻种子活力的影响。方法:在相对湿度为95%、温度为40℃的高温高湿环境内对水稻种子进行人工老化,比较不同老化时间下水稻种子发芽指标、幼苗形态指标及生理生化指标。结果:在短期高温高湿老化处理下(0-1d),水稻种子各指标无明显变化。随着老化时间的延长,水稻种子活力不断降低,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升高,可溶性糖含量降低,SOD活性、POD活性先升高后降低,CAT活性持续降低。结论:实际生产过程中,高温高湿条件下人工老化1天,不会对水稻种子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为确定水稻浸种剂恶线清浓度对水稻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特进行了稻种在恶线清不同浓度处理下的发芽试验,结果表明,恶线清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着水稻种子的生根发芽及幼苗生长,其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明显;且常规稻种对恶线清的敏感性较杂交稻种强。  相似文献   

16.
筛选水稻贮藏蛋白突变体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水稻种子及其贮藏蛋白特性 ,结合普通实验室条件 ,对分离水稻种子全蛋白及其各蛋白组分的方法进行改进 ,建立了筛选水稻种子贮藏蛋白突变体的新方法。讨论了抽提水稻种子全蛋白时试剂加入的最佳方式以及各蛋白组分分级分离时的最佳条件。新方法简便易行 ,快速高效 ,重复性好。将该法用于种子资源库筛选 ,得到了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咪鲜胺对水稻种子发芽及恶苗病防效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浸种发芽试验及田间发病情况调查结果表明,采用25%咪鲜胺乳油1 000~3 000倍液浸种,对控制水稻恶苗病具有显著的效果,且对水稻种子发芽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不同试剂处理对水稻种子萌发力和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以水稻种子为研究材料,以清水浸泡作为对照,经Na Cl、Cu SO4、Ca Cl2、KNO3、Na2B4O7不同浓度试剂浸泡处理水稻种子后,在培养皿中进行发芽试验,测定和计算其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种子活力指数、地上鲜重、根重、根长、苗高。[结果]除Cu SO4外,其他试剂对水稻种子的发芽力均有促进作用,其中以1.5%Ca Cl2作用最为显著;各处理均抑制了地上部叶片鲜重及根重的增加,但促进了根长的生长及苗高。[结论]不同试剂浸种处理对水稻发芽力影响不同,并且会抑制地上部生长,但促进根系生长。  相似文献   

19.
梁萍 《现代农业》2013,(12):61-61
目前所使用的种子发芽方法有常规发芽法和快速发芽法。常规发芽法的特点是准确,但所需时间较长。而快速发芽法可以在30~35℃的温度下,做各种作物种子的发芽试验,且省时、准确,具体操作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前所使用的种子发芽方法有常规发芽法和快速发芽法。常规发芽法的特点是准确,但所需时间较长。而快速发芽法可以在30~35℃的温度下,做各种作物种子的发芽试验,且省时、准确,具体操作如下。一、种子发芽率快速测定方法1.试样。从净度检验后的种子中随机取样4份,大粒种子每份50粒,中小粒种子每份100粒。2.大粒种子用毛巾卷发芽法。将毛巾煮沸消毒后,沥去多余水分,将种子均匀的摆放在浸湿的毛巾卷里,放在3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