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从悬挂犁机组系统为空间超额定力学系统,悬挂机构为空间机构这一基本事实出发,利用普遍静力学方程为基本方程并和协调方程、相关方程联立,建立了悬挂犁机组的空间静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2.
设计悬挂参数往往难于兼顾各方面性能的矛盾要求,确定重量增幅较大的液压翻转犁的悬挂参数尤其困难。为合理确定1LF-335液压翻转犁的悬挂参数,以该犁配套JDT-654拖拉机为研究对象,以较重要的耕深稳定性为目标函数,其余性能要求体现在约束条件和机组校核里,建立多约束单目标优化模型,采用非线性规划BFGS算法求解,并利用MATLAB编程实现,优化设计液压翻转犁的悬挂参数。设计结果和在1LF-335液压翻转犁上应用表明,所选悬挂参数有效实现了各项性能指标兼顾并均达到技术要求,液压翻转犁重量较大,应选用较大允许承载力的限深轮。  相似文献   

3.
驱动式圆盘犁悬挂机构的受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根据空间力系平衡原理,建立了驱动式圆盘犁空间机构受力系统的力学模型,从而能够较方便地通过三维解的法求解悬挂机构各杆件和犁的受力情况,以及尾轮在水平面内所受的力,并以1LYQ-422驱动式圆盘犁机组为实例,用田间实测的驱动式圆盘及尾主分力数据进行计算和验证,结果表明,提升杆受力最大,是悬挂机构最危险的杆件,右下拉杆受压,与铧式悬挂犁的相反,进一步分析了影响悬挂机构各杆件受力的因素。  相似文献   

4.
为方便广大农机户正确使用液压双向翻转犁,解决用户在使用中的困难,我在从事多年农机推广服务中总结了一些实用调整经验,现以1LF-435B型液压双向翻转犁为例。介绍使用过程中的一些调整方法。1正确的悬挂方法在耕作前,1LF-435B型液压双向翻转犁为三点式悬挂,二点下升降臂安装在犁的两个下拉耳后,再挂中央拉杆,要注意把犁的中心调整在拖拉机的正中心。方法是调整两升降臂与拖拉机大轮胎内侧尺寸对称、相等,然后旋紧两侧拉链螺母,防止在犁地时,犁左右摆动出现合垄不平整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中小型拖拉机配套使用的悬挂犁的轮距调整、入土角调整、耕深调整、犁架水平调整和耕宽调整等使用调整技术。  相似文献   

6.
悬挂犁在使用中应注意以下安全事项:不得在犁处于提升状态下进行保养和修理;田间作业时,犁上不能坐人;落下犁时,应慢降轻落,以防铲尖变形或损坏;作业中,必须将犁提升起来才能转弯;停机熄火时,一定要把犁降落在地面;犁不用时,要用支撑杆撑牢犁架,以防倾倒。悬挂犁的保养方法:犁耕作业时,因犁与土壤、沙石等接触,工作条件恶劣,只有正确及时维护,才能充分发挥犁的效能,延长使用寿命。其保养项目主要有以下几方面:耕后应清理黏附在犁体工作面及犁柱上的积泥和杂草;每天犁耕结束后,应检查各种螺杆、拧紧松动的螺母;耕作期间,悬挂轴调节丝杆上的润…  相似文献   

7.
铧式梨是农业生产中最基本的生产工具,也是目前保存量最大、使用最广泛的一种机具。铧式犁是以犁铧为主要工作部件的犁,它是一种耕地工具。它的主要用途是翻耕土地,将土垡翻转且碎土。铧式犁的种类很多,下面重点介绍主要与中小型拖拉机配套使用的悬挂犁的使用调整技术。  相似文献   

8.
正一、德国LEMKEN悬挂式翻转犁Variopal。德国LEMKEN悬挂式翻转犁Variopal是一款带有液压调节工作宽度的悬挂式翻转犁,最大的亮点在于无需工具就可简易调节副犁,优化拖拉机和犁具的牵引线。犁体可根据用户需要装配机械式或液压式全自动防过载安全保护装置,优化安全性能。分开的铧尖和犁壁及硬化处理的铧尖,在田地间遇上硬物  相似文献   

9.
薛允连 《新农村》2000,(7):22-23
1,悬挂犁的牵引轮式拖拉机配挂悬挂犁时,拖拉机的轮距与犁的总耕幅相适应,才能保证正确牵引,也有利于采用内翻法耕地时耕到地边。拖拉机轮距可按下式调整:拖拉机轮距=犁总耕幅 1/2单犁体宽 轮胎宽度(厘米)履带式拖拉机(如东方红-802型)配挂悬挂犁时,可采用两点悬挂,  相似文献   

10.
一、主要配套农机具类型 1.犁耕作业农具:悬挂铧式犁、圆盘犁、液压翻转双向犁、炮管深耕犁、悬挂开行犁、深松机和深松灭茬机等。  相似文献   

11.
对犁体受力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对试验测力计算修正法进行探讨,由于手工计算非常繁琐,因此设计了C语言测力数据的计算修正程序,为进一步的测力数据计算机数据采集及自动处理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2.
以古典土垡翻转为理论依据 ,从微分几何角度出发对土垡受力进行微观分析 ,用土迹线模拟法建立了以功率消耗为目标函数、农业技术要求为约束条件的犁体曲面优化数学模型。仿真试验表明 ,遗传算法求解时间是复合形法的 1 /360 ,优化犁体曲面的比阻降低了 1 0 .68% ,阻力降低了 6.1 6%。  相似文献   

13.
为探明不同耕作方式对宜宾烟区耕层土壤物理性状影响,本文通过定点试验,以常规耕作(CK)为对照,分别设置免耕(T1)、压实+翻耕25cm(T2)、翻耕25cm(T3)三种耕作措施,测定项目包括土壤含水量、容重和紧实度。结果表明:(1)翻耕能显著提高0~20cm耕层土壤含水量;(2)翻耕处理有助于降低耕层土壤容重大小;(3)翻耕处理可以有效降低土壤紧实度。表明翻耕能有效改善宜宾烟区耕层土壤结构,使得深层土壤结构变疏松,提高了土壤含水量,降低了土壤容重和紧实度,从而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4.
高度集约化栽培模式下常年机械浅耕可引起土壤耕层变浅、犁底层变厚、土壤质量下降等问题。本试验总土层厚度设计50 cm,耕层分别设定10 cm(PL10)、20 cm(PL20)、30 cm(PL30)、40 cm(PL40)、50 cm(PL50)。在2017年和2018年研究不同耕层条件下黄瓜叶片光合荧光、根系生理和植株生长特性。结果表明,浅耕层(PL10、PL20)显著增大了叶片蒸腾速率(Tr)和初始荧光值(Fo),显著提高了根系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中耕层(PL30)显著提高了株高相对生长率(RGH-PH)和茎体积相对生长率(RGH-SV),提高了叶片净光合速率(Pn)、最大荧光值(Fm)、光能转化率(Fv/Fm)和光化学淬灭系数(qP),显著提高了根系活力(RA)和脯氨酸(Pro)、可溶性糖(SS)、可溶性蛋白(SP)含量。浅耕层早期果实产量(FY)高于其他耕层,但在中后期显著低于其他耕层,而且深耕层(PL40和PL50)的果实产量与浅耕层相反,2个栽培季节总的果实产量PL30处理均高于其他处理。主成分分析显示,中耕层(PL30)和深耕层(PL50)显著区别于其他处理。综合植株长势和根系特性,土壤耕层深度30 cm有利于浅根系作物黄瓜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5.
在不同电压和含水量条件下,对本省6种水稻土进行室内电渗试验。以表观摩擦系数 f 值表征土壤-金属粘附和摩擦的综合作用。根据大量试验数据,采用三因素方差分析法分析电压、土壤粒度成分和含水量对 f 值的影响.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分析电功率密度 N 与表观摩擦系数 f 的关系,建立数学模型,提出 N-f 关系的经验公式。田间犁耕试验表明,电渗能降低耕作阻力,并改善犁壁脱土性能.  相似文献   

16.
为了深入理解秸秆还田对低丘柑橘园土壤的改良效果,采用田间微区方式开展2年试验,设对照(不施用秸秆)、覆盖还田、浅层还田、深层还田和全层还田等5个处理,比较研究了不同方式秸秆还田对土壤碳库及水分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类秸秆还田方式均不同程度改善了土壤物理性状、有机碳含量、肥力指标和酶活性,但它们对不同深度土层的影响有所差异。秸秆覆盖还田只能改善表土最上部分土壤的理化性状,且对表层水分条件的改善优于其他还田方式;但其对深层土壤的影响不明显。秸秆翻耕还田兼具翻耕本身的松土作用和增加有机质输入,同时改善不同深度土层的物理性状与有机质和养分的积累,其对土壤性状的改良作用强度大于秸秆覆盖。总体上秸秆深层还田和全层还田对土壤改良作用的影响范围大于秸秆浅层还田,特别在增加深层土壤有机碳和水分的贮存方面秸秆深层还田效果尤为显著。研究认为,秸秆深层还田与地表覆盖相结合可全方位改善柑橘园土壤性状,新建果园前期可考虑以深层还田为主,后期逐渐转变为浅层还田或覆盖还田。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减小犁体阻力,提升耕作效率为目的,基于EDEM以抛物线曲面犁体为基础展开研究,对犁体耕作过程进行仿真分析,观察土壤颗粒的扰动行为,对犁体不同的导曲线、铧刃角、安装角和工作速度对于犁体耕作阻力的影响展开分析,得出了较为理想的犁体参数;结果表明,相比较于抛物线曲面,椭圆曲面在相对稳定阶段时阻力大小为1 591.551 N,比抛物线曲面降低了4.4%,并且对于土壤抬升效果更加明显;对犁体的前进速度、铧刃角和安装角进行单因素分析,在安装角为25°时犁体阻力最小,随着前进速度和铧刃角增加,犁体阻力也随之增大,故在合适的范围内应选取较低的前进速度和铧刃角以降低犁体阻力。  相似文献   

18.
杨刚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18310-18311
对陕西南部洋县农村劳动力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所得数据,结果表明该县农村中男女比例不协调,男性多于女性;外出务工的人数明显大于在家务农的人数,不同年龄段的外出务工者中,男性人数多于女性人数,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趋势也越来越明显;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民工的收入也不断增加,外出打工已经成为现代农村的普遍现象,农民已经从务农为主转变成务工为主,同时,农民工的文化程度与其月收入存在一定的联系;尽管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者外出打工,但是他们中的绝大多数还是不愿放弃在农村的土地。提出要强化宣传引导,切实转变农民的就业观;改变落后思维方式,破除农民重男轻女的思想;制定兴农政策促进农村自身的发展,在帮助农村劳动力得到更好的发展的同时也能促进农村经济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9.
通过理论分析说明了驱动式圆盘犁瞬心 π1的位置随悬挂参数的改变而发生变动 ,并利用田间六分力测定的结果进行实例计算 .计算结果反映了悬挂参数的变化在相当大程度上影响了驱动式圆盘犁的入土力矩 .在此基础上 ,进行了田间试验 ,试验结果和前面的分析计算相一致 ,表明悬挂参数是影响驱动式圆盘犁耕深的一个重要因素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