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一、珠鸡的繁育与饲养管理 珠鸡又名珍珠鸡,属鸟纲、珠鸡科禽类,原产非洲,由野珠鸡驯化而成。经多年培育,已由观赏禽类进入肉用禽类行列。其生物学特性表现为早熟性能较差,生长强度较弱,产蛋有较强季节性,蛋重较小,但体质结实,有较强的生活力与抗病力。珠鸡肉具有松林野禽特有的味道,且营养丰富,向为禽肉上品。故多生产肉用仔珠鸡上市。珠鸡蛋不独营养全面,且口味特佳,执禽蛋之牛耳。珠鸡生产已为国际养禽业所注目。  相似文献   

2.
<正>1.温度 鸡胚发育的适宜温度范围为37~39.5℃,孵化室温度应控制在22~26℃。2.湿度 合理调节孵化前、中、后期孵化器内的湿度是提高孵化率的重要途径。一  相似文献   

3.
珍珠鸡是一种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肉用特禽,肉质细嫩,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珍珠鸡适应性强,范围广,既可以家庭饲养,也可以规模饲养,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的养殖业。1品种选择珍珠鸡主要有三种,分别是大个珠鸡、羽冠珠鸡、灰色珠鸡,其中灰色珠鸡是我国饲养量最大的一个品种。人丁饲养的珍珠鸡耐高温,耐严寒,抵抗疾病能力强.适宜群居性和归巢性的生活。  相似文献   

4.
<正> 庭院养鸡投资少、见效快,已成为城郊或农村居民快速脱贫的一条有效途径。但由于多数人对鸡的习性不了解,走了许多弯路,甚至亏了本钱。因此,我谈谈养鸡的注意事项,供广大养鸡者参考。 一、要注意鸡舍温度的调节 鸡舍温度的变化对鸡的影响较大。温度过高时,鸡(特别是雏鸡)的水份散失过大,食欲减退,饮欲增大,精神萎顿,易患呼吸道疾病。温度过低,散养鸡易打堆,缩颈弓背,相互挤压。温度长期偏低,雏鸡代谢缓慢,体内的营养蛋黄吸收受影响,导致发育迟缓,易引起消化道与呼吸道的机能障碍,抵抗疾病的能力下降,雏鸡则多成为弱雏。温度合适时,散养鸡在舍分布均匀,活泼好动,睡姿伸展舒适。据报  相似文献   

5.
<正> 珍珠鸡,也叫珠鸡或几内亚鸡,属鸟纲珠鸡科,原产于非洲西部的几内亚。野珠鸡经人工多年驯化,已由观赏禽类转为肉用禽类。近年来,国外珍珠鸡饲养业发展很快。法国养珍珠鸡五千万只,美国两千万只,日本、尼泊尔和意大利以及各发展中国家也纷纷引进和大量养殖。我国引进的非洲系和法国系表现出了良好的产肉和产蛋性能。在北京、  相似文献   

6.
<正>秋季蛋鸡的饲养管理应抓好以下几点:①人工补光。光照直接影响鸡的性成熟、排卵与产蛋量。秋季补充人工光照,维持自然光照与人工光照时间总和16小时为宜。②调控温度。秋季昼夜温差增大,要注意合理调节温度,尽量减少外界气温突然变化影响母鸡;深秋时节气温明显下降,开放式鸡舍要做好防寒保温工作,气温低时关闭窗户,严防凉风侵袭。③淘汰低产鸡。根据春夏两季的产蛋情况,及时将鸡群中的低产鸡、停产鸡、体弱鸡淘汰掉,以  相似文献   

7.
<正>珍珠鸡(Numida meleagris)为鸡形目珠鸡科珠鸡属家禽,又名珠鸡、几内亚鸡,原产非洲大陆西海岸的几内亚。中国于20世纪50年代引进少量珍珠鸡作为动物园观赏饲养,集约化饲养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1985年从法国引入),主要以广东、北京为中心逐渐向各省、市(区)推广,饲养量在40万只左右。珍珠鸡肉质鲜美,口感好,含能量560k J,蛋白质23.3%、脂肪7.5%、灰分1.72%、钙  相似文献   

8.
鸡无汗腺,抗热性差,当温度超过30℃时,鸡自身热调节能力下降,出现热应激综合症,温度进一步上升时,鸡采食量明显减少,产蛋率下降,死亡率上升。为降低热应激对鸡的不良影响,须采取相应措施,使管理上符合夏季特点。……  相似文献   

9.
一、控制调节舍内温度 热辐射和反射热可使鸡舍内温度升高,鸡只出现热应激反应,导致产蛋下降。控制调节舍内温度是提高产蛋率的关键措施,采取在鸡舍前后种树或搭建遮阳棚,可有效地减少热辐射和反射热,有的鸡场建在林带内,其目的就是在夏秋高温季节达到降温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正>珠梅是湖南省涟源市龙塘镇的一个乡,以烹饪三黄鸡——人称"珠梅土鸡"名闻三湘。珠梅土鸡以鲜辣甘香为主要特色,现已成为来湘旅游人士必尝的美食之一,更成了湘菜中一个招牌菜。珠梅土鸡驰誉三湘,缘自三决。一决原料。土鸡均选用当地产的三黄鸡。这类鸡白天以山林、野地间的杂草、虫蚁为主食,只在傍晚归舍时才辅以杂粮五谷喂养,极大地满足了它们的营养需求,保证  相似文献   

11.
<正> 夏季气温高、雨多湿度大,是鸡疫病多发季节。为使鸡多产蛋,不出现“歇伏”,必须进行科学饲养。一、控制温度:温度对产蛋鸡的生产性能有很大影响。鸡产蛋的适宜温度为10—25℃,  相似文献   

12.
<正> 一、肉鸡对环境条件的要求肉鸡是恒温动物,在环境温度为4—27℃时,鸡体可通过自身产热或散热来调节体温,保持体温恒定,对生产无明显影响。当外界环境超过27℃或低于4℃时,鸡就不能自行调节,而必须由人工调节来补充,否  相似文献   

13.
湖北省孝感市白沙镇“养鸡”专业户徐传明,充分利用鸡粪入池发酵,兴建沼气池,孵化良种鸡发展养殖业。沼气是方便、卫生、安全可靠的生产能源和生活能源。采用沼气升温孵鸡技术不仅能净化环境,消除污染,更能提高母鸡产蛋率、种蛋受精率、孵化率、小鸡成活率,使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原来采用的“煤油灯”升温孵鸡技术,其弊病有三:①油烟严重污染空气,导致雏鸡成活率低,死亡率占20%;②煤油烟污染造成人体呼吸困难,不能坚持室内正常工作,故出现孵化箱内种蛋上下翻动温度调节不均,寡蛋占35%;③孵化箱温度难于控制,经常出现失调,事故累见不鲜。将“煤油灯”升温孵鸡技术改为“沼气”升温孵鸡技术后,当年纯收入突破了万元。其方法是:  相似文献   

14.
珠鸡     
5833人工搜精技术在珍珠鸡仲恺农业技术学院一1998.20(3)一9 991202中的应用/叶秀明(广东省510225〕,古飞霞11中国家禽珠鸡~~  相似文献   

15.
鸡只中暑,是指鸡只在高温和热辐射长时间作用下,由于体温调节障碍而造成的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总称。鸡无汗腺,其水分的蒸发和热能的调节主要是靠呼吸作用来实现,因此,鸡对环境温度的变化相对其它家畜更为敏感。实验表明,成年鸡在20℃~25℃环境温度区间内可获得理想的生长表现。而当温度超过28℃时,鸡只即会出现生理或精神上的不良反应;在达到32℃以上或遇强阳光辐射时则极易出现鸡群中暑现象,轻者影响生长和产量,重者表现为呼吸性酸中毒或虚脱,乃至死亡。  相似文献   

16.
李红 《饲料博览》2022,(1):57-59,62
温度不仅与环境中的湿度协同起来对鸡生长发育起到重要作用,而且还由鸡舍的通风条件来控制,做好温度调节工作对鸡群的生长发育非常有利.温度作为动物生存的重要条件,与动物的生理活动、消化代谢、生殖行为等息息相关.鸡作为被毛动物,其对温热环境的反应更加敏感.下丘脑作为中枢神经系统,可以接受外界环境的信号,控制机体做出适当的反应,...  相似文献   

17.
妥曲珠利-地克珠利复方溶液设高、中、低3个剂量组,其中妥曲珠利使用浓度分别为20、10、5 mg/L,同时以百球清、妥曲珠利、地克珠利为对照药物,对鸡人工感染地克珠利耐药的柔嫩艾美耳球虫株进行临床抗球虫疗效试验。为评价妥曲珠利-地克珠利复方溶液对靶动物(鸡)的安全性,对试验鸡只连续30 d在饮水中按推荐剂量的5、10 、20倍给药,分别在第15、30 d 通过对增重、饲料报酬、器官系数、血液生化指标、病理组织学等方面进行观察和检测,与不给药对照组比较,以评价复方溶液的使用安全性。结果表明,复方溶液的低、中、高剂量组及百球清组的抗球虫指数(ACI)分别为112.1、182.5、193.9 和178.8。鸡只对妥曲珠利-地克珠利复方溶液的耐受性好,有较宽的安全使用范围。  相似文献   

18.
夏季气温高,鸡的皮肤没有汗腺,体躯又为羽毛所覆盖,因而鸡不耐高温。鸡生存的最佳气温是13~20℃,气温在28℃以上时,鸡自身热调节能力下降,出现应激反应综合症,鸡张嘴呼吸,蛋鸡食欲减退,往往造成蛋白质、能量、维生素、氨基酸及矿物质等营养成分摄入不足,导致产蛋下降,蛋重减轻,当温度进一步上升时,容易造成鸡中暑或死亡,给养鸡者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为减少热应激对产蛋鸡的不良影响必须采取措施,使饲养管理符合夏季特点。  相似文献   

19.
一、恒温恒湿条件下的温度差异对鸡生产性和卵壳质量的影响1、试验材料和方法试验用鸡为商品鸡,452日龄的鸡8只,如表1,根据温度差异区分为20℃区、25℃区、30℃区、35℃区四个区,每区分配20只.试验用的鸡舍每一室为20m~3,环境控制试验鸡舍共有四个室组成,在这个鸡舍开始试验的前一周,在开放笼型鸡舍内,移动收容了饲育的试验用鸡,收容后一周作为预备期,以后的四周为试验期.在预各期内,室温慢慢接近设定温度,试验初期调节所定的温度和湿度.室内照明给饵器的位置照度是40勒克司,每天照明时间统一为14小时.试验用饲料是该场惯用的配合饲料,CP16%,TDN66%,钙3.27%,磷0.83%,一天给一次,让其自由摄取.饲料配合比例见表2.  相似文献   

20.
夏季气温高,鸡的皮肤没有汗腺,体躯又为羽毛所覆盖,因而鸡不耐高温。鸡生存的最佳气温是13-20℃,气温在28℃以上时,鸡自身热调节能力下降,出现应激反应综合症,鸡张嘴呼吸,蛋鸡食欲减退,往往造成蛋白质、能量、维生素、氨基酸及矿物质等营养成分摄入不足,导致产蛋下降,蛋重减轻,当温度进一步上升时,容易造成鸡中暑或死亡,给养鸡者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