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野败型细胞质的水稻雄性不育系珍汕97A及其保持系珍汕97B的总DNA为模板,从100个引物中筛选到OPA12对珍汕97A能扩增出一条1600 bp的特异带.用OPA12扩增野败型细胞质的龙特浦A及其保持系龙特浦B、矮败型细胞质的协青早A及其保持系协青早B、恢复系明恢63、珍汕97A/明恢63的F1和F2个体的总DNA,不育系、F1和F2所有调查个体都有16  相似文献   

2.
<正>籼型三系不育系69A(曾用名绣丰A)是用优ⅠB与博B杂交,经系统选育,在F5代挑选优良的早熟株与珍汕97A进行回交转育而成。该不育系的不育性和农艺性状稳定,达到了实用不育系的要求。选育过程69A不育系和保持系的选育共利用了3个亲本:优IB和博B、珍汕97A。2000年利用优IB与博B杂交,经系统选育,在F5代挑选优良的早熟单株与珍汕97A进行回交转育。具体选育过程如下。2000年春季在南昌用采用温汤除雄法以优IB为母本  相似文献   

3.
我国中籼杂交稻亲本的DNA变异性研究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何光华  裴炎  杨光伟  谢戎 《作物学报》2000,26(4):449-454
利用9个随机引物对42个中籼“三系”杂交稻骨干亲本(保持系和恢复系)进行了DNA遗传差异 分析。 结果表明: 恢复系、 保持系遗传多样性小。 恢保间遗传一致性高达0.87, 遗传 距离则为0.1377。 保持系已选育出较多的材料遗传差异超过了珍汕97B, 而恢复系选 育仍 未突破明恢63, 杂交稻遗传差异未明显大于汕优63。 双亲遗传差  相似文献   

4.
混入汕优63制种田母本珍汕97A(不育系)中的杂株主要是珍汕97B(保持系)。因A、B两系是姊妹系,其生物学典型性状抽穗后方有部分明显区别。因此,制种田母本的去杂工作一般都在后期进行。抽穗扬花期如不及时、彻底将保持系去除,将会引起生物学混杂,严重影响种子纯度,降低杂种优势,给大田水稻生产造成一定损失。大面积制种进入抽穗扬花期后,制种农户多注重割叶、打“九○二”、人工辅助授粉等农活操作,而忽视对杂株保持系的及时去除工  相似文献   

5.
乙烯与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的关系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田长恩  梁承邺 《作物学报》1999,25(1):116-119
从幼穗发育的IV到VII期,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珍汕97A)幼穗和叶片的ACC含量和乙烯释放速率均高于其保持系(珍汕97B)。外施乙烯释放剂乙烯利使保持系花粉可育度明显下降;外施ACC合成酶抑制剂AVG引起两系幼穗ACC含量和乙烯释放速率下降,并使不育系花粉育性得以部分恢复,而在外施AVG的同时再施以乙烯利则AVG的恢复作用消失。  相似文献   

6.
概述了珍汕 97不育系与珍汕 97保持系成对回交的基本做法 ,分析了 1989~ 1998年连续十年珍汕 97不育系与珍汕97保持系成对回交结实情况。作者认为 :要使成对回交结实粒数在 10 0 0粒水平 ,不育系种植密度宜扩大到 30 cm× 30 cm,不育系单株有效穗应在 14穗以上 ,人工剪颖 12 5 0朵以上。  相似文献   

7.
王忠  顾蕴洁 《作物学报》1994,20(1):13-17
用电子显微镜观察了不育系珍汕97A与保持系珍汕97B的浆片和花丝的超微结构及其在开、闭颖过程中的变化,发现开颖前浆片和花丝细胞的质体中含有淀粉粒,临开颖时,淀粉粒消失。浆片和共丝的薄壁细胞吸水后,内膜系统破裂,释放出水解酶,细胞开始自溶,解体物通过导管等质外体向小穗轴撤离。另外还发现:不育系的浆片中的维管  相似文献   

8.
利用水稻幼苗中胚轴长度和芽鞘颜色快速鉴定汕优63种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少华  管晓春 《种子》1999,(6):64-64
1前言“杂交水稻种子纯度直接关系到水稻大田生产的产量,误用纯度低的伪劣种子,往往造成大幅度减产,甚至绝收,种子纯度的高低是种子质量优劣的关键性指标。快速准确地测定种子纯度是种子检验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笔者利用水稻中胚轴长度及芽鞘颜色的高度遗传性,通过多次反复试验比较,发现根据水稻幼苗中胚轴长度及芽鞘颜色可将汕优63杂种与其亲本珍汕97A、珍汕97B、明恢63及大小青操等加以区分。2材料和方法2.1材料汕优63杂交种子、不育系珍汕97A、保持系珍汕97B、恢复系明恢63来自江苏,分别为一级种和原种,大、小青探由人工配制…  相似文献   

9.
陈斌 《种子科技》2009,27(8):35-36
D奇宝A系福建省尤溪县良种生化研究所育成的穗大、异交率高、丰产性好的三系籼型不育系.该不育系是利用复交改良龙特甫B、珍汕97B、红突31B、D297B保持系聚合杂交形成育种用的基础群体,然后用来源于西非栽培稻Dis-siD52/37可恢性好的D汕A作母本进行转育而成的新不育系.  相似文献   

10.
抗稻瘟病基因Pi-2(t)紧密连锁的SSR标记的筛选与应用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根据已报道的双侧连锁标记并利用已公布的水稻基因组序列信息,在广谱抗稻瘟病基因Pi-2(t)的附近找到了一个新的SSR标记,记为SRM24,估计它与Pi-2(t)间的距离大约只有0.5cM或43kb。利用该标记,成功地将Pi-2(t)从供体材料5173导入到迄今广泛使用的雄性不育保持系珍汕97B中,获得了一批携有Pi-2(t)的珍汕97B近等基因系。  相似文献   

11.
用电子显微镜观察了不育系珍汕97A与保持系珍汕97B的浆片和花丝的超微结构及其在开.闭颖过程中的变化,发现开颖前浆片和花丝细胞的质体中含有淀粉粒,临开颖时,淀粉粒消失.浆片和花丝的薄壁细胞吸水后,内膜系统破裂.释放出水解酶,细胞开始自溶,解体物通过导管等质外体向小穗轴撤离.另外还发现:不育系的浆片中的维管束数目少,缺少导管,花丝中无导管,细胞自溶慢.这可能是不育系开颖迟、闭颖慢,花丝伸长少及不易萎缩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用4个纯合不育系菲A、中9A、金23A和珍汕97A,4个杂合不育系菲A/协青早B、中9A/协青早B、金23A/协青早B和珍汕97A/协青早B,3个恢复系752、测64-7和优米2号,按8×3 NCⅡ交配设计对16个性状的配合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所有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均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在播始历期、穗长、千粒重、结实率、有效穗  相似文献   

13.
三交水稻的育种研究 Ⅱ.三交中晚稻杂种优势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4个纯合不育系菲A、中9A、金23A和珍汕97A,4个杂合不育系菲A/协青早B、中9A/协青早B、金23A/协青早B和珍汕97A/协青早B,3个恢复系752、测64-7和优米2号,按8×3 NCⅡ交配设计配制24个组合。比较研究了三交种的杂种优势及株高和抽穗期的变异程度。结果表明,58.33%的三交种比相应单交种具增产优势,平均增产6.11%。单株产  相似文献   

14.
早熟籼型不育系D 64 A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 64 A是由保持系D 62 B的一个无色早熟突变株自交3代后获得的早熟株系用D 62 A回交育成的早熟不育系.该不育系播抽期比珍汕97 A早8~10 d,具有配合力高、可恢性强、米质优等特点;不育株率100%,花粉不育度100%,颖花开花率85.1%,柱头外露率44.9%,开花率和柱头外露率均高于珍汕97 A.2003年8月通过四川省科技厅组织的技术鉴定.用 D 64 A已育成早熟杂交水稻新品种D优368,配制的3个早熟高产组合正在参加四川省区域试验.  相似文献   

15.
汕优63及其亲本穗发芽若干特性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9~1991年对杂交水稻汕优63制、繁种田的穗发芽研究表明,除恢复系明恢63的穗发芽率低于5%外,其余包括不育系珍汕97A、保持系珍汕97B和杂交种汕优63的穗发芽均高于20%,后3个品种的穗发芽均随着籽粒的发育而逐渐提高。至始穗后24天出现一急剧上升时期,这种穗发芽的田间变化趋势与品种本身潜在发芽率的变化一致,杂交稻制繁种过程中的穗发芽主要与保持系的胎萌特性有关。GA可提高结实率50%,同时也促进了穗发芽(为对照2倍),在被调查品种中裂谷率与穗发芽的程度并非是简单的正比关系。  相似文献   

16.
7个籼型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异交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7个籼型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D62A、D63A、D64A、D23A、G46A、金23A珍汕97A为材料,视珍汕97A为对照,在海南对它们的异交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7个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颖花开花率从高到低依次为D23A、D63A、D62A、D64A、珍汕97A、金23A、G46A;D62A等6个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柱头外露率均高于对照珍汕97A;除G46A、金23A外,其余4个的午前花率均比对照珍汕97A高;D62A、D63A、D64A等3个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平均张颖时间均比对照珍汕97A长,其余三个短于对照珍汕97A.柱头生活力系数大小依次是:对照珍汕97A、D62A、G46A、D63A、D23A、D64A、金23A.异交结实率从高到低的顺序是D62A、D63A、D23A、金23A、D64A、G46A、珍汕97A.  相似文献   

17.
29A系江苏沿海地区农科所以珍汕97B与V20B杂交再与珍汕97A回交转育而成的籼型三系野败型不育系,2003年1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是江苏省育成的第一个籼型三系不育系.用29A与盐恢559配组育成的新组合29优559综合性状突出,亦于2003年1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8.
籼型黑糯三系及其杂交组合的选育与营养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珍汕97A为母本与“珍稀黑米”杂交,再以优质矮秆黑糯品种“黑糯83”为父本进行复交,并以其为轮回亲本,选株连续成对回交,经过14个世代的选择、鉴定,育成籼型黑糯不育系186A和保持系186B。同时,从黑糯品种“云香糯”与“明恢63”的杂交后代中,按系谱法选育与测交鉴定育成籼型黑糯恢复系161R。黑糯杂交组合186A/161表  相似文献   

19.
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与内源GA1+4和IAA的关系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5  
以水稻野败型与BT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为材料,用酶联免疫检测法测定了幼穗与倒二叶中内源GA1+4与IAA含量。结果表明,珍汕97A与花76-49A倒二叶中的GA1+4含量低于各自保持系的。珍汕97A幼穗GA1+4含量低于其保持系的,而花76-49A的幼穗GA1+4含量近似于其保持系的,与此不同,珍汕97A与花76-49A的幼穗与倒二叶中IAA含量则均显著低于各自保持系的。其中珍汕97A的I  相似文献   

20.
水稻不育系紫ⅡA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ⅡA是从贵州大学农学院引进的紫叶性状标记水稻,与珍汕97B杂交的中间材料,再与Ⅱ-32B杂交和回交转育而成的紫色性状标记不育系。紫ⅡA的叶片、叶鞘、枝梗、叶耳、叶舌、颖尖、柱头均为紫色,内外颖成熟时呈黄色,糙米种皮白色。在田间苗期的第一片完全叶全展,叶色即为紫色。与绿叶恢复系杂交,杂种F1为绿色,利用这一特性在苗期即可鉴别和剔除杂交稻种子中混杂的不育系和保持系,可实现快速鉴定和提高杂种纯度。紫ⅡA的不育性、开花习性、主要农艺性状、配合力均与Ⅱ-32A近似。该不育系于2005年9月通过贵州省技术鍪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