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晚粳M3122     
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和中科院等离子所合作,用高子束处理6769/沪选19杂交后代,于1993年选育而成的中熟晚粳新品系.1997年8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定名为"皖稻44".该品种株型松散适中,茎秆粗壮,耐肥抗倒,分蘖力极强,生长清秀,叶片稍短、挺,叶色淡黄,前期早生快发,光合效率高,后期转色好,灌浆速度快,成熟时秆青籽黄,落粒性易,穗型优,穗型居于散穗型和密穗型之间,米质好,适应性广,抗病性强,经安徽省农科院植保所的自然鉴定,该品种具有高抗稻瘟病和抗白叶枯病,抗稻褐飞虱.无纹枯病.缺素培养表明该品种耐低磷,较耐低钾;熟期适宜,全生育期130天左右,同鄂宜105相仿.其株高85厘米左右,穗长15厘米,平均每穗总粒数90粒左右,结实率88.0%以上,千粒重28克左右,亩有效穗28~30万,单株茎蘖数在4~5个,是一个穗、粒、重三者兼顾的高产、稳产类型优质晚粳新品种.一般6月中下旬播种,于7月底前移栽结束.亩产量550千克左右.  相似文献   

2.
正以"绥粳4号"为母本、"绥粳11号"为父本有性杂交,"绥粳28"系谱法选育而成的香稻品种。在适应区从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134天左右,需≥10℃活动积温2450℃左右;主茎12片叶,株高99.4厘米左右,穗长17.3厘米左右,长粒型,每穗粒数94粒左右,千粒重27.8克左右;整精米率高、低垩白、米饭软弹,香味浓郁,不回生,各项品质指标均达国家《优质稻谷》标准2级。3年抗病接种鉴定结果:叶瘟1级,穗颈瘟0~1级;3年耐冷性鉴定空壳率为7.88%~11.4%。2017年参加黑龙江省生产试验9点次,平均亩产量564.4千克,比对照品种龙粳21增产7.8%。适应黑龙江省≥10℃活动积温2450℃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3.
金奉19是安徽省农科院育成的杂交中粳新组合。全生育期145天左右株高120厘米,每667平方米(1亩)有效穗18.4万,穗长25.4厘米,每穗总粒数172粒,结实率85%以上,千粒重28.3克。主要特点:①米质优。无腹白,心白少,食味佳,主要指标均达到部颁一级以上优质米标准。②产量高。2001年参加  相似文献   

4.
科技动态     
《农家致富》2012,(21):19
水稻品种──武陵粳1号武陵粳1号是由扬州大学、常州市武进区稻麦育种场、江苏省种子站共同选育而成的迟熟中粳新品种。该品种每亩有效穗20.3万,每穗实粒数117.4粒,结实率95.4%,千粒重27.3克。株高103厘米左右,全生育期150天左右。接种鉴定:中抗白叶枯病,感穗颈瘟,  相似文献   

5.
中粳9404     
由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从我国台湾省引进的.该品种全生育期140天左右,株高103厘米左右,穗大粒多,每穗130粒,结实率高达85%以上,千粒重26克,耐肥,抗倒.田间观察,抗白叶枯病和稻瘟病,成熟时秆青籽黄,易脱粒,米质优,经农业部稻业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糙米率81.6%,精米率73.4%,整精米率69.0%,粒长4.9毫米,长/宽为1.6,透明度2级,胶稠度94毫米,碱消值7.0级,直链淀粉含量16.8%,蛋白质含量7.8%,各项主要指标都达到部颁优质米一级标准.作麦茬稻5月上旬左右播种;作油茬稻,4月底5月初播种.亩产500千克左右.  相似文献   

6.
武育粳3号     
武育粳3号是江苏武进县隔湖良种场选育的晚熟中粳品种,具有米质好、熟期较早、丰产性好等特点,一般平均亩产550~600千克,最高可达700千克以上。武育粳3号株高85~90厘米,株型紧凑,茎秆粗壮,苗叶较短而略窄,叶色偏淡,一生主茎叶片数17叶,伸长节间5个,每穗总粒数80~90粒,结实率90%以上,千粒重26~28克,谷短圆,偶有顶芒,壳色桔黄,出糙86%,米质少数有腹白,半透明。  相似文献   

7.
盐粳11号是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以自育早熟优质中间材料盐粳93272与抗条纹叶枯病高产品种镇稻88杂交,经多年选育而成的中熟中粳新品种.其全生育期152 d左右,株高95 cm左右,密穗型,大穗,每穗总粒数140~145粒,结实率90%左右,千粒重26~26.5 g;植株生长清秀,灌浆速度快,熟色好;稻米品质达国标三级优质稻谷标准,米饭晶莹,口感柔软,富有弹性,冷而不硬;抗条纹叶枯病,中感白叶枯病,抗稻瘟病ZC15、ZD7、ZE3、ZF1、ZG1 、ZC5 、ZD5小种,感ZB21、ZA5 、ZB13小种,感穗颈瘟和纹枯病;适宜在淮北地区稻麦两熟和轻型耕作栽培.  相似文献   

8.
松粳15号是黑龙江省农科院五常水稻所以松粳6号为母本,东农V4为父本,系谱方法选育而成.原代号为松06-308,2010年审定推广.现将其特征特性及高产优质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一、特征特性 该品种为粳稻,生育日数138天,需≥10℃活动积温2750℃左右.株高90厘米左右,穗长18厘米左右,每穗粒数180粒左右,千粒重25克左右.食味品质80~83分.株型收剑,剑叶上举,叶色深绿,分蘖能力强,活秆成熟,抗倒伏,穗型直立.是目前圆粒型品种最占有优势的一个新品种.公顷产量潜力10000公斤.  相似文献   

9.
嘉花1号系浙江省嘉兴市农科院采用常规杂交育种与花粉培养技术相结合选育而成的优质高产中熟晚粳新品种。2003年9月通过上海市品种审定和浙江省品审会考察预审。特征特性:属半矮生株型。植株高90厘米左右,比秀水63矮15厘米,矮秆包节,剑叶上举,后期转色好;穗部着粒密而均匀,为长密穗;耐肥抗倒;分蘖力较强,成穗率中等,穗粒兼顾;做单季稻每667平方米(1亩)产21万~23万穗,每穗120~130粒,结实率92%以上,千粒重25.5~26.5克;感光,全生育期155~158天,比秀水63早2~3天,为中熟偏早晚粳。浙江省农科院植保所鉴定,中抗稻瘟病、白叶枯病,抗性及制品质量监…  相似文献   

10.
抗条纹叶枯病水稻新品种南粳44的特征特性与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南粳44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选育的早熟晚粳稻新品种,全生育期158 d左右,株高100 cm左右,穗型较大,每穗总粒数140~150粒,结实率90%左右,千粒重26 g左右。稻米品质达国标三级优质稻谷标准。抗条纹叶枯病,中抗白叶枯病,感稻瘟病、穗颈瘟和纹枯病。2007年1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适宜在江苏沿江和苏南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1.
《农家致富》2015,(2):19
南粳52由江苏省优质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于2009年育成,属迟熟中粳稻品种。株型紧凑,长势较旺,分蘖力较强,叶色淡绿,叶姿较挺,后期熟色好。江苏省区试平均结果:每亩有效穗28.1万,每穗实粒数119.0粒,结实率92.1%,千粒重28.1克,株高101.1厘米,全生育期156.2天。抗白叶枯病、条纹叶枯病,感纹枯病、穗颈  相似文献   

12.
南粳3818是以粳型超级稻南粳44与具有日本优质、抗条纹叶枯病血缘的粳稻中间材料JD6301杂交,通过混合系谱法选育而成的优质、高产、多抗迟熟中粳稻新品种。该品种株高95 cm左右,基部节间粗短,茎秆粗壮,抗倒性强;穗型较大,每穗粒数130粒左右;分蘖力较强,有效穗330万~345万/hm~2;生长势较旺,叶色淡绿,后期熟色好,灌浆速度快;结实率90%~95%,千粒质量27~28 g。米质理化指标达国标三级优质稻谷标准。中抗穗颈瘟和白叶枯病。2018年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适宜在江苏省苏中及宁镇扬丘陵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3.
南京 72031是江苏省农科院最新育成的优质高产中粳新品系 . 该品种株高 90~ 95厘米 , 每穗 115粒左右 , 结实率 95% 以上 , 千粒重 26克 . 全生育期 142~ 150天 . 每 667平方米产 650公斤以上 , 适合长江中下游及其他同纬度稻区种植 .   ……  相似文献   

14.
盐粳2号属迟熟中粳,是目前本地区栽培面积较大的高产良种。盐粳2号自1981年引进我站,夏播全生育期138~145天,主茎15~16叶,伸长节间5~6个,株高80厘米左右,表现株型紧凑叶片窄挺,分蘖性强成穗率高,为多穗型品种;穗型较小,每穗总粒数70~110粒,结实率90%以上,千粒重24~25克;耐肥抗倒,高抗白叶枯病。盐粳2号的产量结构可塑性较大,同一产量水平不同栽培方式可以有不同的产量结构。根据我地的特点,盐粳2号600公斤左右的产量水平,应当采取“稀播稀栽,二促三控”栽培法,以发挥个体优势,建立高积累高转化的群  相似文献   

15.
晚粳H8398     
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用六千辛/青林9号杂交育成.近年来在庐江、舒城、合肥、巢湖、贵池及湖北孝感等地区作双晚种植,一般亩产400千克以上.作双晚栽培全生育期131天左右,株高83.7厘米,株型松散适中,叶挺,色淡,穗长17.4厘米,每穗总粒数75粒左右,千粒重26克,结实率85%以上,成穗率80%左右,分蘖力强,抽穗整齐,后期转色好,米质优.糙米率82.9%、精米率74.3%、垩白度1.3%,透明度1级,1995年被评为安徽省优质米.经安徽省农科院植保研究所鉴定,抗白叶枯病,中抗稻瘟病,是当前我省作双晚种植表现稳产性较好的品种,适于安徽沿江江南等地区作双晚种植.作双晚种植6月20日左右播种,7月底移栽.  相似文献   

16.
<正>"龙粳38"以优质、抗病性强的粳型超级稻品种"沈农265"为母本,日本优质品种"上育418"为父本有性杂交,F1代种子进行辐射处理后,经系谱法选育而成。2012年1月通过了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1年7月获得国家新品种保护权。【农艺性状】主茎13片叶,从出苗至成熟生育期136天左右,需大于等于10℃活动积温2500℃左右。株高91厘米,穗长16.6厘米左右,每穗粒数114粒左右,千粒重26.7克左右,结实率高。株型收敛,叶片短、直、厚,分蘖力中上,活秆  相似文献   

17.
南粳52是以日本优质粳稻关东194为父本,以江苏优质高产粳稻武粳13为母本进行杂交,经多代选择培育而成的优质、高产、抗条纹叶枯病迟熟中粳稻新品种,全生育期151~158 d。该品种株高95~101 cm,长势较旺,分蘖力较强,茎秆粗壮,抗倒性强;叶色淡绿,后期转色好,灌浆速度快;产量一般在9 000 kg/hm2以上,有效穗315万/hm2左右,每穗总粒数130粒左右,结实率90%~95%,千粒质量28 g左右;抗条纹叶枯病,感穗颈瘟和纹枯病,中抗白叶枯病;稻米品质优,达国标二级优质稻谷标准。南粳52于2014年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适宜在江苏省苏中和宁镇扬丘陵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8.
通育粳1号属迟熟中粳。作移栽中稻全生育期153天左右,主茎18叶.伸长节间6个,叶色较淡。叶片略弯,株高100厘米左右。株型松散适度,剑叶短小上举.叶色较淡.每穗总粒数120—130粒,结实率85%以上,落粒难。谷粒椭圆有芒.千粒重26~27克。  相似文献   

19.
南粳56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以优良食味粳稻中间品系宁7020为母本,粳稻中间材料连粳06-5为父本杂交,通过系谱法选育而成的优良食味早熟晚粳稻新品种,全生育期159.7 d,较对照武运粳23早1.4 d,株高99.4 cm,分蘖性较强,有效穗347.9万/hm2,穗型较大,每穗总粒数137.8粒,每穗实粒数121.5粒,结实率88.0%,千粒质量25.9 g.中感白叶枯病、稻瘟病和条纹叶枯病,抗纹枯病.稻米食味品质优,为优良食味粳稻品种.2020年通过江苏省审定(苏审稻20200025),适宜江苏沿江及苏南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20.
一、品种来源.楚粳香一号是楚雄州农科所经杂交选育而成的香粳稻优良品种. 二、特征特性.楚粳香一号属中粳中熟种,全生育期170d(天)左右,比合系22-2早熟3~5d;株高100~105cm,叶片前期略散,拔节后叶片变挺直,分蘖力中偏弱;穗大粒多,穗粒数120~140粒,结实率80%~85%,千粒重21~22g.谷粒椭圆形,谷壳黄色,无芒,落粒性适中,米质洁白,米饭具有浓郁香味,食味可口,中抗稻瘟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