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探究50%吡蚜酮·呋虫胺WDG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持效期、适宜剂量及安全性等,进行了该药剂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50%吡蚜酮·呋虫胺WDG对稻飞虱防治效果好、持效期长,可在水稻生产上示范推广;在稻飞虱低龄若虫发生期,每667 m~2用50%吡蚜酮·呋虫胺WDG 20 g,兑水50 kg喷雾,对稻飞虱的防效较好,且对水稻生长安全。  相似文献   

2.
评价20%呋虫胺悬浮剂等药剂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20%呋虫胺悬浮剂等药剂控制稻飞虱的效果。20%呋虫SC 20~30ml/667m~2、50%吡蚜酮WG 20ml/667m~2、50%吡蚜酮WP 20ml/667m~2、对稻飞虱均有较好防效,且3种药剂的持效性相当。为20%呋虫胺SC大面积推广提供了科学依据,可在生产中与吡蚜酮交替使用。  相似文献   

3.
不同药剂防治稻飞虱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不同药剂防治稻飞虱的效果,结果表明:30%吡蚜酮·仲丁威悬浮剂、5%呋虫胺可湿性粉剂速效性及持效性表现均好,且防效较高,在生产上可替代吡蚜酮大面积推广使用,建议用量为30%吡蚜酮·仲丁威悬浮剂900 g/hm2、5%呋虫胺可湿性粉剂360 g/hm2;21%噻虫嗪悬浮剂防效较对照药剂50%吡蚜酮可湿性粉剂低,且存在极显著差异,在生产上如果作应急防治药剂时,需加大药量,将其提高到375g/hm2;40%噻虫胺可湿性粉剂、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对稻飞虱的防效有待进一步试验。  相似文献   

4.
通过田间试验比较了40%呋虫胺·吡蚜酮悬浮剂150g/hm2、225g/hm2、300g/hm2、450g/hm2和50%吡蚜酮可湿性粉剂225g/hm2等6种不同剂量和药剂对水稻稻飞虱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6种不同剂量和药剂在试验剂量范围内对水稻安全,其中以40%呋虫胺·吡蚜酮悬浮剂300g/hm2防治效果最佳,且速效性和持效性均较好。  相似文献   

5.
不同吡蚜酮复配制剂防治稻飞虱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延缓稻飞虱对吡蚜酮单剂的抗药性,开展3种吡蚜酮复配制剂防治稻飞虱的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2017年稻飞虱发生不严重的情况下,施60%吡蚜酮·呋虫胺水分散粒剂210 g/hm~2、30%吡蚜·噻虫胺悬浮剂375 m L/hm~2、80%吡蚜·烯啶水分散粒剂150 g/hm~2,施药后6、16、30 d对稻飞虱的校正防效均在95.3%~99.0%之间,3种吡蚜酮复配制剂均表现出杀虫效果好、控制时间长的优点,速效性和持效性兼具,适于作为治理稻飞虱抗药性的主推药剂在水稻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不同药剂防治水稻稻飞虱田间药效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进行不同药剂防治水稻飞虱田间药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80%烯啶虫胺·吡蚜酮可湿性粉剂120 g/hm~2对水稻飞虱药后3、7、14 d的防治效果分别达78.4%、88.3%、93.2%;表现为速效性好、持效期长,且安全性好,是防治稻飞虱的理想药剂。对照药剂中,施药后3、7、14 d,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450 g/hm~2、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300 m L/hm~2、25%呋虫胺可湿性粉剂300 g/hm~2,对稻飞虱的防效分别为58.50%~68.60%、76.10%~81.50%%和73.80%~85.40%。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7%氯虫·噻虫胺悬浮剂对水稻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的防治效果和安全性,确定其适宜的使用剂量和最佳使用时期,笔者进行了该药剂防治水稻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的试验。结果表明,7%氯虫·噻虫胺悬浮剂在84~126 g·hm-2剂量下,对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防治效果好,且对水稻安全,对天敌昆虫影响小,可在水稻上用于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的防治药剂,进行大面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不同药剂防治稻飞虱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供试的6种药剂对稻飞虱都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中50%吡蚜·异丙威可湿性粉剂、30%吡蚜·速灭威可湿性粉持效期长,对水稻防效好,50%烯啶虫胺可溶性粉剂和25%吡蚜酮·噻虫嗪可湿性粉剂速效性好,均可在稻飞虱防治中推广使用,适宜用量应根据田间虫量选择。  相似文献   

9.
[目的]明确12种常用水稻稻飞虱防治药剂的防治效果。[方法]选取目前使用较多的12种水稻稻飞虱药剂,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开展田间防治效果试验。[结果]参试的12种防治药剂在推荐剂量下对水稻稻飞虱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药后14 d对水稻稻飞虱防效在86.11%~93.22%,其中10%烯啶虫胺水剂、50%吡蚜酮·异丙威可湿性粉剂、80%吡蚜酮·噻虫嗪水分散粒剂、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4种药剂对稻飞虱药后3 d防效均在80%以上,药后14 d防效在90%以上。[结论]10%烯啶虫胺水剂、50%吡蚜酮·异丙威可湿性粉剂、80%吡蚜酮·噻虫嗪水分散粒剂、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有较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对稻飞虱防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吡蚜酮及其复配剂对水稻稻飞虱的防治效果,进行了小区药剂试验。结果表明:40%速灭威·吡蚜酮可湿性粉剂对稻飞虱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表现为速效性好,药后2 d防效达88.46%;持效性也好,药后7 d防效仍维持在94.91%。30%吡蚜酮·虫螨腈悬浮剂、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10%虫螨腈悬浮剂、25%速灭威可湿性粉剂对稻飞虱药后2 d及7 d防效均在80%以上,防治效果良好,可以大面积使用。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与35%吡蚜酮·噻虫嗪水分散粒剂对稻飞虱防效为75%~80%,生产上使用建议加大使用量。  相似文献   

11.
为验证28%氯虫苯甲酰胺·呋虫胺悬浮剂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适宜剂量以及对水稻安全性等,于2020年开展了该药剂防治水稻稻飞虱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8%氯虫苯甲酰胺·呋虫胺悬浮剂300、450 mL/hm~2对水稻田稻飞虱的防治效果较好,且对水稻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12.
选用20%噻虫胺·醚菊酯悬浮剂450g/hm2、25%吡蚜酮悬浮剂360g/hm2、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450g/hm2防治稻飞虱,进行药效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20%噻虫胺·醚菊酯悬浮剂450g/hm2、25%吡蚜酮悬浮剂360g/hm2对稻飞虱有较好的防效,两者施药后14d防效分别为93.18%、94.00%,且对水稻生长安全,对其他有益生物未见药害。建议使用时,每公顷用20%噻虫胺·醚菊酯悬浮剂450g、25%吡蚜酮悬浮剂360g于稻飞虱若虫发生高峰期均匀喷雾。  相似文献   

13.
20%呋虫胺悬浮剂防治水稻稻飞虱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于稻飞虱发生期长、具有暴发性、抗药性强等特点,特开展了20%呋虫胺悬浮剂不同剂量防治稻飞虱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0%呋虫胺悬浮剂是防治稻飞虱的持效期长的理想药剂,剂量为30mL/667m2时,药后14d防效达90.43%,且对水稻生长安全。  相似文献   

14.
为验证25%噻虫·吡蚜酮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特进行相关试验。结果表明,25%噻虫·吡蚜酮90 g/hm~2在稻飞虱2~3龄若虫盛期用药的防治效果较佳,在施药后5、10、20、30 d,25%噻虫·吡蚜酮90 g/hm~2与25%噻虫·吡蚜酮60 g/hm~2、25%吡蚜酮45 g/hm~2、25%噻虫嗪45 g/hm~2之间防效差异不显著。由此表明,噻虫·吡蚜酮对水稻稻飞虱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可加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6种杀虫剂防治水稻稻飞虱药效试验表明,20%呋虫胺可溶粒剂、10%烯啶虫胺水剂、10%醚菊酯悬浮剂、25%吡蚜酮悬浮剂4种药剂防效较高,可以作为田间防治稻飞虱,特别是褐飞虱的药剂使用,建议进行交换轮替使用。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和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可作为防治白背飞虱药剂使用,不能用于防治褐飞虱,严格限制使用次数,建议1季水稻用1次。  相似文献   

16.
为开发防治水稻稻飞虱和小麦蚜虫的药剂,采用共毒系数法确定吡蚜酮磺酸盐和呋虫胺的最佳配比,筛选助剂体系获得25%吡蚜酮磺酸盐·呋虫胺可分散油悬浮剂(OD)最优配方,并考察制剂对水稻稻飞虱及小麦蚜虫的田间药效。最优配方为:吡蚜酮磺酸盐12.5%、呋虫胺12.5%、农乳601#8%、T-809%、SP SC-3 5%、改性土4%,油酸甲酯补足至100%。田间药效试验显示,25%吡蚜酮磺酸盐·呋虫胺OD对稻飞虱及小麦蚜虫的速效性、防效均高于对照药剂。25%吡蚜酮磺酸盐·呋虫胺OD的各项性能指标符合可分散油悬浮剂的要求,对水稻稻飞虱及小麦蚜虫有较好的防效。  相似文献   

17.
明确10%三氟苯嘧啶悬浮剂对水稻主要害虫稻飞虱(白背飞虱与褐飞虱)的防治效果及对田间主要天敌蜘蛛的影响,为其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设10%三氟苯嘧啶悬浮剂75 mL/hm2(低剂量)、150mL/hm2(中剂量)和225 mL/hm2(高剂量)3 个剂量处理,设25%吡蚜酮悬浮剂300 mL/hm2和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90 g/hm2为对照药剂处理,以清水处理为空白对照,每处理3 次重复,于稻飞虱若虫盛期喷雾施药。结果表明:与对照药剂相比,10%三氟苯嘧啶悬浮剂对稻飞虱的杀虫活性最高。田间调查结果显示,10%三氟苯嘧啶悬浮剂低、中、高剂量处理药后14 天对白背飞虱的平均防治效果分别为95.16%、96.78%和100.00%;对褐飞虱药后14 天的平均防治效果分别为90.29%、96.07%和93.81%。高剂量试验药剂对稻田蜘蛛有一定影响,药后21~35 天田间蜘蛛总数有所下降;中、低剂量试验药剂对田间蜘蛛影响较弱,至药后35 天蜘蛛总数才微弱下降,对蜘蛛的安全性要优于对照药剂吡蚜酮及噻虫嗪。综上,10%三氟苯嘧啶悬浮剂对稻飞虱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并表现出较长的持效期,对天敌蜘蛛的影响较小,可在水稻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为筛选出防治稻飞虱的新型药剂及掌握其适宜施用量,以常规药剂25%吡蚜酮WP、60%烯啶虫胺SG为对照药剂,开展了新型杀虫剂50%氟啶虫酰胺WDG和40%吡蚜·呋虫胺WG防治稻飞虱的田间效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每667 m~2用40%吡蚜·呋虫胺WG 20 g和50%氟啶虫酰胺WDG 10 g对稻飞虱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中以每667 m~2用40%吡蚜·呋虫胺WG 20 g对稻飞虱的速效性和持效性均较强,用药后3 d即可达到控制稻飞虱为害的效果,药效可维持15 d以上。  相似文献   

19.
不同药剂防治水稻白背飞虱药效试验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不同药剂防治水稻稻飞虱(白背飞虱)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48%毒死蜱乳油、50%烯啶虫胺可溶性粒剂、10%醚菊酯乳油、10%哌虫啶悬浮剂、50%吡蚜酮水分散粒剂、10%乙虫腈悬浮剂、20%异丙威乳油、20%呋虫胺可溶性粒剂等药剂药效较高,均可作为田间防治稻稻飞虱(白背飞虱)的药剂使用,建议进行轮换用药。大面积使用时,从防效和成本上考虑,建议于稻飞虱若虫高峰期,按用药量对水450 kg均匀透彻喷施。  相似文献   

20.
为探明72%吡蚜·异丙威水分散粒剂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持效期、适宜剂量、安全性等,为该药剂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特开展了本试验。结果表明,72%吡蚜·异丙威水分散粒剂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显著,速效性较好、持效期较长,且对水稻生长安全;在稻飞虱若虫高峰期,每667 m~2使用15~20 g即能取得理想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