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北京市植物园于2005年9月30日,从日本和美国分别引种栽培35个品种。通过对他们第一年生长、开花等情况的调查发现.整体荫发率为99.4%,萌发时间分为早中晚三个类型,日本品种整体萌发期早于美国品种5天左右。日本品种的年平均生长量高于美国品种4cm;整体开花率为80%.7个日本品种在2006年春季没有开花;不同品种的花期早晚有较大差异,花期从4月25目延续到5月20日;所引进品种花期较晚;日本品种的平均花径大于美国品种3.26cm.品种群内各品种间仍有差异。本文认为,利用丰富的牡丹观赏类群之间的花期差异是延长观赏期的有效途径,引进苗木来源、品种等信息清晰准确是引种的基础,适宜的栽培方式及科学的管理是引种成功与否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从牡丹的花芽分化、开花生理、影响花期的因子、栽培管理技术以及其他因素等方面对花期调控技术进行了综述,并针对当前牡丹花期调控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为今后牡丹花期调控研究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技术帮助。  相似文献   

3.
根据牡丹的生态习性和开花生物学特性,利用综合栽培技术,对不同品种的牡丹植株进行花期调控试验,得到了一套适合豫北地区栽培的较为成熟的催花促控技术,实现牡丹春节开花。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以在兰州引种的5个丁香品种为材料,从种群水平上进行花期、枝条年生长量以及种子特征的研究,分析不同品种丁香的花期与生殖特征,结果表明:(1)5个品种丁香开花时间不同,其花期从2015年的4月3日到5月12日,持续近一个半月;其中开花最早的为罗兰紫,开花最迟的为晚花紫;花期最长的为重瓣洋丁香,花期最短的为香雪;单花的花直径最大的为波峰,其次为晚花紫、香雪与重瓣洋丁香,罗兰紫的花直径最小;年枝条生长量最大的为重瓣洋丁香,其次为波峰、香雪与晚花紫,最小的为罗兰紫。(2)5个品种丁香的初花期显著影响其枝条年生长量,开花时间越迟,枝条年生长量越大;但是初花期与花直径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3)对丁香生殖特征的分析表明其初花期与种子质量、萌发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花期持续时间与萌发率也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其它特征之间不存任何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5.
选取海拔范围为1 917-2 438m的5个试验点(西山区海口林场、富明罗免基地、五华区西翥核桃示范基地、忠平忠义核桃合作示范基地和禄劝漩涡塘林场),以3年生的‘凤丹’牡丹苗木为材料,通过调查研究这5个试验点‘凤丹’牡丹的花期生长情况,初步研究昆明地区第1年栽种‘凤丹’牡丹开花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在昆明5个试验点种植‘凤丹’牡丹,花部结构正常;不同试验点植株进入花期的时间与原产地植株进入花期的时间相比较早,单朵花花期、群体花期的持续时间分别较原产地的长;各试验点之间进入花期的时间出现先后性差异,各试验点盛花期主要集中于3月上旬至4月中旬,盛花期开花率均可达到50%左右。此外,未开花植株当年生茎干较矮,茎干周围轮生状的侧枝生长相对较旺盛,而开花植株当年生的茎干主枝生长旺盛,几乎无侧枝生长,且运用统计学对植株生长量与其开花情况进行相关性分析表明,‘凤丹’牡丹植株的开花情况均与新枝直径、新枝茎高、枝干茎粗差、枝干茎高差指标差异显著且呈正相关关系。综上所述,‘凤丹’牡丹在昆明地区栽种第1年开花正常,群体花期、单花期均具有地域性特点,从植株开花生物学角度表现出相应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6.
日本芍药引种栽培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芍药(Paeonia lactiflora.pall)是我国栽培历史悠久的传统名花之一,与牡丹并称为“花中二绝”,属芍药科芍药属宿根植物。芍药花朵硕大,富丽堂皇,花色、花型丰富,可与花王牡丹媲美,被称为“花相”。近几年随着切花市场的发展,芍药由于花大美丽且花枝硬长宜作切花,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2001年我们从日本引进4个品种的芍药,丰富了菏泽的芍药品种,填补了芍药生产中的一些空白。例如早花品种2号,它的花期在4月下旬,和晚花牡丹相接应,且花大如牡丹,花期长,使牡丹花期与芍药花期连在了一起,大大延长了菏泽观花旅游的时间。  相似文献   

7.
以25个观赏荷花品种为研究对象,进行水深1.8 m栽培后的生长期物候观测。结果表明:深水栽培后,有21个品种能开花,且具有一定的观赏性。按照叶柄、花柄高度,叶径、花径大小及花期长短,将21个观赏荷花品种划分为5个类群。极高叶柄类群(H2.6 m)和极高花柄类群(H2.8 m)品种种类相同,分别为荷花‘冬日红’、荷花‘连云港冬荷’、荷花‘金凤展翅’。其中,荷花‘连云港冬荷’的叶径、花径达到极高水平,且为长花期类群种,花期可达118 d;中等高度叶柄类群(H2.2 m)和中等高度花柄类群(H2.4 m)中,荷花‘红建莲’、荷花‘星空牡丹’花期分别为112,123 d,属长花期类群。深水栽培的观赏荷花,按照表型性状及数量性状进行分类,可为湿地造景提供丰富的品种选择。  相似文献   

8.
B9与PP333复合制剂对牡丹生长与开花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B9和PP333复合制剂对牡丹生长及开花的影响,探讨了用化学方法对露地牡丹花期的调控机制,为进一步调控露地牡丹花期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结果表明:春季B9和PP333复合制剂(2:3或3:2)处理,对牡丹的新枝生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但提高了成花率,并推迟、延长了牡丹的花期,其中280mg/L B9和420mg/L PP333复合制剂分别延迟初花期和末花期6.3d和5.6d;600mg/L B9和400mg/L PP333复合制剂分别延迟初花期和末花期6.7d和8.3d.但在不同的牡丹品种上表现出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赣无系列油茶不同品系花期观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区域油茶良种授粉树、主栽品种筛选与品系配置丰产栽培技术提供科学依据,在宜春市袁州区开展了赣无系列12个油茶品系始果期的花期调查。结果表明:在宜春赣无系列油茶初花期、盛花期、末花期与谢花期分别为11月16日、11月21日、11月26日与12月1日。不同品系开花速度不一,其中赣84-8和赣8花期早,花期短,开花整齐,开花速度快;赣兴48和赣无1花期晚,但花期最长,开花不整齐。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中原观赏牡丹南移引种适应性,从山东菏泽引进42个观赏牡丹品种到湖北宜昌大田垄栽,生物学特性调查结果表明:引进的观赏牡丹品种在宜昌能正常开花,并保持品种开花物候习性;花期在3月下旬至4月中旬,单花花期多集中在6~10 d,群体花期15~20 d;品种间成枝率、成花率差异显著,综合分析墨润绝伦、如花似玉、白雪公主、月宫烛光、乌金耀辉、百园红霞等品种萌芽成枝能力强,开花情况较好,具备较高观赏价值。  相似文献   

11.
洛阳红牡丹抑制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低温条件下,对洛阳红牡丹植株延长休眠期:根据不同时期需要,解除植株休眠进行人工栽培,实现非自然花期开花,牡丹植株冷藏时间与失重率呈显著正相关,与开花质量呈负相关,冷藏植株间填充物以鲜苔藓和珍珠岩为宜.  相似文献   

12.
郁金香5℃处理球的室内栽培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3个郁金香品种5℃处理球的室内栽培试验,探讨了在室内条件下,郁金香的发芽、生长和开花特性,提出了郁金香不同品种的初花期以及盛花期与温度的关系,为郁金香鲜花的商品化生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牡丹被誉为花中之王,但南引牡丹极易感染叶部病害.为丰富区域观赏花卉品种,选择区域适生品种,探索配套栽培措施,提高南引牡丹观赏性及选育驯化效率,为当地及相似区域引种观赏牡丹提供技术参考和经验指导.从山东菏泽引进41个观赏牡丹品种,通过不同配套栽培设施处理,对不同品种病情指数统计及连续三年病情指数动态变化趋势分析,筛选出适...  相似文献   

14.
牡丹花期不同预测方法初探及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能准确预测牡丹花期,更好地为牡丹文化节服务,对王城公园牡丹观赏区的早花牡丹品种‘朱砂垒’及春季开花植物的物候期、初花期的调查记录,利用SPSS19.0分析软件及Excel统计软件,分析牡丹的初花期与自身各物候期的相关性及与春花植物初花期的相关性,并对相关性显著的项目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建立牡丹花期预测数学模型,比较两个数学模型的准确性,结果表明‘朱砂垒’各物候期中的发芽期、立蕾期、风铃期与初花期的相关性极显著,建立预测数学模型为Y=58.649+0.149X_1+0.142X_2+0.274X_3;植物中樱桃、玉兰及早樱的初花期与‘朱砂垒’初花期相关性显著,建立牡丹花期预测数学模型为Y=-532.075+12.693X_1-4.707X_2+0.621X_3,依据以上两个数学模型可以初步对牡丹初花时间进行较准确的预测。  相似文献   

15.
引种日本晚樱、广州樱、中国红3个樱花品种,进行栽培试验。发现生长在温带的日本晚樱对本地气候适应性差,成活率偏低和夏季树叶稀疏,生长状况欠佳。而广州樱、中国红两个品种都生长良好。引种后的樱花能普遍开花,但花期不够整齐。  相似文献   

16.
牡丹保护地栽培催花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牡丹是我国传统名花 ,作为名贵观赏花木已有15 0 0余年的栽培历史。牡丹通常春季 4~ 5月份开花 ,且花期较短。为了使其春节前开花 ,补充冬季鲜花市场 ,满足人们的观赏需求 ,我们于 1999年和2 0 0 0年冬用塑料大棚进行栽培。根据牡丹的生长习性 ,人为地控制温度、湿度和光照以及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等技术措施 ,打破牡丹休眠期进行催花 ,使其在春节前开花 ,供应市场 ,获得成功 ,现将主要技术措施总结如下。1 大棚牡丹移栽前的准备催花牡丹 ,购于菏泽市 ,5年生苗木 ;品种有朱砂蕊、大胡红、肉芙蓉、状元红等。建造大棚以东西走向为宜 ,长 5 0…  相似文献   

17.
野生牡丹在兰州地区的引种栽培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进野生牡丹9个种进行驯化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引进野生牡丹在兰州地区全部开花结实,且开花及结实情况明显优于原产地;对其在兰州地区的物候特征及栽培技术进行了总结,为野生牡丹种质资源保护及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对洛阳王城公园6种国外牡丹的花期进行观测,基本掌握了这几个牡丹品种花期的生物学特性、生态适应性和季相变化规律,为科学管理和花期预报提供了生物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八仙花花期调控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就影响盆栽八仙花促成栽培花期和品质的因素进行了研究和探讨,试验结果认为选择早花品种及2 a生苗龄是保证准确调控促成栽培花期的关键;其次种苗的营养状况、花芽分化的状态、不同品种的低温需冷量及催花期的温度和光照是影响八仙花促成栽培花期和品质的重要因素。不同品种所需低温量为Leuchtfeuer(红色)44 d,Lavbla(蓝色)和Adria(粉色)37 d,Snowball(白色)30 d。为缩短八仙花冷藏周期,为促成栽培后期提供足够的生长时间,保证定时、准确上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石台县不同年龄阶段的山茱萸进行观察研究,初步掌握山茱萸的物候期、开花习性与结果习性,为山茱萸的栽培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一、物候期的观察1.开花物候期。初花期为25%小花开放,盛花期为50%小花开放,终花期为100%小花开花。2003年花期天气温暖晴朗,花期较早。2004、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