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林业   2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8篇
植物保护   7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3年夏季,内蒙古中西部干旱-半干旱区多次出现极端降水事件,引发气象灾害.为探寻其特征及成因,选择“6·30”、“7·14”两次典型极端降水事件,从天气尺度系统、中尺度对流系统、热力动力条件、水汽来源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得到以下结论:①“6 · 30”暴雨是华北小高压前的切变线产生;“7·14”暴雨是“北槽南涡”与台风北上共同作用的结果.②两次暴雨都是中尺度对流复合体(MCS)发展的结果.“6·30”暴雨突发性强,具有局地特点;“7·14”暴雨具有列车效应,持续时间长.③两次暴雨水汽来源不同.“6·30”暴雨水汽来源于南海;“7.14”暴雨是“北槽南涡”加上远距离台风输送的结果.④“6·30”暴雨是高压切变线西侧干、东侧湿,在锋区附近产生上升运动促发不稳定能量释放;高空“干侵入”是“7·14”暴雨的促发机制.⑤东亚夏季风偏强,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位置偏北,是内蒙古中西部干旱-半干旱区极端降水事件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在建成中国野生牡丹种质资源圃的基础上,利用野生牡丹与各栽培品种进行杂交育种,试图将野生种的优良基因引入栽培品种中,以培育出优良园艺新品种。主要杂交组合有:(1)野生牡丹之间(正反交);(2)野生牡丹与各类栽培品种群间(正反交);(3)西北牡丹品种群与中原牡丹品种群间。目前已得到了14批杂种及实生苗,从中选育出了50多个优良新品种。  相似文献   
3.
现代林业发展理论的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国内外林业发展历程的梳理,探讨了现代林业的内涵、指标体系、发展模式及经营理论,提出了要根据各国的国情与需要,设计相应的现代林业经营模式与体制。  相似文献   
4.
板栗叶面喷施TDS河北省迁西县科协张志金,宋桂英京东板栗是我国最负盛名的优质板栗,是我国的重要出口产品。迁西县是京东板栗的故乡。据报道,TDS植物营养调节剂在浙江试验应用,以叶面喷施增产65.4%为最高。为探讨迁西板栗叶面喷施的最佳浓度和效果,我们于...  相似文献   
5.
通过我馆清理教工所借图书中暴露的问题,从建立健全规章制度、逐步改善图书馆条件、提高工作人员素质等方面,提出了加强对教工借阅管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2014年春季内蒙古2次大风降雪寒潮过程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对于环流特征相似的寒潮过程,其爆发的方式、产生的天气和影响的区域基本相似,但个别寒潮过程却存在较大的差异,造成预报上的误判。针对此类特例,基于常规气象观测资料,自动站观测资料和NCEP逐6 h 1°×1°再分析资料,应用天气学分析和诊断方法,对2014年4月24日(过程1)和5月1日(过程2)2次寒潮天气过程的环流、系统和爆发的动力、热力学机制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次过程北半球中高纬500 hPa环流形势均具有两脊一槽的环流特征。寒潮区域升温明显,前期平均温度分别比历史同期偏高1.0~7.3℃和0.1~10.7℃,500 hPa冷槽和强锋区均在新疆北部堆积、爆发南侵;2次过程在爆发方式和成因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过程1中促使寒潮爆发流场为横槽转竖,槽前疏散结构和正涡度平流使低槽切断出低涡并东南移,冷平流中心移至槽前,横槽转竖寒潮爆发。过程2为低槽东移,冷槽移过阿尔泰山和蒙古高原加深东移,冷空气入侵内蒙古,寒潮爆发。虽然2次过程均造成了全区范围的强降温,但由于上述影响方式和成因的不同,使得大风、沙尘暴和降水呈现出不同的影响特点。寒潮过程中大风和沙尘暴的分布除与冷平流有关外,还与高空动量下传的地点和时间密切相关,对于寒潮过程中的降水而言,低层的温度层结及其水汽输送特点,决定了不同地区的相态变化和降水的量级。通过关注环流相似寒潮过程中的爆发方式和动力过程,对于正确预报寒潮天气造成的不同地区的降温、大风、沙尘和降水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1正确牵引 为保证轮式拖拉机与悬挂犁的正确牵引,必须使拖拉机的轮距与悬挂犁的总耕幅相适应,这样也有利于采用内翻法耕地时耕到地边。调整方法如下:轮式拖拉机可按下式调整:拖拉机轮距;犁总耕幅+二分之一单犁体宽+轮胎宽度(厘米)。  相似文献   
8.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自动站观测资料对2009年4月23日-24日出现在我国内蒙古中西部的一次强沙尘暴天气过程,从物理量场方面对此次沙尘暴的影响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次强沙尘暴的垂直速度、散度、涡度和相对湿度的分布情形与沙尘暴的发生发展有明显的对应关系。此次沙尘暴发生之前,大气低层是下沉运动区,成为弱辐合和辐散并存之势;高层为上升运动区,随着低层的下沉运动转为上升运动,形成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配置,导致强沙尘暴的发生。从地面至高层转变为下沉运动区时,沙尘暴减弱至消失。涡度场上,沙尘暴发生前,低层是弱的正涡度分布,在沙尘暴发生期间正涡度迅速增强,对应蒙古气旋的发展增强,之后,正涡度减小,此时气旋中心移出内蒙古境内,至24日夜间,气旋东移入海,内蒙古地区的沙尘天气结束。此次沙尘暴发生前和发生期间的低层大气相对湿度在30%以下,近地层的干燥大气,也是内蒙古中西部出现强沙尘暴的条件。由于相对湿度迅速增大至50%以上,沙尘暴开始减弱以至消亡。在沙尘暴发生期间的上空,螺旋度的绝对值达到最大,且螺旋度的垂直分布呈明显的上负下正形势;而在沙尘暴发生前和减弱时,或者螺旋度的垂直分布值较小,或者没有形成螺旋度正负相间的明显分布。  相似文献   
9.
用55%普草克悬浮剂对麦田罔草进行防除试验,结果表明选用剂量在1800~2700ml/hm^2防除效果好,对小麦安全。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静止气象卫星监测沙尘天气的方法进行了研究 ,对其监测结果与极轨气象卫星的监测结果和地面观测结果做了对比分析。应用该方法研究了影响内蒙古的 9次强沙尘暴天气的沙尘起源地和沙尘的扩散过程 ,并对近年来影响中国北方最强的一次沙尘暴天气的发生、发展过程进行了动态的监测和预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