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优化葡萄籽粕发酵液冻干保护剂配方,以发酵葡萄籽冻干粉为原料开发乳酸菌发酵葡萄籽功能性含片,为葡萄酒副产物的综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及实践基础。【方法】以葡萄籽粕发酵液为原料,经单因素试验筛选冻干保护剂基质与保护剂因子,以正交试验设计确定最佳冻干保护剂配方,制备发酵葡萄籽粕冻干粉。在此基础上,以发酵葡萄籽粕冻干粉为主要原料,通过模糊映射评价矩阵进行感官评价,优化并建立发酵葡萄籽粕咀嚼片最佳配方。【结果】葡萄籽粕发酵液冻干保护剂配方为:脱脂乳粉5%,山梨醇1.5%,聚葡萄糖2%,海藻糖3%,与发酵液比例为1∶1,乳酸菌冻干保护率为84.5%,发酵葡萄籽粕冻干粉的水分活度为0.028±0.002。发酵葡萄籽粕咀嚼片的最优配方为:发酵葡萄籽粕冻干粉添加量30%,赤藓糖醇添加量为20%、微晶纤维素添加量为20%、麦芽糊精添加量为17.5%、葡萄果粉添加量为10%、柠檬酸添加量为1.5%、硬质酸镁添加量为1%,产品感官评分为83.7,水分活度为0.119±0.002,乳酸菌活菌数为2.02×107 CFU/g,其他理化指标均符合要求。【结论】筛选和优化的冻干保护剂可有效保...  相似文献   

2.
为了有效处理牛粪等高纤维废弃物,从牛粪发酵基质中分离分解纤维素优良的菌株,同时对筛选出的高产纤维素酶活菌株进行初步鉴定和发酵剂配方中氮源(棉粕、豆粕和尿素)的优化。结果表明,从牛粪堆腐发酵基质中分离出22株降解纤维素能力较强的菌株;依据综合性状从中优选出优良菌株Z5和Z8,初步鉴定其均为曲霉属真菌;在3个发酵剂配方中发酵培养72~96 h时,Z5在以棉粕为氮源的配方中有效菌数含量最高,而Z8在3个配方中的有效菌数差别不大,两菌株在3个配方中的有效菌数量均达到1014数量级;在以棉粕为氮源的配方中,菌株Z5和Z8均可获得最高的羧甲基纤维素酶活,其中Z5发酵培养72 h羧甲基纤维素(CMC)酶活最高,达4463.57μg/(g.min),Z8在发酵培养96 h时CMC酶活最高,达到3265.67μg/(g.min)。综合菌株生长状况得出,菌株Z5和Z8均可作为降解畜禽粪便发酵剂的优良生产菌株,棉粕是较为理想的固体发酵氮源。  相似文献   

3.
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简称Bt)是一类对多种害虫有效的病原微生物。为降低该菌产品制剂的生产成本,以北方常见的玉米芯粉、棉粕、豆粕等农产品下脚料为培养基质,研究了对多种鳞翅目、双翅目害虫具有特异杀虫活性的Bt菌株CYZ-4的固体发酵培养基配方。经对培养基的初始含水量、p H值等单因素试验发现,培养基初始含水量为70%、p H值为8.2时,玉米芯固体发酵培养基的产孢量达到最大;当玉米芯粉与棉粕质量比为5∶5和6∶4,与豆粕质量比为6∶4或7∶3时,发酵效果优于其他组合,产物孢子浓度在9.3×109个/g以上;复合固体发酵培养基基础配方中,玉米芯粉、棉粕、豆粕质量分数分别为19.1%、7.2%、3.6%时发酵Bt的效果最好。培养基3种成分及p H值的L9(34)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将玉米芯粉、豆粕、棉粕按质量分数分别为16.0%、6.7%、7.2%的比例混合,添加0.075%KH2PO4、0.05%Mg SO4、0.035%Ca CO3,调节初始含水量为70%、p H值为8.2,按4%的接种量接种,30℃下培养6 d,菌株的产孢量最大,达到1.80×1010个/g。该固体发酵培养基配方成本低,发酵条件简单,适于以药肥撒施毒土方式施用防治鳞翅目和双翅目地下害虫。  相似文献   

4.
采用植物乳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中性蛋白酶、果胶酶、β-葡聚糖酶、木聚糖酶、纤维素酶等生物酶共同酶解发酵菜子粕,比较菜子粕处理前后营养成分和在鸡体内消化率的变化。结果表明:1菜子粕经酶解发酵后硫苷降解率达86.79%(P0.05),异硫氰酸酯含量下降62.98%(P0.05),恶唑烷硫酮含量下降51.88%(P0.05),芥酸含量下降33.16%(P0.05)。2菜子粕经酶解发酵后小肽含量提高311.81%(P0.01),92.10%的磷以无机磷形式存在,无机磷含量增幅达到94.44%(P0.05),更有利于动物机体对磷的消化吸收。粗纤维经酶解发酵处理后含量下降36.27%(P0.05)。3鸡代谢试验结果表明,酶解发酵菜子粕和普通菜子粕相比,其干物质、粗蛋白质、钙真消化率分别提高9.08%、8.40%、14.81%(P0.05);磷真消化率提高70.59%,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  相似文献   

5.
(续2009年第19期) (2)配方2:玉米59.2%,麦麸3%,豆粕22.5%,菜籽粕8%,特预6号预混料4%,食盐0.3%,食用油3%,生物催肥精适量. (3)配方3:玉米60.7%,豆粕21%,鱼粉3%,菜粕4.5%,棉籽粕3.5%,特预6号预混料4%,食盐0.3%,食用)自3%,生物催肥精适量.  相似文献   

6.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发酵底物组成、水料比、硫酸铵含量和硫酸亚铁含量为试验因子,以游离棉酚脱毒率为响应值,进行L9(34)正交试验,研究棉籽粕发酵底物中各因素对游离棉酚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发酵棉籽粕游离棉酚含量的4个因素主次顺序为水料比、发酵底物组成、硫酸铵含量、硫酸亚铁含量。正交试验表明,最优脱毒棉籽粕组成条件为:发酵底物97.4%(其中棉籽粕70%、麸皮15%、玉米粉15%),硫酸铵含量2%,硫酸亚铁含量0.6%,水料比0.8。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发酵芝麻粕对肉鸭生长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和肉风味的影响。【方法】试验选用1日龄樱桃谷SM3雏鸭2 52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26只,分别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对照组),以及用芝麻粕、干发酵芝麻粕和湿发酵芝麻粕(按风干物质计)等比例替代基础日粮中4.2%(质量分数)豆粕的日粮。试验期40d,分为前期(1~15d)和后期(16~40d)2个阶段。试验结束时进行屠宰性能、血液常规指标、血清免疫指标以及肌肉肌苷酸和氨基酸测定。【结果】试验前期,湿发酵芝麻粕组肉鸭日增体质量显著高于芝麻粕组(P<0.05)和极显著高于干发酵芝麻粕组(P<0.01),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后期以及全程,各组肉鸭日增体质量、日采食量、料体质量比和死淘率差异均不显著(P>0.05)。湿发酵芝麻粕组肉鸭的全净膛率较芝麻粕组显著提高,而其他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湿发酵芝麻粕组血液中总蛋白质量浓度和血钙浓度显著提高(P<0.05),各组IgG、IgA和IgM质量浓度差异不显著(P>0.05)。干发酵芝麻粕组肌苷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湿发酵芝麻粕组肌肉中部分氨基酸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芝麻粕发酵后不烘干饲喂的效果优于烘干。湿发酵芝麻粕可以部分替代日粮中的豆粕,对肉鸭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且能增加血液中总蛋白和钙含量,提高肉鸭屠宰性能,改善鸭肉风味。  相似文献   

8.
正一、种公兔的饲粮配方家兔常年发情配种和繁殖,很难区分和按配种期与非配种期供给营养物质。所以,配制种公兔的饲料应保持较适宜的营养水平,既要保证种公兔较强的配种能力,又要防止营养供给过度造成浪费及影响配种能力(过度肥胖)。安哥拉兔饲粮配方:小麦16%、小麦麸16%、大豆饼(粕)4%、菜籽饼(粕)4%、胡麻饼(粕) 5%、鱼粉3%、苜蓿草粉50%、骨粉1.5%、食盐0.3%、预混料  相似文献   

9.
发酵棉粕和普通棉粕替代豆粕对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65±2)d〕的杜×长×大三元杂交阉公猪进行生长期(65~130 d)和育肥期(131~162 d)两个阶段试验,通过在猪生长育肥期日粮中以不同比例的普通棉粕和发酵棉粕替代豆粕,探讨在猪日粮中普通棉粕和发酵棉粕适宜的添加用量。生长期供试仔猪随机分为5个组,每个组10头。分别饲喂含豆粕日粮(对照组),5%或10%普通棉粕替代豆粕日粮(试验Ⅰ组和Ⅱ组),10%或15%发酵棉粕替代豆粕日粮(试验Ⅲ组和Ⅳ组)。在育肥期,对照组继续饲喂豆粕日粮外,试验Ⅰ组至Ⅳ组各随机分为两个处理组,其中一组继续使用棉粕日粮,另外一组改用豆粕日粮。试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普通棉粕替代豆粕的比例达到5%时,猪的日增重有下降趋势;达10%时可显著降低猪的日增重和饲料报酬(P0.05);发酵棉粕替代豆粕的比例达到15%时对猪生长育肥期的生长性能尚无显著不良影响(P0.05),可以降低单位增重饲料成本;生长期使用棉粕而在育肥期停用棉粕与全期使用棉粕相比,对猪在育肥期的生长有增加趋势,并且具有单位增重饲料成本低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花生粕在罗非鱼饲料中的合理应用,分别以花生粕、发酵花生粕替代基础饲料(6%鱼粉,对照组)中鱼粉用量的1/3、2/3和3/3,制成7组饲料,在网箱(2.50 m×1.25 m×1.20 m)中饲养体质量为(68.0±0.4)g的奥尼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O.aureus 8周,考察其对鱼体生长性能、肌肉常规成分、氨基酸组成和消化道蛋白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花生粕替代1/3鱼粉,发酵花生粕替代1/3、2/3鱼粉用量时,对鱼体增重率和饲料系数无显著影响(P0.05);当花生粕替代2/3、3/3鱼粉,发酵花生粕替代3/3鱼粉用量时,鱼体增重率显著下降(P0.05),饲料系数显著上升(P0.05);各处理组罗非鱼的肌肉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灰分含量、必需氨基酸总量、非必需氨基酸总量、肝体比、脏体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当花生粕替代2/3和3/3鱼粉用量时,鱼体胃蛋白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但以发酵花生粕替代不同比例鱼粉时对胃蛋白酶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各处理组罗非鱼的肠蛋白酶活性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表明,在鱼粉含量为6%的奥尼罗非鱼饲料中,花生粕可替代鱼粉用量的1/3,发酵花生粕可替代鱼粉用量的2/3。  相似文献   

11.
在益阳市进行小白菜施用生物有机肥(发酵菜粕型粉剂)田间肥效试验,结果表明:使用含有效活菌的生物有机肥(发酵菜粕型粉剂)有利于改善小白菜的经济性状,叶片数、株高、单株重均较不施用肥料显著增加。小白菜使用含有效活菌的生物有机肥(发酵菜粕型粉剂)增产效果明显,比施灭活基质处理增产1 036.03 kg/hm2,增幅5.0%;比施用等养分无机肥料处理增产1 183.18 kg/hm2,增幅5.75%,增产效果均达极显著水平。小白菜使用含有效活菌的生物有机肥(发酵菜粕型朌剂)经济效益明显,比施灭活基质处理增加纯收入2 072.06元/hm2,比施用等养分无机肥料处理增加纯收入1 709.25元/hm2。总之,湖南金叶众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众望牌生物有机肥(发酵菜粕型粉剂)可在益阳市赫山区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索降解棉粕大分子蛋白的有效方法,试验采用假丝酵母菌(1630)、米曲霉(2174)和黑曲霉(2377)及3菌种等比例混合菌液固态发酵处理棉粕,测定发酵棉粕粗蛋白、酸溶蛋白及总氨基酸、游离氨基酸,并分析肽结合氨基酸。试验结果表明,所选用菌种发酵处理棉粕后粗蛋白、酸溶蛋白及其总氨基酸、游离氨基酸(除酵母菌外)分别提高3.48%~8.20%、7.58%~16.92%、0.72~6.90 mg/g和1.24~6.72 mg/g。本试验提示,所采用的3菌种及其等比例混合菌液均有降解棉粕大分子蛋白的作用,尤以黑曲霉及混合菌液降解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3.
采用体外发酵产气法对新疆非常规饲料番茄酱渣、葡萄籽粕和棉籽壳的营养成分、泌乳净能、体外营养物质降解率和产气量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番茄酱渣的粗蛋白(CP)含量为19.9%,泌乳净能(NEL)估计值4.88 MJ/kg,葡萄籽粕的CP含量为13.21%,NEL估计值为4.21 MJ/kg.番茄酱渣和葡萄籽粕营养物值含量高于棉籽壳.番茄酱渣的24h营养物质降解率、挥发性脂肪酸(VFA)产量和产气量显著高于葡萄籽粕和棉籽壳(P0.05).因此,番茄酱渣的总体营养价值高于葡萄籽粕和棉籽壳,具有作为奶牛饲料的潜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棉粕生物发酵法与化学法的脱毒效果,筛选出棉粕脱毒的有效方法.[方法]采用不同生物脱毒剂(M81、EM菌)发酵与常规脱毒方法(硫酸亚铁法、尿素法)脱毒处理棉粕,筛选出生物发酵的适宜发酵条件.[结果]生物发酵脱毒处理棉粕的脱毒效果主要受发酵剂的添加比例和发酵天数的影响,发酵湿度为35%~40%时对脱毒效果的影响不明显.其中,EM菌液添加比例在3%以内时对脱毒效果的影响不明显,而M81的添加比例极显著影响脱毒效果(P<0.01).2种生物发酵剂的发酵处理天数显著影响脱毒率(P<0.05),生物制剂发酵处理棉粕与传统硫酸亚铁法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有益菌液可作为发酵脱毒处理棉酚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试验对高温高压灭菌处理棉粕、高温灭菌处理后再用黑曲霉固态发酵棉粕、直接对棉粕进行黑曲霉固态生料发酵3种方式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固态生料发酵的脱毒效果与高温高压灭菌处理后棉粕的脱毒效果差异不显著(P>0.05),与高温灭菌后发酵棉粕的脱毒效果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饲料中不同蛋白源对爱拔益家肉鸡(AA肉鸡)的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将480只1日龄的AA肉仔鸡随机分为4个试验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试验周期共42 d。试验期间自由采食饮水,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以饲喂5%发酵棉粕、发酵菜籽粕及混合发酵棉粕(2.5%)和菜籽粕(2.5%)替代对照组中的豆粕。【结果】与对照组相比,21日龄和42日龄发酵棉粕-菜籽粕组试验鸡的体重分别升高3.54%和4.52%,差异显著(P<0.05)。与发酵棉粕组、发酵菜籽粕组相比,发酵棉粕-菜籽粕组的试验鸡体重分别显著增加4.67%和3.96%(P<0.05)。1~42日龄,与对照组相比,发酵棉粕-菜籽粕试验组的平均日增重显著增加4.63%(P<0.05);与发酵棉粕组和发酵菜籽粕组相比,发酵棉粕-菜籽粕组分别升高4.76%和4.05%,差异显著(P<0.05)。与发酵棉粕组相比,发酵棉粕-菜籽粕组的腹脂率显著降低14.68%(P<0.05)。【结论】发酵棉粕-菜籽粕组试验鸡会显著提高肉鸡的平均日增重、体重、屠宰率及血清中的谷草转氨酶的含量,但对其他指标无影响。日粮中添加5%的混合发酵棉粕-菜籽粕的效果优于单一添加使用。  相似文献   

17.
以花生粕为原料,采用发酵法制备豉油膏,分别以酱油曲精、总状毛霉(Mucor racemosus)、安琪甜酒曲作为菌种,以蛋白质水解度为指标,考察加曲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和加盐量等因素对花生粕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花生粕发酵豉油膏的最佳发酵菌种为酱油曲精,最优工艺条件为:加曲量4.5 g/kg,发酵温度29℃,发酵时间8 d,加盐量20 g/kg.  相似文献   

18.
核桃粕作为核桃油加工的副产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通过对核桃粕的预处理、 菌种驯化、稳定性研究以及发酵工艺的优化,确定核桃粕乳酸菌发酵乳的最优制备工艺,并通过体外试验确定其抗 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核桃粕预处理适宜料液的体积比为1:10,打浆温度为80 c ,蔗糖酯添加量为0.3%;乳酸菌 经渐进驯化法驯化培养后,产酸量比驯化前提高了50%,活菌数比驯化前提高约17 倍;核桃乳在115 c 、15 min 的 杀菌条件下稳定性较高,为最适杀菌条件;相对于羧甲基纤维素钠和卡拉胶,蔗糖酯对核桃乳具有很好的稳定作 用,其适宜添加量为0.3%;核桃乳发酵的最优接种量为3%,发酵温度37 c ,发酵时间10 h,蔗糖添加量5%;制备 的核桃粕乳酸菌发酵乳对DPPH 自由基清除率、羟基自由基清除率和总抗氧化能力分别相当于质量浓度为(0.463 ± 0.015)、(6.32 ±0.17)和(0.212 ±0.015) mg/ mL 的抗坏血酸溶液。   相似文献   

19.
采用响应面法和基于神经网络的遗传算法,对提高棉粕固态发酵中游离棉酚降解的外源添加物水平(尿素添加量、碳酸钠添加量、菜粕添加量等因素)进行优化,并对这2种方法的优化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当尿素、碳酸钠和菜粕的添加量分别为0.97%、2.47%和24.32%时,预测的游离棉酚最大降解率为77.71%,实际降解率为79.10%;3因素中,添加碳酸钠对棉酚降解的影响最显著;而采用神经网络协同遗传算法优化,当尿素、碳酸钠和菜粕的添加量分别为0.98%、2.45%和23.66%时,预测值和实际值分别为81.36%和80.09%;采用神经网络模拟结合遗传算法的优化方法拟合度为99.91%,高于响应面法的91.91%,且均方差(RMSE)较低,为0.13,表明在棉粕固态发酵优化中,采用基于神经网络的遗传算法比响应面法具有更好的结果拟合度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20.
刘志勤  彭博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5):21753-21754,21837
[目的]优化棉籽粕微生物脱毒条件,降低棉籽粕中的游离棉酚含量。[方法]利用米曲霉3042固态发酵降解棉籽粕中的游离棉酚,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接菌量、发酵温度、料水比和发酵时间对棉籽粕脱毒的影响,确定棉籽粕微生物脱毒的最优脱毒条件。[结果]极差分析表明,影响发酵棉籽粕游离棉酚含量的4个因素主次顺序依次为料水比〉发酵温度〉接菌量〉发酵时间。正交试验表明,棉籽粕微生物最优脱毒条件为:米曲霉3042接菌量5%,发酵底物添加0.5%尿素和1%蔗糖,料水比1∶0.83,5℃发酵48 h。在此条件下,游离棉酚含量降至117 mg/kg,降解率达到78.13%,发酵棉籽粕粗蛋白含量达到40.16%,较发酵前提高了12.87%。[结论]该研究为生产能够达到饲用标准的棉籽粕饲料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