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关联度法对杂交高梁的产量及其他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不同杂交组合的同一性状与产量的关联度不同;同一组合内的不同性状与产量的关联度也不同。其关联度顺序为:单穗粒数(r4=0.9008)>穗长(r3=0.8005)>茎粗(r2=0.7080)>株高(r1=0.6786)>单穗粒重(r5=0.6516)>千粒重(r6=0.5490)。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265份田埂豆地方品种的9个农艺状进行相关及通径分析,统计结果表明:我省田埂豆地方品种间以茎粗变异程度小,CV=16.48%;以分枝数,单株荚、粒数和单株产量变异程度大,CV=42.60 ̄64.96%。性状间以单株实荚数与单株实粒数相关程度最大,r=0.8975,各性状与产量的相关系数以单株粒数〉单株荚数〉主茎节数〉分枝数〉株高〉茎粗〉百粒重。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百色靖西市田七种植基地田七植株进行田间采样分析,初步掌握了田七主要农艺性状变化规律,其结果表明,田七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生长息息相关,相互作用,在生产上要注意地上部分的养护,以提高其经济产量;田七叶面积在调查中随着田七的生长而不断增加;田七茎粗、根长、根粗都对积累生物产量有促进作用,根长随田七株高增加而变长,茎粗、根粗变化不大。全株鲜重多由根鲜重决定,茎鲜重、叶鲜重、根鲜重、全株鲜重均随株高的增加而变大;在干物质积累方面,全株干重变化与根干重变化基本一致,根干重是组成全株干重的重要部分;田七植株根、叶、茎干重在整个植株中的比例大致为7∶2∶1。  相似文献   

4.
籽瓜产量构成因素与适宜密度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对籽瓜产量构成因素的研究表明,每亩株数,单株座瓜数,单瓜平均重和鲜瓜产率是构成籽瓜籽产量的因素;单株座瓜数和单瓜平均重与株距极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9和0.98;单瓜产籽量与单瓜重显著相关(r=0.95);鲜瓜产量与产籽量亦极显著相关(r=0.99);鲜瓜产籽率主要受单瓜重的影响,中等偏小(0.5-1.0kg)的瓜产籽率高。在河西灌区中等肥水条件下,不整枝栽培籽瓜的适宜密度为3500株/亩  相似文献   

5.
用叶绿素含量评价快生型大豆根瘤菌的共生有效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长在氮素含量分别为0、75、150、300和600mg/钵下的盆栽大豆,其植株叶片的叶绿素含量与植株干重(r=0.93,P〈0.01)、植株全氮量(r=0.87,P〈0.01)显著相关。在与之平行的试验中,当共生有效性不同的快生型大豆根瘤菌分别接种于栽培大豆后,植物叶片的叶绿素含量与植株干重(r=0.98,P〈0.01)、植株全氮量(r=0.89,P〈0.01)和根瘤的固氮酶活性(r=0.95,  相似文献   

6.
选择10个黑、棕种皮大豆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沙培法进行芽苗菜生产,对芽苗菜的株高、茎粗、芽水分含量、维生素C、百株芽鲜重和产量等生物学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山东四角豆和黑芽菜产量最高,分别为13.33、13.22 kg/m2,与其他品种产量达极显著水平;大豆芽苗菜产量与百粒重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830 7,产量与茎粗、百株芽鲜重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90 5、-0.687 8。东新1号维生素C含量最高,达5.13 mg/100g。综合选择出适合生产芽苗菜的大豆品种有山东四角豆、黑芽菜、97鉴24、晋大814和牛眼睛黑豆5个品种。  相似文献   

7.
通过定株定时观察,发现石榴当年生扦插苗主要茎茎主在速期的8月上,中旬,日生长高峰在18-22时,低谷在6-10时,空气温,湿度对测量当时的生长量影响不大(相关系数依次为-0.4678和0.1850),但两者分别与错后8个小时和20个小时的生长量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依次为0.8856和0.9003)。  相似文献   

8.
对17个玉米杂交种的9项主要农艺性状与生物产量进行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单株茎叶鲜重、单株干重、株高、穗位高、生育期、茎粗与生物产量相关系数均为正值且较大,单株茎叶鲜重、果穗鲜重、单株干重、株高、双穗率、收获期绿叶数、茎粗、生育期与生物产量直接通径系数为正值且较大,因此,对生物产量影响较大的因素为单株茎叶鲜重、单株干重、株高。提高单株茎叶鲜重和单株干重、增加植株高度并兼顾其他农艺性状是提高青贮玉米生物产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用通径分析和灰色关联度分析2种方法对2个辣椒品种的壮苗指数与苗期性状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除胚轴长、根/茎外,其余性状呈高度正相关,且各性状对壮苗指数的相关系数均达极显著正相关;全株干重、鲜重、茎粗对壮苗指数具有决定性的正向直接作用,茎高则具有负向直接作用;全株鲜重、干重与壮苗指数的关联度最大。辣椒壮苗应具备干物质质含量高、茎粗壮、茎高适宜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近红外光谱分析(NIRS)同时测定小麦种子水分,粗蛋白,赖氨酸和粗淀粉含量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该法与实验室化学相关性高,误差小,对46,46,46和36份样品定标,上述4项指标的复合相关系数(MR)分别为0.9894,0.9984,0.9968和0.9742;标准误差(SE)分别为0.1042,0.2222,0.0519和0.5551。45,33,30和55份样品检验结果,相关系数(r)分  相似文献   

11.
掖单13号玉米种植密度,氮肥用量与产量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结果表明,密度、氮肥用量与产量的关系均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8513和r=0.7913。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在关中地区中等土壤肥力条件下,获得高产稳定的适宜密度为67500-69000株/hm^2,全期每化顷施纯氮240-270kg。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省主要土壤硫的形态及其有效性的研究(Ⅰ)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在测定黑龙江省几种主要土壤耕层(0~20cm)中全硫和有效硫含量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化学连续浸提法测定了土壤4种形态硫,即水溶性硫、吸附性硫、盐酸可溶性硫和有机硫。并通过各种形态硫含量间相关分析和生物试验,说明土壤4种形态硫中,以水溶性硫的有效性最高,它同有效硫的相关系数达到极显著水平,r=0.9967。同生物试验小麦,洋葱植株含硫量间相关数分别达到极显著和显著水平,r=0.9894和0.9054。吸附性硫的有效性居中,它同有效硫的相关系数达到显著水平,r=0.5012。盐酸可溶性硫和有机硫的有效性较低,盐酸可溶性流与有效硫和全硫无明显相关。有机硫与全硫的相关系数达到极显著水平,r=0.9653。  相似文献   

13.
甜高粱主要农艺性状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用中外甜高粱22份,研究了主要农艺性状间的相关性及对生物产量的作用,结果表明,分蘖数、抽穗期,茎粗,节数及穗长与生物产量(鲜重)呈极显著的正相关,而含糖量与生物产量相关不显著;株高与其它性状均达到极显著正相关,嘴外含糖量还与节数呈显著正相关,抽穗期与节数,分蘖数,茎粗有显著以上的正相关,通径分析表明,分蘖数对生物产量作用量大,其次株高,而茎粗,含糖量对其为负作用。抽穗期对生物产量的作用,主要是通  相似文献   

14.
不同钾肥水平下糯玉米茎粗和株高变化规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钾肥用量对糯玉米(ZeamaysL.)植株茎粗和株高的影响,设置不同钾肥梯度进行试验.结果表明,糯玉米植株茎粗和株高都随着其生育期推进而增加并在抽雄期达到最大,随后保持不变;同一生育期内,茎粗和株高都随着施钾量增加而增加,同时,施钾量、茎粗和株高三者之间分别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8).  相似文献   

15.
播种期对“鄂皮5号”大麦的产量及性状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鄂皮5号大麦14期大幅度播种期试验表明:各播期均可收到产物,其中10月底至11月上、中旬各期产量较高,且居同水平,无显著差异;11月上旬各播期产量最高;10下旬和12月各播期居另一相似产量水平;播期每推迟10d,熟期提早8.8d;单株成总数降低;主茎株高降低2.9cm,节数(叶片)少0.11个,穗长短0.11cm,从二月份起各播期的不孕率大幅度上升;影响各插期产量的三要素中,总小穗数和千粒重变幅不大,与产量正相关不显著,(r_b=0.3396.r_e=0.4708),总穗数达极显著正相关水平(r=0.942).试验结论将14期播幅分为适宜播期,可播期,不宜播期三个时段。  相似文献   

16.
试验以14种不同品种青贮玉米为材料,采用机械全膜双垄沟播方式,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比较了不同品种青贮玉米的农艺性状和产量。结果表明:(1)生育期长的玉米品种植株高大茎秆粗壮,产量更高;(2)紧凑株型品种较非紧凑株型单株鲜重和产量高;(3)株高与茎粗呈显著正相关,且两者与单株鲜重和干物质产量呈显著正相关,说明茎秆粗壮高大的植株产量更高;(4)单株鲜重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所试品种最适于该地区推广种植的青贮饲用玉米是沁单712、中北410(包衣)、中北410(不包衣)、秦龙9号。  相似文献   

17.
用3种营养液MS,MX和MY对雾化栽培室3种不同品种马铃薯进行培养处理.结果表明,营养液对全株鲜重、全叶鲜重、叶面积系数、叶绿素含量、茎长、根系鲜重的影响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对茎鲜重、茎粗、根系体积影响不显著;根系生长对全株鲜重、全叶鲜重、茎鲜重均达到显著相关或极显著相关;对叶绿素含量为负相关;植株全N%、全P%、全K%皆随着生长的进行而逐步减小;最佳营养液配方为MX.  相似文献   

18.
营养液对雾化栽培不同品种马铃薯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3种营养液MS,MX和MY对雾化栽培室3种不同品种马铃薯进行培养处理。结果表明,营养液对全株鲜重、全叶鲜重、叶面积系数、叶绿素含量、茎长、根系鲜重的影响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对茎鲜重、茎粗、根系体积影响不显著;根系生长对全株鲜重、全叶鲜重、茎鲜重均达到显著相关或根显著相关;对叶绿素含量为负相关;植株全N%、全P%、全K%皆随着生长的进行而逐步减小;最佳营养液配方为MX。  相似文献   

19.
以浙江农业大学茶学系种质资源圃的76个茶树种质资源扦插苗为材料,测定茶树苗期生物产量、光合器官面积与重量、单叶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细胞间隙CO_2浓度和呼吸强度等项目,并进行相关及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茶树种质资源苗期生物产量、光合特性差异显著,茶树苗期生物产量与单株叶面积,单株叶干重呈高度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8529(P<0.01)和r=0.8852(P<0.01);与净光合速率呈中度极显著相关,r=0.3036(P<0.01);与蒸腾速率、气孔导度、细胞间隙CO_2浓度、呼吸强度等的相关性不显著。不同茶树类型的苗期生物产量与光合特性具有不同的相关特点。为此,根据茶树苗期净光合速率、单株叶干重、单株叶面积等性状可进行茶树资源苗期产量的早期鉴定。  相似文献   

20.
以汕优63和NAU303为材料,比较研究了两者的叶源量,结果表明:NAU303的剑叶叶源量大,较汕优63高1.79倍;光合速率高值持续期及最大光合速率均与叶源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053和0.9561(P〈0.01);叶源量与单株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千粒重,每穗总粒数和每穗实粒数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013,0.9701,0.986.2和0.8530(P〈0.01),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