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三峡水库重庆库区发展投饵网箱养殖存在法律层面、政府和社会公众观念、环境问题和技术等因素的制约,目前按有关规划的规模发展投饵网箱养殖的可行性并不充分;库区发展不投饵网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污染,但也受到设施、饵料资源供应等因素制约,大规模生产商品鱼的可行性还不确定,不投饵网箱养殖的主要功能应该是为大水面放养培育大规格鱼种;从政策、自然资源条件、对库区渔业发展的贡献、技术支撑等方面分析,实施大规模的鱼类增殖放流是目前三峡水库重庆库区渔业发展中最为可行,也是最需要尽早实施的方案。但是,该方案的实施需要解决资金来源。  相似文献   

2.
本文总结了1989年7月,9月及1990年5月对丹江口水库(河南境内)水化学调查的结果。该水库主要离子含量适中,PH值稳定,溶解氧丰富,有效氮含量平均0.625mg/l,其中铵氮占1.6%,亚硝酸氮占8.64%,硝酸氮占89.76%,溶解磷酸盐磷平均0.023mg/l,N/P平均值为27,该水体水质条件良好,适于渔业。  相似文献   

3.
杨先和 《福建水产》2004,(3):79-80,48
闽西地区现有水库养殖面积15.75万亩,鱼产量0.85万吨,网箱养鱼11.36万平方米,水库渔业方兴未艾,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建议从合理配置资源、开展放流增殖、科学安排网箱养殖、开发休闲渔业和加强水域保护诸方面促进水库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中国网箱养殖发展很快,水库、湖泊及其他淡水环境中的养殖网箱约达1700万m~3,目前仍在继续发展,但却面临着与饲料有关的环境污染问题。人们只考虑到最大限度利用水体环境,最大限度地多生产鱼,忽视了投饵对水体环境的不利影响,使水质过肥,溶氧不足,发生鱼病。为此,美国大豆协会的专家提出了以下建议:1.根据水域承受能力,规定网箱设置数量和面积;2.根据水域总面积,将日投饵量限制为8kg/hm~2;3.只允许使用挤压的浮性颗粒饲料;4.饲料在水面漂浮1h左右,饲料中的灰尘含量为1%;5.所用饲料的营养消化率为75%,饲料系数1.1…  相似文献   

5.
大鹏澳养殖水域溶解氧的变化及其与生态结构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根据2001年6月至2002年6月大鹏澳网箱养殖水域周年的溶解氧(DO)水平监测数据,阐述网箱养殖区水体DO的水平、季节的变化、垂直变化和网箱养殖水体DO质量评价以及DO与水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大鹏湾网箱养殖水域DO周年水平为3 86~8 01mg/L,氧饱和度为51 6%~103 6%,养殖水域DO水平低于非养殖水域的;冬、春季DO水平较高,均符合我国渔业水质标准要求。夏季DO水平普遍较低,超标率为95%;表层水DO水平略高于底层水,DO水平超标率分别为46%和66 7%;DO水平(全年)与pH值、盐度、叶绿素水平均呈显著性正相关(P<0 02,n=32),与水温、无机磷和无机氮水平呈显著性负相关(P<0 02,n=32)。其中,在春季相关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6.
三峡水库蓄水后,将为重庆市增加渔业水域面积600平方公里(90万亩)以上,相当于目前全市水产养殖总面积547.53平方公里的1倍多,库区具有丰富的鱼类资源和饵料生物资源,良好的水质为发展渔业提供良好的条件,抓住机遇,按照优化结构、高质高效、保持可持续发展的思路,根据水库的水文水质特点、发展名贵优质鱼类的集约化网箱养殖。采取人工放流和资源保持等增殖措施,提高水库鱼类资源数量和质量,营造优质高效的水库捕捞渔业。21世纪初的开发规模,建议发展1000亩网箱,年产优质鱼类10万吨,立足本市市场,努力拓展周边市场、瞄准 国内、国际市场、实施品牌战略,提高产业素质,增强竞争能力,开发三峡水库渔业,实现渔业腾飞、带相关产业的发展,对于环库区经济带建设和重庆渔业现代化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湛江市东海岛对虾养殖场虾池水质的pH值、溶解氧(DO)、氨氮、化学需氧量(COD)和无机磷(DIP)进行连续监测。实验结果表明:对虾养殖池水质pH值为7.8—9.0,溶解氧浓度为6.23—10.34mg/L,氨氮浓度为0.038—0.112mg/L,无机磷浓度为0.017~0.042mg/L,化学需氧量浓度为8.23—14.57mg/L。应用单项指标评价法和综合指数法进行评价,其化学需氧量超出富营养化阈值,需要对水体进行增氧等措施,降低水体有机物负荷等,其它指标基本适合对虾养殖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1995年6月,9月,12月及1996年3月,东山八尺门渔业环境监测资料,对网箱养殖水域的污染现状进行初步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在夏秋季,该网箱养殖水域的有机污染已相当严重,有机污染指数分别平均为8.04和10.21;营养状态指数分别平均为13.02和21.16;表层沉积物中硫化物的含量平均为707.4mg/kg和1039.8mg/kg。每年在这一季节,养殖鱼类都要发生严重的疾病和不同程度  相似文献   

9.
水域是渔业发展的自然基础,水域环境是决定渔业发展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不断增加的工农业污染、生活废水排放导致水域生态环境持续恶化,重特大渔业水域污染事故频繁发生,给水生生物资源、渔业生态环境和水产养殖生产造成较大损失。根据闰家农业部和环境保护部联合发布2007年度《中国渔业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07年,中国渔业生态环境状况总体保持稳定,局部渔业水域污染仍比较严重,主要污染物为氮、磷、石油类和铜。  相似文献   

10.
对虾高密度养殖过程中水质的周期变化与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杨世平  邱德全 《水产科学》2006,25(9):459-462
通过对对虾高密度养殖池中水质的连续监测,得出养殖水体水质污染状况及一般规律。养殖水体的污染主要是含氮废物的污染,在高密度养殖池养殖后期,养殖水体中氨氮首先达到峰值2.32m/L,随后亚硝酸盐的含量也迅速达到峰值0.773mg/L,在高密度养殖池中活性磷的含量较高,没有显示出明显的磷缺乏现象。  相似文献   

11.
降低养殖污染的网箱养鱼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投饵式网箱完全依靠投喂人工饲料,会产生大量残饵、鱼粪等,造成养殖污染,引起水体出现富营养化。笔者在多年的养殖实践中,总结了一套可降低养殖污染网箱养殖技术,在养殖产量、效益和生态保护方面具有一定成效,现将具体内容介绍如下。一、基本原理在投饵式网箱外设置滤食性鱼类网箱,只对投饵式网箱投喂饲料,利用滤食性鱼类摄食水体中的浮游生物、残饵等,将投饵式网箱散失水中的营养物质加以利用,以降低养殖污染,提高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12.
青海黄河龙羊峡—积石峡段水库鲑鳟鱼网箱养殖容量估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促进高原鲑鳟鱼网箱养殖产业可持续发展,2013~2017年,对黄河龙羊峡—积石峡段干流及其主要鲑鳟鱼网箱养殖的6座水库设置监测点连续开展水质等环境监测,分析监测水域氮、磷等含量,确定磷为水体营养物的限制性因子,并以磷的排放量为主要指标,以《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Ⅱ类水质标准确定水体允许的最高磷浓度,运用Dillon-Rigler模型综合考虑其它因素,初次估算各水库的理论养殖容量。测算结果为:青海沿黄开展养殖的6座水库网箱养殖容量限定为3万t,其中龙羊峡水库养殖限量2万t,其余水库共限量1万t;上述水库可设置网箱面积50hm^2,网箱养殖面积占总水面0.1%。  相似文献   

13.
小浪底水库在河南省境内有2万hm^2水面,库湾众多,水体清洁,水生生物资源丰富,库区可发展投饵网箱13hm^2,不投饵网箱30hm^2,大水面进行移植银鱼等增殖开发,预计渔业及其相关产业总产值2.2亿元,可安置移民1.5万人,占河南库区总移民数的10%。  相似文献   

14.
不投饵网箱养殖滤食性经济鱼类是一项充分利用水域资源的节能减排新技术,具有成本低,效益高等优点,该养殖方式不仅不污染水质,更重要的是延续了自然水域生物链,维持了水体的生态系统的有效平衡。如在富营养型水域发展不投饵网箱养鱼,能有效缓解水体富营养化,以达到创收和改良水质的双重效果。  相似文献   

15.
《内陆水产》2002,27(8):4-4
华容县有水域面积4.1万公顷,其中养殖水面1.37万公顷。近年来,该县狠抓高效渔业发展,当家品种由常规四大家鱼改变为以河蟹、鳜鱼、胖头鱼、黄颡鱼、大口鲶、优质鲫、虾等名优品种为主。2002年,全县退田还渔0.2万公顷,河蟹养殖0.54万公顷,吊养珍珠蚌2000万只,网箱养殖5000口,池塘主养名优鱼0.1万公顷,乌鳢养殖267公顷,形成了60个特色养殖小区,从事高效渔业的渔民年人平纯收入可望达到4000元。该县发展高效渔业的主要作法:明晰定位,强化职能一是政府抓导向。县委县政府提出了“提升水产,…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最后20年,重庆市的渔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形成了具有重庆市特色的渔业产业化系,总产量由1979年7813.6t增加到1999至的19.13万t,人平占有量达6.3kg,渔业产值达到9亿多元,对繁荣水产品市场,农民增收,壮大农村集体经济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重庆市渔业在21世纪初面临西部大开发,三峡水库建设和我国加入WTO三个良好的发展机遇,重庆市的渔业可望在稻田渔业,江河网箱养鱼、池塘渔业、水库渔业、地热水热约化流水养殖渔业、江河增殖捕捞渔业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相似文献   

17.
三峡库区水位达到175m高程时,库面将达4.67万hm^2,为库区渔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瓦氏黄颡鱼是长江流域重要的经济鱼类,网箱养殖产量高、效益好,且不存在生物入侵的问题,策划了即将到来的三峡渔业前景。从水域设置、网箱规格、放养密度、饲养管理等技术层面,进行了三峡库区网箱养殖瓦氏黄颡鱼的可行性分析。  相似文献   

18.
王金辉 《水利渔业》2001,21(3):40-42
1999年调查了姚江渔业水域环境,结果表明,水质和底质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溶解氧较低,超过渔业水质标准和主要污染物有生化需氧量,铜,锌和油类,其中重金属铜和锌超标最严重,水体呈富营养化状态,铜,镉和汞水超标,综合水质指标显示,姚江水域的水段水质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19.
福建省闽侯县、福清市两家淡水鱼养殖场先后发生了由粪便污染造成的鱼类死亡事件.通过调查证实两家养殖场受污染水体中的氨氮、非离子氨、总大肠菌群指标超标,其中闽侯县养殖场受粪便污染导致水中耗氧物质增加,消耗水中氧气致使鱼类缺氧而死亡,死亡区域水中溶解氧0.55~0.92 mg/L.福清市养殖场的养殖水体受粪便污染,水体中浮游植物利用大量氮磷营养物质迅速增长(9.58×107 ~1.05×108个/L),在白天光合作用下产生大量氧气,溶解氧超饱和,达180% ~ 183%,同时释放二氧化碳,引发pH升高(9.59 ~9.79).使得水体中大量NH4向NH3转化,造成水中非离子氨含量升高,致使鱼类死亡.本文分析这两起渔业污染事故养殖水体中各指标因子的变化情况,认为粪便造成养殖水体中的氨氮,非离子氨和总大肠菌群升高,但导致鱼类死亡的致死因素则是缺氧及非离子氨中毒.  相似文献   

20.
水产养殖池塘的主要环境因子及相关调控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主要环境因子 1、溶解氧(DO) 溶解氧是养殖动物及其他动植物、细菌的生命活动和有机质的降解转化所必需的关键因子,养殖水体中溶解氧需保持≥3.0mg/L,最好能保持5m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