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农业科研经济管理》2003,(1):F002-F002,F003
中国农业的国际化是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增强、国内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按照比较优势原则,充分利用国内国际农业资源和市场,参与农业国际分工与交换,开放国内市场,优化农业资源配置,提高农业生产率和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一、农业国际化的特征世界农业科技的发展和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要求世界农业发展专业化生产并实现国际分工。农业国际化主要表现在世界农业多边管理框架基本形成,农业国际交流日益频繁,农业技术合作日益增强,农业外国投资大规模增加,农产品国际贸易日益扩大,其主要特征是农业管理规…  相似文献   

2.
[目的]在“一带一路”重大战略构想带来的机遇和经济新常态带来的挑战双重背景下,新疆的农业发展在带动新疆经济发展和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方面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分析新疆主要农作物做比较优势,明确新疆优势农产品,提出新疆农业发展对策建议.[方法]运用国内资源成本法来测算新疆主要农作物的比较优势,主要包括社会净收益、国内资源成本和有效保护率(名义保护率)三个指标进行测算,同时考虑成本变动及人民币升值的影响.[结果]新疆主要农产品中蔬菜作物及部分经济作物具有比较优势,粮食作物具有比较劣势;对于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而言,成本及人民币升值对其比较优势水平影响不大.[结论]从新疆农作物生产成本的角度考虑,应大力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如露地番茄、菜椒和甜菜等农作物.  相似文献   

3.
吉林市作为吉林省的粮食主产区,其农产品竞争力对吉林市农业发展及经济增长具有战略意义。文章利用净产值系数、规模优势指数、效率优势指数、比价系数法、国内资源生产力法,从国内国际两方面对吉林市主要农产品竞争力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世界经济一体化成为当今时代的一个主要特征。在这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中 ,培植和创建农业的比较优势 ,已成为我国农业市场化的必然选择。1 加入 WTO对农业制度创新的推动力国际分工理论认为 :只要一个国家生产某种产品的机会成本低于另一个国家 ,就有比较优势 ,实行国际分工就可以使生产这种机会成本低的产品的国家在国际交换中取得收益。因此 ,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 ,实现国内农业资源的有效配置以及与国际农业间资源的有效转换 ,在国际交换中取得越来越多的利益 ,是我国农业市场化建设的发展战略。加入 WTO有利于完善我国农业的市…  相似文献   

5.
文章采用广泛应用于农产品优势分析的区位商法对鹤壁市主要农产品在河南省内部进行比较优势实证研究,分析区域农产品规模、生产力和综合生产优势,并根据其本地资源、技术等方面优势,提出了优化种植业结构,发展优质高效种植业;发挥产业优势,建设生态型畜牧业;发展林下经济,提高产业关联度等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建议。以期发为农业决策者进行农业结构调整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一、大力发展外向型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分工。以国际市场为导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发展蔬菜、果品、畜禽、水产、花卉等优势农产品及其精加工品的出口。加强农产品出口加工龙头企业建设,继续对规模大、科技水平高、创汇能力强的贸工农一体化农产品出口加工企业给予重点扶植。支持鼓励有条件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上市融资,实行上市经营。切实提高农产品质量,大力发展无公害产品,兴建一批生态农业产品基地,按国际标准组织生产,使农产品高质量地走向国际市场。大力发展高技术农业,努力占领农业发展制高点。充分利用旅游与农业资源的优…  相似文献   

7.
我国农业科技发展所面临的新形势。加入WTO后,我国农业的市场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农业将在更大范围内和更深的程度上参与国际化和全球化进程。与此同时,农业科技也由主要服务于农业和农产品国内市场转向直面国际市场。为了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必须依靠科技创新,把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变成竞争优势,大幅度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8.
农产品是新疆优势突出、特色鲜明、市场前景广阔的优势高效产业,但从农业产业化的角度分析,其发展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农产品附加值低,综合利用率不高;加工企业规模化较低;科研力量相对薄弱等.作者立足新疆实际,分析了新疆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阐述了新疆特色农产品加工业产业化发展的对策.为实现新疆特色农产品加工业从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2001—2019年,越南农产品出口贸易规模持续高涨,产品种类日益丰富,出口市场大幅拓展,国际竞争优势较为显著,但仍存在出口贸易规模较低、国际排名徘徊不前、产品结构不合理、市场集中度偏高、国际竞争力趋弱、主要产品增势乏力等问题。新时期,随着越南国内农业经济增长和全面参与国际经济合作,越南农产品出口贸易发展面临重大机遇与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10.
结合新疆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实际,比较系统的论述了新疆无公害农产品产业开发的潜在优势、必要性和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对新疆今后无公害农产品产业开发、保护绿洲农业生态环境、更好的保障人民群众农产品食用安全,增加农民收入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分析南太平洋5岛国(巴布亚新几内亚、斐济、萨摩亚、汤加和瓦努阿图)与欧盟15国农产品贸易,总结5岛国农产品贸易存在的优势与不足,以期推动南太平洋岛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提高.[方法/过程]利用UN Comtrade数据和HS编码,描述南太平洋5岛国与欧盟15国农产品贸易规模与结构,测算贸易强度指数、显示性比...  相似文献   

12.
湖南省农产品贸易在其对外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采用一般竞争力系数、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和贸易竞争力指数3个指标比较了湖南、山东两省农产品的贸易竞争力差异,并在此基础上实证分析了湖南省农产品的对外贸易竞争力及其演进趋势,提出了扩大湖南农产品出口的建议:(1)根据自身资源禀赋条件,调整湖南省农产品生产结构;(2)以比较优势为基础,优化湖南省农产品进出口结构;(3)重视产业内贸易发展,增强湖南省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4)依靠技术进步,提升湖南省农产品的贸易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中美农产品贸易呈现出显著增长的趋势,双方农产品贸易流通强度不断增加,贸易依赖性也越来越强。通过比较中美双方优势出口农产品的贸易状况,使用显性比较优势(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RCA)指数、贸易竞争优势(trade competitive,TC)指数等分析了我国农产品出口的竞争优势。结果表明:美国的出口优势农产品主要是以大豆、猪肉和玉米等为主的土地密集型农产品和资源密集型农产品,美国最典型农产品大豆的RCA指数长期保持在5.0以上,TC指数长期保持在0.9以上;中国的出口优势农产品主要是以水产品类和蔬菜水果类为主的劳动密集型农产品,2017年中国水产品和蔬菜水果类产品的RCA指数分别为3.67和2.48,TC指数分别为0.94和0.75。基于以上分析,建议建立并完善我国的农产品贸易推广体系和扶持体系,充分发挥我国的贸易比较优势,提高农业劳动力素质,广泛寻求贸易合作伙伴以降低进口依存度。  相似文献   

14.
中国与中亚国家的农业机械产品贸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两国的农业机械产品贸易现状和贸易关系,为进一步加强中国与中亚国家的农业机械产品贸易提供对策建议.[方法]在利用统计描述法分析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两国的农业机械产品贸易现状的基础上,利用RCA与出口相似度指数对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两国的农业机械产品贸易关系进行测算.[结果]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两国都是农业机械产品的进口国,并且中国对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两国的农业机械产品贸易中呈现出以出口贸易为主的特征.在显性比较优势方面,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两国在农业机械产品贸易中互补性较强.[结论]在发展中国与中亚国家的双边贸易时,中国应充分利用双边在农业机械产品贸易上的互补性,发挥比较优势,促进农业机械产品出口贸易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与东盟国家在气候和农业生产条件方面存在较大的不同。农业生产资源禀赋的不同决定着双方在农产品贸易方面存在着较为广阔的空间。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推进,关税水平的全面下降,双方间农产品贸易发展迅速。本文通过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强度指数和产业内贸易指数的计算来实证分析双方间农产品贸易的竞争性与互补性。分析结果显示中国与东盟国家间的农产品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共存,但互补性更为明显。中国与东盟各国应继续降低农产品关税,切实减少非关税壁垒,充分利用中国-东盟自贸协定,推动双边农产品贸易良性发展,实现互利共赢。  相似文献   

16.
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的选择与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广西那坡县农业结构存在的问题,运用比较优势理论,确定了农业特色优势产业选择的基准,并通过计量分析方法,测算出那坡县农业种植业主要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度进行综合评判。研究结果表明,那坡县因耕地资源匮乏、耕作方式落后和生产销售成本高而在粮食等耕地密集型的农产品上缺乏比较优势,而在八角、中草药、桑蚕等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垄断型的经济作物上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建议把重点品种划分为3个层次进行培育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新疆农产品贸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加力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3):12824-12826
运用实证方法分析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新疆农产品贸易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分析表明,入世后的5年多时间,新疆进出口农产品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新疆农产品贸易在该区农业生产发展中的地位是上升的,但在中国农产品贸易中的地位越来越弱。为加快新疆农产品贸易发展步伐,应采取大力培育具有区域特色和竞争优势的农产品出口基地,做大做强农产品出口龙头企业,强化质量安全管理,实施品牌战略等重点措施。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农产品进口需求持续增长和巴西农产品市场亟需拓展的共同作用下,中国和巴西两国的双边农产品贸易快速发展,并对世界农产品贸易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为深入了解中国和巴西两国的双边农产品贸易状况,利用贸易强度指数、产业内贸易指数、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和贸易互补性指数就中国和巴西两国的双边农产品贸易模式和动态进行分析,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研究发现,中国与巴西的双边农产品贸易是基于各自的农业资源禀赋而开展的,两国的农产品比较优势差异较大,这是导致二者双边贸易市场地位极不对等的重要原因;中国和巴西农产品贸易具有较高的贸易强度,但更多体现为产业间贸易,产业内贸易程度则明显偏低;中国和巴西农产品贸易具有较强的互补性,所以两国贸易的提升空间仍然较大,但双边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将会扩大中国农产品贸易的逆差。  相似文献   

19.
基于比较优势原理,以农产品为信息载体,构建南疆地区农业产业评价体系,并以该体系对南疆地区及其内部各地州的农业产业的比较优势进行评价分析,进而从南疆整体和内部各地州两个层级,选择出农业优势产业。研究发现,南疆地区整体作为一个经济单元,在进行农业产业比较优势分析时,会受到个别地州极具优势农业产业的影响,导致分析结论产生偏差,因此在研究南疆地区农业经济问题时,将南疆地区以地州级行政区划作为经济单元更为科学。  相似文献   

20.
山西主要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分析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运用综合比较优势指标EAI,SAI和AAI测定了山西主要农产品生产的资源配置效率、生产效率和生产规模等方面的优势,分析了当前山西主要农产品相对于国际国内市场的比较优势。研究结果表明,与国际市场相比,山西谷子、高粱等杂粮以及苹果、蔬菜等作物的生产具有较高的比较优势;与国内市场相比,山西谷子、高粱、玉米等粮食作物以及胡麻、向日葵等经济作物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较为科学合理的产业结构调整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