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利用阿荣旗地区1957~2006年的气温、降水、大风、无霜期日数资料,分析了阿荣旗地区的气候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近50年来,阿荣旗地区年平均气温呈波动上升趋势,年平均气温变化率为0.53℃/10年;年平均气温波峰、波谷值都呈明显上升趋势,年平均最低气温也呈逐年上升趋势;年降水量振幅逐年增大,旱涝趋势加大;大风日数在1~33d之间,呈逐年减少趋势;无霜期一直比较稳定,主要集中在120~150d之间。  相似文献   

2.
对和林格尔县1971-2010年的气温、降水、蒸发量、大风日数、无霜期日数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和林格尔县近40年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40年来,和林格尔县年平均气温呈波动上升趋势,每10年平均上升0.43℃;年降水量1971-1990年为下降趋势,1991-2010年呈波动上升趋势;年蒸发量1971-2000年为下降趋势,2001-2010年呈波动上升趋势;大风日数在1~38d;无霜期107~212d。  相似文献   

3.
近50年锡林郭勒盟的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锡林郭勒盟地区12个中心气象站1961-2010年的气温、降水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多项式倾斜率等方法,分析了近50a来本地区的气候变化特征,主要分析了气温、降水量与干旱、洪涝的变化特征及趋势。结果表明:近50a来,锡林郭勒盟地区年平均气温呈波动上升趋势,平均气温增温率为0.45℃/10a。以冬季最低气温升温最显著,平均增温率为0.65℃/10a,大于冬季平均气温增温率(0.53℃/10a)。年平均气温波峰、波谷上升趋势明显,波峰有9a-14a周期,波谷有7a-16a周期。年降水量呈减少趋势2,0世纪90年代降水量最丰沛,进入21世纪以来,降水量明显减少,为各年代最低值。春季降水呈增加趋势,夏季降水呈减少趋势,冬、秋季降水变化不明显。干旱、局地洪涝出现的概率有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青南高原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选取甘德、河南1981—2017年平均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及大风日数资料,利用线性回归法对近37年青南高原气候特点及变化特征分析。结果表明,青南高原近37年平均气温整体呈显著上升趋势,气候倾向率0.473℃/10年;四季平均气温与年平均气温变化趋势保持一致,且冬季增温最明显。近37年降水量整体呈略微减少趋势,气候倾向率为-9.28 mm/10年。近37年日照时数呈现略微增加趋势,气候倾向率5.756 h/10年;各月日照时数分布均匀;大风日数呈显著下降趋势,气候倾向率-14.886 d/10年;冬春季大风最集中,占年平均大风日数的73.4%。  相似文献   

5.
利用鄂托克旗1963-2012年的气温、降水量和大风沙尘资料,采用滑动平均、趋势分析等方法,分析了鄂托克旗气温、降水量和大风沙尘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50年来鄂托克旗地区年平均气温呈波动上升趋势,增长倾向率为0.4℃/10年;降水量的年代变化不明显;年大风日数线性变化趋势较明显,随时间推移年大风日数以7.4d/lO年线性倾向率递减;年沙尘暴日数呈现波动减少趋势,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减少趋势明显。  相似文献   

6.
额尔古纳市近45年气候变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额尔古纳市1963~2007年的主要气象要素的统计分析,得出额尔古纳市近45年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45年来,额尔古纳市年平均气温呈波动上升趋势;年降水量在1963~1990年期间呈波动上升趋势,而在1991~2007年间呈波动下降趋势,导致干旱出现频率有增加的趋势;大风日数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逐渐减少;无霜期在40~122d之间。  相似文献   

7.
根据黑龙江省巴彦县1960—2009年间的逐月气温和降水量资料,对当地近50年的气候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50年来,巴彦县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平均气温以0.2℃/10 a的幅度上升,其中以冬季增温最为明显,春、秋季增温次之,而夏季的变化趋势则不明显;降水量的年变化略呈下降趋势,年降水量大小存在波动变化,有一个3~5年的变化周期,近10年的平均降水量比近50年的平均降水量减少34.1 mm。  相似文献   

8.
牙克石市1961-2010年无霜期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牙克石市国家一般气象站1961-2010年霜、初终霜日期及无霜期日数,对牙克石市霜总体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61-2010年近50a无霜期日数变化呈缓慢增多趋势,增多倾向率为2.3d/10a.霜年总日数变化趋势为波动上升,上升倾向率为6.5d/10a,初霜日趋势是波动上升,以0.9d/10a的速度推后,终霜日期趋势是波动下降,以1.4d/10a的速度提前,与气候变暖趋势吻合.  相似文献   

9.
基于1981~2010年石岛逐日降水资料,统计分析了该区域降水的气候特点和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近30年石岛年均降水量为756.5 mm,季节性变化明显,降水主要集中汛期5~9月;年降水量气候倾向率为33.4 mm/10a,且存在1992和2002年为界限的气候突变,近30年降水量呈波峰-波谷-波峰式波动,并推断这种突变周期可能与ENSO暖事件有关;副高进退和台风北上是造成暴雨的重要因子;暴雨日数变化与降水量变化趋势类似,均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0.
阿荣旗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阿荣旗1961-2009年平均气温年际变化和趋势图来看,年平均气温呈波动上升趋势,最大值出现在2007年,温度为5.1℃,最小值出现在1965年,温度为0.2℃,49年的平均气温为2.6℃;平均降水量为552.9mm,变化范围在232.4~975.7mm;大风日数的总趋势是逐年下降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灵璧2015年的气候变化特征、主要气象灾害及其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方法]选取灵璧2015年1~12月平均气温、降水、日照气象要素值与常年对比分析,采用曲线图、数据对比等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5年灵璧县年平均气温偏高,降水量偏少,日照时数较常年偏少;年极端最高气温为38.2℃,≥35℃的高温日数为14 d;年极端最低气温为-9.3℃;全年无霜期为232 d,较历年平均偏多25 d。年内雷雨大风、连阴雨、干旱、雾霾等气象灾害频繁,对当地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均产生较为突出的不利影响。[结论]2015年灵璧县气候属异常年份,气候条件弊大于利。  相似文献   

12.
新安县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新安县1979~2008年的气温、降水等资料,分析了新安县近30年来的气候变化趋势,探讨了气候变暖带来的影响。结果表明:新安气候向干暖方向发展,低温日数以每10年5.11d的速度减少;高温日数以每10年2.29d的速度增加;极端最低气温以每10年1.06℃的速度上升:极端最高气温以每10年0.26℃的速度上升;降水量以每10年3.97mm的速度减少;无霜期延长,积温增加;旱涝天气现象发生的概率增大。分析了气候变暖对新安的农业、林业、生态及生活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富平县1973—2018年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富平县的气候发生了明显变化,尤其是气温逐年上升明显、年降水量下降、年日照时数下降、年无霜期天数增加、结冰期缩短、区域性强降水明显;干旱、短时大风、暴雨、冰雹、低温冻害、区域性强降水等气象灾害对富平县农业生产的影响尤为突出。为此,根据气候变化规律提供针对性建议,以减轻各种气象灾害对富平县农业生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近50年建昌县热量资源特征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马永忠  李明春  黄英华  杜丙义  费杰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8):15749-15750,15752
利用建昌近50年气象观测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分析方法、气候倾向率概念,分析热量资源特征变化。结果得出,近50年来,建昌县年平均气温升高1.5℃;春、夏、秋、冬四季气温升高依次是1.7、0.9、1.0、2.5℃;11~4月是气温升高的主要时段。≥10℃积温增加207℃,无霜期延长5d。80年代是气温变化的"拐点",其前后年平均气温平均升高1.0℃,春季平均气温升高1.2℃,冬季升高1.6℃,夏季、秋季均升高0.8℃;≥10℃积温平均增加148℃;无霜期平均延长6d。  相似文献   

15.
程晓辉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8):17483-17484,17488
[目的]研究近53年邢台地区气温和无霜期变化趋势。[方法]根据邢台市和南宫县1958~2010年的气候资料,对邢台地区的气温及初霜日、终霜日、无霜期日数变化趋势进行一些统计分析,探讨近53年来该地区气温和无霜期的变化规律。[结果]无论城市或农村,年平均气温均呈升高趋势,邢台和南宫的气候倾向率分别为0.5、0.2℃/10a,尤其自1996年以后,年平均气温升高趋势约1.0℃/10a;四季平均气温均呈上升趋势,且与年平均气温升高幅度大致相当,其中冬季平均气温增幅最大,年平均气温的升高主要是由于冬季平均气温的升高引起的;城市的年平均气温明显高于农村,体现出城市的热岛效应特征。无论城市或农村,初霜日、终霜日、无霜期日数均呈现出相同趋势,即初霜日推迟,终霜日提前,无霜期日数明显延长;城市的初霜日晚于农村,终霜日则早于乡村,无霜期日数明显长于农村,间接受到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结论]该研究为邢台地区热量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利用牙克石市国家一般气象站1961-2010年共计50a的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0℃、5℃、10℃积温资料进行分析。研究了积温的年际变化、年代变化、初终日变化趋势。结果显示:牙克石市积温呈升高的趋势,其中0℃积温倾向率平均为74.6℃/10a,5℃积温倾向率平均为67.5℃/10a,10℃积温倾向率平均为69.4℃/10a。并且积温值、积温日数、积温的初、终日期均呈现出波动上升(或推迟)趋势。  相似文献   

17.
利用喀什市气象代表站点1951 ~2012年平均气温、年最高气温、最低气温、降水量等数据资料,分析近62年以来喀什市的气温和降水量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进入21世纪以后该地域气温明显提升,平均气温趋向上升;年平均气温升高率为0.279℃/10a.相比20世纪,近10年的气温变动提升了1.3℃;降水量变动趋势总体上不明显,线性变动倾向率为1.237 mm/10a;62年以来喀什市最高气温上升率与西北地区最高气温上升率保持一致,平均极端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同样是趋向升高.近10年的最高气温、最低气温与过去相比,分别上升0.6和1.2℃,对年平均气温的升高贡献最大的是最低气温的提升.  相似文献   

18.
沈阳东陵区近58年农业气候资源趋势变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田鹏波  赵凤  白静  康敏  董晓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1):11302-11304,11332
对沈阳东陵区近58年农业气候资源趋势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年日照时数趋势减少309h,气候跃变前后平均减少170h,4~7月是日照时数减少的主要时段。年平均气温趋势升高1.5℃,跃变前后平均升高1.1℃。平均最高气温升高1.2℃,平均最低气温升高1.5℃;在气温升高的过程中最低气温的贡献最大,上半年是升温的主体,趋势升高2.2℃。年降水量趋势减少155mm,气候跃变前后降水量平均减少53mm,多雨年在减少,少雨年在增多。春季降水量略有增加,夏季降水量趋势减少95mm,秋季降水量趋势减少50mm,冬季持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近60年来扎兰屯市气温的变化特征。[方法]以扎兰屯市气象局1953~2012年观测数据为依据,采用M-K突变检验、Morlet小波分析等方法,对近60年扎兰屯市气温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近60年来扎兰屯市年平均气温为3.2℃,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以增长率为0.39℃/10a的速度增长;20世纪70年代开始增温,80年代中期之后气温增长变得更加明显;年平均气温以23和6年尺度为主要变化周期,经历了高温-低温的4个周期;到2012年为止,23年周期的低温震荡尚未闭合,全市未来一段时间内将处于年平均温度较低的时期,升温趋势将有所减缓。[结论]该研究为扎兰屯市气候变化分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