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4 毫秒
1.
对低产板栗林采用插皮舌接法进行换冠高接,当年嫁接成活率达85%以上,实行树体矮化,有效提高板栗单株产量,与未换冠前单株最高产量相比提高了200%。表明板栗大砧高接是低产板栗林一项有效的改造技术。  相似文献   

2.
高接换冠是低产经济林改造的重要方法,其中插皮接技术是高接换冠中的常用技术,广泛应用于各种经济树种改良和无性繁殖上,但鲜有在海南油茶开展换冠技术的报道。采用插皮接技术在海南琼海阳江镇上科村油茶林基地(上科基地)对51株海南油茶开展换冠研究,嫁接成活率达85%,结果枝比率达29%。在澄迈县福山镇侯臣基地(侯臣基地)开展相同试验,选取614株海南油茶进行插皮接高位换冠,每株平均嫁接枝条2.03枝,成活平均枝数达1.82枝,成活枝比率为89.97%。结果表明,插皮接技术成活率高,可以进行换冠,换冠后结果快且多。对单株平均产量高接换冠前后2年进行比较,上科基地单株平均产量增加5.40 kg,产油量增加0.22 kg;侯臣基地A区增加2.74 kg,B区增加5.59 kg。结果表明,插皮接技术适合在海南开展低产海南油茶林改造且增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3.
进行锥栗大砧高接换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高接换种的锥栗成活率达80%~91%,树冠面积达3.39 m~2,雌花量大,比实生苗提早5年挂果,第5年单株产量达5.5 kg。  相似文献   

4.
<正> 板栗是我国特产木本粮食树种。目前板栗林低产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劣种低产树居多,如果利用良种高产树枝条对低产树进行高接换冠,3~5年后其产量将提高10倍以上。现介绍其技术要点于下,供果农参考。1.嫁接时期。青壮龄低产栗树可进行高接换种,衰老期低产栗树  相似文献   

5.
罗辉  杜凌  殷建强  许慰辉  吴国武  韦小丽 《农技服务》2012,29(6):683-684,686
为了提高榕江县低产脐橙果园的产量,整形修剪方法,研究其对高接换种纽荷尔脐橙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整形修剪可以显著增加纽荷尔脐橙冠幅和果实产量,尤以第3年最为明显,其冠幅是对照的1.95倍,单株挂果数较对照提高55%(增加46个),单位面积产量比对照提高60%。整形修剪是一项改造低产果园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正> 目前,板栗林低产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劣种低产树居多;如果利用良种高产树枝条对低产树进行高接换冠,3~5年后其产量将提高10倍以上。现将高接换种技术要点介绍于下,供参考。 (一)嫁接时期。青壮龄低产栗树可进行高接换种,衰老期低产栗树应进行重栽更新,不宜进行高接换种。板栗高接,春夏秋三季均可进行,但以春季枝接成活率较高。枝接在树液开始流动至展叶时进行为好,成活率可达95%以上。 (二)接穗采集。要选择适合本地气候和立地条件、生长健壮、无  相似文献   

7.
核桃高接换优是提高核桃产量、品质及改造低产林的主要途径。本文分析了影响河池市核桃高接换优成活率的因素,提出了提高核桃高接换优成活率的对策,包括合理选择嫁接时期和方法、科学选择砧木和接穗、改进高接换优技术、加强嫁接苗后期管理等方面内容,以期有效提高核桃高接换优成活率,为河池市核桃低产低效林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1986~1990年对9~10年生板栗低产园进行改造试验。试验后连续5 a平均单位面积产量比开始前3 a 平均增加410. 5%, 1990年平均产量达到1 339. 2 kghm- 2, 是开始前3 a 平均产量的9倍。低产园改造主要技术措施是: 高接换种, 缺株补植, 深翻改土, 施足基肥, 因树修剪, 以及套种、追肥和病虫害防治等。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适宜新化的油茶低产林改造模式和关键技术措施,为新化县大面积油茶低产林改造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项目组以新化县圳上镇东风油茶低产林改造项目为研究对象,开展高位嫁接换冠改造、疏伐垦复改造、截干更新改造等3项不同低产林改造措施的对比试验研究。研究结果发现:不同改造措施对油茶树高、树冠、产量均有一定影响。对产量的影响从高到低的排序依次为:高位嫁接换冠截干更新疏伐垦复改造对照地。  相似文献   

10.
我省板栗生产面积大,但由于长期沿用实生繁殖,结果迟、产量低、变异大,劣多优少,严重阻碍了板栗生产的发展。高接换种是我省板栗低产园改造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总结了我省板栗高接换种中所需解决的两个重要问题:一是选择适合我省风土条件的品种;二是采用操作简便、成活率高的高接方法和其高接后的管理措施。对提高我省栗果产量和品质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马麟英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4):6782-6784
[目的]为广西省东兰县板栗的经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广西省东兰县退耕还林地4种立地条件中2种造林模式(板栗纯林、板栗×喜树混交林)下的板栗为研究对象,采用典型抽样和样点调查的方法,研究2种造林模式下板栗前期地径、树高和冠幅的生长量,并与荒山林地板栗成林的生长量进行对比。[结果]2种造林模式下,板栗的经营状况基本一致;纯林中板栗地径、树高和冠幅的年平均生长量分别为1.288 cm、0.644 m、0.594 m,混交林中板栗地径、树高和冠幅的年平均生长量分别为1.125 cm、0.585 m、0.572 m,板栗成林地径、树高和冠幅的年平均生长量分别为1.224 cm、0.608 m、0.581 m。[结论]纯林中板栗生长状况较好,应加强对混交林中板栗的前期管理(如多施有机肥等)。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富集板栗种仁中高纯度总酚酸的方法.[方法]以没食子酸为对照品,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板栗种仁中总酚酸含量;以总酚酸含量为指标,对提取方法进行系统研究;以总酚酸的得率和精制度为考察指标,研究大孔树脂吸附纯化提取物的工艺条件及参数.[结果]用体积分数为75%的乙醇回流提取的总酚酸获得较高的提取率,通过HPD-826型大孔树脂纯化后,总酚酸得率的质量分数达到83.6%以上,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洗脱液总固物中总酚酸的质量分数达到58.1%以上.[结论]采用此种提取及精制方法,可较好地提取纯化板栗种仁中的总酚酸.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板栗苞壳提取物对思茅松毛虫肠道细菌的抑菌作用,为害虫防治及新型植物源生物农药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0株思茅松毛虫3龄和5龄幼虫肠道细菌为供试菌种,采用牛津杯法测定不同有机溶剂板栗苞壳提取物的抑菌效果.[结果]不同有机溶剂板栗苞壳提取物对思茅松毛虫肠道细菌均有一定的抑菌作用,且随着质量浓度的增大抑菌作用逐渐增强,各提取物的抑菌作用大小顺序为乙酸乙酯>乙醇>氯仿>正丁醇>石油醚,其中以乙酸乙酯提取物对思茅松毛虫肠道细菌的抑菌作用最强,最低抑菌质量浓度(MIC)为6.250 mg/mL,石油醚提取物的抑菌作用不明显或无抑菌作用.[结论]板栗苞壳提取物可作为新型植物源生物农药在思茅松毛虫防治中加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天津蓟县板栗密植园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农民的认识误区、栽植密度过大、整形修剪不合理、全园郁闭、产量下降过快等。介绍了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密度调整,包括确定调整目标、调整原则、调整方法;结合密度调整进行树体调整及高接换优。  相似文献   

15.
“施丰乐”对板栗光合特性、水分利用效率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自然降水的条件下,研究了4种不同处理对板栗全年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20、10mg/L浓度的“施丰乐”溶液,可以提高板栗的光合速率,降低蒸腾速率,从而使水分利用效率得到很大的提高,这在干旱缺水的条件下,对提高板栗产量很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嫁接时期与方法对镇安大板栗生长发育的影响,为了规范板栗嫁接技术及产业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方法]2006、2007年,在板栗主产地镇安县采用插皮接、劈接和切接3种方法进行了板栗不同时期嫁接试验,研究了嫁接时期与方法对板栗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在陕南山区,于3月30日至4月10日采用插皮接,成活率在88.6%-93.0%,当年平均抽枝长度132.9cm,效果较好。[结论]插皮接简单易行,可操作性强,便于推广。  相似文献   

17.
以15个锥栗主栽农家品种为材料,通过3 a的调查,研究了生长与产量性状的遗传变异情况,结果表明:不同农家品种间性状变异丰富,平均变异系数为23.84%;梢长和单株产量的变异较大,变异系数分别为36.57%、35.65%;不同农家品种间地径存在显著差异( P≤0.05),树高、梢长、单株结苞数、总苞重、坚果单粒重、出籽率以及单株产量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各性状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单株产量与单株结苞数相关性最高,相关系数为0.855,单株产量与树高、冠幅、坚果单粒重相关性较高,相关系数分别为0.458、0493、0.401;各性状值标准化后排名靠前的3个农家品种为处暑红、乌榛、红仔榛,可为锥栗杂交育种和遗传作图的亲本选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板栗叶片DNA的提取及AFLP反应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以初展开的板栗嫩叶为材料,利用改进的CTAB法,提取到高质量的板栗叶片总DNA。通过优化酶切连接、预扩增、选择性扩增等试验条件,建立了板栗AFLP银染反应体系,得到了清晰的板栗AFLP指纹图谱。为板栗品种的分子标记和板栗品种间亲缘关系等研究奠定了基础。研究结果表明:①DNA模板的质量影响酶切以及后续的连接扩增反应。以初展开的嫩叶提取的板栗叶片总DNA纯度最高,所含蛋白质、小分子杂质少,改良的CTAB提取法可用于板栗AFLP分析,形成清晰的AFLP指纹。②先进行酶切后再进行酶连的反应体系比酶切酶连一起进行的体系效果更好。板栗基因组DNA最佳酶切反应体系为:模板DNA总量500ng,反应体积为25μl,10×Y+/TanqoTMBuffer2.5μl,BSA0.8μl,EcoRI5U,MseI5U。连接反应体系中T4DNA连接酶浓度2U即达最佳效果。酶切、酶连反应最佳温度均为37℃。③以板栗为材料进行AFLP标记时,E AAC+M CAA、E AAC+M CAT和E AGT+M CAT三个引物均获得较好的多态性。其中以E AGT+M CAT引物组合的扩增条带信号强度一致性好,条带分布均匀,能够得到稳定、清晰、分辨率较高的指纹谱带,可进行中国板栗的遗传变异分析。  相似文献   

19.
板栗短雄花序有利于减少树体营养消耗。雄花短化的机理研究对新种质的培育与利用有重要意义。试验从发育中的板栗芽变短雄花序cDNA中获得一个酰基转移酶cDNA全长。该结构基因包括一个1 335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一个含445个氨基酸的完整阅读框架,预测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49kD,无跨膜结构。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发现该酶在正常花序和芽变花序发育过程中表达量存在差异,短雄花序顶端死亡脱落时该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正常雄花序。初步推断在短雄花序生长发育过程中,该酶参与了花序顶端细胞的程序性死亡过程,其较高的表达是造成雄花序顶端死亡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0.
柞水板栗优树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12年的选优研究,决选出两株高产优质板栗优树——柞板11号、柞板14号。嫁接繁殖后,无性系仍保持着中选优树的优良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