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鲑科鱼类的增养殖过程中,提高种苗生产所需优良亲鱼所产的种卵利用率就能节省培育鱼的经费、劳动力、场所等。因此,有效的利用亲鱼的技术开发是势在必行的。本试验主要对种苗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采卵方法进行改进,讨论其最佳方法及确定工艺操作规程。鲑鳟鱼类采卵方法有:挤出法和切开法。挤出法用于虹鳟,切开法用于大麻哈鱼(鲑  相似文献   

2.
高白鲑系鲑科白鲑属鱼类,原产苏联,我国引进后进行人工孵化、仔鱼饲育、鱼种培育、亲鱼饲养、人工产卵、孵化、获得了仔代.本文详细介绍了仔鱼饲育条件、技术,成活率达71.15%~85.64%.鱼种培育采用常规方法,但易患鱼病,影响成活率.亲鱼培育采用流水集约化养殖于11月下旬达性成熟进行人工繁殖,本文介绍了人工采卵,授精、脱粘、洗卵及人工孵化技术.  相似文献   

3.
高白鲑养殖、繁殖技术的研究总结报告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高白鲑系鲑科白鲑属鱼类,原产苏联,我国引进后进行人工孵化、仔鱼饲育、鱼种培育、亲鱼饲养、人工产卵、孵化、获得了仔代。本详细介绍了仔鱼饲育条件、技术,成活率达71.15%-85.64%。鱼种培育采用常规方法,但易患鱼病,影响成活率。亲鱼培育采用流水集约化养殖于11月下旬达性成熟进行人工繁殖,本介绍 了人工采卵,授精、脱粘、洗卵及人工孵化技术。  相似文献   

4.
花羔红点鲑是原产于黑龙江省东南和吉林东部长白山区的野生鲑科红点鲑属鱼类,目前正在进行家化养殖试验,本文初步探讨了其发眼卵长途运输技术。 1.发眼卵 运输用发眼卵2.48万粒,是2001年10月28日在吉林省长白县细鳞、花羔红点鲑养殖场经人工采卵获得的3龄亲鱼受精卵。孵化用水水温7℃~8℃,11月28日发眼,12月8日14时孵化积温274℃·d时起运。卵呈淡黄色,粒径4.4mm~4.6mm,卵内淡灰色卷曲的稚鱼身体及黑色眼  相似文献   

5.
为实现鸭绿江茴鱼全人工繁育,选择人工繁殖的3龄鸭绿江茴鱼进行了繁育试验。在水泥池中,投喂鲑鳟鱼配合饲料进行亲鱼培育。当亲鱼达性成熟后,采用激素诱导、等渗液洗卵以及浸卵授精等方法获得受精卵;之后将受精卵放在玻璃钢平列槽中进行孵化;在玻璃钢槽中进行稚鱼培育,其间投喂卤虫无节幼体;在室外水泥池进行幼鱼培育,其间投喂海溞和配合饲料。试验结果:亲鱼培育成活率为95.0%;共采卵3 711万粒,采卵率为96.7%;共获得受精卵3 210万粒,受精率为86.5%;发眼积温为110~121℃·d,发眼率为93.0%;出苗积温为175~221℃·d,孵化率为90.6%;仔鱼上浮积温为235~242℃·d,共获得上浮仔鱼2 623万尾。经过101 d的培育,共获得体质量0.5 g的稚鱼2 544万尾,稚鱼培育成活率为97.0%;经158 d培育,共获得体质量3.0 g的幼鱼2 379万尾,幼鱼培育成活率为93.5%。  相似文献   

6.
大菱鲆人工繁殖与养殖技术讲座(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雷霁霖  门强 《齐鲁渔业》2002,19(10):47-48
2大菱鲆人工繁殖技术大菱鲆人工繁殖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已在欧洲进行了30多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大菱鲆的人工繁殖与其它鲆鲽类有相似之处,但也有其自身的特点,表现在大菱鲆亲鱼在人工条件下不能自然产卵受精,排卵节律特殊,最佳采卵“窗口”狭窄和日采优质卵率低等,卵子的受精率、孵化率以及苗种的成活率低等,人工育苗难度大,成为发展规模养殖的瓶颈。要达到理想的繁殖效果,就必须从亲鱼培育着手,严格执行生产和技术操作规程。2。1亲鱼培育和采卵2.1.1亲鱼的选择 从2龄养殖成鱼中选择体形完整、色泽正常、健康活泼、体表光亮、体重在1.5~2.0kg以上的亲体作为繁殖用亲鱼。雌雄比例为2:1,至少要达到1:1。单茬育  相似文献   

7.
花羔红点鲑驯养繁育试验与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9年首次将鸭绿江野生花羔红点鲑驯养性成熟,1992年人工采卵1.5万粒;1998年从第一代亲鱼采卵16万粒,受精率90%,孵化率80%,幼鱼饲养成活率50%。  相似文献   

8.
总论     
020384台湾省鱼类仔鱼培育技术二Tech-ni明es in finfish larvieulture in Taiwan[刊,英]/L iao IC,Su HM,Chang EY//Aquac.一2001,200(1甩)一1一31 台湾省现在已能对90多种鱼类进行仔鱼培育。每年能够生产几十亿鱼苗。现代化和先进技术的应用使得台湾省在仔鱼培育方面居于世界领先地位。这种成功可归因于:(1)亲鱼的成功管理,包括亲鱼采集、培养、催熟及产卵、采卵和孵化。(2)采用室外和室内方式进行培苗。(3)饵料生物培养技术的确立。在仔鱼培育过程当中,自相残杀、水质控制困难及病害爆发经常会引起仔鱼大量死亡。然而,影响仔鱼后期…  相似文献   

9.
银鲑(Oncorhynchus kisutch),原产美国。1999年发眼卵引进北京地区。2001年12月至翌年5月,利用首次育成的亲鱼进行了苗种繁育试验。 一、材料与方法 1.试验用雌亲鱼是288尾24~27月龄初次性成熟的个体,体更0.95~1.47千克,平均1.35千克。每7天进行一次成熟鱼筛选和采卵、授精。雄鱼是同月龄个体。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系统介绍了山女鳟人工繁育的主要技术要点,从山女鳟的亲鱼选择及培育、人工采卵、人工孵化等方面进行了系统介绍。本次研究内容主要来自黑龙江水产研究所渤海冷水性鱼类试验站的山女鳟人工繁育的主要过程及一些相关资料。池养山女鳟2年性成熟,产卵排精后死亡率很高,寿命2—3年,多为2年,及少可达4年。山女鳟繁殖时间是10月至11月份,繁殖水温在13℃以下,水温15℃左右开始产卵,怀卵量与鱼体大小成正比例,多在300粒左右,卵重占鱼体重的23—24%。满2年的山女鳟大的可达500g左右。416g重亲鱼,可采卵1360粒,760g重的亲鱼,可采卵2799粒。卵为端黄卵,球形,沉性。直径3.5—6.0mm。卵黄淡黄色或橙黄色,受精卵孵化积温达200℃进入发眼期,积温400℃破膜孵出。人工养殖条件下山女鳟1周年生长最高可达130g,平均值为56g。采用挤腹采卵,取精,干导法人工授精,待受精止水膨胀后放入桶式孵化器进行流水孵化。  相似文献   

11.
石鲽人工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石鳞的生物学特性,对其人工育苗中的亲鱼选择培育、采卵授精、人工孵化、仔稚鱼培育等关键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并探讨了其与水温、光照等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中国水产》2013,(9):35-35
贵州省毕节市水产站田坝桥基地2012年选择子一代昆明裂腹鱼10组,通过亲鱼培育等,2013年5月进行催产试验并获成功,共卵2万余粒,培养鱼苗3000余尾。标志着长江上游这一珍稀特有鱼类的研究取得了又一个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13.
银鲑亲鱼培育技术及繁殖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鲑 (Oncorhynchuskisutch)又名银大马哈鱼 ,属鲱形目、鲑科、大马哈鱼属 ,朔河性洄游鱼类。原产于北美洲 ,经美国鱼类学家多年的驯化 ,能够在淡水里生活养殖。我所 2 0 0 0年 5月首次从北京康鑫水产公司引进银鲑苗种 10 0 0尾 ,进行养殖试验 ,取得了良好的结果。 2 0 0 1年进行亲鱼培育和人工繁殖试验 ,虽然繁殖试验的结果不理想 ,但是从中掌握了银鲑的一些繁殖生物学特性 ,可以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参考。1 亲鱼培育银鲑亲鱼培育前期以育肥为主 ,饲料配方中鱼粉占 5 0 %以上 ,脂肪添加量为 4~ 6 % ,加大投喂量使其体重…  相似文献   

14.
以往红鳍东方鲀河豚的孵化用卵的来源有两个途径,一是在孵化季节从海区捕捞亲鱼进行人工授精孵化。二是从日本进口受精卵进行孵化,这里介绍一下河豚鱼亲鱼的人工培育及人工授精过程。一、亲鱼培育一亲鱼的选择选择满2龄,最好是3龄的,要求个体较大,肥满度好,体表无损,体质健壮纯种的亲鱼若干尾。二亲鱼的培育方法亲鱼培育包括室内与室外培育两个阶段,其中室外培育阶段即商品鱼的培育阶段,这里就不做详细论述,现只介绍一下亲鱼的室内培育。1.培育池的选择可选用育苗室的水泥池进行亲鱼的培育。10月份亲鱼入室前后…  相似文献   

15.
<正>一、材料与方法1.亲鱼选择繁殖所用的亲鱼是在救护中心人工培育的亲鱼。亲鱼要求雌性个体腹部膨大、柔软,肛门突出、发红,轻轻挤压腹部,即可流卵。(1)用100毫克/升的高锰酸钾对产卵池消毒,注入温度为8℃机井水,水深控制在0.8~1.0米。(2)从人工培育的亲鱼中挑选成熟较好的种鱼,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道了陆封型大西洋鲑全人工繁殖的实验结果。 2 0 0 0年 1月从美国缅因州格兰特湖增殖站引进的陆封型大西鲑发眼卵 ,在北京房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鲟鱼繁育技术工程中心进行了发眼卵孵化、苗种培育 ,亲鱼养成实验研究。结果表明 :引进的发眼卵经 930d ( 1 1 783度日 )培育成产卵亲鱼 ,雌、雄亲鱼成熟系数分别为 42 7%、 4 2 3% ;怀卵量为 1 0 98~ 362 1粒 /尾 (叉长 36~ 5 5cm) ,平均卵径 5 4mm (吸水膨胀前 )、 6 2mm(吸水后 ) ;平均卵重 8 5粒 /g (吸水后 )、 7 5粒 /g (吸水前 ) ;精液浓度 2 0 0亿个 /ml,精子寿命 70~ 90s,精子快速运动时间为 2 0~ 40s;个体繁殖率E (粒 )与叉长 (L)的相关公式为E =1 32 5L - 3671 8,相关系数r=0 89。受精卵在水温 6~ 1 1℃进行孵化 ,达到发眼所需积温为 2 64 5℃·d ;达到破膜所需 483℃·d ;仔鱼上浮所需 880℃·d。试验亲鱼雌、雄按 2比 1配组 ,1 0 75尾雌鱼共采卵 90 47万粒 ,受精率为 89 88%、发眼率为77 83%。产卵后 ( 3个月后 )存活率分别为雌鱼 30 % ,雄鱼 1 0 %。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乌江彭水水电站沿河鱼类增殖放流站工艺设计方案,主要包括3方面内容:(1)放流对象:在乌江干流及合适的支流增殖放流珍稀特有鱼类,补充其种群数量,年放流胭脂鱼(Myxocyprinus asiaticus)、岩原鲤(Procypris rabaudi)、中华倒刺鲃(Spinibarbus sinensis)、白甲鱼(Onychostoma sima)、华鲮(Sinilabeo rendahli)共计16万尾.(2)规模及选址:亲鱼需求量设定为625 kg;1.5cm苗种产出量为23.85万尾,4~6cm苗种17.43万尾,15cm苗种2.03万尾;站址选择在沿河县水产站下属鱼种场,占地2hm2;主要建筑物包括蓄水沉淀池(400m2)、催产孵化及开口鱼苗培育车间(450m2)、亲鱼培育车间(1008m2)、鱼种培育车间(450m2);养殖设施包括催产池2口、亲鱼培育池30口,玻璃钢孵化槽2个、尤先科孵化槽3个、孵化桶5个、圆形开口苗培养缸30个、圆形鱼种培育缸40个、活饵培育池2口、防疫隔离池2口.(3)运行管理:包括机构设置、人员编制与职责、鱼类增殖放流站管理技术规范、生产管理、标志放流、科普展示以及放流效果监测.  相似文献   

18.
国外简讯     
鱼类雌、雄性的定向培育日本北海道大学小野里教授应用鱼卵和精子的遗传工程技术,对鲑科八种鱼类的雌、雄稚鱼作了定向培育试验,业已获得成功。该项技术可望对鱼类的品种改良及增产方面发挥作用。研究认为:在生产雌鱼时,先用紫外线照射雄鱼精子,破坏其染色体后再让其与卵结合。这种受精卵不进行分裂,但在施加650~700大气压的情况下,则卵中两条雌性染色体就开始细胞分裂,从而全部育成雌鱼,但其孵化率低于通常的鲑科鱼类(90%),为60%,同时这种雌鱼由于亲鱼的隐性遗传基因强,所以繁殖率低,然而通过选育,用同样方法连续培养2~3代,则可得到较好的纯系雌性鱼。生产雄鱼时,相反地把卵的染色体破坏,使其与普通的精于受精。一般,受精卵的染色体各具雌、雄鱼的一半,但在受精卵分裂时施加与上述相同的压力,  相似文献   

19.
<正> 每年3~5月是鱼类苗种繁育的黄金季节,初春又是亲鱼性腺发育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亲鱼培育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养殖鱼类人工繁殖的成败。春季培育好亲鱼,是实现全年养鱼高产的重要一环,必须引起高度重视。1 鱼池选择及放养密度。应当选择水源充足、无污染、水质肥瘦适当且排灌方便的成鱼池作为亲鱼培育池。池塘以0.2~0.267h~2大小,水深2m左右的长方形池为好。每0.067hm~2水面放养亲鱼的密度不宜超过150kg。  相似文献   

20.
池养香鱼人工繁殖与苗种培育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正> 香鱼(Plecoglossus altivelis)是一种名贵的经济鱼类。我们于1983年开始对池塘养成的香鱼进行了人工繁殖与苗种培育的研究,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材料与方法 1.亲鱼培育及催产亲鱼的选择亲鱼于9月底选自人工苗种养成的香鱼,体重在10—100克,专池(面积168米~2、深1.2米、水泥结构)培育。采用鱼粉加溪流岩石上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