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研究生"试验设计"课程能够有效指导科学试验设计、试验结果统计分析,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实践性。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原来的"试验设计"课程教学模式不利于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动机、不利于教学相长和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薄弱。针对该课程特点和教学中的问题,构建了科研应用驱动型教学模式,具体内容包括问题解决式预习提问、精心设计教学方案、"纠错式"案例教学、充分运用现代技术手段、改革考核方式等5个方面。从改革效果反馈看,该教学模式不断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促使学生进行自主应用的持续深度学习,激发了研究生对"试验设计"课程的学习兴趣,提升了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达到了教学目的,符合现代高等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2.
高等林业院校“气象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象学”是高等林业院校林学、水土保持等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通过对《气象学》教材内容、课堂教学、实验实习教学和考试模式的改革,从单向灌输式教学转向双向互动启发式教学,从注重学生对知识的学习转向注重学生获取知识能力的培养,形成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讲解与自学相结合的新的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学习“气象学”课程的兴趣,改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了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农林气象学"课程是高等农林院校植物生产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其学习内容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拓展性,单凭传统的课堂讲授完成教学存在一定的困难。针对"农林气象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重理论轻实践,气象学实验、教学实习与教材内容各自独立,理论与实践、教学与科研结合不紧密等问题,提出了建设教学-科研平台的课程改革措施,阐述了该教学-科研平台的建设过程及应用效果。教学实践证明,该教学-科研平台的运用,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科研意识,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木制品生产工艺学"是木材科学与工程及家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必修课程,但现有的课程教学大多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进行,理论知识的讲授较为详细,而实践教学环节欠缺,导致学生参与课程教学的程度较低,加之课程考核形式单一,使学习及教学效果都不够理想。针对这些问题,以企业木制品生产过程实例为载体,采用"理论讲解-小组实践-总结创新"的参与引导式教学模式,对课程教学进行了改革。一是由实际案例导入课程教学的"理论讲解",让学生直观了解理论知识的来源及在实践中的应用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展"小组实践",让学生通过实践去内化和应用理论知识。三是教师引导学生对课程知识进行"总结创新",将生产中的表面现象提升到理论高度,使学生在以后的实际工作中能熟练运用理论知识去指导实践,从而解决更多的生产实际问题。四是采取以问题为导向的课程考核方式。以企业实际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考题,可以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在进入工作岗位后能尽快融入到实际生产中。通过教学改革,激发了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提升了团队合作的能力。同时,参与引导式教学模式对其他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也能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指出了天气学原理是气象学专业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其特点是公式多、理论性强。总结了该课程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等方面提出了几点改进建议,以期提高教学质量,重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创新意识和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实践教学是学生巩固理论知识的必要途径和有效手段。"水土保持工程学"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因此实践教学是"水土保持工程学"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教学实习基地为依托,分析了"水土保持工程学"课程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水土保持工程学"课程实践教学的改革措施:首先应丰富实践教学内容;其次采取灵活多样的实践教学方法;第三,完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使其更具科学性。通过"水土保持工程学"课程实践教学的改革,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实践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电子系统综合设计"是电气类学生的重要基础课。针对课程教学存在的学生学习状况不佳、教师教学理念陈旧、课程考核形式单一等问题,探讨了课程教学改革的措施:首先确立了"电子系统综合设计"课程教学应吸收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和项目驱动教学法的优点,设计开放性题目以提升课程内容的实用性与系统性的改革思路;其次探讨了课程教学改革的模式和方法。传统的"电子系统综合设计"课程教学模式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改革后的课程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讲授为辅,在学生参与方案论证、设计、制作、测试、分析和汇报的过程中,教师以引导为主;同时设立开放式任务选题,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文献查阅、方案论证、理论分析、实践设计、调试验证与答辩演示等整个过程中;建立全面科学的课程考核评价方法。课程教学改革后,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与主动性,提升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8.
"森林动植物检疫学"是高等农林院校森林保护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课程内容涵盖面广,既有抽象的理论知识,又有较强的实践应用性,这对教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为了提高教学效果,课程组基于课程内容的特点与相应的教学目标,探索了讲授法、案例教学法和任务驱动型教学法相结合的多元化教学方法。教学实践证明,多元化教学方法的实施有效弥补了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参与意识,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促进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促进了课程的建设。  相似文献   

9.
"水工艺仪表与控制"是给排水工程、环境工程等相关专业的基础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针对目前高等林业院校"水工艺仪表与控制"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学生缺少对林业生态环境的认知、课程教学内容安排不合理、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探讨了基于"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的高等林业院校"水工艺仪表与控制"课程案例式教学的实施方法:一是选取与"林"相关的教学案例;二是通过典型教学案例丰富课程教学内容;三是采取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开展案例教学。课程教学结束后,针对北京林业大学环境学院给排水专业已完成"水工艺仪表与控制"课程学习的大三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73%的学生对案例式教学表示肯定;50%的学生认为案例式教学提高了他们对课程知识的理解程度,激发了他们对课程学习的热情;通过林业工程相关案例的学习,提高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增强了高等林业院校学生的专业使命感。  相似文献   

10.
农业昆虫学是植物保护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教学方法影响着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兴趣和掌握知识的能力。而传统的教学方法存在课程设置单一、学生积极性不高、师生互动不足等问题。为了适应新时代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结合新疆地域特点,对农业昆虫学进行了课堂讲授内容的改革,以帮助学生掌握害虫发生新动态以及害虫防治方法;对实验课程的改革,以学生为本,促进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和教学模式的多样化;对考核方式的改革,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通过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不仅提高了教学质量,还增加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他们对农业昆虫学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1.
植物是风景园林的重要素材,"园林植物基础"是风景园林专业植物类课程版块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园林植物基础"课程具有专业术语抽象和知识体系庞杂两个特点,使学生在学习"园林植物基础"课程知识时产生畏难情绪。针对"园林植物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教学方法单一和实践教学设计缺乏科学性的问题,进行了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围绕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进行了综合运用习题训练法、实物教学法、引导性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的实践,同时将课程考核融入教学全过程。教学方法的改革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升了学生学习的信心,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该文针对"理论力学"课程的特点,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理念方面对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合理安排新课、习题课和课堂讨论,加强课程网络化建设以及构建合理的考核体系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根据"木材改性"课程的特点,结合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提出了"木材改性"课程教学改革的新思路:首先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并要突出教学重点,关注学科的前沿和热点问题;其次要改革教学方法,结合课外作业和课堂讨论的方式进行课堂讲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三,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启发和引导学生学习,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第四,改革课程考试方式,采取多种考核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课程教学改革提升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学习动机能引发、维持和强化大学生的学习活动.为提升“信息管理导论”课的教学效果,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为教改核心,围绕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开展了一系列教学探索.通过引导学生对专业产生认同感,对理论产生探究欲,培养学生专业思维;通过提高专业能力、引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改革考核方式等措施,全面激发学生内在、外在、近景性、远景性等多种学习动机,促使学生积极学习,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5.
"湿地生态学"是一门综合性强、理论内容丰富、研究进展迅速和实践应用广泛的课程,该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的改革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兴趣。为进一步优化"湿地生态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对"湿地生态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反馈和考核方式等进行了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6.
"水彩风景画"是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开设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是专业设计课程的基础,对于园林专业的整体教学具有着重要的意义。水彩风景画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借助水彩画技法,通过快速记录及富有表现力的色彩进行设计表达的能力。由于授课对象多是美术零基础的学生,所以增大了讲授的困难。针对目前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学时少、授课内容不集中、缺乏实践课时、学生缺少自主创新能力、没有学习信心等问题,探讨了课程教学改革的内容:首先,要优化教学内容;其次,要丰富教学手段;第三,应加强学科交叉及教师之间的学习;第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从"实境再现"到"意趣表现"的设计能力。课程改革后,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对课程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当前,"森林昆虫学"课程实践教学内容的改革迫在眉睫,其原因是我国本科教学现阶段的人才培养模式对专业课程产生了较大冲击,使得学生参与实践的时间大幅压缩;教学内容较陈旧;教学手段跟不上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实践的积极性不高;就业单位希望"淘"到能解决实际问题而无需较多培训就能直接上岗的技术型人才。构建了新的"森林昆虫学"课程实践教学内容,包括基于现场教学的昆虫标本采集及其制作、基于现场教学和"互联网+"昆虫标本的鉴定、基于虚拟仿真+实操的昆虫生物生态学特性观察、基于虚拟仿真的害虫预防控制技术的实践。在"森林昆虫学"课程实践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将学生分组合作学习和任务驱动性的探究式学习的教学策略,探究性的探究式学习、兴趣目标驱动的自主型学习和面对面互动的合作学习教学策略,问题驱动的师生互动型教学策略,兴趣目标驱动和问题驱动的师生互动型教学策略。经过近几年的研究与实践,构建的"森林昆虫学"课程实践内容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主要体现在改革后学生的平均实践总成绩增加了12%,理论课程考试成绩的优良率由改革前的76%提高至88%。这些成绩为"森林昆虫学"课程实践教学内容的继续改革增添了信心。  相似文献   

18.
插花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针对"插花艺术"课程教学的特点,总结了现行教学的不足,如重理论、轻实践,理论和实践教学脱节以及缺乏创新教学环节等。针对这些问题,探讨了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应遵循的原则和方法:首先教学改革应依据教育心理学原理的遵循性原则、教学内容与结构的针对性原则、教育手段与方法的适用性原则,以此为基础,构建"理论—实践—创新"三级教学模式。"插花艺术"课程教学改革首先应精简理论教学,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其次要强化实践教学,改良实践教学环节;第三要活化创新教学,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第四应进一步改革课程考核机制,以保障新教学模式的有效施行。从教学改革效果看,"插花艺术"课程教学的新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激发了学生学习插花艺术的热情。  相似文献   

19.
"园林设计"课程是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和园林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经过60多年的发展建设,已形成较为完善的教学体系。随着北京林业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的推进和国际风景园林学科的深入发展,为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他们系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原有课程教学体系的基础上,打破了传统教学限制,引入图解概念和相关理论,对课程教学进行了改革探索:首先,增加了与图解技术相适应的教学内容;其次,以案例分析的形式讲授图解技术;最后,基于图解技术,按照"场地-策略-设计-技术"4个流程展开课程教学,突出图解技术在各阶段的运用。教学实践证明,改革后的"园林设计"课程教学获得大部分学生的认可,促进了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20.
针对环境工程专业"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课程的特点,探讨了案例式教学在该课程教学中实施的可行性。同时针对"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噪声污染控制工程"教学内容为例,从工程案例的教案设计、课堂教学方式和实际工程综合训练3个方面对"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课程开展案例式教学进行了探索。首先应利用工程案例进行教学,增强学生对课程教学内容的理解;其次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增强学生课堂的参与度;第三,利用综合实践训练,增强学生对所学污染控制技术的应用能力。"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课程实施案例式教学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了学生解决复杂环境问题的能力,满足了环境工程专业教育认证的要求,培养了高质量的环境工程实践型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