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小流域生态经济系统的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应用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价法对黑龙江省海沦市光荣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发展生态经济的效果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光荣小流域经过5 a的综合治理,经济系统有了较大发展,但仍处于初级阶段,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2.
以凌源市双塔小流域为对象,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双塔小流域综合治理后生态经济系统健康状况进行评价,定量分析双塔小流域历经10 a的综合治理生态经济系统恢复发展过程。结果表明,双塔小流域经过10 a左右的治理恢复,生态系统健康指数由2006年的0.174 2提高到2016年的0.844 2,实现生态健康、经济活跃。  相似文献   

3.
从生态农业建设的角度对小流域生态系统进行评价 ,可为今后农业生态建设、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经验。采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对普兰店市天新小流域生态经济建设进行评价 ,分析认为 :该流域经过 5a的综合治理 ,8a的实践检验 ,到 2 0 0 0年小流域生态经济系统已达到高级生态经济系统 ,即系统综合治理生态经济系统建设达到高级标准 ,系统处于良性循环 ,生态效益 >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证明该流域治理方法得当 ,技术路线合理 ,经济效益显著 ,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为了能够系统、科学地评价小流域治理综合效益,应综合考虑经济学、评价学和生态学等相关知识,构建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模型科学评价了岫岩县门楼生态清洁型小流域的社会、经济与生态效益。结果表明:通过实施环境整治、道路整治和排水工程等人居环境改善工程,布设道路绿化和沟道生态治理等生态环境工程,2019年岫岩县门楼小流域的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开始凸显,且呈现出不断增强的态势;多要素、多目标评价体系的量化分析、层次分析模型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可为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方案的设计及其效果评价提供数据支撑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根据头道沟小流域经济、社会与自然系统特征,在遵循实用性、可操作性、代表性、科学性原则的基础上,从人居环境整治、生态农业、水土流失与流域水系综合治理3个方面利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法构建生态清洁度综合评价框架体系。研究表明:影响三道沟小流域生态清洁度的主要参数有人居环境整治、生态农业发展、水土流失与水系综合治理;三道沟小流域系统处于稳定、协调的“清洁”型良好发展状态,综合治理项目的建设促进了流域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与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有效地控制了面源污染并改善了当地生产条件,为人们提供了优美的生态、清洁的水源和宜居的环境;可为低山丘陵区生态清洁型小流域的建设、效果评价和工程方案的制定提供数据支持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6.
以桓仁满族自治县臭里头小流域为例,利用层次分析法分别从社会、经济、水保生态和防洪减灾等方面建立了指标体系;然后结合该小流域实际状况、治理目标以及灾害特点,运用模糊数学法定量评价了流域综合治理效益。结果表明:所构建的指标体系基本能够反映流域治理的各个方面,在桓仁满族自治县具有良好的适用性;臭里头小流域在2010—2015年的单项效益与综合治理效益均呈现出一定的上升趋势,并以经济与防洪减灾效益最为显著。研究成果可为该流域水土流失治理和效益评价提供一定的依据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川南地区典型生态清洁小流域清溪谷小流域的生态清洁程度,以期有效指导山区各级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工程实施方案的制定,同时为类似区域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及其效果评价提供科学理论与数据支持。[方法]依据科学性、代表性、可操作性、适用性等原则,结合清溪谷小流域的自然、社会和经济特征,采用模糊数学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川南地区清溪谷典型小流域生态清洁度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框架。[结果]清溪谷典型小流域生态清洁度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包含生态区、生产区、生活区3个子系统,初选沟道水文形态、农业用地比例、生活污水处理率等24项作为评价指标。流域水系整治及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生态指标所占权重为0.247,生态农业发展指标所占权重为0.373,人居环境整治所占权重为0.380。清溪谷典型小流域生态清洁度综合评价指数分值为0.772,达到"清洁"等级。清溪谷生态清洁小流域系统处于良性、协调、稳定的发展状态。[结论]通过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改善了当地农业生产条件,完善了产业结构调整,有效控制了面源污染,提供了洁净的水源、优美的生态和人居环境,促进了流域水土资源、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黑牛河小流域生态经济系统健康诊断方法探索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索小流域生态经济系统健康模式,在分析东北低山丘陵区黑牛河小流域现状及特征的基础上,对该区小流域生态经济系统的健康状况进行定量诊断评价。选择31个因素作为参评因子,建立诊断指标体系;运用熵技术支持下的AHP法确定指标权重,选用模糊隶属函数进行指标量化,线性加权函数法建立各级诊断模型,诊断评判出小流域系统健康水平;引进“障碍度”“优势度”等概念进行病理障碍和优势诊断,并针对主要障碍因素和优势提出了小流域健康发展的具体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浙西山区上梧溪小流域生态恢复工程效益评价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分析了浙西上梧溪小流域生态恢复工程措施,采用层次分析及模糊综合分析相结合方法,建立了该小流域生态恢复工程效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用欧式距离模型结合模糊聚类分析法对生态恢复工程效益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10.
根据坝系规划评价的原则和层次分析法,选取了3个层次、9个指标的坝系规划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分析研究得出坝系规划评价指标体系各指标的计算方法,并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值,最终计算出小流域坝系规划综合指数。计算结果显示,小流域坝系规划综合指数越大,经济、社会、生态3大效益也越大,因此在小流域坝系多方案规划中选择综合指数最大的作为优化方案。该方法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以单家店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对其2014~2017年的综合治理效益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系统科学的评价。研究表明:单家店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发挥了显著的综合效益,其中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指数分别增加了71.0%、25.6%、16.8%,相对于项目实施前综合效益指数提高了39.2%;可为单家店小流域水土保持规划与综合治理效益评价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陕南秦巴山区小流域水土保持治理综合效益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特征出发,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窑沟小流域水土保持示范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和基础资料的收集,应用生态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筛选并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善的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和多层次模糊评价法对该示范区的水土保持治理综合效益进行了定量评价。评价结果显示:窖沟流域的综合治理取得了显著的成效,2006年、2007年、2008年的综合效益指数分别为55,65,77,生态经济系统进入初级良性循环阶段。三大效益中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效益指数分别从2006年的58,81增加到2008年的98和100。  相似文献   

13.
湖南省小流域生态安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该文通过收集整理湖南省小流域基础数据,结合实际调查完成对湘东、湘南、湘西3个区域11个典型小流域生态安全评价指标的筛选。基于小流域水土资源、生态环境及社会经济三个方面的复合表征,采用层次分析法、专家咨询法等方法建立可适用于南方红壤区小流域生态安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评价结果表明:(1)总体而言,湖南省各地区小流域生态现状评价为基本安全,湘西地区的生态现状安全程度要高于其他地区,具体次序为:湘西较好,湘南次之,湘东较差;(2)小流域生态安全综合评价指数分布与水土流失率分布范围有较好的一致性,水土流失率大的流域,其生态安全综合指数明显偏低,两者存在较强的负相关性;(3)通过小流域生态安全的障碍因素分析,影响湖南省小流域生态安全的主要障碍因素为土壤侵蚀量、水土流失率、水土流失治理率及人均纯收入等。  相似文献   

14.
沟道生态健康状况直接影响河流湖泊生态健康。基于北京市第一次水务普查数据,采用层次分析法、加权平均法、空间分析法等数据分析方法,综合考虑主沟道自然状况和人为干扰情况,研究建立了小流域主沟道生态健康指标体系和评价体系,对门头沟86条小流域主沟道进行了指标分析和生态健康状况评价。结果表明:门头沟大部分主沟道生态健康状况在一般以上,接近市区的沟道生态健康状况较差,远离市区的沟道生态健康状况较好。  相似文献   

15.
以生态学基础知识为基础,通过查阅经济学和社会学相关文献资料,以科学的评价理论为标准建立了海城市松树沟小流域综合治理效益评价体系。根据松树沟小流域的水土保持关键技术特征选取适宜的评价指标权重,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模型对该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通过采取有效的综合治理措施,松河沟小流域2007—2016年各项评价指标值逐渐提高,综合治理措施可有效提高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且具有良好的发展趋势。基于层次分析法所建立的预测模型,可准确的对评价体系进行量化分析,可为类似案例评价分析提供一定参考和研究依据。  相似文献   

16.
根据工程实践经验分析了朝阳县六家子小流域综合治理现状,然后从生态、社会、经济3个方面选择典型指标并建立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综合评价了其综合治理效果,以期为促进六家子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和综合效益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以海城市石头寨小流域为案例,通过对项目区治理情况的整体分析,选用层次分析模型定量评价了2015-2018年小流域的综合治理效益,以期为完善治理效益评价体系和整治措施的适宜性分析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研究期间系统内部效益的变化能够利用各子系统指标值的大小反映,石头寨小流域水土保持项目可大大降低土壤流失量和控制水土流失危害,促进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和农村经济发展,项目的实施具有显著的社会、经济、生态和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8.
水土流失区小流域植被修复后生态健康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建昌沟小流域为对象,利用层次分析法选取林草覆盖度、土地利用覆盖优势度指数、林地质量、基本农田实现率、农业产投比、人均粮食、人均收入、人均第三产业产值、系统抗逆力、土壤侵蚀率、土壤侵蚀模数、对农业依赖程度等反映小流域植被修复后生态健康状况的评价指标,定量分析了辽西水土流失区小流域植被修复后生态健康状况。研究表明,该小流域经过10余年的生态建设,历经起始阶段、恢复阶段后进入稳定健康阶段,其健康指数由1997年的0.207增加到2007年的0.723。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彰武县乐园小流域水土保持效益影响因素和工程特性的系统分析,从社会、经济、生态和水土保持4个方面选择13个关键指标构建后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利用熵值法与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组合权重,采用改进的集对分析模型、评价标准和指标数据进行效益后评价。结果表明:该工程的社会、生态和水保效益显著,整体达到Ⅱ级标准,流域可开发潜力与空间较大、治理成效显著,可以为流域水土保持治理及其效益后评价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20.
以本溪县万利小流域治理项目为例,从社会、经济和生态3个层面综合评价了小流域各项治理措施的效益状况,为本溪县水土保持规划提供一定的指导。结果显示:万利小流域治理项目的生态和社会效益显著,每年可产生直接经济效益38.53万元;国民经济评价应考虑生态效益,该治理项目经济可行,且综合效益巨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