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柑橘黄龙病植株叶片中脉内生真菌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柑橘黄龙病植株叶片中脉中分离获得内生真菌21株,经分子鉴定属于11个属,优势菌群是炭疽菌属。从健康植株中分离获得内生真菌35株,经分子鉴定属于18个属,优势菌群同样是炭疽菌属。黄龙病植株内生真菌数量和种类都少于健康植株。  相似文献   

2.
通过组织分离方法对广东省化州市橘红种植园内所采的化橘红(Exocarpium citri Grandis)果、枝、叶组织内的内生真菌多样性进行研究,并采用形态与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鉴定菌株. 结果显示,从化橘红果、枝、叶600个组织块中,共分离得到404株内生真菌. 依据形态鉴定及ITS序列分子鉴定,初步鉴定379株内生真菌,并将其分为16个分类单元,经鉴定归于镰刀菌属(Fusarium)、炭疽菌属(Colletotrichum)、色二孢菌属(Lasiodiplodia)、间座壳属(Diaporthe)、光黑壳属(Preussia)、稻黑孢菌属(Nigrospora)、拟盘多毛孢属(Pestalotiopsis)、弯孢属(Curvularia)、隔孢伏革属(Peniophora)、叶点霉属(Phyllosticta)、枝孢属(Cladosporium)、球腔菌属(Mycosphaerella)、假尾孢属(Pseudocercospora)、附球菌属(Epicoccum)、拟层孔菌(Fomitopsis)和毛霉属Mucor),其中炭疽菌属与间座壳属是化橘红的优势菌株,其相对频率分别为44.6% 和34.2%,远远高于其他类群. 内生真菌在枝组织中的分离率为91%. 研究结果表明化橘红内生真菌分布具有一定的组织特异性,为进一步从化橘红内生真菌中筛选活性中药成分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宁夏炭疽菌属真菌资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炭疽菌属真菌是一类重要的植物病原菌,研究碳疽菌属真菌不仅能为植物病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可丰富真菌资源多样性研究。通过实地考察、采集标本和分离培养菌种,从宁夏回族自治区境内共鉴定发现炭疽菌属真菌13种,分别是粒毛盘孢、菊刺盘孢、葱炭疽菌、盘长孢状刺盘孢、禾生刺盘孢、木槿刺盘孢、希金斯刺盘孢、葫芦科刺盘孢菌、豆刺盘孢、亚麻刺盘孢、豌豆刺盘孢、三叶草刺盘孢,及未定名刺盘孢属一种。它们在分布上没有地域特征,都为植物病原菌,引起植物炭疽病。  相似文献   

4.
炭疽菌属(Colletotrichum)真菌被列为全球第八大植物病原真菌,在全世界范围内可引起众多单双子叶植物病害,人参属(Panax)植物被炭疽菌属真菌侵染后产量受损、品质下降,直接或间接导致严重经济损失。对人参属植物炭疽病菌的分类学进展、致病机制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进行综述,并讨论了人参属植物炭疽病菌的研究方向,以期为系统研究炭疽菌属真菌致病机制和人参属植物病害防治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5.
通过ITS序列分析鉴定云南重楼内生真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组织分离法从云南重楼(Paris polyphylla var.yunnanensis)根、根状茎和叶3个部位的组织块中分离出内生真菌,并对这些内生真菌进行了传统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ITS序列)鉴定。共分离到内生真菌26株,鉴定为8属9种,其中从叶中分离出24株,从根中分离出2株,鉴定为1属1种,即球毛壳菌(Chaeto miumglobosum)。在分离出的9种内生真菌中,优势菌种为1号菌和3号菌,分别被鉴定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和博宁炭疽菌(Colleto trichumboninense),分离率分别为23.07%和19.23%。  相似文献   

6.
采用组织分离法从云南重楼(Paris polyphylla var.yunnanensis)根、根状茎和叶3个部位的组织块中分离出内生真菌,并对这些内生真菌进行了传统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ITS序列)鉴定。共分离到内生真菌26株,鉴定为8属9种,其中从叶中分离出24株,从根中分离出2株,鉴定为1属1种,即球毛壳菌(Chaeto miumglobosum)。在分离出的9种内生真菌中,优势菌种为1号菌和3号菌,分别被鉴定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和博宁炭疽菌(Colleto trichumboninense),分离率分别为23.07%和19.23%。  相似文献   

7.
炭疽菌属(Colletotrichum)真菌是一类重要的植物病原真菌,能侵染大多数种植作物,引起炭疽叶枯病和根茎腐烂病,使作物减产甚至绝产,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对引起植物炭疽病的各个物种及其分子机制进行详尽描述和分析研究,可为植物炭疽病的防治策略研发提供重要参考依据。本文从基因组学角度,以7种与农业生产联系紧密的炭疽菌属真菌为对象,阐述了近年来炭疽菌属基因家族的扩展;并从碳水化合物活性酶类(CAZymes)、次生代谢物质(SM)和效应蛋白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总结,展望了炭疽菌属真菌基因组学信息的开发与利用前景,以期利用基因组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手段对该类真菌进行更深入地研究。  相似文献   

8.
炭疽菌属真菌分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炭疽菌(Colletotrichum)是一类重要真菌,其分类研究一直是菌物学家关注的热点问题.文章对近年来炭疽菌分类研究的新进展,主要包括形态分类学、分子系统学以及其他分类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对生理生化特征、性亲和性以及次生代谢产物种类在炭疽菌鉴定上的应用情况进行了简述,并对炭疽菌分类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对杜仲植株中的内生真菌进行分离纯化,共得到32株内生菌株。通过离体平板对峙培养检测、光学显微镜观察,以及测定在活体果实上的拮抗活性,研究杜仲拮抗真菌与病原菌及其寄主植物苹果果实之间的相互作用。对峙培养显示杜仲内生真菌DZGS07对苹果炭疽菌有较强拮抗作用,具有较强的营养和空间竞争能力,显微观察表明其能造成病原菌菌丝畸形等现象。在生防研究中,内生真菌DZGS07对苹果炭疽病具有较好的生防潜力,处理后的第7天防效达84.19%;对该菌株的ITS 序列进行测定分析,初步鉴定DZGS07为炭疽菌属(Colletotrichum)的真菌。  相似文献   

10.
从甘蔗叶中分离出内生真菌并对其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从不同季节和不同叶片部位的甘蔗叶中共分离到172株内生真菌,通过菌落形态学特征和ITS序列鉴定这些内生真菌分属为8属10种;从夏季的叶片中分离到6属8种,冬季的叶片中分离到7属9种;从老叶中分离到全部的8属10种,幼叶中分离到5属6种。主要优势种为曲霉属(Aspergillus sp.)和炭疽菌属(Colletotrichum sp.),两者占总菌株分离数的85%以上。  相似文献   

11.
通过稀释法对从赣南柑橘园采集的土样进行微生物分离,获得细菌、真菌和放线菌共52株,其中真菌3株、细菌27株、放线菌22株。进一步通过皿内实验筛选到1株对柑橘炭疽病菌和溃疡病菌有较强抑制作用、且效果稳定的放线菌株ML27,对其进行抑菌活性测定和抑菌机理初探。结果表明,该菌株对炭疽病菌的抑制率为72.15%,对溃疡病菌的抑菌圈为2.05 cm;其抑菌机理主要是对真菌的细胞壁产生影响,对细菌的菌体具有溶解作用。  相似文献   

12.
用含炭疽病菌的PDAY平板上分离香蕉组织表面的拮抗菌株,经离体和活体测定对香蕉炭疽病的防效,筛选到96003、96120、96206、95040、96201、95019、95042及96004等8个有显著拮抗作用的菌株,其中95019是酵母菌,其它为细菌.96003防效最佳,达67%.供试菌株的拮抗作用机制可分为抑菌和竞争两类.  相似文献   

13.
64种植物提取物的离体抗真菌活性评价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测定了64种植物的甲醇提取物对荔枝霜疫霉菌(Peronophythora litchii Chen ex Ko et al.)和香蕉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musae(Berk.et Curt.)Arx)的离体抗菌活性.试验结果显示,在提取物质量浓度为0.01 g/mL时,对荔枝霜疫霉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高于50%的植物共有30种,对霜疫霉菌孢子囊萌发的抑制率高于50%的植物共有26种;对香蕉炭疽病菌菌丝生长的抑抑制率高于50%的植物共有18种,对香蕉炭疽病孢子萌发的抑制率高于50%的植物共有6种;对两种病原菌的菌丝生长与孢子萌发抑制率均大于50%的植物有开口箭(Tupistra chinensis Bak.)和苍耳(Xanthinum sibiricum Patrin).  相似文献   

14.
一株苦参内生真菌的抑菌特性及活性成分的结构鉴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分离药用植物苦参内生真菌,明确其抑菌特性,确定内生真菌BS001发酵产生抗菌物质的种类及结构。【方法】采用常规的组织分离法对内生真菌进行分离,平板菌块法测定抑菌特性,捷克八层析试验确定其极性,柱层析及冷冻干燥的方法对其分离纯化,并利用TLC生物自显影进行跟踪,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其纯度,1H-NMR、13C-NMR以及液相色谱-质谱(LC-MS)等方法对其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苦参种子中分离出1株内生真菌菌株,编号为BS001。该菌株对辣椒疫霉病菌、番茄炭疽病菌、油菜菌核病菌、苹果斑点落叶病菌等病原菌具有抑制效果,其中对番茄炭疽病菌的抑菌直径达2.734 cm。其发酵液经进一步分离纯化后,用波谱学技术对其抑菌活性成分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其结构为6,7-(2′E)dibutenyl-5,8-dihydroxy-(Z)-cyclooct- 2-ene-1,4-dione。【结论】苦参中存在1株对多种病原菌具有抑制作用的内生真菌,经鉴定为土曲霉(Aspergillus terreu)。在该菌株发酵液中得到一种新抗菌活性物质,可用于生物药物及生物农药的开发。  相似文献   

15.
2010~2011年对云南保山胡椒炭疽病叶片进行了病原分离、回接和再分离研究,依柯赫氏法则、形态学、ITS序列分析结果鉴定得出:该地的炭疽病病原是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Penz.)Sacc.。  相似文献   

16.
波斯婆婆纳生防菌株QZ-97a的分离鉴定与致病性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从波斯婆婆纳罹病植株上经单孢分离采得一菌株QZ-97a,经鉴定为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该菌株在实验室及温室条件下对波斯婆婆纳具有致病性,而对波斯婆婆纳所危害的小麦、油菜、大豆、棉花和玉米等作物十分安全,故炭疽菌QZ-97a具有开发为真菌除草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17.
为了弥补分类学上单纯依靠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鉴定炭疽菌的不足,基于共聚焦显微拉曼技术的橡胶树炭疽菌3个种群孢子聚类分析方法,对橡胶树炭疽菌孢子的拉曼光谱进行扫描,找到了其共有的位于1 005 cm?1, 1 155 cm?1和1 515 cm?1处的3个主要的拉曼峰以及其他次级峰,并对峰的产生来源进行初步确认。结合拉曼光谱与主成分分析(PCA),依靠3个主要的拉曼峰以及其他次级峰在PC1、PC2以及PC3的三维空间得分图中快速有效地将3种橡胶树炭疽菌孢子区分开来,为鉴别炭疽菌孢子提供了一种新方法,满足了灵敏与微量的要求,且样品无需预富集和预处理。  相似文献   

18.
贵州省白术真菌病害种类调查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贵州省地道中药材白术的常见病害进行了种类调查和病原鉴定。结果表明:白绢病、枯萎病、茎腐病、立枯病、褐斑病、炭疽病、叶斑病等病害为白术的主要真菌病害,根据以上病害的发生特点提出了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19.
采用十字交叉法测定CF17发酵液的抑菌谱,并通过离心、旋转蒸发浓缩、丙酮沉淀、固相萃取以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抑菌物质进行分离纯化和鉴定.结果表明,CF17发酵液对油茶炭疽病、油茶叶枯病、油茶软腐病、杉木炭疽病、核桃壳梭孢、降香黄檀炭疽病、檀香炭疽病等的病原菌均有抑菌效果.50%丙酮分离纯化效果优于乙醇沉淀法与乙酸乙酯沉淀法;在固相萃取中,活性物质主要集中在60%乙腈梯度洗柱样品中,最后经HPLC分离收集到一个有明显抑菌圈的样品.经质谱鉴定抑菌成分为Tetramycin 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