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负载量对金太阳杏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杏生产上的主栽品种金太阳杏为研究试材,通过疏果处理,研究了不同负载量对果实纵径、横径、侧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单果重、可溶性糖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和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疏果处理能增大果实纵径、横径和侧径,提高果实可溶性糖和Vc含量,降低果实硬度和铁含量,但对铜和锰含量影响不大。疏果时将果间距控制在20 cm效果较好,不仅能改善果实品质,且经济效益最高;果间距15 cm效果次之。  相似文献   

2.
合理负载是改善果实品质的重要途径。以生产上的主栽杏品种金太阳杏为试材,以不疏果为对照,研究了不同负载量(果间距5 cm、10 cm、15 cm和20 cm)对翌年花器官质量(花芽、花瓣和雌蕊重量,花瓣大小,雌蕊败育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疏果可以显著提高单花芽、单花瓣和单雌蕊的重量以及雌蕊的可溶性糖含量,提高花芽的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降低雌蕊败育率。生产上,金太阳杏疏果间距保持在15~20 cm,对提高翌年杏花器官质量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合理的留果量是提高果实质量的重要途径。以一窝蜂杏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留果量(果间距3~5 cm、5 cm和10 cm)对杏扁质量(纵径、横径、侧径、单核重、单仁重)及翌年花芽质量(花芽、花瓣和雌蕊重量,雌蕊败育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疏果处理增大了杏扁果实的纵径、横径和侧径,提高了单核重、单仁重以及翌年花芽、花瓣和雌蕊的重量,降低了雌蕊败育率,但不同处理间均无显著差异;降低了单株产量和经济效益,其中果间距为3~5 cm时与CK差异不显著。认为一窝蜂杏较适宜的留果间距为3~5 cm。  相似文献   

4.
金太阳杏系美国育成的优良杏品种,1991年由山东省果树研究所引入我国[1]。2001年,我们引进该品种,并定植于河南省农业高新科技园日光温室内,经3年温室栽培试验观察,该品种在早果性、丰产性、果实品质、抗病性等方面均表现良好,是进行保护地栽培的首选品种。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地基本情况试验用日光温室坐北朝南,长60m,跨度8m,脊高3.5m;墙体为70cm厚的砖墙,中间设10cm炉渣保温层;后坡为20cm厚塑料泡沫保温板;前屋面用聚乙烯无滴防老化膜覆盖,膜上覆盖1.5cm厚的保温被。试验地土质为砂壤土,活土层厚30~40cm,土壤有机质含量4g/kg,pH值6.8。200…  相似文献   

5.
李德华 《北京农业》2005,(11):27-27
金太阳杏因其成花容易,结果早,果面洁净,色泽艳丽,商品性能好,成为杏树品种中深受群众欢迎的早熟品种。但其枝条柔软,树势开张,实际栽培中整形困难,果实品质差,严重影响商品价值。针对这一问题,我们采用了多种方式为其扶干整形,其中采用单篱架栽培获得了较好效果。单篱架自由扇面形整枝是指采用篱架式栽培方式,将金太阳杏枝条按自由扇面形均匀绑缚(或牵引)在架面上,该架式类似于葡萄无主干多主蔓自由扇面形整枝,可明显改善金太阳杏的通风透光条件,提高果实品质,并且采用该架式,可适当密植,提高前期产量,从而增加经济效益,最终达到增产增收的…  相似文献   

6.
金太阳杏是山东省果树所1993年从欧洲引入我国的特早熟甜杏优系新品种。2001年春,我们将金太阳杏引入位于辽西北半干旱地区的建平县。当年定植在红山街道办事处勿台沟村果园,经多年的栽培试验观察,金太阳杏表现早果、丰产和稳产,栽后2年开始结果,4~5年即进入盛果期。4~5年生树平均株产果实36.5kg,经济效益十分可观。为了更好地推广该品种,现将金太阳杏在辽西北寒冷半干旱地区的表现及早期丰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供生产参考。  相似文献   

7.
金太阳杏因其成花容易,结果早,果面洁净,色泽艳丽,商品性能好,成为杏树品种中深受群众欢迎的早熟品种.但其枝条柔软,树势开张,实际栽培中整形困难,果实品质差,严重影响商品价值.针对这一问题,我们采用了多种方式为其扶干整形,其中采用单篱架栽培获得了较好效果.单篱架自由扇面形整枝是指采用篱架式栽培方式,将金太阳杏枝条按自由扇面形均匀绑缚(或牵引)在架面上,该架式类似于葡萄无主干多主蔓自由扇面形整枝,可明显改善金太阳杏的通风透光条件,提高果实品质,并且采用该架式,可适当密植,提高前期产量,从而增加经济效益,最终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金太阳杏,果实较大,平均单果重66.9g。果实近圆形,端正,果顶平,缝合线浅,不明显,两半部对称。果面光滑,有光泽,果面金黄色至橙红色,外观美丽。果肉黄色,肉厚1.46cm,肉质细嫩,纤维少,汁液较多,香气浓,味甜微酸,品质佳。离核,核小,可食率96.8%。抗裂果,较耐贮运。结果早,  相似文献   

9.
不同留果量对大丰杏果实裂果及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丰杏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疏果处理对果实裂果率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果间距的增大,大丰杏果实的裂果率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不疏果处理(对照)的裂果率最低。此外,疏果处理可显著提高果实的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和VC含量,降低果实硬度、可滴定酸和钙含量。  相似文献   

10.
金太阳杏2006年引入我区开展设施栽培,表现为:果面颜色金黄,平均果重65克,果实发育期58天,白花结实,品种需冷量810小时。由于该品种早丰产、易管理、果型好、口感佳,经济效益显著,已成为我区设施林果主要栽培品种。2009年,在阜康市城关镇黄鸭坑村建立了金太阳杏设施栽培技术示范基地,开展技术示范、技术培训和技术推广,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套袋对皮胎果果实品质的形成有重要影响,不同套袋时间、袋种和去袋时间对果实的影响不同。套袋对果实外观品质的影响包括果实的色泽、果形果个、果面光洁度;对果实内在品质的影响包括果皮果肉组织结构、维生素C含量等。套袋影响果实的耐贮性,同时套袋可降低病虫对果实的侵害。  相似文献   

12.
为丰富天津市果品市场,延长供应期,进行了树莓新品种的引种和设施栽培,研究了不同栽植地区(天津市北辰区和蓟县)的红树莓和黄树莓的果实横径、单果重和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及贮藏特性。结果表明:红树莓果实的单果重、果实横径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随着果实成熟而逐渐增加。从未成熟的白色期到完全成熟的深红期,平均单果重从14.41g增加到25.91g,后者是前者的1.8倍;果实横径从14.20mm增加到17.25mm,增加了3.03mm;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由6%增加到了9%,增加了3%。同一成熟期(深红期)的红树莓果实单果重约是黄树莓的1.7倍;红树莓果实横径是黄树莓的1.13倍;红树莓可溶性固形物最大值为9%,也略高于黄树莓的8%。在4℃低温贮藏时,红树莓果实随着贮藏期的延长,腐烂率逐渐增加,贮藏到第3天时腐烂率增加了50%,贮藏到第7天时腐烂率达到100%。在粉红规采收红树莓果实,贮藏期最长,但可溶性固形物较低。应在果实粉红期至鲜红期之间采收。  相似文献   

13.
14.
水果农产品微营销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水果农产品微营销策略进行分析,以基于微营销的运营方式展开研究,以水果农产品为销售实体,探究有关水果农产品的销售现状,结合微营销进行研究探索,对其进行问卷调查采访,综合分析结果,了解水果农产品在微营销中的优、劣势,对现有的水果农产品微营销方式进行分析,进一步分析探索出更加可行、更能创造经济价值的微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15.
连续3a对苹果梨开花物候期及花期霜害调查,发现长果枝上花芽比短果枝的花芽晚开放8d左右。花期霜冻长果枝明显轻于短果枝。据此,冬剪时采取留两套枝,霜后复剪定果,就可保证在有霜或无霜年份树体的适宜负载量,并使其结构稳定。  相似文献   

16.
日灼病是一种由高温强光诱发的植物生理性病害,每年会给北方落叶果树生产造成很大损失.科学合理的日灼防治是果树优质丰产的重要保证.系统综述了以苹果为首的北方落叶果树果实日灼病研究进展,包括果实日灼的主要类型和症状、日灼形成的影响因素及其生理分子机制、目前生产上主要的应用防治措施,同时对未来果树日灼病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以期为今后果实日灼病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悬铃木成熟球果及果毛的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悬铃木成熟球果及果毛的形态结构进行了观察.悬铃木成熟球果外部由小坚果及其基部的果毛组成,内部为头状花序的花托.球形花托表面有一层网状结构,其上着生小坚果及部分果毛,内部为花托的木质部分.果毛分为长直毛和齿状分枝毛,表面光滑,每根果毛都由若干个节组成,每个节为中空管状结构,管的外径约33μm,内径约23μm.果毛基部为短节组成的扁平管,中部为长节组成的圆形管,端部为尖刀状或分枝状.  相似文献   

18.
19.
疏果和套袋是果树生产中提高果实品质常用的农艺措施,蓝莓疏果和套袋技术研究目前未见报道.为探究疏果与套袋对蓝莓果实生长及品质是否有促进作用,以南方广泛推广的南高丛品种密斯提为试验材料,比较了不同程度疏果及是否套袋对蓝莓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疏果处理显著提高了果实的单果重、硬度、纵径、横径,同时提升了果实的内在品质.疏果率为40%时,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花青素含量最高;疏果率为60%时,果实糖酸比和Vc含量最高.套袋处理对果实单果重、果实纵径、横径无显著影响,但显著降低了果实硬度.套袋后,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总糖含量、糖酸比显著提高,可滴定酸含量和Vc含量降低,但果袋高温导致日灼果和烫伤果等问题.综合考虑蓝莓果实品质评价指标,以40%疏果率和不套袋最为理想.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