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网上养仔鸡     
我院于3月7日引入7900只AA肉用仔鸡,进行网养。65日龄出栏7442只,死亡340只,淘汰118只,出栏率为94.2%,成活率为95.7%。并在34日龄后,进行网养与平养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网养与平养,在仔鸡增重、成活率、胸囊肿发生率及腿病发生率方面均允显著差异。这次实验为网上全程饲养肉用仔鸡,提供了成功的经验。  相似文献   

2.
近半个世纪来,肉用仔鸡增重纪录如何?根据《国际家禽》1981年12期美国约翰·W·靠德勒博士在《未来的肉用仔鸡饲养》一文可知道:30年前,为了把肉用仔鸡养到1.8公斤,需要15周龄,消耗饲料7.25公斤。30年后的今天,只需7周龄,消耗饲料4公斤,就能达到同样的体重了。通过把营养和遗传改良方面的进展结合应用起来,生产一只肉用仔鸡所需要的时间和饲料都可以节省一半。  相似文献   

3.
平网结合饲养肉用仔鸡管理要点杨宝山(河北省抚宁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066300)平网结合法饲养肉用仔鸡,综合了网上平养和地面厚垫料平养两种饲养方式的双重优点。饲养前期,雏鸡养在铁丝网上,一方面节省了大量垫料,另一方面雏鸡不与粪便接触,可减少一些通过消化...  相似文献   

4.
将4个品系的133只8周龄平养肉用仔鸡分成两组,日粮水平:1组为粗蛋白27.7%,每公斤饲粮代谢能2800千卡/公斤;2组为粗蛋白24.4%,饲料代谢能3000千卡/公斤。试验结果表明,两种日粮组的屠宰活重、胴体率、去内脏胴体重和鸡杂碎重无显著差异;但2组的活重减缩率却比1组高;屠宰活重、  相似文献   

5.
肉用仔鸡的饲养方式分平面饲养与笼养两大类型。平面饲养包括地面平养、网上平养、竹棚平养等形式;笼养则包括叠层式笼养、全阶梯笼养等形式。采用那一种饲养形式能够达到造价低、经济效益较高而饲养管  相似文献   

6.
秋季至冬初是饲养肉仔鸡的好时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秋季至冬初温度适宜,饲料充足,是饲养肉仔鸡的理想季节,且肉用仔鸡饲养周期短(56天出栏),广大农牧民可抓住时机饲养几批肉用仔鸡,以增加自己的收入。其饲养管理技术如下:(一)房舍准备1.容积:成鸡按每平方米饲养11只计算,雏鸡按每平方米25~30只计算。2.消毒:要经过四道工序:(1)  相似文献   

7.
肉用仔鸡是指7周龄或8周龄上市的肉鸡。现在,肉用仔鸡上市的活重约为1.8公斤左右。所以,肉用仔鸡是以产肉为主,具有生长迅速、饲养期短、饲料利用率高、经济效益显著等特点的肉食鸡。肉用仔鸡的生产创始于1923年美国的Delmarva半岛。自那时起,肉用仔鸡业不仅在美国,而且在全世界都有极大发展。随着饲养规模的扩大,孵化厂、饲料公司和屠宰加工厂也参加进来,这样逐渐形成了在合约承包制基础上的肉用仔鸡联营  相似文献   

8.
<正>通常把活重达到2.7~3.6kg的肉用型鸡叫做烤用仔鸡。烤用仔鸡是与肉用仔鸡以相同方式饲养的仔鸡,但体重较大一些。烤用仔鸡活重达到2kg以前,其管理方法与肉用仔鸡的管理方法十分相近,以后则需要对其日粮组成和一些管理方法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9.
<正> 近几十年来,家禽育种工作的进展是比较迅速的,尤其是肉用型鸡的育种进展更为突出,通过育种工作,不仅大幅度地提高了肉用仔鸡的生长速度,而且在肉用种鸡的繁殖性能方面也取得了较大的突破。由四十年代到现在,肉用仔鸡的肥育期由95天已缩短到45天,每公斤增重所需的饲料消耗由3.84公斤下降到2公斤,肉鸡的平均屠宰活重由1.5公斤提高到2公斤;与此同时,肉用种  相似文献   

10.
三十年前肉用仔鸡长到1,800克的活重需时15周,饲料7.25公斤;而现今约需7周4公斤饲料。今后10年能量成本将对未来的肉用仔鸡饲养产生巨大冲击,蛋白质和氨基酸水平继续受到检验和修订。总的蛋白质水平将可能清除过量的氨基酸消耗而降低。按每公斤活重消耗多少公斤饲料而算得的饲料转换率将高于继续使用高密度饲料所能达到的水平。作者认为“生产性能”的重要性将下降,而为了改进“成本转换率”所作出的努力将决定未来肉鸡的饲养方式。肉鸡饲料中典型的高剂量维生素水平(吨)如A 7.00、  相似文献   

11.
<正> 肉用种鸡的主要生产性能表现在能否多繁殖后代,生产更多的肉用仔鸡。由于肉用型鸡具有食量大、生长快、囤积脂肪多的遗传性,如不采取限制饲养方法,必然会把种鸡养的太肥,产蛋率降低,减少肉用仔鸡的生产。所以,如何防止体重过大,是养好肉用种鸡的重大问题。近几年来,国外主要肉鸡生产部门,为防止种鸡超重,采取限制饲养方法,取得较佳的效果:22周龄母鸡的体重不超过2公斤;养至60周龄,平均每只产种蛋160枚左右,孵出雏鸡120只。  相似文献   

12.
网上与地面平养四川白鹅肉质性状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静  刘杰  何大乾  刘安芳 《中国家禽》2013,35(12):33-36
为探讨饲养方式对四川白鹅肉质性状的影响,本试验选用1日龄的四川白鹅100只,随机分为两个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公母各半),分别采用地面平养和网上平养方式饲养。饲养至70日龄时从每个重复随机抽取4只、每个组共20只鹅进行屠宰、取肉样,测定并比较其屠宰及肉质指标。结果显示:网上平养四川白鹅的活重、屠体重、半净膛重、全净膛重显著高于地面平养(P<0.05);地面平养与网上平养四川白鹅肌肉物理性状差异不显著(P>0.05);网上平养四川白鹅肌肉的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地面平养(P<0.05),而干物质含量、钙含量显著低于地面平养(P<0.05)。  相似文献   

13.
在适度的饲养温度条件下,进行过两次试验,以测定肉用仔鸡用不同饲养时间饲养到相同体重时日粮能量水平对腹脂沉积量的影响。供给每公斤含3325大卡代谢能日粮的肉用仔鸡获得了最高的腹脂(占公母鸡平均活重的2.29%)。供给每公斤含代谢能为3100和3175大卡日粮的肉用仔鸡获得的腹脂量最低(占公母鸡平均活重的1.92%)。  相似文献   

14.
姚保昌 《中国家禽》2002,24(13):45-45
高温季节饲养肉仔鸡,由于高温、高湿,使肉仔鸡的生长发育迟缓,导致生长速度、成活率下降,料肉比增大,经济效益降低.为了探讨经济效益最大化和指导生产,我们于2001年6月16日在东辛农场合兴鸡场采用三种饲养方式(网上平养、地面平养,1~30日龄网上平养,31~49日龄地面平养)进行试验,以了解肉仔鸡的增重效果.  相似文献   

15.
<正> 通常的资料介绍,肉用仔鸡厚垫料地面饲养密度多为前期25—30只/米~2,后期10—12只/米~2.然而根据斯特罗施奇恩的研究(1979)结果表明,对于20、22、24只/米~2的密度,认为密度越大,单位面积产肉量越大,而饲料效率和成活率无明显差异;苏拉尼等的研究(1978)是用每平方米13.6只到21.5只的6种密度,结果同样表明单位面积产肉量随密度而显著提高,成活率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使用不同垫料对肉用仔鸡生产性能的影响魏安雄(江西省九江市港口镇洗心桥村)目前,肉用仔鸡饲养业在农村发展迅速。由于农村条件所限,大部分农户以地面平养方式为主,只有极少数农户采用笼养和网上平养。农村平养肉用仔鸡所采用的垫料种类较多,以稻草、稻壳、刨花、锯...  相似文献   

17.
大群同日龄肉用仔鸡金属网平养法,在各国广泛应用。采用此法时,饲养密度是决定生产效率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本试验在金属网平面、分间的禽舍中进行,舍中有供暖和通风装置、运料和供水设备、局部加热器以及除粪和照明,试验中饲养从出壳到8周龄的肉用仔鸡,以探索鸡的最适饲养密度、槽位大小和鸡群大小。结果表明,肉用仔鸡金属网平养时,以每平方30~35只最为适宜,在这一饲养密度下增重正常,饲料转换率较高,超过35只时增重较小,一级屠体数较少。  相似文献   

18.
肉鸡的生产有以下特点:(1)肉鸡生产速度快:正常情况下2周龄体重达280克,4周龄达880克,6周龄达1 500克,8周龄达2 400克,一般是肉用仔鸡初生时的50~60倍;(2)饲养周期短,周转快:就目前水平,肉用仔鸡从出壳一般7周龄上市,体肥肉嫩,最快仅需42天体重可达1 500克,专业化生产1年可养5~6批;(3)饲料转化率高:肉用仔鸡的料肉比是所有肉用畜禽中最低的,一般是(1.9~2.15):1;(4)肉用品质好:肉用仔鸡的肉质细嫩多汁,味道鲜美,脂肪含量低,蛋白质含量高;(5)肉鸡饲养效率高,能充分利用房舍:1个劳动力能饲养2 000~3 000只肉鸡,成活率96%,最高劳动效率平均每产100千克鸡肉只需4个工时,每饲养1只上市肉鸡可获纯利0.8~1元.  相似文献   

19.
江苏溧阳县清安乡养殖场,去年3月引进法国珍珠种鸡220只。至10月底已收种蛋1.72万个,孵化珍珠鸡苗8800只。雏鸡饲养3个月,平均成活率达96%,体重达1.5公斤,料肉比为3∶1。7~10月份已出售肉用珍珠鸡共4000余只,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经核管,每养1只1.5公斤重的  相似文献   

20.
肉用仔鸡对外界环境变化较为敏感,到了夏季,高温、高湿气候对肉用仔鸡生产极为不利,肉用仔鸡表现为生长发育缓慢,发病率高,出栏成活率降低。特别是某些小型养殖户,饲养管理水平较低,环境控制设备较差,更易受到影响。为了使肉用仔鸡能顺利过夏,在饲养管理上应采取以下几项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