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翻转机构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对翻转机构进行运动和受力分析,以高等数学和理论力学为基础,建立了一套液压翻转机构设计计算的数学模型,为该结构的优化设计提供了依据,对相似机构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以1LX-S-65悬挂翻转式深翻犁翻转机构为对象,对其立式液压油缸进行运动分析,并建立了翻转机构的数学模型。通过对翻转机构的受力分析及计算液压油缸的相关参数,设计了能够实现1LX-S-65深翻犁地头顺利平稳翻转的翻转机构,从而以较小的换向冲击确保犁的成功越中和换向。  相似文献   

3.
翻转机构是液压翻转犁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新型ILF-435A型翻转犁基本原理的介绍,进行了翻转过程中3个阶段的翻转机构运动分析,总结出与其他翻转机构技术对比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4.
翻转犁翻转机构的研究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庆祥 《农机化研究》1989,(2):32-38,52
作者本着农业生产上精耕细作的要求,结合该厂80年代研制的为100~160马力拖拉机配套的翻转犁,重点介绍了液压翻转机构的结构形式、工作原理,并对该机构的运动、动力学进行了分析。该液压式翻转机构已批量生产,并应用在悬挂翻转四铧犁上。  相似文献   

5.
在小型水面垃圾清理器中,翻转机构采用螺旋传动的平行四杆机构是创新性的设计。本文在Adams中完成了螺旋四杆机构的虚拟样机模型,进行了动力学仿真,并对仿真结果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提供了机构的平稳性分析,为翻转机构应用的平稳性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王洪佳 《河北农机》2014,(11):48-50
针对自卸车翻转机构断裂及制作工艺复杂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通过位置验证、受力分析等理论方法得出翻转机构力学模型,最后利用有限元分析得出方案的可行性,为自卸车在将来的结构改进方向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夹持翻转机构是大型水果无损检测装置的关键部件,主要功能是夹持哈密瓜后翻转,对其瓜体全表面进行图像采集,为无损检测分析提供数据。图像采集对机构的稳定性要求较高,其强度和稳定性直接影响检测效果。为此,运用Pro/E建立了检测装置的三维模型,并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夹持翻转机构进行了不同工况下的静态分析及模态分析,得到夹持臂在工作时的应力应变云图及模态频率。分析表明,影响夹持机构振动特性的模态频率主要集中在8Hz左右,为其机构设计与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以某中型卡车驾驶室双扭杆翻转机构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准确的几何模型和力学模型,利用MATLAB程序计算了驾驶室升降过程中双扭杆的作用规律,通过分析几何关系和摩擦力对升降过程的影响,指出了翻转机构设计中的简化计算和精确计算之间的较大差异,对卡车驾驶室双扭杆翻转机构的准确设计和升降规律的优化改进有较好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9.
双锥式滚子水果输送翻转机构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5  
设计了一种能实现准球形水果自动单列输送并均匀翻转的机构,分析了水果尺寸与连续采集两幅图像时间间隔内水果转角量之间的关系,并在对双锥式滚子输送翻转机构中的水果进行受力分析和运动分析的基础上,指出输送和翻转机构参数的选择原则和结构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双向犁翻转机构的精度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翻转式双向犁通常采用单油缸驱动的曲柄摇块机构实现犁架的翻转,在工作过程中机构要越过死点,并进行液压油路的换向,这时油缸相对于机构应处于失控状态,避免出现干涉现象.为此,运用极值法进行装配尺寸链的分析计算,提出了按照油缸连接件的两种极限状态确定失控连接间隙的方法;并根据1LF-335液压翻转犁翻转机构参数及精度要求,确定了失控连接间隙为2.565~2.855mm.设计结果已应用于保定农业机械厂生产的液压翻转犁上,越中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1.
双向潜水贯流泵装置水力模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常规潜水轴流泵的结构组成双向贯流泵装置 ,双向抽水功能通过潜水泵整体掉头和采用双向叶轮这两种方式来实现。通过模型试验掌握导叶和流道结构尺寸对潜水贯流泵装置水动力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 ,这两种双向贯流泵装置的性能均优于目前常用的井筒式装置 ,特别是双向叶轮潜水贯流泵装置具有结构简单、维护管理方便的优点 ,适合于低扬程双向泵站使用。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翻转式双向犁翻转机构的动态特性,设计了三维回转部件动态测定仪。利用该测定仪可以动态检测翻转过程中的角位移、角加速度、扭矩、油缸压力等物理量,并可记录供分析研究。利用Visual Basic和Visual C++开发的动态链接库(DLL)程序,可以很方便地开发集数据采集、显示、记录、打印为一体的应用软件。测试结果表明,软件界面友好,操作简单,功能强大。  相似文献   

13.
翻转犁限深轮自动翻转机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翻转犁液压式翻转机构的不同形式,设计了一种限深轮自动翻转机构。阐述了该机构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并应用牛顿-欧拉方法建立了限深轮的三维动力学模型。在三维回转部件动态测定仪上试验,证明该机构设计合理、工作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4.
魏村泵站是太湖治理工程中灌排结合的大型立式轴流泵站。文中分析总结了魏村泵站双向进水流道形式与型线设计,介绍和推荐了大型轴流泵站双向进水流道合理型线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5.
大型立式泵站双向进水流道三维紊流数值模拟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针对典型的双向进水流道,应用紊流模型对流道内部流态及水泵进口处的流动进行三维数值计算,计算结果与试验流态、实测数据一致。数值模拟结果揭示了双向进水流道内流动规律,双向进水流道内易产生死水区、旋涡和水下涡带,必须采取适当的消、防涡措施保证水泵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16.
水平换向犁油缸底座的机构设计与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机械虚拟设计方法,以SolidWorks2001为技术平台,建立了水平换向犁的三维模型,在对其运动、受力情况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挂接于SolidWorks2001之上的DDM对其进行动态仿真,找出该犁油缸底座中的油缸连接板受力最大的时刻;然后在此时刻对其进行动态加载,再运用内嵌于SolidWorks2001之上的COSMOS\works对其进行有限元分析,根据其力学及运动学分析结果。找出设计中的薄弱环节,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7.
机械手式水稻抛秧机的研究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2  
对2SP-4型机械手式水稻抛秧机的总体方案设计、取秧抛秧机构、纵向进给机构及横向进给机构,进行了全面论述和重点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18.
切屑的形成和对切屑产生影响的因素是机械加工中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基于原子力显微镜AFM的机械刻划加工方法,对超精密加工中切屑的形成、形貌的影响因素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阐述原子力显微镜的工作原理及针尖刻划过程,应用纳米压痕理论对基于AFM的机械刻划加工机理、切屑形成过程进行分析。随后通过变化不同参数如进给量、刻划速度、垂直载荷和不同进给方向等进行刻划试验,通过扫描电镜对刻划后试件形成切屑进行观察。通过实验结果,分析各种参数对切屑的形成、形貌的影响和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9.
组合内窝孔玉米精密排种器清种过程分析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组合内窝孔玉米精密排种器是一种新型的内侧充种垂直圆盘排种器。影响该排种器转速提高的主要因素是其清种性能,而合理确定排种器参数是提高其清种性能的主要措施。本文对该排种器清种过程进行了分析,探明了清种过程中种子的运动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为建立该排种器的设计理论、进行优化设计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为验证条件植被温度指数(VTCI)在夏玉米生长季干旱预测中的适用性,以河北中部平原为研究区,应用求和自回归移动平均(ARIMA)模型及季节性求和自回归移动平均(SARIMA)模型,对该地区VTCI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分析建模预测。首先基于49个气象站点所在像素的VTCI时间序列数据,选取不同长度时间序列建立ARIMA模型,并分析时间序列长度与预测精度间关系,以期为时间序列长度选择提供依据;然后选择理想长度的VTCI时间序列数据,分别建立ARIMA模型和SARIMA模型,用于研究区域2017年夏玉米生长季VTCI预测,并分析评价两模型预测精度;最后采用性能较好的ARIMA模型逐像素建模预测,得到2016-2018年9月上旬至下旬VTCI预测结果。结果表明:基于ARIMA模型的VTCI预测精度与时间序列长度未呈现明显的相关关系,但随时间序列长度增加,模型预测精度逐渐趋于稳定;ARIMA模型对干旱的预测精度高于基于SARIMA模型,其1步、2步、3步VTCI预测结果均方根误差较SARIMA模型分别降低0. 06、0. 07、0. 09;ARIMA模型在不同年份夏玉米生长季VTCI1~3步的预测精度稳定性较好,2016-2018年1步、2步和3步VTCI预测结果绝对误差绝对值大于0. 20的像素平均百分比分别为5. 84%、6. 38%、8. 7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