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科学   42篇
  2篇
园艺   1篇
  2023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泵站竖井进水流道数值模拟与装置特性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雷诺平均纳维—斯托克斯方程(RANS)和标准kε湍流模型,运用SIMPLEC算法,对椭圆型线前置竖井贯流进水流道内的流动进行了三维数值计算,揭示了竖井进水流道内流场、特征断面的速度分布及水力损失规律。对椭圆型线竖井进水流道与出水流道匹配组成的模型泵装置进行动力特性试验,得出了4种叶片角度下的泵装置特性曲线。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椭圆型线设计的竖井进水流道合理;大型低扬程泵站采用卧式竖井贯流结构,泵装置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2.
采用雷诺平均纳维-斯托克斯方程(RANS)和标准k-ε湍流模型,运用SIMPLEC算法,数值模拟了新型箱涵式出水流道5种不同喇叭管悬空高度和无喇叭管方案、4种不同后壁距以及3种不同后壁型线流道内流场,预测了旋涡发生位置和形态,分析了流道纵向剖面、喇叭口及出水柱状面上速度分布规律。数值计算得出了各方案流道摩阻系数,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提出了新型箱涵式出水流道优化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3.
低扬程水泵装置停泵过渡过程的近似计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根据低扬程泵装置管路特性、水泵机组的动力学特性和停泵过渡过程中泵系统能量守恒原理以及泵相似理论,并结合现场实测停泵过渡过程曲线的特征点,提出了低扬程泵站停泵泵工况动态特性计算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4.
低扬程泵站进出水流道匹配与装置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结合江苏省无锡市城市防洪排水泵站仙蠡桥泵站的设计,对平面蜗壳式进水流道匹配后壁为半圆型箱式出水流道的新型组合,进行了泵装置特性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进出水流道设计匹配合理,在叶片角度-2°,泵装置扬程2.0m时,最优装置效率达到72.5%。  相似文献   
5.
水泵及水泵装置性能计算机自动测试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分析了泵站实验室中水泵及水泵装置性能计算机测试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并在实用中验证了该测试系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针对大型泵站常用几种进出水流道特点,对其损失进行了详细试验研究,并进行了部分数值模拟,结果显示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较为一致。同时结果还表明,不同流道的水力损失特性有较大差异,最大出水流道损失可达最小进水流道损失的4~7倍。由此可进一步对流道结构进行优化,并可根据具体泵装置特点进行进、出水流道的不同组合,确保装置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7.
8.
根据水泵相似理论,运用最小二乘曲面拟合法建立了原型泵和模型泵无因次扬程、效率与叶片角度、叶轮直径和转速的同一数学表达。结合无因次管道性能曲线,建立了原、模型泵装置无因次的特性参数预测模型,并运用该数学模型预测了广东省惠州市文头岭大型排涝泵站模型泵任意角度的装置特性。结果表明,该数学模型可为大型水泵的装置特性预测提供一个新颖、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大型泵站钟形进水流道三维紊流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无锡市城市防洪工程中的仙蠡桥泵站钟形进水流道,采用雷诺平均N-S方程和标准k-ε湍流模型,运用SIMPLEC算法,对几种不同流量工况下的流道内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揭示了钟形进水流道内流场特征断面的速度分布及水力损失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此进水流道在流量变化很大的情况下,能保持稳定的流态,从而较好地适应各种运行条件。此外,此流道的出水存在一定程度的偏流现象,可作进一步的水力优化。  相似文献   
10.
针对大型泵站常用几种进出水流道特点,对其损失进行了详细试验研究,并进行了部分数值模拟,结果显示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较为一致。同时结果还表明,不同流道的水力损失特性有较大差异,最大出水流道损失可达最小进水流道损失的4~7倍。由此可进一步对流道结构进行优化,并可根据具体泵装置特点进行进、出水流道的不同组合,确保装置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