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7 毫秒
1.
对隆化县近50年气温、降水、日照、无霜期的气象资料,运用线性拟合法和偏值法进行气候变化分析。结果表明,在过去的50年间,隆化县气温呈上升趋势,变化率为0.24℃/10年;降水量波动起伏,总体趋势平稳;日照呈下降趋势,变化率为87h/10年;无霜期波动起伏,但呈逐步增长趋势。通过气候变化特征分析,趋利避害,对当地农业生产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山西农业科学》2017,(5):819-824
通过对冀西北坝上高原张北县1966—2015年近50 a来的气温、降水量和日照时长等气候因素的变化进行分析,揭示了该地区气候变化的若干事实,找出气候的变化趋势,以期对未来该地区气候变化规律的全面研究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张北地区的年平均气温在近50 a间以0.4℃/10 a的气候变化率不断上升,以冬季的气温上升最快(0.55℃/10 a),检验发现,在1989年后年均气温上升趋势显著增强;进一步分析张北地区的极端高/低温,结果发现,二者均呈上升趋势,但极端低温的上升趋势更加显著。分析张北地区50 a间的降水量发现,其以-6.5 mm/10 a的变化率不断下降,其中以夏季降水量下降幅度最大(-15.97 mm/10 a)。对张北地区50 a日照时长研究发现,张北地区的日照时长以-57 h/10 a的变化速率不断下降,以秋季下降趋势最大,春季最小;M-K分析发现,张北的日照时长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发生突变,并在90年代末下降幅度达到显著水平。通过对冀西北坝上地区的气候变化进行量化分析,可为进一步研究该地气候变化趋势以及未来作物的合理布局、土地的高效利用等奠定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王若安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5):17564-17566
[目的]研究平凉黄土高原沟壑区气温和降水变化,全面了解当地气候变化特点和未来发展趋势。[方法]采用线性倾向估计法对平凉黄土高原沟壑区近50年的年平均气温和年降水量的变化特点进行分析,用累积距平法和Mann—Kendall法对气候突变进行分析检测,并用重标极差(R-S)法对其未来气候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近50年平凉黄土高原沟壑区气温呈上升趋势,气温变化率为0.26℃/10年,降水呈减少趋势,降水变化率为-20.2Mm/10年;气温的Hurst指数为0.90,降水量的Hurst指数为0.62.预示未来气温上升和降水减少的趋势还将持续;气温的突变发生在1997年,而年降水量的突变发生在1991年,二者的突变时间不同步。[结论]以气温升高降水减少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将对平凉黄土高原沟壑区农业生产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4.
采用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对大理市50年气温、降水和日照变化特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过去50年间大理市气温、降水均呈上升趋势,变化率分别为0.06℃/10年、3.4 mm/10年,1991年以来上升趋势更加显著,变化率分别为0.39℃/10年、12.6 mm/10年,年平均气温比1990年以前上升了0.2℃,年降水量比1990年以前增加了41.6 mm。日照呈下降趋势,变化率为40.0 h/10年;采用5日滑动平均法和分组法,得出1991年以来稳定通过10℃、12℃、15℃、17℃具有80%保证率的日期分别延长了13 d、13 d、6 d和23 d;积温也相应增加,无霜期日数延长了6 d。霜冻、倒春寒、8月低温比1990年以前减少,但发生频率仍很高,危害重,春旱、初夏旱、夏旱频率增加,冬旱发生频率高;洪涝、雷暴比1990年以前有所减少,但雨强增大。病虫害发生频率高,土壤酸化,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弊多利少。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选用湖南省沅江市1981—2016年的气温、降水、日照气象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方法分析该市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影响。结果表明:1981—2016年平均气温为上升变化趋势,气候倾向率为0.434℃/10 a。四季年平均气温变化起伏波动较大,均呈上升趋势,春、夏、秋、冬季气候倾向率分别为0.6、0.277、0.418、0.44℃/10 a。沅江市年平均降水量1 346 mm,整体呈增加趋势,每年约增加0.518 mm。日照时间存在波动下降趋势,气候倾向率-112.39 h/10 a。气候变化的不断变暖,会增加极端灾害性天气的发生概率,同时对农业生产、人们的身体健康、旅游活动、电力供应等方面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应采取有效措施,科学防御气象灾害。  相似文献   

6.
固原市原州区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宁夏固原市原州区近50a来的气温、降水、日照等气象资料,分析了宁南山区的气候变化,认为其特征是年平均气温逐渐升高,且冬季气温异常偏高;年降水量逐年递减,年蒸发量逐年减少;年日照时数逐年增加。同时分析了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提出扩秋压夏,发展旱作农业等建议。  相似文献   

7.
同德县近50年气候变化特征及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青海省同德县1961-2007年47年气温和降水资料,对气候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50年来同德县气温有明显上升的趋势,年平均气温呈线性升高趋势,冬季升温幅度最大,夏季微弱;年降水量以9.9 mm/10年的趋势减小,春季降水量的减少趋势很明显,其递减率为-6.51 mm/10年.过去50年同德县气候存在冷湿-暖干-暖湿的变化.气候变化对当地农业生产利小于弊,但对牧业生产利大于弊.  相似文献   

8.
选用山东省寿光市1961 ~ 2010年的气温、降水、日照气象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方法分析该市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近50年寿光市年、季平均气温总体呈显著上升趋势,高温日数增多,1994年前后气温发生突变,增温明显;年平均、夏季、秋季、冬季降水量、降水日数呈减少趋势,日照时数呈显著减少趋势.寿光市气候变化与全球气候变化趋势大体一致,对当地农业生产有利有弊,极端气象事件的增加,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大,应采取有效措施,科学防御气象灾害.  相似文献   

9.
对盐城地区7个气象观测站1961-2010年的气温、降水和日照等气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分析了盐城市近50年的气候变化特征.主要的变化表现为温度呈明显上升趋势,降水略有减少,日照呈明显下降趋势;同时讨论了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一些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为合理利用变化了的农业气候资源提出了对策和建议,从而减少不利因素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以忻州市1961~2010年气温和降水资料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忻州市50 a的气候变化情况,得出其发展变化趋势。结果表明:50 a来忻州市气温呈非连续性的增温趋势,上升率为0.1℃/10 a;降水在年代背景增多的情况下呈减少趋势,减少率为4.5 mm/10 a。预计未来10 a,忻州市的气温变化趋势呈非连续性升高趋势,年降水量呈非连续性减少趋势。  相似文献   

11.
运用湖南省长沙市1970-2014年的总辐射曝辐量、日照和气温合并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分析和Mann-Kendall统计检验等方法,研究长沙年、季、月总辐射、日照和气温的气候变化特征及总辐射、日照和气温间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第一,年平均总辐射曝辐量线性趋势为0.036 MJ/m2/10 a下降,日照和气温分别为1.978 h/10a、0.376℃/10 a的上升速率。日照仅2000-2003年有超临界值显著性下降变化,气温从2001年开始突变,甚至超过0.001的显著水平。三者年际之间的相关性较差。第二,四季线性趋势,总辐射曝辐量春季为0.361 MJ/m2/10 a上升,其它三季为下降趋势;日照冬季为2.936 h/10 a下降,其它三季为上升趋势;气温四季都表现为上升趋势,以春季0.527℃/10 a最为明显。总辐射曝辐量无显著性变化,日照春季2002年发生突变,2007年后有超临界值0.01的显著性上升变化,其它三季变化不明显。气温四季均有突变上升,甚至过临界值0.01的增温现象。三者四季之间的相关性为极高相关。第三,月平均值最大三者均出现在7月,次大值出现在8月,最小值总辐射曝辐量、气温出现在1月,次小值出现在2月,日照最小值出现在2月,次小值出现在1月。1970-2014年,月平均线性趋势皆呈上升趋势。总辐射曝辐量无显著性突变现象,日照发生突变表现以显著性下降为主,气温的突变则是以显著性增温的形式表现。三者月值的相关为极高相关。  相似文献   

12.
为充分利用热量资源,采用1953-2012年气候资料,运用气候诊断分析方法分析了辽宁朝阳地区气温变化和特征.结果表明:朝阳地区气温升高趋势明显,年平均气温及四季平均气温气候变化率分别为0.307℃/10a、0.397℃/10a、0.116℃/10a、0.260℃/10a和0.467℃/10a.较寒冷春冬季节气温升高趋势更加明显,较温暖的夏秋季节气温升高趋势相对较弱.年平均气温及秋季、冬季暖突变在1968-1988年,春季暖突变出现较早,在1981年,夏季出现较晚,在1990年.气温升高导致热量资源增加,对大田农业、设施农业生产及发展具有推动改善作用.分析结果可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3.
对郑州地区最近40a的气温、降水、日照等气候要素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发现年平均气温呈逐步升高的趋势,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气温升高明显;年总降水量整体趋势比较平稳,但夏季降水量呈小幅上升趋势,秋季降水量呈减少趋势;日照时数呈明显减少的趋势。同时分析了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并从提高农业生产管理技术水平、建设农田水利设施、加快建设防灾减灾体系等方面提出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4.
近50年建昌县霜期设施农业生产中光热气候资源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永忠  黄英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5):9069-9071
[目的]研究近50年建昌县霜期设施农业生产中光热气候资源变化特征。[方法]利用近50年建昌县气候资料,采用常规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1960~2009年建昌县霜期光照、气温变化趋势。[结果]1960~2009年建昌县霜期日照时数、日照百分率呈减少趋势,气候倾向率分别为-55.556 h/10 a、-2.39%/10 a,近50年分别减少了278 h和12%;1981、1982年发生了气候跃变,跃变前后日照时数、日照百分率分别减少161 h和7%。霜期气温总体呈升高趋势,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最低气温气候倾向率分别为0.386、0.392和0.567℃/10 a,近50年分别上升了1.93、1.96和2.84℃;1987、1988年发生气温跃变,跃变前后霜期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最低气温分别升高了1.3、1.2和1.7℃。近50年来,建昌霜期光照资源减少,而热量资源增加,形成光热互补。[结论]该研究为当地霜期设施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气候依据。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内蒙古大兴安岭大扬树林区1981-2010年的气象资料,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该区域气温、降水量的空间变化特征以及与全球气候变化的对比。结果表明:大扬树林区1981-2010年年均气温上升幅度较明显,年际变化为0.49℃/10 a;年降水量变化为减少趋势,年际变化为13 mm/10 a;年均气温的增长高于全国近50 a的平均水平,各气象要素与全球气候变化总体特征较为一致,均表现出气温升高、降水量减少趋势。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囊谦县1961~2013年的逐月气温、降水量以及日照时数等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分析方法,对囊谦县的气候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61~2013年囊谦县年平均气温、最高平均气温、最低平均气温随时间变化都呈显著的上升趋势,气候倾向率为分别为0.38℃、0.34℃、0.48℃/10a,春、夏、秋、冬四季的平均气温均呈上升趋势,增温率分别为0.28℃、0.33℃、0.34℃、0.56℃/10a;降水量整体变化呈显著的上升趋势,气候倾向率为10.605mm/10a;日照时数整体变化趋势不是很显著,变化速率为2.015h/10a。总体而言,囊谦县温度、降水、日照等有升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所产生的影响,找出其变化规律,更好的指导当地农业生产,对诸气候变化进行统计分析,揭示诸城市气候变化特征,分析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合理指导当地农业生产;选用诸城市1961—2010年的气温与降水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方法分析其年、季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50年诸城市年平均气温总体呈显著上升趋势(0.383℃/10年),20世纪90年代后升温明显。各季平均气温亦呈现上升趋势,冬季气温增幅最大。年、夏季、秋季降水量总体呈下降趋势,春季和冬季降水量呈上升趋势。气候变暖对农业生产利大于弊。极端降水事件有所增加,干旱和洪涝可能趋于增加,加剧了农业灾害的发生;随着气温变暖,极端降水事件的增加,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大,加强预报,有效防御气象灾害,减少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8.
气候变化给农业生产带来复杂的影响,东北地区是国家商品粮食的重要生产地,探讨当地的气候变化对于作物生产具有指导意义。该文利用1961—2010年和龙气象台站的气象资料,分析年平均气温、降水量、日照、初终霜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有效积温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年平均气温、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有效积温、降水呈波动上升趋势;终霜日变化明显提前;日照时数呈波动减少趋势。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内蒙古大兴安岭图里河林区1981-2010年的气象资料,采用excel数理统计方法,分析该区域气温、降水量和风速的时空变化特征以及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的响应.结果表明:图里河林区1981-2010年年均气温上升幅度较明显,年际变化为0.47℃/10 a,高于全国近50 a的(0.26±0.032℃/10 a)平均水平;年降水量变化为减少趋势,年际变化为55.8 mm/10 a;年均风速变化特征为增加趋势,年际变化为0.02 m/s/10 a.全球气候变化总体特征与此一致,表现出气温升高、降水量减少趋势,而风速的变化各地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20.
为都匀市农业生产气象服务及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参考,利用都匀市国家观测站1970—2019年的逐年平均气温、极端最高气温、极端最低气温资料,采用气候倾向率、距平值等方法,分析了近50年都匀市气温变化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近50年都匀市年平均气温为16.0℃,距平值在-1.7~1.1℃,气候倾向率为-0.114℃/10a,整体呈下降趋势;年极端最高气温平均为28.4℃,距平值在-2.5~1.2℃,气候倾向率为-0.121℃/10a,整体呈下降趋势;极端最低气温平均为7.5℃,距平值在-1.4~1.1℃,气候倾向率为-0.013℃/10a,整体呈下降趋势。年平均气温与时间呈中度相关,年极端最高气温与时间呈显著相关,年极端最低气温与时间呈微弱相关。都匀市年均气温下降与极端气温对农业生产会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应提高农业气象服务保障能力,加强气温监测与灾害预估工作,提高农民对农业灾害的防控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