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朱琳  强添纲  王春蕾 《森林工程》2010,26(6):66-68,91
通过对不同类型公交停靠站的分析,得到影响公交专用道通行能力的影响因子。结合传统的道路通行能力理论公式,以哈尔滨市新阳路路段为例,在社会车辆和公交车辆相互交织影响的具体情况下,考虑到城市道路环境的自身特点,分析不同类型的公交专用道对道路通行能力的影响,分别设定相应于不同情况下的修正系数,改进传统计算公式,从而建立适用于哈尔滨市新阳路路段公交专用道的通行能力计算模型。  相似文献   

2.
中小城市的公共交通规划研究——以高邮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小城市的公共交通发展受到不同于大城市的诸多影响和限制。通过对中小城市空间发展和历史背景因素的分析,发现城市空间狭小、旧城改造困难是公交发展的主要障碍。针对不同小城市居民出行特征的调查研究,总结出公交线路不平衡,出行距离短是不选择公交的其他主要因素。研究线路长度、站距等参数对出行选择行为的吸引力,针对存在的问题,着重分析提高中小城市居民出行选择公交比例的原则和方法。从线网空间布局、城乡公交接驳、场站设置等方面提出规划原则和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对城市公交基础设施现状和乘客出行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后,对服务半径进行建模,得到最大的公交服务半径和理想的公交服务半径计算模型,并通过粗糙集综合评价法和传统的层次分析法对城市公交整体服务水平进行评价。以南京市为例,对模型和评价方法进行应用。  相似文献   

4.
柳雪丽  魏薇 《技术与市场》2023,(12):32-35+40
为应对轨道交通新线开通改变路网拓扑结构、客流特性及分布规律复杂影响运营决策等问题,首先基于C/S架构、ArcGIS、交通仿真软件二次开发技术建立模型应用辅助系统;其次重点研究该系统中的轨道交通模型,采用改进的Logit模型描述居民的方式选择,构建出行时辰分布模型精确分析乘客高峰小时出行特征;最后以既有线路为例进行模型校核,预测优化调整,实现新线客流量的精细化预测。该仿真模型能够为轨道交通线路规划阶段路网客流状态及其动态变化预测仿真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瞿飞  韩宝睿 《森林工程》2014,(3):124-127
从中小城市空间布局特征、道路交通设施、交通运行特征、居民出行特征四方面分析中小城市交通特征以及从公交运营和公交设施分析公交现状不利因素,最终发现公交客源缺乏、公交吸引力不足是影响中小城市公交发展的主要因素。故针对存在的不利因素分析,着重研究如何提高中小城市公交吸引力问题,结合规划理论与实际,提出以客流培育为核心的规划目标与定位和中小城市的公交规划发展原则;接着基于适宜中小城市发展的线网布局模式,介绍了"两核心"布局及多层次线网布局的规划策略;最后结合公交各个运行指标,线网调整以提高公交线网覆盖、舒适度、便捷度。达到增强公交吸引力的目的,培养客源,最终实现公交在中小城市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6.
李信  朱权  刘洪  杨洁 《森林工程》2016,(4):51-55,60
为更好的缓解交通压力,公交优先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的共识。研究居民公共交通的选择行为,分析与把握居民出行规律,对推进公交优先战略,增强公交吸引力,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城市居民出行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成都到龙泉片区居民出行进行调查分析,建立巢式logit模型,并分析模型结果,得出对出行者选择公共交通具有显著影响的因素,并通过弹性分析定量展示这些显著因素对公共交通选择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范海雁  姚佼 《森林工程》2014,(6):141-143
在城市公共交通运营研究中,公交客流数据的取得和统计工作是非常重要的,而确定高峰统计时段是最基础的工作.简述了公交发车间隔研究的重要性,在计算城市公交线路的发车间隔时间时,需要先计算统计时段的客流需求量.而统计时段的划分是文章重点研究的问题,基于聚类分析,建立一种均值聚类算法,得到具有相似客流特征的时间段,并以公交线路875路的跟车调查数据为基础,在上海市公交875路客流的实际统计中进行应用.通过实证研究,表明,可以有效减少聚类数据的冗余信息,特别适用解决大数据聚类问题,其结果可以自动划分客流时段,时段划分结果为0.5h或1h的非整点时段,对于统计时段内的高峰小时的确定和行车间隔的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公共交通业是满足人民群众出行需求,为社会各行业正常经营创造基本条件的服务性行业。政府如何对公共交通企业进行规范性补贴是我国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针对我国现行公共交通补贴制度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公交资金优先的重要性,提出征收“公交专项税”的方法来对公交企业进行补贴,分析“公交专项税”的形式和内容、纳税的主体以及征收税额。通过分析证明,设立“公交专项税”,将使“公交优先”更易实现,公交企业也会有足够的资金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从而吸引更多居民选择公共交通出行方式,实现公交优先发展。  相似文献   

9.
周琬琦  张衡 《绿色科技》2024,(1):194-199
为探究关中平原城市群城际出行时空格局,基于2021年“五一”假期的百度迁徙数据,从城市节点、城际联系、网络集聚3个层面挖掘节假日背景下关中平原城市群城际出行网络格局,以揭示城际居民在时间、空间上的移动规律。研究发现假期期间,城际居民出行呈“U”形变化趋势,城际出行网络具有等级规模性,88%的城际客流都分布在200 km的出行距离中,形成了3个凝聚子群。结果表明:(1)“五一”假期关中平原城市群城际出行需求具有时间对称性,空间分布呈现中间高、两翼低的特征,城际出行网络空间形成以西安为中心,宝鸡、咸阳、渭南为次中心的“一大三小”的发展模式;(2)城际客流联系具有极化现象,且空间近邻性特征显著,城际客流运输通道主要位于陕西省境内,短距离出行集中,整体上形成以西安为中心的放射性出行模式;(3)关中平原城市群城际出行省内联系较强。  相似文献   

10.
城市公交专用道效益评价及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公交优先思想的逐渐被接受,作为实现公交优先的主要载体———公交专用道系统自然而然被提上议程。针对大中城市道路交通拥堵和公交运行缓慢等状况,应用微观交通仿真软件TransModeler建立路网车辆运行模型。以哈尔滨市第5路公交为实例,提出优化方案,应用TransModeler对其进行优化仿真,通过仿真结果对方案实施前后各路段的交通流运行状况进行评价,证明本文提出的方案具有一定的科学实效性。同时表明应用TransModeler软件可以快速、有效的实现各个优化方案的对比,节省繁琐数据输入的时间,仿真输出数据简单明了,对今后公交线网优化仿真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1.
根据安吉物流公司的全国公路运输网和整车仓库分布图,得到该公司在全国范围内的主要服务城市.利用层次分析法,在考虑货运量、人均生产总值、交通优势、城市人口数量等因素的条件下,对这些城市进行分析与优选,得到甩挂运输站场所在城市优选集.为该物流公司开展甩挂运输选取站场方面提供参考性的建设.通过对甩挂运输站场所在城市优选,提高其物流运输效率,提高物流的组织化水平和集约化程度,从而带动整个物流节点网络的作业能力,促进城市和区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2.
基于TransModeler软件的公交信号优先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公交优先思想的逐渐被接受,作为实现公交优先的主要方式——公交信号优先自然被提上议程。针对大中城市道路交通拥堵、公交运行缓慢等状况,应用微观交通仿真软件TransModeler建立路网车辆运行模型。以哈尔滨市第5路公交为实例,提出公交信号优先方案,应用TransModeler对其进行仿真。通过仿真结果对方案实施前后各路段的交通流运行状况的评价,证明论文提出的方案具有一定的科学实效性。同时表明应用TransModeler软件可以快速、有效的实现各个路网优化方案的对比,节省繁琐数据输入的时间,仿真输出数据简单明了,对今后公交线网优化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3.
田瑾  冯国红 《森林工程》2013,(3):108-109,127
针对哈尔滨市公交车内的扶手高度、报站系统以及车次显示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人因工程理论、将安全、舒适、人文关怀等理念融入其中,设计最舒适的扶手高度,最清晰、方便识别的车次显示系统及更人性化的报站系统,使公交车辆在应用上达到更有效、更舒适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中小城市在城市规模、客运流量及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均与大城市有所不同,因此其长途客运站的选址布局方法也与大城市的方法原则有较大差别.这里在分析中小城市长途客运站选址布局的特殊性及其要点的基础上,拟定了选址布局的规划原则.通过对目前选址布局常用方法的综合分析与比较,总结出各种选址布局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并以如东县客运站选址为实证研究,结合各种选址布局方法的特点及如东县道路网结构、客流组织和空间发展等因素综合分析,筛选出适合中小城市选址布局的几种方法,拟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中小城市长途客运站选址布局的决策方案.以期为当前中小城市客运站合理布局、合理设计提供参考依据,并达到改善城市对外交通运输环境,解决现状交通问题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赵伟  李欣  王鹏 《森林工程》2014,(3):74-79
基于视频触发方式对复杂环境下的运动车辆进行监测,利用800万像素高清摄像机24 h全天候检测车辆,最多可以检测5个车道。在传统虚拟线圈的画法基础上增添识别区和触发区,增大传输速率,这样可以省略图片处理和筛选过程,节约资源,提高采集环节的整体效率。采用背景消减法中可自适应的混合高斯模型原理,建立模型及模型后期更新,得到车辆目标检测结果,分析其实验结果得到:基于混和高斯背景差分法对于动态背景的建立十分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