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老窖消毒 由于农民一般都建有固定的储藏窖且常年贮藏马铃薯,难免病烂块茎残存在窖内.新薯进窖如不进行清扫、消毒,老窖中的病烂薯和带菌的残渣、污土很可能把病菌传染给新薯。所以在新薯入窖前应及时把老窖打扫干净,用来苏水或石灰喷洒消毒,以除后患。  相似文献   

2.
李春秀 《农村科技》2013,(11):70-71
一、散装贮藏散装贮藏是马铃薯长期贮藏中最常见方式。要保证马铃薯与空气接触良好,离开堆垛的气流温度应与堆垛顶部温度相同。喷施抑芽剂时,抑芽剂要在堆垛的底部与顶部均匀喷施。散堆贮藏的贮藏量相对较大,易于在贮藏期间进行防腐处理,管理过程也方便。堆藏1吨马铃薯块茎需占用1.5-1.6米3的空间。  相似文献   

3.
研究马铃薯传统窑洞库、普通冷库和智能通风窑洞库对马铃薯的贮藏效果,为优化马铃薯的贮藏条件提供理论依据。对3种不同贮藏条件下环境温湿度、CO2浓度以及晋薯16号马铃薯块茎采后生理、贮藏效果的相关指标变化趋势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智能通风窑洞库可有效抑制马铃薯块茎呼吸代谢速率,降低马铃薯块茎中干物质、淀粉、还原糖营养物质以及Vc的消耗,但不同处理对块茎中粗蛋白含量变化影响均不显著;智能通风窑洞库减缓了马铃薯块茎失重率和腐烂率的上升,适用于马铃薯块茎的长期贮藏,贮藏180 d时,智能通风窑洞库的贮藏效果与普通冷库基本相当,且显著优于传统窑洞库。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引进的具有优良田间农艺性状的马铃薯种质材料进行块茎及全粉色泽品质分析,探究贮藏环境对马铃薯块茎内成分及全粉色泽品质的影响,丰富全粉加工型马铃薯种质资源.【方法】将引进的11个马铃薯种质材料分别贮藏在4、25℃条件下0、60、120 d后进行块茎及全粉色泽品质分析,测定材料块茎内淀粉、可溶性糖、还原糖的含量,分析在不同贮藏条件下块茎和全粉的色泽变化特性,分析块茎内淀粉、可溶性糖、还原糖的含量与块茎和全粉色泽的相关性.【结果】试验材料在25℃贮藏120 d时块茎和全粉的色泽变化最大.短时期内60 d、4℃低温贮藏环境对马铃薯鲜薯块茎和全粉色泽影响的程度显著大于25℃贮藏环境,而在长时间120 d、4℃低温贮藏环境对马铃薯鲜薯块茎和全粉色泽的变化具有抑制效应.在贮藏过程中,马铃薯块茎色泽的变化与块茎内可溶性糖和还原糖含量显著相关,块茎内可溶性糖含量越高,其全粉的光泽度越暗.【结论】马铃薯块茎内可溶性糖含量与其全粉色泽显著相关,是判定全粉加工型品种的重要指标.引进材料中CIP301040.63和CIP397067.2是适合全粉加工的潜在品种及优良亲本材料,可有效补充我国马铃薯种质资源,有利于全粉加工型马铃薯品种的选育.  相似文献   

5.
针对生产中栽培的5个马铃薯品种贮藏期间干物质、淀粉、还原糖含量变化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贮藏期间马铃薯不同品种块茎干物质含量有极显著差异(P<0.01);同一品种不同贮藏时期干物质含量差异不显著;不同品种、不同贮藏时期马铃薯块茎淀粉含量和还原糖含量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贮藏期间马铃薯块茎干物质含量与淀粉含量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902。  相似文献   

6.
张轶 《青海农技推广》2011,(4):18-19,27
马铃薯是用块茎直接播种的无性繁殖方式进行生产的一种高产作物,块茎既是营养器官,又是繁殖器官。因此,马铃薯块茎的贮藏,必须尽可能减少有机物消耗和淀粉转化,达到妥善贮藏的目的,是马铃薯生产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7.
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组成型表达启动子CaMV 35S驱动的正义和反义无机焦磷酸酶(PPase)基因导入到马铃薯栽培品种‘费乌瑞它’的试管薯中,通过PCR检测证明PPase基因已转入马铃薯基因组中.对转基因株系及对照植株块茎的休眠特性的测定表明,分别在4℃低温和25℃室温贮藏条件下的转反义基因马铃薯株系块茎的休眠期较对照株系均延长了2~3周;转正义基因马铃薯株系块茎的休眠期较对照株系均提前了2~3周;且在4℃低温贮藏条件下的转基因马铃薯株系及对照块茎的休眠期比25℃条件贮藏的长2~3周,为进一步利用PPase基因改良马铃薯块茎休眠特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克隆烟草液泡转化酶抑制子基因,并在马铃薯中表达,从而抑制低温贮藏块茎还原糖积累,提高马铃薯加工品质。【方法】通过RT-PCR法分离Nt-VIF全长cDNA,转化马铃薯植株,PCR、Northern杂交和Southern杂交检测转基因植株,转基因植株块茎在低温和常温条件下贮藏30 d,分析转化酶活性与还原糖含量。【结果】克隆到Nt-VIF全长cDNA,35S调控下正向的Nt-VIF基因cDNA已经成功转入鄂马铃薯3号(E3)植株。转基因植株块茎在4℃和20℃贮藏30 d表明,VI活性受温度调节,高温贮藏块茎的VI活性显著低于低温贮藏的块茎,且高温条件下转基因块茎与对照无显著差异,而低温条件下转基因块茎的VI活性与对照相比下降幅度为22.7%(株系A-3)~78.1%(株系A-31)。转基因块茎还原糖(RS)含量在高温贮藏条件下与对照差异亦不明显,而低温贮藏条件下RS含量下降幅度为20%(株系A-17)~80.5%(株系A-30)。进一步分析还表明,转基因块茎低温贮藏其液泡转化酶活性与还原糖含量呈显著正直线相关(RS = 0.289VI + 0.0736)。【结论】Nt-VIF基因的表达显著抑制了马铃薯液泡转化酶活性,导致还原糖积累降低。  相似文献   

9.
2种贮藏方式下马铃薯品质指标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六盘水地区选取广泛种植的威芋3号和会2号马铃薯块茎,采用室内堆放贮藏和田间原地贮藏方式,定期对马铃薯块茎干物质、淀粉、还原糖及呼吸强度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马铃薯贮藏61d是临界贮藏时期;同一品种不同海拔地区贮藏的马铃薯品质表现为:高海拔地区>中海拔地区>低海拔地区;相同海拔地区,田间原地贮藏的马铃薯品质优于室内堆放贮藏;此外,淀粉含量和还原糖含量之间处于动态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马铃薯生长设置不同水平的钙肥施用处理,研究外源钙对马铃薯块茎贮藏期间淀粉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多酚氧化酶活性及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浓度钙处理下在贮藏后期马铃薯块茎过氧化物酶活性和多酚氧化酶活性都高于低浓度钙处理和对照,高浓度钙处理的淀粉酶活性则低于对照.低浓度钙处理的马铃薯块茎蛋白质含量在贮藏过程中下降幅度最小,对照则降幅最大.  相似文献   

11.
1978~1982年,全苏科学研究试验站研究了微量元素对马铃薯黑胫病、软腐病和其它病害的影响。于播种前将0.5%硫酸锌溶液(每吨块茎用15~20公升)喷于种薯块茎上,对照薯块喷等量清水,结果经硫酸锌处理者,加特钦斯基亩产2467公斤,较对照增产554公斤,星火和食用19也分别比对照增产328公斤和140公斤;  相似文献   

12.
一、抑制萌芽。使用青鲜素、萘乙酸甲酯或乙酯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可抑制马铃薯、洋葱、大蒜、萝卜等蔬菜的发芽与抽薹。马铃薯在贮藏时,每吨薯块先用萘乙酸40~50克与2~3千克细土混匀,将细土均匀拌入薯块中。洋葱、大蒜在收获前10~15天用0.25%青鲜素溶液喷洒叶片,马铃薯在收获时用0.25%~0.3%青鲜素溶液喷洒叶片,均能防止贮藏期发芽,  相似文献   

13.
目前,陕北榆林马铃薯种植面积已超过300万亩,鲜薯总产量接近300万吨,折粮总产量近50万吨,已成为全省第一、全国第二的马铃薯生产大市。马铃薯在陕北已成为饭桌上的主食,近年来随着榆林市寒冷天气的变化,马铃薯贮藏保存技术十分重要。马铃薯薯块是活的有机体,会进行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在贮藏期间,病害还会感染块茎或者在薯块中传播,这些都会造成薯块失重以及大量碳水化合物和丰富的矿质元素损失。通过分析适合该区的马铃薯防腐保鲜技术的不断发展,以确保马铃薯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4.
马铃薯贮藏与药剂保鲜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铃薯在贮藏期间块茎重量的自然损耗不大,因受热、受冻所造成的腐烂是最主要损耗途径。因此要采用科学管理方法,最大限度地减少贮藏期间的损失。总的来讲,较低的温度对马铃薯贮藏是有利的。马铃薯最适宜的贮藏温度为1℃~3℃,最高不宜超过5℃,  相似文献   

15.
不同浓度葡萄糖打破马铃薯块茎休眠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浸泡和打孔注入处理,研究0.5%、1.0%、1.5%、2.5%等4个不同浓度葡萄糖溶液打破大西洋马铃薯块茎休眠的效果.结果表明:不同浓度葡萄糖和2种处理方法均能打破马铃薯块茎休眠,其中以1.5%葡萄糖为破休眠最佳浓度,浸泡法比打孔注入法能提前打破休眠.  相似文献   

16.
刘喜平  陈彦云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8):17548-17550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外源钾对马铃薯块茎贮藏期间几种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在大田栽培条件下,以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L.)陇薯3号为材料,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外源钾,通过比较块茎在贮藏期间酶活性的变化,研究喷施外源钾对马铃薯休眠生理代谢的调控效应。[结果]4.05 kg/hm2的钾处理可以极显著降低取样末期块茎内淀粉酶和升高多酚氧化酶活性的活性,并显著升高过氧化物酶活性;8.1 kg/hm2的钾处理可提高取样末期块茎内过氧化物酶活性并显著提高取样末期块茎内酚氧化酶活性。[结论]研究结果对了解外源钾在马铃薯块茎休眠期间的作用,以及促进外源钾在马铃薯上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朱桂萍 《农技服务》2013,(9):1019-1019
以马铃薯克新1号原原种为供试材料,采用二因素完全随机设计,在100%、85%、15%、0光照条件下贮藏马铃薯块茎90 d,采用乙醇法提取不同储藏条件下马铃薯鲜样中的龙葵素,通过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探讨不同储藏光照对马铃薯鲜样中龙葵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克新-1号原原种块茎芽萌前后龙葵素含量变化各不相同,但基本趋势均为随着光照的增强马铃薯块茎芽萌发,龙葵素的含量升高。  相似文献   

18.
湟中县马铃薯的贮藏保鲜技术包括马铃薯贮藏特性,贮藏条件,品种特性,田间管理,薯窖清理和消毒,贮藏方法及管理。  相似文献   

19.
为了延长某些蔬菜的窖藏期,可以采用化控技术抑制发芽,提高贮藏保鲜质量。 一、马铃薯。使用浓度为500~1000毫克/升的青鲜素溶液,在马铃薯刨收前2~3周喷洒植株,贮藏期间很少发芽。 二、芹菜。收获后2~3小时,将叶柄置于浓度5~10毫克/升的6-苄基腺嘌呤(6-BA)溶液中浸泡片刻,在10℃条件下可保鲜6周。  相似文献   

20.
<正>为了延长某些蔬菜的窖藏期,可以采用化控技术抑制发芽,提高贮藏保鲜质量。一、马铃薯。使用浓度为500~1000毫克/升的青鲜素溶液,在马铃薯刨收前2~3周喷洒植株,贮藏期间很少发芽。二、芹菜。收获后2~3小时,将叶柄置于浓度5~10毫克/升的6-苄基腺嘌呤(6-BA)溶液中浸泡片刻,在10℃条件下可保鲜6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