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探讨盐碱胁迫下小麦阳离子吸收和分配特点,采用两种中性盐(NaCl和Na2SO4)和两种碱性盐(NaHCO3和Na2CO3)混合模拟不同浓度盐碱胁迫条件,对龙麦26和克旱16两种不同基因型春小麦幼苗进行14 d胁迫处理,测定和分析了叶片和根系中Na+、K+、Ca2+、Mg2+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盐碱混合胁迫增加了小麦幼苗Na+含量,且随着盐浓度的增加和碱性盐比例的提高,Na+含量逐渐增加;龙麦26幼苗K+的吸收规律与Na+相同,而克旱16幼苗K+含量变化与之相反;盐碱混合胁迫通过降低植株的K/Na限制了Ca2+、Mg2+的吸收量,且阻碍了Ca2+、Mg2+由根向地上部的运转,致使叶片中Ca2+、Mg2+含量降低。盐碱混合胁迫下,小麦对Na+、K+等一价阳离子与Ca2+、Mg2+等二价阳离子的吸收上表现为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2.
氮钾互作对春玉米生物产量及其组分动态的影响   总被引:25,自引:6,他引:19  
金继运  何萍 《玉米科学》1999,7(4):057-060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氮钾配比下春玉米生物产量及其组分动态。结果表明,不同氮钾配比下春玉米总生物量及粒重的增长均符合Logistic方程;营养体干重随时间的变化符合回归方程Y=axebx;生物产量依子粒产量和营养体干重变化符合回归方程Y=exp(a+b1x1+b2x2)。适宜的氮钾配比及施肥技术促进玉米植株生育前期总生物量的积累以及生育后期干物质从营养体向子粒的转移,从而获得较高的子粒产量。  相似文献   

3.
施氮对高淀粉玉米子粒产量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田间试验、植株生理生化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对高淀粉玉米吉单535和普通玉米军单8号子粒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淀粉玉米粒重的增长符合Logistic方程;营养体干重随时间的变化符合回归方程Y=axebx;生物产量依子粒产量和营养体干重变化符合回归方程Y=exp(a+b1x1+b2x2)。与普通玉米军单8号比较,高淀粉玉米吉单535营养体干重增长期较长,干重下降速率低,即由营养体干物质向子粒转运量较低。适宜的施氮量可有效地促进高淀粉玉米植株生育前期总生物量的积累以及生育后期干物质从营养体向子粒的转移,从而获得较高产量。高淀粉玉米吉单535的适宜施氮量为200 kg/hm2。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硫化氢(H2S)对盐碱胁迫下裸燕麦矿质元素吸收、运输和分配的调控效应,以裸燕麦品种定莜9号为材料,采用盆栽砂培试验,研究抽穗期喷施50 μmol·L-1 H2S供体硫氢化钠(NaHS)溶液对50 mmol·L-1盐碱混合胁迫下裸燕麦根、茎和叶中29种矿质元素和4种阴离子含量及矿质元素选择性运输、质膜Na+/H+逆向转运蛋白基因 SOS1和液泡膜Na+/H+逆向转运蛋白基因 NHX1表达和植株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裸燕麦根、茎和叶中未检出硒元素和CO2-3。盐碱胁迫下,外源H2S对裸燕麦效应:(1)对根、茎和叶中HCO-3、Cl-和SO2-4含量无显著影响,可显著缓解盐碱胁迫下裸燕麦根系和地上部干重的下降。(2)显著降低茎、叶中Na含量,对根中Na含量和叶片 SOS1基因表达无显著影响,显著提高叶片 NHX1基因表达量。(3) 提高根、茎和叶中Ca、Mg、P的含量,抑制K的吸收和运输;促进S的吸收,但抑制S的转运;降低根、茎中Si含量,通过提高Si从茎向叶转运而提高叶中Si含量。(4) 显著提高根、茎和叶中Co含量;促进Ni的转运及Fe从根向茎、Zn从茎向叶的转运,提高根中Mn、Zn和茎中Fe及叶片Ni、Zn含量;抑制B、Mn、Cu、Zn从根向茎和Mo从茎向叶的转运,降低茎中B、Mn、Cu、Ni、Zn和叶片中B、Mn、Cu、Mo含量。(5) 显著提高根中Li、Sr、Ag和茎中Li、Sr及叶片Sr、Ag含量,降低根中Ba和叶片Rb含量。(6) 对根、茎和叶中重金属元素Cd、Hg、Pb、Cr和As含量的影响存在差异,对根、茎和叶中Al含量的升高有显著缓解作用。由此可见,外源H2S参与盐碱胁迫下裸燕麦矿质元素吸收、转运和分配的调控,能够增强裸燕麦的耐盐碱性。  相似文献   

5.
李万良  李时群  张英 《玉米科学》2010,18(2):149-152
从高亲和性和低亲和性K+吸收两个方面较详细介绍了K+营养的吸收机制。高亲和性K+吸收机制包括H+-K+交换ATPase、K+-ATPase、H+-K+ symporter和Na+-K+ symporter;低亲和性K+吸收机制也被称为“协助扩散”,研究表明是通过K+通道进行的,但K+通道的确切结构尚无定论。综述了植物K+吸收的调节,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以陕科9号为材料,2019~2020年在陕西榆林灌溉区进行大田试验,在总施氮量相同、基肥和大喇叭口期追肥分别占总施氮量20%和40%条件下,设置4个施氮处理,传统施氮(拔节肥40%,N1)、氮肥后移10%(拔节肥30%+花粒肥10%,N2)、氮肥后移20%(拔节肥20%+花粒肥20%,N3)和氮肥后移30%(拔节肥10%+花粒肥30%,N4),分析各处理子粒灌浆特性、内源激素含量和产量构成。结果表明,氮肥后移各处理2年玉米产量均显著高于传统施肥,N3处理产量最高。氮肥后移增加子粒灌浆速率最大时生长量(Wmax)、最大灌浆速率(Gmax),延长子粒灌浆活跃期;氮肥后移过量(N4),子粒灌浆参数受到不良影响。同时,N3处理子粒生长素(IAA)含量达到峰值时均较N1处理显著增加51.7%,玉米素(ZR)含量显著增加16.7%,赤霉素(GA3)含量显著增加28.9%,脱落酸(ABA)含量显著降低18.2%。在陕西灌溉春玉米区,总施氮量270 kg/hm2时,拔节期追肥54 kg/hm2、大喇叭口期追肥108 kg/hm2、花后7 d追肥54kg/hm2为该区玉米高产的优化施氮制度。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小麦质膜Na+/H+逆转运蛋白TaSOS1在逆境条件下的生物学功能,采用荧光定量PCR(RTPCR)方法,对 TaSOS1基因在4种不同胁迫条件下(200 mmol·L-1 NaCl、4℃低温、100 μmol·L-1 ABA和15% PEG6000)的表达水平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正常条件下,小麦根中 TaSOS1的mRNA表达量要高于叶中的表达量。盐胁迫处理下,根中 TaSOS1特异性上调表达,说明 TaSOS1基因在根中的功能更强,其表达与盐胁迫有关且具有组织特异性;在4℃低温处理下, TaSOS1在叶中上调表达;而在ABA和PEG6000两种处理条件下, TaSOS1的表达没有规律性,推测 TaSOS1的表达途径可能为非ABA依赖型且与盐离子的特异性有关。生物信息学分析的结果表明,小麦质膜Na+/H+逆转运蛋白TaSOS1与拟南芥和水稻的质膜Na+/H+逆转运蛋白AtSOS1和OsSOS1具有高度的同源性,由此可以推测小麦TaSOS1具有与AtSOS1和OsSOS1类似的功能,可以把植物体内Na+排出体外,以减轻Na+对植物的毒害。  相似文献   

8.
玉米见展叶差是可见叶片数与展开叶片数的差值。用13个基因型(5个单交种及8个亲本自交系),在两个地点,每地点2个播期进行试验。结果表明,见展叶差在相同条件下表现尚为稳定,但因不同播期、地点而有不稳定表现。最大见展叶差也不稳定,并与雌穗分化没有很好地恒定关系。最大见展叶差(y)与出叶速度(X1)、叶片见展历时(x2)、叶片生长速率(x3)之间有回归方程y=2.8277+0.4271x1+0.0979x2+0.0396x3。通径分析结果,决定系数D=0.5816。5个单交种F1和F2的遗传分析,最大见展叶差广义遗传力h2β%=25.34±9.278。这些都表明该性状易受环境影响。由此,对见展叶差的应用价值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增铵营养对玉米品质影响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彩凤 《玉米科学》2003,11(3):082-084
试验利用盆栽,选用远征808(收敛型)和四单19(平展型)作试验材料,研究了增铵营养对玉米子粒中蛋白质、淀粉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在氮素水平一致的条件下,设6个处理,NO3--N和NH4+-N比例分别是3:0、2:1、1:1、1:2、0:3及对照(不施氮).试验表明,增铵营养可以提高玉米子粒中蛋白质含量,但不同类型品种表现有差异,远征808在NO3--N和NNH4+-N比例为2:1时蛋白质含量最高,而四单19在1:2时  相似文献   

10.
贾玉峰  张新生  赵明 《玉米科学》2004,12(2):026-029
试验以吉林省主推的普通玉米单交种为母本,以高油玉米为父本进行人工杂交,研究双亲对杂交当代子粒的脂肪、蛋白质和淀粉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母本对杂交当代子粒脂肪含量的影响大于父本,杂交当代子粒的脂肪含量与其双亲的关系是:普通玉米单交种×高油玉米自交系杂交当代子粒的脂肪含量=0.60P1+0.40P2;普通玉米单交种×高油玉米单交种杂交当代子粒的脂肪含量=0.65P1+0.35P2;普通玉米单交种×高油玉米群体的杂交当代子  相似文献   

11.
以新鲜和发酵椰花汁为实验材料,研究新鲜和发酵椰花汁对超氧阴离子的清除能力和对黄嘌呤氧化酶的抑制能力,以及加入Cu^2+、Fe^2+、Fe^3+、Zn^2+时对其能力的影响,以原儿茶酸为对照。结果表明,新鲜和发酵椰花汁对于超氧阴离子均有一定的清除能力,但对于黄嘌呤氧化酶的抑制能力比较弱。加入Cu^2+、Zn^2+对新鲜和发酵椰花汁清除超氧阴离子能力的提高作用较为显著,而Zn^2+能够显著的提高其对黄嘌呤氧化酶的抑制能力。  相似文献   

12.
为充分开发利用仙人掌果色素,本研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L9(3 4)正交试验优化溶剂浸提法提取海南野生仙人掌果色素,并研究了pH、温度、光照、金属离子等对色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仙人掌果色素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pH 7.5的水溶液,料液比1∶20(g/mL),浸提温度30 ℃,浸提时间10 min,在此条件下,仙人掌果色素得率可达7.75%;仙人掌果色素在pH 4~10,温度低于30 ℃,避光下较稳定;金属离子Na+, K+, Ca2+, Mg2+对色素的稳定性无明显影响,而Cu2+, Fe2+, Fe3+, Al3+均会降低色素的稳定性,其中Cu2+ and Fe3+对色素稳定性的破坏最大;氧化剂H2O2、还原剂Na2SO3、维生素C均降低色素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槟榔色素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亚军 《热带作物学报》2010,31(12):2203-2207
本试验研究槟榔色素的稳定性。结果表明:槟榔色素对热稳定性较好但对光稳定性较差;在酸性条件下稳定;对常用的防腐剂山梨酸钾、苯甲酸钠、柠檬酸等稳定;氧化剂和还原剂对色素的稳定性有影响,色素对低浓度VC稳定性好,在H2O2中稳定性差;金属离子Cu2+、Mg2+、Ca2+、K+、Na+、Zn2+对色素的稳定性影响较小,但Fe2+、Fe3+对色素的稳定性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研究"紫娟"晒青绿茶主要呈色成分及其稳定性。采用酸性甲醇-水和水分别提取"紫娟"晒青绿茶色素,利用HPLC-ESI-MS/MS方法对其主要色素进行了分离鉴定。结果显示,"紫娟"晒青绿茶含有14种花色素苷、24种黄酮、8种酚类以及3种生物碱。主要的花色苷类物质为天竺葵素-3-葡萄糖苷或天竺葵素-3-半乳糖苷、天竺葵素-3-(6-香豆酰基)-葡萄糖苷、飞燕草素-3-葡萄糖苷、飞燕草素-3-芸香糖苷、飞燕草素-3-O-(6-香豆酰基)-葡萄糖苷、Prodelphinidin B-2(or 4)3′-O-gallate、Procyanidin B-2(or 4)3′-O-gallate、Petunidin-3-glc-4-vinylphenol和Malvidin-3-glc-4-vinylepicatechin等。酸性甲醇-水提取的"紫娟"晒青绿茶红色素水溶性好,颜色随pH值变化而变化。酸性条件下该色素对光、低温有很好的稳定性,耐氧化性与耐还原性较强。Cu2+、Fe3+使色素稳定性变差。明确了"紫娟"晒青绿茶呈现紫色的主要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5.
‘芙蓉李’是南方种植面积大、鲜食与加工兼用的优良李品种。本研究以‘芙蓉李’为材料,研究温度、pH、光照、金属离子、氧化还原剂等理化因子对‘芙蓉李’花色苷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芙蓉李’花色苷在60 ℃、2 h以内比较稳定;pH对花色苷的稳定性有显著影响,并在酸性条件下较为稳定,但光照能加速花色苷的降解;金属离子中K +和Fe 3+可增强花色苷的稳定性,而Al 3+会使花色苷的稳定性下降;‘芙蓉李’花色苷耐氧化性、还原性差。  相似文献   

16.
The ionochromic properties of Crystal Violet Lactone(CVL), 3,3-bis(p-dimethylaminophenyl)-6-dimethylaminophthalate with metal cations were investigated. It showed interestingly ring open reaction with addition of several metal ions in CH3CN solution. Upon addition of Hg2+, the CVL shows a new peak around 603nm in its absorption spectra, and the color of solution changed from colorless to blue. Whereas other ions including Fe3+, Cu2+, Fe2+, Al3+ and so on induced basically weakly spectral change, which makes it promising application in Hg2+ sensor.  相似文献   

17.
为增加火龙果中天然红色素的稳定性,实现其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以红肉火龙果果肉为原料,研究pH值、金属离子、甜味剂、食品添加剂等因子对其喷雾干燥粉、冻干原粉及冻干包埋粉中红色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火龙果粉中色素对高温敏感,喷雾干燥粉中的色素损失率高于冻干原粉和冻干包埋粉;色素在pH6的环境中较稳定;Ca2+、K+、Mg2+对色素稳定性影响不大,Na+有利于提高喷雾干燥粉中色素的稳定性,Zn2+、Al3+不利于色素热稳定性,Fe3+、Cu2+可对果粉中的色素稳定性造成严重损坏;甜味剂等碳水化合物对火龙果粉中色素稳定性无不利影响;丙酸钙不利于色素稳定,过氧化氢明显降低喷雾干燥粉热处理后的色素残留率,亚硫酸钠对3种果粉的色素均可造成严重破坏,抗坏血酸可明显提高3种果粉色素的热稳定性。该结果为促进火龙果粉的加工及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菠萝果实不同发育阶段色泽和色素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2个菠萝品种(卡因种和巴厘种)果实不同发育阶段的果肉色泽和色素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果实的成熟,果肉颜色逐渐向橙色转变;叶绿素总量从果实膨大期增加到加工成熟期的最大值,之后急剧下降:类胡萝卜素、花青苷和类黄酮的含量从果实膨大期到完熟期都逐渐增加.叶绿素含量与类胡萝卜素、花青苷及类黄酮无显著相关;类黄酮含量与类胡萝卜素显著正相关,与花青苷极显著正相关;h*值与叶绿素含量无显著相关,与类胡萝卜素、花青苷和类黄酮含量极显著负相关.a*值、b*值与类胡萝卜素、花青苷和类黄酮含量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2个品种间类胡萝卜素和类黄酮含量差异显著,花青苷含量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以‘黑珍珠’李为试材,测定其色泽参数及其发育过程中的糖酸种类与含量、花青苷的种类与含量,并进行花青苷含量与色泽参数的相关性分析、花青苷含量与糖酸含量的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果实中检测到6种有机酸。苹果酸含量最高,其次是顺乌头酸、莽草酸、柠檬酸、琥珀酸和富马酸。果实中葡萄糖和果糖含量变化不大,山梨醇含量相对较低,蔗糖含量随着果实发育逐渐升高。黑珍珠李中主要有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和矢车菊素-3-芸香糖苷,果实发育前期果皮和果肉花青苷含量相差不大,而从花后(DAF)85 d开始,果皮花青苷含量急剧增加,此时色泽参数也有相应变化,但果肉花青苷含量与色差变化不大。相关性分析发现,李果皮发育过程中,花青苷含量与L*和b*成负相关,与a*成正相关,果肉花青苷含量与色泽参数相关性不大;通径分析表明,果皮中苹果酸通过其他糖酸对总花青苷的影响较大,果肉中琥珀酸对于其他5个酸起着较大的贡献,而顺乌头酸起着负作用,葡萄糖对于其他3个糖在花青苷的合成上也起着负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高小麦中维生素E的含量,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大气压电喷雾离子源,负离子模式,多反应检测)测定24个不同有色小麦品种(系)籽粒中α-VE、β-VE、γ-VE、δ-VE及总VE含量,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小麦籽粒色素含量,并分析小麦籽粒中维生素E含量与籽粒色素含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籽粒颜色品种(系)的VE含量和色素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籽粒色素含量与总维生素E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在彩色小麦育种中可以用籽粒色素含量作为高维生素E品种(系)的一个选择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