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0 毫秒
1.
红枣挥发性物质在烘干过程中的变化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新鲜成熟的团枣在25~75℃逐渐烘干,当温度在4 h升高到50℃后,控制升温速率为每4 h升高5℃,直到75℃。取鲜枣100 g及从50℃开始每隔5℃取样100 g,去核、切碎,分别用95%乙醇浸泡,蒸去乙醇得膏,然后用除去过氧化物的乙醚萃取,醚液用无水硫酸钠干燥,低温下蒸发除去乙醚后得到挥发性物质,再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了上述样品的挥发性化学成分。结果表明,新鲜成熟的团枣的挥发性成分主要为13种酯类,以棕榈烯酸乙酯、肉豆蔻烯酸乙酯、亚油酸乙酯、棕榈酸乙酯、油酸乙酯、月桂酸乙酯、肉豆蔻酸乙酯等的含量较高,且其含量随着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而逐渐略有减少;5-羟甲基-2-呋喃甲醛和5-羟基-5,6-二氢-麦芽酚在55℃以上检出,2-呋喃甲醛在65℃以上检出,随着烘干温度逐步升高和时间增长其残留含量逐渐增高;65℃时干枣的品质最好,烘干红枣的最高温度不宜超过70℃。  相似文献   

2.
红枣挥发性芳香物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以陕西产油枣、木枣、梨枣等为原料,经处理并用气相色谱—质谱仪测定挥发性物质,共鉴定出59种化合物,其中有8种醛、酮类物质,13种酯类物质,14种有机酸,17种烷、烯类物质,5种醚及呋喃衍生物,苯甲醇和苯并噻唑。不同品种的红枣所含挥发性成分不同,4个样品中鉴定出9种相同的化合物。在有机酸中,相对含量最高的是Δ9十六烯酸,从木枣与梨枣中检出含有1-异丙基-4,7-二甲基-1,2,3,5,6,8a-六氢萘。  相似文献   

3.
玉米秸秆稀酸水解时糠醛形成原因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通过试验研究了玉米秸秆在稀酸水解过程中糠醛类物质的产生规律和主要影响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己糖转化为羟甲基糠醛的反应是水解液中糠醛类物质产生的主要原因,而戊糖向糠醛的转化率较低。影响水解液中糠醛类物质浓度最大的因素是还原糖浓度,在所有系列试验中糠醛浓度同还原糖浓度均显著相关;水解时间对水解液中糠醛类物质浓度有显著影响,糠醛浓度随着水解时间的增加而升高;稀硫酸0.5%~2.5%浓度的范围内能够有效提高己糖向羟甲基糠醛的转化效率;而固含物和水解温度在试验条件下对糠醛类物质的产生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采用间歇式加压热水实验装置,研究了加压热水用于山毛榉树粉的分离规律,探讨了不同温度、处理时间对生物质分离的影响.当温度低于200℃时 ,随着温度升高和反应时间延长,木粉溶解量、木糖浓度和糠醛浓度均逐渐升高,而葡萄糖浓度和5-羟甲基糠醛浓度则较低.但当温度高于200 ℃时,生物质溶解量基本不随反应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葡萄糖浓度随反应时间延长逐渐增加,木糖浓度则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而下降,糠醛浓度则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基本不变甚至略有下降,5-羟甲基糠醛浓度则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而增大.  相似文献   

5.
贮藏温度对冷破碎番茄浆品质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讨冷破碎番茄浆在贮藏过程中的品质变化,以指导冷破碎番茄浆的贮藏,该文研究了其在0、25和37℃条件下贮藏150 d的品质变化,并对产品中主要指标的变化进行了动力学分析。25和37℃贮藏条件下冷破碎番茄浆中氨基酸、总糖、蔗糖、果糖、维生素C含量和颜色指标(亮度L*、红值a*和黄值b*)均显著下降,而5-羟甲基糠醛(HMF)含量、褐变度(BD)和总色差ΔE显著增加,其中总氨基酸、总糖、维生素C、HMF和BD的变化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而且HMF含量与BD变化呈线性关系,符合零级动力学模型。但是番茄红素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变化不显著,而酸度随温度和时间的增加呈增加趋势。0℃贮藏条件下,除维生素C含量显著下降外,上述其他指标均无显著变化。表明高温贮藏显著降低冷破碎番茄浆的品质,而低温贮藏可有效保护冷破碎番茄浆的品质。  相似文献   

6.
霞多丽干白葡萄酒品种香和发酵香成分变化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本研究对确立宁夏贺兰山东麓原产地葡萄酒质量的感官体系标准,以及对葡萄酒生产工艺优化和质量评价有着重要实用价值。采用溶液萃取法提取霞多丽品种果实与干白发酵香气成分,用气相色谱-质谱进行分离测定,结合计算机检索技术对分离化合物进行鉴定,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含量。实验结果:果实和干白葡萄酒中分别分离出81和33个峰,鉴定出78和32个香气化学成分,共占其色谱流出组分总量的98.89%和98.97%;成熟果实的挥发性物质,主要是2-呋喃甲醛等脂肪醛、2-呋喃乙酮等脂肪酮和十六碳酸等脂肪羧酸类。经过发酵工艺处理原酒中挥发性物质,主要有3-甲基丁醇、丁二酸二乙酯、辛酸、苯乙醇等。相对含量较高的香气成分种类相似,而微量特征香气成分差异较为显著,从而构成不同产区同一品种葡萄酒相似和独特香气与风格。本结果将对不同原产区优质葡萄酒酿造工艺生产,最大限度的释放游离态芳香物质的能力,提高干白葡萄酒的果香,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鲜香菇中甲醛含量检测的样品前处理方法改进(简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鲜香菇分别用传统方法和改进的方法匀浆后再通过蒸馏提取甲醛,再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甲醛含量。在改进的样品前处理方法中,除热处理外的其余操作均在冰水浴下完成,样品匀浆后增加沸水浴5min进行灭酶处理。甲醛含量测定结果显示改进后的方法的测定结果显著低于传统方法,更准确反映鲜香菇中甲醛的真实含量。改进后的方法精密度为93.53%,加标回收率为96.97%~99.00%,符合一般定量检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猪粪和秸秆替代部分化肥对番茄果实营养品质和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为番茄优质栽培提供参考。  【方法】  在等氮磷钾条件下,将猪粪 (M)、秸秆 (S) 单独或配合替代化肥中1/4和1/2的氮素。在日光温室进行9年定位试验后,于2018年取番茄果实样品,分析不同施肥处理对果实营养品质、果实中挥发性物质种类和含量的影响。  【结果】  单独施用猪粪或者秸秆替化肥的处理不同程度地降低了番茄果实中果糖、葡萄糖和番茄红素含量,但是对果实中硝酸盐、Vc和可滴定酸含量没有显著影响;秸秆和猪粪配合替代1/2的化肥氮,不会降低果实的营养品质,而且可改善果实的风味。配合猪粪处理的果实中水果香味和花香味的挥发性物质的种类和含量增加,如2-异丁基噻唑、β-紫罗兰酮、3-甲基-丁醇和3-甲基-丁醛、6-甲基-5-庚烯-2-酮;部分风味物质3-甲基-丁醇、6-甲基-5-庚烯-2-酮、3-甲基-丁醛、2-异丁基噻唑、β-紫罗兰酮和E-2-己烯醛含量随着猪粪替代比例的提高呈逐渐增加趋势。  【结论】  在长期等氮磷钾施肥条件下,猪粪和秸秆配合替代1/2的化肥氮素,不会降低番茄的营养品质,还可提高番茄风味品质。猪粪有助于具有水果香味和花香味的挥发性物质在果实内的积累,如2-异丁基噻唑、β-紫罗兰酮、3-甲基丁醇和3-甲基丁醛、6-甲基-5-庚烯-2-酮,且积累量以化肥、猪粪和秸秆配施效果最佳。在30余种挥发性物质中,有12种挥发性物质受不同处理的影响超过预期平均贡献,以E, E-6,10,14-三甲基-5,9,13-十五碳三烯-2-酮和2-甲基-4-戊烯醛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9.
复混肥料中钾含量的测定采用四苯硼酸钾重量法,新标准GB15063-2001《复混肥料(复合肥料)》颁布实施后,测定方法中的分析步骤有所改变,取消原标准中加甲醛步骤。本文对比用新旧标准两种方法得到的实验结果,并从理论上加以分析,说明新标准的科学性、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4种质地(即沙壤、轻壤、中壤和重壤)土壤,在4种温度下的恒温烘干试验(105℃、125℃、140℃、150℃)和有机质含量测定。结果表明:它们的失水规律一般是沙壤和轻壤采用125℃恒温2h;中壤和重壤恒温2h20min,可代替常规烘干土样方法,从而缩短了烘土时间。而高温烘干土样有机质含量与风干土有机质含量比较,绝对误差小于0.05%,故有机质含量不影响高温烘干法。  相似文献   

11.
Experiments were made for the adsorption of CO2 and N2 on typical adsorbent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porous structure and surface affinity of adsorbents as well as those of adsorption temperature...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采用草酸作为CO2 气肥的基本原料 ,加入优选的氧化催化剂 ,使CO2 产气率达到 95 %以上 ,同时对其产气特性、使用方法、生产工艺等进行了研究 ,为我国现代农业提供了一种安全高效的气肥新品种  相似文献   

13.
为探索天然商陆色素在含Fe(Ⅲ)食品中的应用,以商陆果色素原液为试验材料,通过添加Fe(Ⅲ)与EDTA-2Na的方法,研究了食品中Fe(Ⅲ)对商陆色素稳定性的影响及EDTA-2Na对改善含铁食品中商陆色素稳定性的效果。结果表明:Fe(Ⅲ)会降低商陆色素的吸光度保留率及热稳定性,色素的稳定性与Fe(Ⅲ)浓度、加热时间呈负相关;在含Fe(Ⅲ)食品中添加EDTA-2Na,可改善商陆色素的稳定性,当EDTA-2Na与Fe(Ⅲ)摩尔数比大于1时,色素的吸光度保留率在85%以上;色素的稳定性与Fe(Ⅲ)和EDTA-2Na的加入顺序有关,“Fe(Ⅲ)+EDTA-2Na+色素”的加入顺序色素的吸光度保留率最高。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纳米TiO_2对土壤吸附解吸汞性能的影响,以三峡水库消落区土壤为代表,选择2种晶型(锐钛矿和金红石)的纳米TiO_2颗粒,设置3个浓度梯度(2,4,8g/kg),制成含有不同浓度纳米TiO_2颗粒的土样,配制不同浓度的Hg~(2+)溶液,进行吸附解吸试验。结果表明:纳米TiO_2颗粒可提高土壤对Hg~(2+)的吸附量,但受颗粒的晶型和浓度的影响;锐钛矿颗粒对土壤吸附解吸Hg~(2+)的影响更大,其吸附作用力更强,不易解吸,其中4g/kg处理组吸附作用最强,与对照相比,最大吸附量可提高32.65%,且其解吸率低于对照组;金红石颗粒处理组对Hg~(2+)的吸附量随颗粒浓度的升高而增大,但吸附作用力较弱,容易被解吸,8g/kg处理组影响最大,与对照相比,最大吸附量提高18.18%,但其解吸率也最大。因此,纳米TiO_2颗粒增强土壤对汞的吸附作用,从而可能影响汞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过程,特别是锐钛矿型颗粒。  相似文献   

15.
2n花粉静电分选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静电分选海棠花粉的实验基础上,从花粉细胞膜电位和花粉在电场中荷电的角度出发,作了花粉在静电场中的受力及运动分析,研究了2n花粉的分选机理,从而得出了2n花粉在极板上的位置比n花粉位置要靠下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了长期监测土壤释放N2O的通量和同位素变化规律,了解产生N2O的微生物过程,提高对N2O排放量和排放系数估计的准确性,需要对N2O的日变化规律做深入研究,以便获得具有代表性的取样时间点及密闭时间。【方法】采用田间原位试验对华北平原的莴苣菜地进行了N2O排放监测,选取N2O排放高峰期即施肥灌溉后5~6 d为监测时间段,采用静态气体箱收集土壤释放的N2O气体,结合气相色谱和质谱技术测定N2O的含量及其同位素值(δ15N-N2O,δ18O-N2O和SP)。试验设2种取样间隔,即2 h和10 min,分别对N2O日变化规律和密闭时间进行研究。【结果】 1)在莴苣菜地N2O排放高峰期内,N2O通量日变化范围为34.65~131.45 μg/(m2·h),最大和最小的通量分别发生在13: 00和次日5: 00,9: 00的N2O通量为83.66 μg/(m2·h),与日通量平均值82.81 μg/(m2·h)相接近。N2O通量产生日变化的原因与土壤温度有关,相关分析表明,N2O通量与地下5 cm处土壤温度呈显著正相关(R2=0.82, P<0.01),而与土壤充水孔隙度(WFPS)无显著相关性。2)24 h内,δ15Nbulk-N2O和δ18O-N2O随着时间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变化趋势,变化范围分别为-31.22‰~-11.09‰和-7.45‰~-0.68‰; SP值随时间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变化范围为16.13‰~26.41‰。N2O各个同位素值随时间的变化表明产生N2O的微生物过程随之变化,但SP值在9: 00~17: 00较稳定,变化范围为23.26‰~26.21‰,极显著高于其他时刻(P<0.01),表明硝化作用在这一时间段内对N2O的产生起主导作用。3)扣箱40 min后, N2O含量、 δ15N-N2O和SP值都达到稳定状态,因此选取40 min作为单次观测N2O含量和同位素变化的密闭时间。4)24 h内N2O通量加权SP值为22.54‰。根据前人总结的规律,本研究中N2O主要由细菌硝化作用产生,且估计60.92%的N2O来自于细菌硝化作用, 39.08%的N2O来自于反硝化作用。【结论】华北平原莴苣菜地的N2O通量和同位素值具有较大的日变化,综合N2O通量和同位素值,建议选取9: 00作为观测莴苣菜地N2O排放通量和同位素特征值变化规律的时刻,建议静态气体箱密闭时间为40 min。  相似文献   

17.
研究把过磷酸钙、硫酸钾、氯化钾作为蚯蚓的饲料添加剂,对蚯蚓生长及蚓粪肥效的影响。试验显示过磷酸钙、硫酸钾、氯化钾都可以作为蚯蚓的饲料添加剂。其中在蚯蚓生存、繁殖和蚓粪肥效这三方面考核上,过磷酸钙添加量都以0.75 mg.kg-1(以P2O5计)效果最好;硫酸钾也是以0.75 mg.kg-1(以K2O计)效果最好;而氯化钾则以0.50 mg.kg-1(以K2O计)效果最好。但添加量过多都会对蚯蚓产生毒害,当过磷酸钙添加量达到2.0 mg.kg-1,硫酸钾添加量达到2.0 mg.kg-1或氯化钾达到0.75 mg.kg-1时,蚯蚓存活量或繁殖量为负值(相对于对照而言)。对于氯化钾而言,2.0 mg.kg-1是蚯蚓的致死量。蚯蚓生长好的蚓粪可以促进菠菜早发芽,提高发芽率。  相似文献   

18.
以洛旱6号、豫麦25、豫麦18、豫农949、新麦21及许农5号为试验材料,通过营养液培养法,研究了镉胁迫对其幼苗生物量积累以及Cd2+、Zn2+与Mn2+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正常生长小麦相比,低Cd2+(≤30μmol/L)浓度下,除许农5号地上部生物量有所下降外,其余品种的地上部和地下部生物量均呈上升趋势。中、高Cd2+(≥60μmol/L)浓度下,所有品种的生物量呈下降趋势,所有小麦品种体内Cd2+的含量均随着Cd2+处理浓度的增加而不断增加,而且,根系内Cd2+的含量均明显高于地上部。随着Cd2+处理浓度的增加,所有小麦品种地上部Zn2+的含量均不断增加,地下部Zn2+含量的变化品种间存在差异。地上、地下部Mn2+的含量则随处理浓度增加而不断降低。  相似文献   

19.
苯磺隆和2,4-D胁迫对土壤微生物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盆栽试验研究了除草剂苯磺隆、2,4-D对石灰性褐土中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供试浓度下,土壤微生物对两种除草剂的感应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苯磺隆高浓度处理在最初3d极显著地抑制细菌生长,之后对土壤细菌具有刺激作用,特别是培养结束时激活率还高达917.6%,低浓度处理呈极显著的刺激作用;苯磺隆对土壤放线菌具有显著的刺激作用,对土壤真菌有强烈的抑制作用,最高抑制率达100%,到培养结束时(60d)真菌数量还未恢复到对照水平。2,4-D处理对土壤放线菌具有明显的抑制、激活的波动性,对土壤细菌、真菌有强烈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利用LI-62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仪在山东农业大学实验基地对冬小麦叶片光合作用进行了大量观测,在此基础上,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建立了包含CO2浓度和温度因子的两个冬小麦叶片光合作用农业气象简易模型。利用50组观测数据对模型进行拟合,确定了两个模型各自相关的参数,回代拟合相关系数分别为0.796和0.793。进而利用所建立的模型对另外77组实测数据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两个模型在0.01%的误差概率水平下模拟能力十分接近,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相关系数分别为0.9613和0.9609,其中等轴双曲线型模型的模拟效果稍好于渐进指数型模型。因此,两个模型都具有较好的实用性,且等轴双曲线具有结构更加简单的特点,可作为农业气象作物模型中光合作用子模型。本研究为评估全球变化背景下CO2浓度增加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提供了适用于华北地区的冬小麦叶片光合作用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