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5 毫秒
1.
[目的]对金耳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体系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筛选金耳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体系中酶体系、菌龄、温度、时间、渗稳剂的最佳用法。[结果]金耳原生质体的释放方式有三种类型:酶解初期的顶端释放、侧位释放和后期的原位释放。其最佳制备条件为:液体静置培养3d的菌丝体,在1%纤维素酶+1%蜗牛酶+1%溶壁酶的混合酶液中,以0.6mol/L蔗糖为渗稳剂,36℃酶解4h,得到原生质体制备率达1.76×107个/ml;最佳再生条件为:液体静置培养5d的菌丝体,在1.5%溶壁酶的酶液中,以0.6mol/L蔗糖为渗稳剂,33℃酶解3h,得到原生质体再生率达0.22%。[结论]为金耳的原生质体融合、紫外线诱变育种、基因工程研究等提供了有益支持。  相似文献   

2.
金针菇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影响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Curt.:Fr.)Sing.]原生质体制备、再生的主要因素进行探究,结果表明,金针菇原生质体最佳再生体系为:培养7 d的菌丝体,在1%溶壁酶、1%蜗牛酶组成的混合酶中,以0.6 mol/L MgSO4·7H2O作为渗稳剂,在30℃下酶解4 h,经过3次验证试验,金针菇原生质体再生率高达0.851 7。最佳制备体系为:培养9 d的菌丝体,在2%溶壁酶中,以0.6 mol/L蔗糖作为渗稳剂,在26℃下酶解4 h,此条件下金针菇原生质体的制备率高达2.025×107个/mL。  相似文献   

3.
以鸡腿菇双核菌丝为材料,利用溶壁酶制备原生质体,采用单因素试验确定最佳条件。结果表明,原生质体产量最高的条件是取菌龄为5 d的液体静置培养的菌丝体,以0.6 mol/L蔗糖为渗稳剂,在酶解温度30℃、酶浓度20 g/L、菌丝量20 g/L的条件下酶解3 h,制备的原生质体量为2.5×107个/m L。将制备的原生质体稀释并涂布于再生培养基,再生率为10.9%,研究为鸡腿菇原生质体融合及优良品种选育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4.
采用正交试验法,对菌核侧耳原生质体制备再生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菌核侧耳原生质体制备最佳条件为:取培养3d的菌丝体,以0.6mol·L-1甘露醇作为渗稳剂,在1.5%溶壁酶的酶液中,30℃酶解1h,其原生质体得率最高,可达1.19×107。最佳再生条件为:取培养9d的菌丝体,利用0.6mol·L-1的蔗糖作为渗稳剂,在1.0%L+2.0%C+1.0%S的酶液中,36℃下酶解4h,其原生质体的再生率最高,可达2.43%。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了玉蕈原生质体的制备与再生的适宜条件。[方法]采用斜面、平板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研究了玉蕈菌丝体酶解时间(1~5 h)、酶解温度(25℃)和菌龄(4~7 d)以及渗稳剂种类(甘露醇、蔗糖、KCl、MgSO4)对玉蕈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的影响,优化了玉蕈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的条件。[结果]玉蕈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的适宜条件是:渗稳剂为0.6 mol/L MgSO4.7H2O,玉蕈菌丝体酶解时间2h,酶解温度25℃,菌龄5 d。在此条件下,玉蕈原生质体的产量最高,达16.7×106个/ml。[结论]该研究为利用原生质体技术进行玉蕈育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美味蘑菇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最佳体系进行筛选,包括酶条件、渗透压稳定剂、菌龄、酶解的时间及温度。结果表明,原生质体最佳制备条件为液体静置培养12d菌丝体,0.6mol·L-1NaCl作为渗透压稳定剂,在2%溶壁酶和3%蜗牛酶作用下,28℃酶解3h,原生质体制备率为3.6×106个·mL-1;最佳再生条件为液体静置培养12d菌丝体,0.6mol·L-1MgSO4·7H2O作为渗透压稳定剂,在2%溶壁酶和1%蜗牛酶作用下,35℃酶解1.5h,原生质体再生率为3.01%。  相似文献   

7.
通过实验确定了粗柄羊肚菌(Morchella crassipes)原生质体制备的最佳条件,即:采用培养72 h的菌丝,以0.6 mol/L NaCl作为稳渗剂配制的4 mg/L蜗牛酶,5 mg/L溶壁酶的混合酶液为细胞壁降解酶液,30℃,50 rpm/min酶解3 h,可得原生质体最高产量为2.07×106个/100 mg/mL。以0.6 mol/LNaCl溶液做稳渗剂,MYG再生培养基上得到原生质体再生率为0.16%。  相似文献   

8.
研究菌丝体培养时间、酶组合、酶浓度、酶解时间、酶解温度、稳渗剂类型、再生培养方式等对绿色木霉原生质体制备及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绿色木霉原生质体制备的优化条件为:菌丝体培养60h,用1.5%溶菌酶+0.5%蜗牛酶的混合酶液,在pH值6.0~6.5,30~35℃,酶解4h,以0.7mol/L甘露醇为稳渗剂,原生质体的产量可达1.68×107个/ml;原生质体再生的优化条件为:PDA为再生培养基,以0.5mol/L蔗糖为稳渗剂进行双层固体培养,原生质体的再生率为6.05%~6.12%。  相似文献   

9.
采用正交设计方法对桦褐孔菌原生质体最佳制备与再生条件从酶条件、酶解时间、温度等5个方面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其原生质体制备最佳条件是以液体静置培养6d的菌丝体,0.6mol·L-1KCl作为渗透压稳定剂,在30g·L-1溶壁酶作用下,32℃酶解4h,制备率达2.675×107个·mL-1;再生最佳条件是液体静置培养10d的菌丝体,0.6mol·L-1NaCl为渗透压稳定剂,在30g·L-1溶壁酶作用下,32℃酶解2h,再生率为6.83%。  相似文献   

10.
以鲍鱼菇为材料,拟研究稳渗剂种类、酶解时间、菌丝量、菌龄对原生质体产量及再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原生质体制备的优化条件是取菌龄为10 d、液体静置培养的菌丝0.04 g,在以0.6 mol/L蔗糖作为稳渗剂的酶液(浓度为2%)中于30℃酶解2 h,获得原生质体的产量为1.2×10~7个/mL。在优化条件下得到的原生质体再生率达到0.30%;对再生菌落进行镜检发现,无锁状联合的原生质体单核菌株菌丝洁白,长势旺盛,超过了双核菌丝的长速。研究结果可以为鲍鱼菇原生质体融合选育新品种提供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借助正交设计法对松茸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松茸原生质体释放方式主要有4种,分别为顶端释放、侧位释放、菌丝段端位释放及原位释放。原生质体最佳制备体系是: 菌龄2 d,以06 mol·L-1的KCl为渗透压稳定剂,10 L+10 S+10 C的酶系统34℃酶解2 h,最终制备率达到275×107个·mL-1;最佳再生体系为: 菌龄2 d,以MgSO4·7H2O为渗稳剂,10 L+10 S的酶液30℃酶解4 h,在以蔗糖为渗稳剂的再生培养基上再生率最高,可达416%。  相似文献   

12.
层出镰孢菌原生质体制备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层出镰孢菌(Fusarium proliferatum)原生质体的最佳条件,建立高效制备层出镰孢菌原生质体制备的方法.[方法]通过对菌丝体菌龄、酶解液组合、酶解反应温度及酶解时间等影响因素进行优化,对层出镰孢菌原生质体的制备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菌块在CMC液体培养基中25℃培养分生孢子3 d后,过滤离心后转移至YEPD液体培养基中培养12 h,该菌丝最适于层出镰孢菌原生质体的制备;用1.2 mol/L KCl溶液配制含有5 mg/m L裂解酶、25 mg/m L崩溃酶、0.05 mg/m L溶壁酶的酶解液在30℃下对菌丝酶解1.5 h,此时原生质体的数量最大,为2.47×10~9个/m L.原生质体再生培养时,使用40%PTC溶液恢复细胞壁,在TB3液体培养基中30℃过夜培养,离心后与TB3固体培养基混合后倒入平板培养,原生质体再生率可达39.75%.[结论]通过对菌丝体菌龄、酶解液浓度、温度、酶解时间等条件的优化,可提高层出镰孢菌原生质体的产量及再生率,为进一步研究层出镰孢菌致病分子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米曲霉原生质体制备的高效方法。[方法]统计米曲霉菌丝体检测不同生长时间(72、84、96、108、120 h)的菌丝、不同渗透压(分别使用0.8 mol/L蔗糖、氯化钠和葡萄糖溶液作为渗透压稳定剂)和不同组合酶系(溶菌酶、纤维素酶和蜗牛酶、混合酶系的配比按照L9(34)正交设计)下的原生质体产量。[结果]经检测,培养108 h菌丝体、0.8 mol/LNaCl渗透压稳定剂原生质体产量较高。同时溶菌酶(2 mg/ml) +纤维素酶(6 mg/ml) +蜗牛酶(6 mg/ml)组合酶系原生质体产量较高,达9×105个/ml。[结论]原生质体的产量受菌体自身状况和外界条件影响。该研究为大量制备高活力的原生质体及进行细胞融合试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平菇原生质体制备及再生培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平菇菌丝原生质体的释放以菌龄4~6d的幼嫩菌丝,用2%Lywalzyme采用0.6MKCl为渗稳剂在pH值为5.5、温度为35℃、酶解2~2.5h生长较好,可达107个/mL,孢子释放原生质体在1.5%溶壁酶和1.5%纤维素酶混合作用,同样外界条件下原生质体转化率可达100%。原生质体再生以2号培养基在0.6M甘露醇的作用下,用载片悬浮滴式再生法,再生率可达12.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