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以银川市万义旅游园区旅游客源市场实地调查访问法为主,从旅游客源市场游客出游的时间、空间分布特征及游客的年龄构成和社会经济特征等方面,对万义旅游园区旅游客源市场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万义旅游园区方面的客源市场结构具有以下特征:①客源市场淡旺季明显.②客源市场年龄组成以年轻人和中年人为主.③从游客文化层次来看,学生、工人和干部是其旅游客源的主体.④男性在旅游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出游比例远远大于女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万义旅游园区今后客源市场的开拓和营销方面的一些策略,希望对银川市生态旅游客源市场有较为深入的认识,为银川市生态旅游市场的开拓、营销和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陕西省乡村旅游客源市场定位与预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人口学统计分析研究方法,利用调查数据分析陕西省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并基于游客行为与基本市场级别两个方面进行了客源市场定位.运用时间序列增长率推算法预测了陕西省乡村旅游的市场规模.以期为陕西省乡村旅游客源市场开发与营销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向阳 《甘肃农业》2021,(3):36-39,42
本文通过对平凉市乡村旅游客源市场的问卷调查分析,从平凉市乡村旅游游客的人口结构、空间结构、消费行为结构、消费动机、消费满意度等方面分析了平凉乡村旅游客源市场现状,以期对平凉市乡村旅游客源市场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2013年所作的天山天池景区客源市场抽样调查问卷,从游客人口学特征、旅游行为和客源结构特征3个方面对景区客源市场进行了初步研究,总结出景区客源市场特征。最后根据客源市场调查结果,提出加大宣传、创新旅游产品开发,通过增加近距离游客的重游率和提高远距离游客的出游率来稳定和开拓天山天池景区的旅游市场。  相似文献   

5.
不同类型森林公园游客的特征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对山野、城郊和城区3种不同类型森林公园游客的社会经济和出游特征进行了统计学上的比较研究.分析了其各自的特点及原因,提出了森林公园应进行经常性的游客调查,把握客源市场的动态变化,根据自身客源市场的特点开发不同类型的旅游产品和采取相应的营销手段.山野型森林公园应以观光旅游和休闲旅游产品为主体;城郊森林公园应逐渐完善度假旅游设施,提高服务水平,吸引度假旅游者重游;城市森林公园则应在不断推出能吸引所在城市居民的新的休闲和娱乐旅游项目,保持良好的森林生态环境,以突出自身特色.在市场营销上,山野型的森林公园耍以省外国外客源市场作为营销的重点;城郊型的则以省内其他城市居民尤其是周边地区的城市居民作为主要营销对象;城市型森林公园则应该注意吸引到公园所在城市的机会客源市场.  相似文献   

6.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20):162-164
新媒体营销在旅游景区的管理中以多种形式呈现出来,为提高旅游景区知名度、影响力,拉近与游客之间的距离、抢占旅游者消费市场作出了巨大贡献。为此本文以苏州大如意圣境景区为对象,分析该景区在营销方式选择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认为可以通过加强地方媒体营销力度、完善网络营销体系、倡导成立苏州宗教旅游爱好者协会三方面对策,助力大如意圣境景区提升景区知名度,扩大景区客源市场占有率。  相似文献   

7.
游客是森林旅游市场的风向标,森林旅游的规划发展要以游客为导向。为探明龙岩市森林旅游潜在客源的特征,把握当地旅游市场信息,通过问卷的形式对龙岩市森林旅游潜在客源开展了调查分析。通过调查分析,了解到潜在客源的基本信息、森林游客的偏好以及当地森林景点的知名度情况,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笔者对柳州市乡村旅游潜在客源市场调查的基础上,对调查对象的人口统计学特征、旅游行为偏好和旅游心理特征等3方面进行统计和分析,并提出了柳州市乡村旅游开发对策,为促进柳州市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旅游营销在现代旅游发展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营销的基础在于市场,对市场的了解和综合分析是制定营销策略的重要依据.淮阳县太昊陵景区历史悠久,每年一届的传统庙会吸引着周边众多的香客.近年来,景区不断发展和完善,2007年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AAAA级旅游景区.景区名气不断扩大,各地游客慕名而来,游客市场有了一定的基础.为了更好地了解市场现状,2009年"十一黄金周"期间,景区工作人员对景区内游客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全面了解了目前太昊陵景区客源市场总体情况,并针对市场的一些特征提出相应的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10.
通过实地问卷调查,利用Excel对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对沈阳世博园游客的人口特征和消费特征进行了描述性分析。得出结论:沈阳世博园主体客源来自辽宁省内沈阳、本溪、辽阳和鞍山等地,游客以中青年为主且大多为中低收入者,旅游消费活动多以基本层次的观光游览为主,度假游客也占了一定比例,出游消费方式以自助游居多。针对上述结果,就沈阳世博园开拓客源市场、促销定位、促使其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性建议。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乡村旅游发展越来越火热,旅游市场不断壮大。但乡村旅游区在发展与管理的过程中依然缺乏对游客的深入理解,缺少对旅游市场的细致分析。本文以南京市江宁区乡村旅游区为案例,分析乡村旅游区游客的旅游动机,主要包括领略田园风光、缓解压力、远离城市喧嚣、体验当地文化等,基于游客的主要出游动机从旅游环境、旅游产品、旅游服务三个方面提出可行性的乡村旅游发展建议,以期对乡村旅游区发展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2.
在实地问卷调研和专家访谈的基础上,以福建省莆田市滨海乡(镇)、森林公园为研究区域,对调查样本人口学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后,从旅游信息的收集与处理、旅游动机的激发、旅游目的地的选择、旅游消费水平与偏好、出游方式和频率、游客亲疏度和客源地等方面比较中小城市乡村旅游的游客行为轨迹机理,为乡村旅游深度开发、目标定位、旅游营销等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3.
赵俊磊  林媚珍  蒙金华  郭琴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2):12104-12108
客源市场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客源分析是一个景区进行营销策划的基础。通过对抽样问卷调查的有效问卷进行分析,总结出了余荫山房客源市场的特征:主要是中青年为主、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企事业单位的员工、教师和学生;客源地是以广州市和番禺为主占;以家庭为单位的自驾车游客较多。然后又选取了广州大学城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问卷表明,近一半的学生表示有兴趣会去余荫山房游玩,学生的旅游偏好也证明余荫山房这种类型的景点在学生中很受欢迎,所以得出结论,即大学城将是余荫山房巨大的客源。最后根据人口统计细分市场的特点和客源地细分市场,将其核心客源市场定位于广州市客源市场和大学城客源市场的家庭游客群体、离退休游客群体和学生群体。对此,余荫山房应采取差异性的营销策略,综合地运用价格策略、促销策略。  相似文献   

14.
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概况及创新性发展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孙梅红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18060-18062
从乡村旅游的发展概况入手,简要介绍了乡村旅游的发展历程、发展规模、地理分布区域、开发形式,并从旅游业结构调整、农业结构调整、经济基础、时间基础、精神需求方面解析了乡村旅游的发展动因。分析了乡村旅游现存的普遍问题,重点在于环境污染加剧、产品层次初级化且体验性不足、缺乏有效的市场营销手段、缺乏乡村旅游人才。在此基础上就乡村旅游的创新性发展策略展开研究,强调应从开发者、经营者、游客、政府层面加强对环境污染的监管;开发诸如公益性角色体验类、乡村大学堂学习类、开心农场租赁类、婚纱摄影外景基地等多样化旅游产品;在营销策略上注意采用多样化的推广手段、加强品牌建设;强调以多种方式培养乡村旅游人才。  相似文献   

15.
张翠  范淑青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4):11794-11795
国内旅游目的地营销研究较晚,在20世纪90年代末才有相关的研究,旅游目的地营销是旅游营销一种崭新的思路,是在地区层次上进行的营销方式。在这种方式下,地区将代表地区内所有旅游企业,以旅游目的地的形象作为营销主体加入旅游市场的激烈竞争中。我国旅游目的地营销遵循了国外相同的发展过程,即由最初的目的地形彖研究向其他视角扩展,并开始关注目的地营销组织和信息技术在地营销中的应用,但在内容和方法上需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6.
刘笑明  李同升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8):5585-5587
针对旅游规划与开发中对农民旅游者市场地位的忽略与漠视,采用市场调查法和访谈法,分析了邯郸农村居民的旅游需求和出游特征。结果显示:邯郸农民旅游者以中青年为主,出游目的主要为城市观光、商务旅游、宗教朝觐等,出游时间比较分散,出行方式以自助为主,对旅游产品价格敏感,旅游信息获取渠道狭窄,外出旅游存在一些困难。提出邯郸农民旅游市场拓展应将重点放在都市观光购物、农业科技演示学习、生态文明村参观、宗教旅游等产品的设计与开发上;认为邯郸市农民是最主要的目标人群,开发重点应放在中年人市场和中等收入阶层;最后提出了农民旅游市场开发在产品、宣传、价格、服务4个方面的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17.
阳朔县乡村旅游深度开发探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何乔  杨文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3):20580-20582,20654
在解析乡村旅游概念的基础上,概述了阳朔县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及其30年来所取得的成绩,综合分析了阳朔县发展乡村旅游的区位、资源、产业、市场以及基础设施方面的优势,同时也指出了阳朔县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环境、行政管理、经营方式、信息滞后及利益分配问题。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阳朔县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强调其在乡村旅游深度开发方面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注重乡村旅游的生态效益;理顺部门关系,完善旅游机制;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加强宣传促销,提高乡村旅游知名度;开发多种形式的旅游项目。  相似文献   

18.
甘肃省三个典型温泉旅游地游客抽样调查显示:甘肃温泉游客的主要动机有放松亲情、康体保健、关系、社交、自我发展和享受。康体保健、关系、社交、享受四个动机因子在人口统计特征上存在显著差异。在康体保健动机上,不同职业的游客群体存在显著性差异;在关系动机上,不同年龄段、不同学历、不同职业的游客群体存在显著性差异;在社交动机上,不同年龄段的游客群体存在显著性差异;在享受动机上,不同收入的游客群体存在显著性差异。基于以上研究,对温泉旅游地的产品开发、市场营销提供若干对策。建议温泉旅游经营者针对目标市场开发个性化、差异化的服务来提高温泉旅游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廖洪泉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13032-13034
在分析了旅游主题形象及其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强调旅游主题形象是吸引旅游者注意力的核心因素,而注意力资源已经成为一种十分稀缺的经济资源。根据对黔灵山公园旅游主题形象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的分析,发现其存在主导形象错位,优势不突出;支撑形象乏力,旅游功能项目布局不合理;辅助形象没有受到足够重视等问题,突出了黔灵山公园旅游主题形象重塑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黔灵山公园旅游主题形象重塑的原则,并从旅游资源的特性、旅游者的感知和认识程度、旅游地的空间竞争状况、旅游市场定位和可进入性方面分析了旅游主题形象的影响因素,进而针对主导形象、支撑形象、辅助形象的重塑,总结了黔灵山公园旅游主题形象重塑设计的策略,指出在景区旅游主题形象重塑之后,还应进行精心策划,加强宣传,以使新形象迅速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20.
乡村旅游商品作为地域文化的载体,镌刻着旅游者一段难忘的旅途,反映着旅游目的地特殊的文化渊源。该文以边疆民族地区为研究区域,对乡村旅游商品研发的文化内涵做稀释、例释、解码和编制,提出“产-学-研-销”的综合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