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研究了Cu与Zn、B、Mo配施对甘蔗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探索微肥对甘蔗增产增糖的有效途径。试验结果表明:Cu、Zn、B、Mo配施甘蔗产量最高,比对照增产27.6%、差异极显著,糖分比对照增加7.36%、差异显著,同时显著增加蔗汁重力纯度;Cu、Mo配施比对照增产16.8%,差异极显著,但对糖分影响不显著。Cu、B配施对甘蔗产量和糖分影响均不显著。Cu、Zn配施产量最差,甚至比不上单施Cu的效果;Cu、B、Mo和Cu、Zn、Mo配施比对照增产14.6%和12.1%,糖分增加8.23%和5.95%,与对照差异显著。Cu、Zn、B配施对甘蔗糖分影响显著,但对增产不显著。在各处理中,Cu、Zn、B、Mo配施是实现甘蔗增产和增糖的最佳组合。  相似文献   

2.
硼钼锌单施及配施对甘蔗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桶栽试验,研究B、Mo、Zn单施和配施对甘蔗新台糖10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B肥能有效的提高甘蔗的产量、糖分、重力纯度和简纯度,同时还可以降低甘蔗的还原糖含量、纤维分;增施Mo肥能有效的提高甘蔗的产量,增产效果良好,但也会增加甘蔗的还原糖、纤维分的含量,降低甘蔗的重力纯度和简纯度;Zn较有利于甘蔗产量的提高和品质的改善,但增产效果不如Mo明显,改善品质的效果比不上B.试验还表明,B、Mo、Zn配合产量最高,比对照增产27.1 %;2种微量元素配合时以B、Mo配合最佳,其产量与B、Mo、Zn处理差异不显著,以B、Mo、Zn和B、Mo的增糖效果较好,分别比对照增糖26.16 %和30.55 %,但B、Zn配合的效果最差,甚至比不上单施B和Zn的效果好.成茎率除单施B和Mo、Zn配合施用有降低成茎率的趋势外,其他处理都有增加成茎率的趋势;无论是单施还是2种、3种微量元素配施对甘蔗茎径的影响都不显著(除B、Zn配合).增施微量元素对甘蔗的茎长没有明显的影响(除Mo、Zn比对照显著低).  相似文献   

3.
坡岗地甘蔗应用中微量营养元素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了不同中微量元素及其复混物在坡岗地糖蔗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配方肥配施不同中微量元素及其复混物对甘蔗分蘖数、茎粗无显著影响;添加Mg、B、Zn、Mn或中微量元素复混物显著增加了植株高度与商品茎长;施用Mg、B或中微量元素复混物后植株单茎重显著增加;施用Mg、Mn或中微量元素复混物能明显提高甘蔗产量,但配施Ca、Zn和B元素增产不显著甚至减产。建议在配方肥生产中应适当添加Mg、Mn元素以获得更高产量。  相似文献   

4.
赤红壤柑橘施用有机钙镁硼锌铜肥的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土壤Ca、Mg、B、Zn、Cu有效含量匮乏的赤红壤柑橘果园上,以常规施肥为基础,进行有机钙镁硼锌铜肥配施试验,研究其对柑橘的效应。试验结果表明,配施量5 kg/株效果最好,配施7 kg/株效果下降。配施5 kg/株产量比配施3 kg/株、7 kg/株及常规施肥分别增产11.1%、3.0%、22.5%,净增收分别增长10.3%、4.3%、19.5%,有机钙镁硼锌铜肥配施量以5 kg/株较为宜。建议我国类似地区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5.
采用水培试验研究不同浓度硒(0、0.05、0.5、1 mg/L)、锌(0.05、0.5、1 mg/L)配施对蕹菜矿质营养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单施锌肥增加了蕹菜N、P、Ca、S、Cu、Zn含量,降低了K、Mg、Fe、Mn、B含量。硒锌配施提高了蕹菜N、S、Cu、Zn含量,降低了Fe、Mn、B、Mg含量,对蕹菜P、K、Ca含量的影响规律不明显。就硒锌微肥配施浓度对蕹菜矿质营养元素积累而言,硒锌配施浓度不宜过高,以中低浓度锌(0.05、0.5 mg/L)配施低浓度硒(0.05 mg/L)效果好。  相似文献   

6.
为探明Fe、Mn、Cu对扁桃叶片中各矿质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2009~2010年连续2a在结果期扁桃园内萌芽前土施不同浓度梯度的Fe、Mn、Cu肥,在扁桃果实膨大期采集叶片,对其中N、P、K、Ca、Mg、B、Zn、Fe、Mn、Cu10种矿质营养元素舍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在萌芽前土施不同浓度Fe、Mn、Cu元素,能显著或极显著提高扁桃叶片中Fe、Mn、Cu含量,且均为施用最高浓度提高最显著;同时Fe、Mn、Cu元素在吸收过程中与其它9种矿质元素形成促进和拮抗双重关系,Fe促进K、B的吸收,但与N、P、Mn、Ca、Cu、Zn发生拮抗;Mn促进K和Cu的吸收,但与Ca、Fe、Mg发生拮抗;Cu促进K、Zn、Mn的吸收,但与Fe发生拮抗。  相似文献   

7.
砀山酥梨叶片矿质元素含量年变化及其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砀山酥梨叶片、梨园土壤为试材,于梨树生长期每10 d分别取样分析,测定了叶片中N、P、K、Ca、Mg、Fe、B、Mn、Cu、Zn、Mo及土壤中全N、水解N、有效P、缓效K、速效K、交换性Ca、交换性Mg、有效S、有效Fe、有效B、有效Mn、有效Cu、有效Zn、有效Mo含量,采用SPSS软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砀山酥梨叶片中N、P、K、Cu含量年变化总体上呈逐渐下降趋势,Ca、Mn则呈逐渐上升的趋势,Mg、B含量年变化不大,S、Zn含量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Fe、Mo含量变化波动性较大。叶片中N含量与P、K、B、Cu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Mg、S、Fe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而与Ca、Mn含量则呈极显著负相关。土壤中N、P、K、Ca、Mg、S、Fe、B、Zn、Mo矿质元素含量的年变化与对应叶片中矿质元素含量的年变化无显著性相关。  相似文献   

8.
广西柑桔园土壤有效养分含量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广西柑桔主产区果园0~30 cm土壤样品56个进行了土壤有机质和N、P、K、Ca、Mg、Fe、Cu、Zn、B含量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含量比较丰富,土壤速效N、P、K缺乏分别为30.36%、32.14%和28.57%;土壤有效Ca、Mg、B缺乏比较严重,而土壤有效Fe和Cu含量过高;柑桔园土pH、有机质及多个大中微量元素有效养分之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正或负相关关系。建议在柑桔园增施Mg、B肥及石灰或其它碱性肥料,减少喷施含Cu杀菌剂。  相似文献   

9.
镁硼锌钼营养对大棚番茄品质与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田间试验条件下,研究施Mg、B、Zn、Mo对大棚番茄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Mg、B、Zn、Mo肥均可降低番茄的硝酸盐含量,其作用依次为Mo〉Mg〉Zn〉B,以Mo肥效果最好。同时,Mg、B、Zn、Mo肥均可提高番茄的Vc含量,其作用依次为B〉Mg〉Zn〉Mo。Mg、B、Zn、Mo肥对大棚番茄可溶性糖的影响则表现不一,Mo肥可提高番茄可溶性糖,而Mg、B、Zn肥则表现相反趋势,又以B肥为最低。Mg、B、Zn、Mo肥对番茄产量影响不明显,施B、Zn肥的产量略有提高,而Mg、Mo肥则表现减产,但差异均未达显著水平。施用Mg、B、Zn、Mo肥有利于番茄品质的改善。  相似文献   

10.
长期不同施肥措施对土壤和作物重金属累积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10,他引:11  
分析测定黑土、潮土和红壤在20多年不同施肥措施(不施肥、单施化肥、化肥与有机肥配施)下土壤和作物中Cu、Zn、Cd的含量,结果表明:长期单施化肥对黑土、潮土、红壤Cu、Zn、Cd含量没有显著影响;在黑土和红壤上,有机肥与化肥配施与对照不施肥相比显著提高Cu、Zn和Cd含量;红壤上有机肥和化肥配施(NPKM和1.5NPKM)处理小麦籽粒和秸秆Cu、Zn、Cd含量显著高于单施化肥处理(NPK),而且化肥配施有机肥(NPKM)与单施化肥相比(NPK)显著提高玉米籽粒和秸秆Zn、Cd含量;在潮土上,NK处理显著提高小麦籽粒和秸秆中Zn含量;黑土上各处理玉米籽粒中Cd含量无显著差异,而化肥配施有机肥比单施化肥显著提高玉米籽粒Zn含量。根据测定数据估算,在目前施肥措施和作物种植体系下,黑土对Cu、Zn、Cd的最高承载年限分别为67年、118年、9年,潮土分别为1042年、2043年、631年,红壤分别为10年、46年、0.5年。假设土地承载年限为45年且有机肥施用量低于10 t·hm-2,黑土和潮土可接受有机肥中Cd的最高限量低于我国有机肥中的平均含量,说明实际生产中施用有机肥造成土壤Cd污染的风险较大。因此,有必要尽快制定有机肥中重金属的安全限量标准,以确保土壤和农产品安全。  相似文献   

11.
杉木种子园为培育高产稳产杉木良种提供重要保障,在林业生产中具有积极意义。通过试验研究,探究杉木3代种子园土壤养分丰缺情况、养分间的平衡规律,确定杉木种子园最佳肥料配比和施肥量,以期为闽北低山丘陵红壤分布区杉木种子园提供推荐施肥配方。采用“3414”配方施肥设计方案,对闽北第3代杉木种子园开展N、P、K、Ca、Mg、B、Mo等元素施肥试验。分别设计大量元素氮、磷、钾三因素施肥水平(并增设施用钼肥处理)、中微量元素钙、镁、硼三因素施肥水平,以球果数量(质量)、出籽率、种子产量、胸径等为评价指标,拟合肥料效应函数方程,研究各养分间的作用规律,并提出最佳施肥配比和施肥量。结果表明:种子园土壤N、P、K、Ca、Mg养分含量较低,B含量属于中等水平,而Mo含量较高;N、P、Mg以及N-K、Ca-B肥料联合对种子园产量的影响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而单施某一肥料效应较小,其中单施K、Ca、B几乎没有效果,而肥料联合施用效果较好。综合效应分析结果,得出种子园最大产量施肥量组合为:每株施尿素100 g+过磷酸钙897 g+氯化钾150 g+石灰150 g+硫酸镁105 g+硼砂75 g,并配施钼肥。N、P2O5、K2O、CaO、Mg、B、Mo的用量依次为46.0、107.7、90.0、75.0、31.4、2.3、5.0 g,其配比为N:P2O5:K2O:CaO:Mg:B:Mo=1.0:2.3:2.0:1.6:0.7:0.05:0.1。多元素配方施肥能很好地改善杉木种子园产量和质量,单株球果产量、球果单粒重、出籽率及种子园产量等指标均比不施肥的母树有大幅度提高。本研究施肥方案,理论上种子园产量可达45.99~95.65 g/株,大量元素施肥试验的产量达到理论产量的80%~86%,中微量元素施肥试验的产量为理论产量的70%左右。现实种子园平均产量大约是预测产量的40%,通过合理配方施肥有望大幅度提高杉木3代种子园产量。  相似文献   

12.
宋牧  赵万鹏 《北京农业》2012,(15):92-94
2011年,在吉林省大安市、洮南市和镇赉县分别进行了大田烤烟,锰、硼、钼、锌和镁肥的施肥量和施用方法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锰、硼、钼、锌和镁等中微量元素有效含量缺乏的烟田中,增施适量的中微肥,能够促进烤烟的营养均衡并在此基础上促进其生长;能够提高土壤和叶片中相应的中微量元素含量;烤烟的经济效益也随之得到提高。从试验长势看,所有试验中微肥都比对照好,喷施比基施表现要好,基施中硼、钼、锌、镁表现比较好,喷施中硼、钼、镁、钾+钼、钾+锌表现最好;从烘烤质量上看,不论基施的还是喷施的钼都表现得最好。  相似文献   

13.
氮磷钾肥配施对紫花苜蓿饲草产量及微量元素营养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氮、磷、钾肥配施对紫花苜蓿饲草产量及微量元素营养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钾肥能显著提高紫花苜蓿饲草产量,与未施肥处理相比,施肥处理饲草产量增幅为5.45%~15.01%,且氮、磷、钾肥配施效果显著优于单施;能提高紫花苜蓿铁、锰、铜、锌、钼、硼、钴、硒等微量元素的含量和累积量,且氮、磷、钾肥配施效果优于单施;NPK处理最优,显著高于未施肥处理。  相似文献   

14.
铁、硼、钼肥不同施用方式对花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以丰花1号为材料,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Fe、B、Mo肥基施、浸种、叶面喷施对花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Fe、B、Mo肥的增产作用为基施〉浸种〉叶面喷施,施B〉施Mo〉施Fe,Fe、B、Mo单独施用的增产效果好于配合施用;Fe、B、Mo肥叶面喷施有利于提高花生籽仁中蛋白质和脂肪的含量,基施可以提高O/L值。  相似文献   

15.
对广东省郁南县无核黄皮主产区的36 个丘陵山地无核黄皮果园的土壤肥力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无核黄皮主产区丘陵果园土壤基础肥力较好,土壤有机质、有效氮磷钾等含量高,但土壤呈强酸性或酸性,氮磷钾含量丰富,然而比例不合理,土壤中有效钙尧镁、硼和钼处于缺乏状态,而铜、铁、锌和锰则含量丰富。建议在无核黄皮栽培管理中注重提高土壤pH 值,控制并平衡施用氮磷钾肥料,同时补充钙、镁、硼和钼肥,促进无核黄皮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城市污泥及其堆肥对盆栽通菜和萝卜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采用盆栽试验方法,探讨了不同性质土壤和不同施肥方式对通菜和萝卜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土、赤红壤、石灰性土和褐土上适量施用污泥盆栽作物,可以显著增加通菜的产量。4种土壤相比,施用广州污泥后,以石灰性土上的增产效果最显著,在肥力较差的赤红壤上产量最高。赤红壤施用不同量的广州污泥及其堆肥盆栽萝卜,其地上部产量高低次序为:堆肥1%+化肥>广州污泥1%+化肥>化肥>广州污泥1%>广州污泥2%>堆肥1%>广州污泥4%>空白;地下部的产量高低次序为:堆肥1%+化肥>堆肥1%>化肥>广州污泥1%+化肥>广州污泥1%>广州污泥2%>空白>广州污泥4%。施用堆肥和堆肥+化肥,可改善萝卜品质。污泥施用量过高(达4%)时,会抑制萝卜幼苗的生长和地下部的膨大,且随污泥施用量的增加(1%→2%→4%),萝卜地上部和地下部产量呈降低的趋势。考虑到作物幼苗生长和品质,污泥最适施肥量是干土重1%左右(即20t·hm-2),而不宜达到干土重4%或更高。  相似文献   

17.
根据土壤养分测定结果制定施肥措施,进行固体肥料和液体肥料的对比试验。结果显示,通过灌溉施肥 系统进行液体肥料施用,能促进荔枝对养分的吸收,其叶片氮、磷、钾、钙、镁、硼、锌含量比对照分别提高11.5%、 19.4%、12.6%、32.6%、34.0%、32.0%和24.4%,产量增加43.8%,可溶糖含量和固形物含量比对照提高7.2%和13.1%, 具有显著的节肥增收效应。  相似文献   

18.
重庆市丰都县植烟区土壤肥力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代先强  张文平  李沛  胡丽涛  余泺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7):9316-9319,9385
对重庆市丰都县植烟区矿子黄泥土、山地黄棕壤和暗紫泥3种植烟土壤的主要肥力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矿子黄泥土和暗紫泥的土壤pH在弱酸至中性范围,而山地黄棕壤pH基本都小于5.50;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有效硫含量较高;有效钾、有效铁、有效锰、有效铜丰富;阳离子交换量、有效氮、有效磷含量较低;有效硼、锌、钼、钙和镁含量最低。因此,重庆市丰都县植烟区在施肥管理上应因地制宜,推广平衡施肥技术,注重中、微量元素的补给。总体上,应适当降低丰都县3种植烟土壤磷肥的比例,补充钙、镁、硼、锌、钼等中、微量元素。其中,在山地黄棕壤,应适量使用石灰、白云石或其他碱性肥料,调整土壤pH,并适当减少山地黄棕壤硫素的施用水平,同时注意酌情补施硼肥;在矿子黄泥土,应注意增施硼肥;暗紫泥缺钼现象较为突出,所以应适当补充微量元素钼,适当降低烤烟专用肥中磷的比例,并酌情补施铜肥。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地稔人工栽培中Ca、Mg、B3种元素对地稔生长的影响,为地稔人工栽培中的施肥技术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野生地稔为材料,试验设Ca、Mg、B肥单独施用、两两配施和3种肥料混施处理,设不施Ca、Mg、B肥处理为对照,测定不同处理对地稔的生长指标及产量等的影响.[结果]Ca、Mg、B肥均可有效增加地稔的分枝数、叶片数、叶面积、开花量、结果数和干物量,其中Ca肥、Mg肥有利于地稔地上部茎叶的生长,而B肥有利于提高地稔的开花量、结实率和果实产量.[结论]Ca、Mg、B肥利于地稔的生长,配合施用对促进地稔生长的效果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20.
硅肥对蔗地土壤性状、甘蔗叶片营养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在大棚条件下进行甘蔗硅肥施用量研究,阐明硅肥对甘蔗生长、营养以及土壤特性等的影响。【方法】以新台糖22号为试验材料,以每桶26gN+1.76gP+20gK为对照,设置T1~T6(20、40、60、80、120 and 150g/桶)6个不同硅肥用量,研究不同施硅水平对甘蔗的影响。【结果】硅肥处理的甘蔗+1叶N、P、Ca、Mg、Si含量较对照有一定提高,其中120旆处理的甘蔗+1叶含硅量比对照增加92%。不同施硅水平对甘蔗土壤理化性状具有显著影响,SOM和有效P较对照显著降低,120g/桶处理的有效Si含量较对照增加137%,150g/桶处理的交换性Ca和Mg分别较对照增加117.9%和86.0%,pH均有一定提高。硅肥处理对甘蔗株高和产量增加有显著影响,对甘蔗干物质和产糖量的提高也有促进作用,但不显著。【结论】硅肥对甘蔗生产以及土壤理化性状具有一定正效应,可结合常规施肥进一步推广从而提高甘蔗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