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观察经皮射频消融(RFA)治疗巴塞罗那分期(BCLC)B期肝癌患者的疗效。方法 44例BCLC-B期肝癌患者经皮射频消融治疗,采用增强CT、MRI或超声造影联合甲胎蛋白(AFP)评价疗效。结果 44例术后随访1~45个月,1、2、3 a生存率分别为80.8%、67.7%、47.4%,中位生存时间32.7个月。结论 RFA是BCLC-B期患者安全、有效的局部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射频消融疗法(RFA)结合超声造影(CEUS)在治疗肝细胞癌(HCC)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6年8月在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射频消融疗法(RFA)或射频消融联合超声造影治疗(RFA+CEUS)的肝细胞癌(HCC)66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接受过射频消融疗法(RFA)的肝细胞癌(HCC)患者35例作为对照组,接受射频消融联合超声造影(RFA+CEUS)治疗肝细胞癌(HCC)患者31例作为实验组。将两组患者的总生存率及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在对照组中,1、2、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82.0%、69.3%、30.7%,平均生存期为27.1个月;而在实验组中,1、2、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97.1%,73.9%、37.5%,平均生存期为33.6个月。两组的总生存数的生存风险值在数据上都为1.48(P0.05)。在对照组中,发现并发症4例:胸腔积液、腹腔积液、门静脉血栓形成和膈下脓肿;在实验组中,出现并发症2例:胸腔积液和门静脉血栓形成。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病率无统计学差异差异(P0.05)。结论:射频消融疗法(RFA)联合超声造影(CEUS)治疗肝细胞癌,较单独采用射频消融疗法(RFA)更高的生存率,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定肝癌患者的生命质量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随机抽取105例肝癌患者,采用肝癌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OL-LC)进行调查。结果患者的性别、职业和文化程度各领域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和经济收入患者总生命质量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66例治疗资料完整的患者中,手术切除组治疗前后生命质量变化较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组大。结论肝癌患者的生命质量与其年龄、经济状况和治疗方法等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射频消融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鼻内窥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系统对200例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施行下鼻甲射频消融术,术后随访6个月。术前和术后进行鼻塞症状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和鼻内镜检查,观察鼻腔通气程度的改善及下鼻甲黏膜的恢复情况。结果术后1周,191例患者自觉鼻塞症状获得改善。随访6个月,患者术后鼻内镜检查评分为(1.08±0.23),明显低于术前的(2.77±0.65)(P〈0.01)。术后6个月鼻塞VAS评分:左侧为(37.0±8.3)%,右侧为(40.3±11.0)%,均明显低于术前[左侧为(68.3±8.0)%,右侧为(72.1±9.5)%](P〈0.01)。结论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有效方法,安全可靠,术后恢复快,对鼻腔正常生理功能损伤小,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人尿激肽原酶对不同梗死面积的脑梗死患者血浆纤维结合蛋白(Fn)水平的影响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16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81例)和对照组(84例),每组并按责任病灶的梗死面积大小分为3个亚组:A组(大面积脑梗死)、B组(中等面积脑梗死)和C组(小面积梗死,包括腔隙性脑梗死)。两组均给予抗血小板、脑保护、调控血压、神经康复等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同时给予尤瑞克林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用7~14d。分别于入院后第2天(治疗前)和第7~14天(治疗后)抽查患者的Fn水平。观察人尿激肽原酶对不同梗死灶面积脑梗死急性期Fn的影响。结果对照组的3个亚组患者的血浆Fn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大面积及中等面积梗死组治疗前后患者的血浆Fn水平较治疗前及对照组同亚期显著降低(均P〈0.05);而治疗组的小面积脑梗死组患者的血浆Fn水平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尤瑞克林能降低大、中等面积梗死灶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的Fn水平,提示尤瑞克林可能通过影响血浆Fn间接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参芪扶正注射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9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6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静滴参芪扶正注射液250 mL,每日1次,治疗20d。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含量和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活性。结果治疗组治疗后IgAI、gG含量较治疗前增高(P〈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无变化(P〉0.05);治疗组治疗后CD4^+、CD4^+/CD8^+、NK升高(P〈0.01),CD8+明显下降(P〈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CD4^+、CD8^+、CD4^+/CD8^+、NK均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能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快速充盈型肝海绵状血管瘤(ffHCH)的动态增强CT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共15个ffHCH病灶的强CT资料,观察病灶部位、大小、三期动态(动脉期、门静脉期及延迟期)强化模式,以及是否伴有动脉-门静脉分流(APS)、假包膜征及肝包膜回缩征等表现。结果ffHCH病灶好发于肝右叶近包膜下区域;直径(2.42±0.64)cm;动脉期病灶完全强化呈高密度,病灶平均CT值明显高于同期正常肝实质(P〈0.05);门静脉期病灶呈高或等密度,病灶平均CT值仍明显高于肝实质(P〈0.05);延迟期病灶呈等或稍高密度,但其强化程度与肝实质无统计学意义(P〉0.05);部分病灶可见APS,发生率33.33%;无假包膜征及肝包膜回缩征。结论ffHCH三期增强CT表现在病灶位置、大小、增强方式和伴发APS等方面有一定特征,有助于该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用等离子射频消融术联合持续正压通气治疗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35例OSAHS患者随机分组,分别进行单纯持续正压通气治疗(A组,n=45)、单纯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B组,n=44)、等离子射频消融术联合持续正压通气治疗(C组,n=46),随访至少6个月,根据临床症状的改善及多导睡眠监测(PSG)检查结果评定疗效。结果 C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7.8%,明显高于A组的82.2%和B组的77.3%(P〈0.05或0.01)。结论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联合持续正压通气治疗OSAHS,具有较好的近期疗效,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高频彩超、CT检查对甲状腺癌的诊断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91例甲状腺癌患者的高频彩超和CT的影像学诊断资料,并对照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高频彩超诊断出病灶直径≤1.0 cm的甲状腺微小癌84例,诊断符合率为77.4%(65/84),而CT的诊断符合率为33.3%(28/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频彩超诊断出病灶直径〉1.0 cm的甲状腺癌165例,诊断符合率为79.71%(165/207),而CT的诊断符合率为84.5%(175/20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彩超是诊断甲状腺微小癌较有效的检查方法,而对病灶〉1.0 cm的甲状腺癌的检查高频彩超和CT均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联合超声造影应用于细菌性肝脓肿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细菌性肝脓肿患者52例,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联合超声造影以及增强CT检查,并将两种方法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超声联合超声造影检查准确率为98.08%,增强CT检查准确率为96.15%,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4,P0.05);超声联合超声造影检测脓肿最大直径为(7.1±0.8)cm,增强CT检测脓肿最大直径为(7.6±1.7)cm,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0,P0.05)。结论:超声联合超声造影检查与增强CT在诊断细菌性脓肿方面临床价值相似,但是超声联合超声造影检查操作实用性以及便利性优于增强CT,且超声检查在实时引导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治疗上,更适合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穗条年龄、粗度与插穗切口处理对细叶青蒌藤扦插繁殖的影响。[方法]在福建沙县进行细叶青蒌藤扦插试验,研究穗条年龄、粗度与插穗切口处理对细叶青蒌藤扦插繁殖的影响。[结果]穗条年龄、粗度与切口位置与方法对细叶青蒌藤扦插繁殖的成苗率及新梢长度均有着极显著性差异性影响(P〈0.01)。1~2年的穗条的成苗率与梢长显著优于3~4年穗条的扦插繁殖效果(P〈0.05);3~4年穗条的成苗率与梢长显著优于5年以上穗条的扦插繁殖效果(P〈0.05)。大于0.20cm粗度穗条扦插繁殖的成苗率与新梢长度显著优于小于0.20cm粗度穗条(P〈0.05)。节下1.5~2.5cm的插穗切口位置效果优于2.5~3.5cm的,单削斜口处理效果优于平剪处理。切口位置因素效应均大于切口处理因素,双因素的交互作用不显著(P〉0.05)。[结论]该试验进行了细叶青蒌藤扦插繁殖的穗条年龄、粗度、切口处理方面的研究,发现在节下1.5~2.5cm进行单削斜口的穗条处理结合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超声联合钼靶X线检查在乳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经病理证实的168个乳腺肿瘤术前均行超声及钼靶X线检查,评估两种诊断方法及联合应用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诊断符合率。结果 168个乳腺肿瘤中,良性113个,恶性55个。除钼靶对恶性肿瘤钙化的显示率高于超声之外(P〈0.01),两者在其余指标的检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联合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的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符合率均优于单用超声、钼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结论超声和钼靶X线联合应用可显著提高乳腺肿瘤的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用豆油代替鱼油对体重为(33.75±0.28)g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生长性能、免疫和组织酶活性的影响。试验共分4个处理,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80尾鱼,分别添加18%(质量分数,下同)鱼油(G1组)、6%鱼油+12%豆油(G2组)、3%鱼油+15%豆油(G3组)和18%豆油(G4组)。试验期间水温为12.5~16.5℃,溶解氧为7.8~10mg/L,每天饲喂2次,试验共进行8周。结果表明:豆油部分或全部代替鱼油对虹鳟试验末体重、体长、肥满度、特定生长率、饵料系数和日增重未产生显著影响(P〉0.05),G2组试验末体重、特定生长率、日增重分别较对照组(G1组)提高7.99%、11.85%和13.89%,饵料系数下降12.82%。与G1组相比,G3组鱼血浆和肝脏中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提高(P〈0.05),肝脏和肾脏中酸性磷酸酶的活性显著提高(P〈0.01);G4组鱼肝脏中溶菌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G2、G3组也呈下降趋势,但差异不显著;各试验组鱼鳃中丙二醛活性显著(P〈0.05)或极显著降低(P〈0.05);G3组鱼肝脏中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升高(P〈0.05),12;3、G4组鱼肾脏中CAT也显著升高(P〈0.05)。可见,用豆油可以部分代替鱼油用于虹鳟生产,但用豆油完全代替鱼油会影响虹鳟鱼体的免疫力。试验表明,用添加质量分数为6%鱼油+12%豆油的饲料饲养虹鳟时,虹鳟的生产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肝病患者血浆中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系统中重要标志物D-二聚体(D-D)和纤维蛋白原(FIB)指标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美国ACL-ELITEPRO全自动凝血仪检测35例健康体检者和94例不同肝病患者血浆中FIB和D-D含量.结果与健康体检正常组相比,各肝病组FIB含量降低,顺序为急性肝炎组〉健康对照组〉慢性肝炎组〉肝癌组〉肝硬化组.急性肝炎组和慢性肝炎组差别不显著,肝硬化组和肝癌组差别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D含量升高顺序为健康对照组〈急性肝炎组〈慢性肝炎组〈肝癌组〈肝硬化组,各肝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肝癌组和肝硬化组分别与急性肝炎组、慢性肝炎组和肝硬化组FIB和D-D含量比较均有显著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浆FIB和D-D可客观地反映肝病的严重程度.这为临床肝脏疾病的诊断、治疗以及判断预后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选用健康、体重相近的雄性短毛黑水貂60头,随机分成A、B、C、D4组,每组15头。各组分别在相同基础鲜料中添加0%、0.2%、0.4%、0.8%的琥珀酸,在冬毛生长期进行75d的饲养试验。结合屠宰取皮测定生长发育数据和血液生化指标。结果表明,各处理间胃内容物pH差异显著(P〈0.05),0.4%琥珀酸组最低;各处理间体长差异不显著(P〉0.05);取皮体重、体增重、肝脏重、脾脏重、肾脏重、胰腺重等生长发育性状,0.4%组都显著优于其他组(P〈0.05);在血清尿素氮浓度、血清总蛋白浓度、血清免疫球蛋白浓度中,0.4%组都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各组间血清葡萄糖、胰岛素、总胆固醇浓度差异不显著(P〉0.05),以0.4%组最高;各组间白蛋白、甘油三脂浓度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在水貂冬毛生期日粮中添加0.4%的琥珀酸,对其生长性能和某些血液生化指标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含不同质量分数的蛋白质(34.85%、40.48%、46.54%、51.54%、56.69%,记为D1、D2、D3、D4、D5组)和不同质量分数的磷(0.96%、1.16%、1.60%、2.03%,记为P0、P1、P3、P5组)的饲料对星斑川鲽Platiehthysstellatus幼鱼生长、摄食、饲料利用和养殖水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鱼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随着饲料中蛋白含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大(P〈0.05),D4、D5组均较大;摄食率和饲料系数随着饲料中蛋白含量的增加而逐渐下降(P〈0.05),D4组最小;D4组的蛋白质效率显著高于其它各组(P〈0.05);投喂6h和18h后,D5组的NHz—N和NO2—N总排放量显著高于其它各组(P〈0.05),投喂12h后,D5组显著高于D1~D3组(P〈0.05),而其余各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蛋白水平相同时,饲料中不同的磷水平对试验鱼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蛋白质效率和摄食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投喂6、18h后,P0组的总磷排放量显著低于其余各组(P〈0.05),投喂12h后,P0、P1组的总磷排放量显著低于P3、P5组(P〈0.05)。  相似文献   

17.
研究3娄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PEG20000,span80和吐温80)、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硬脂酸钙)和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甜菜碱和大豆磷脂)对瘤胃微生物体外发酵和纤维素降解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01%的PEG20000、甜菜碱或大豆磷脂后木聚糖酶活力分别提高35.4%(P〈0.05)34.6%(P〈0.05)26.8%(P〈0.05);Span80、甜菜碱、大豆磷脂和硬脂酸钙使内切β-1,4葡聚糖酶活力分别提高27.1%(P〈0.05)78.9%(P〈0.05)90.3%(P〈0.05)37.1%(P〈0.05),甜菜碱和大豆磷脂使小麦秸秆干物质降解率提高29.6%(P〈0.05)和39.9%(P〈0.05)中性洗涤纤维降解率分别增加54.6%(P〈0.05)和91.8%(P〈0.05),当大豆磷脂和PEG20000添加水平增加到0.2%时木聚糖酶增加48.9%(P〈0.05)和46.0%(P〈0.05),添加0.2%的PEG20000和大豆磷脂后干物质降解率提高29.9%(P〈0.05)和30.6%(P〈0.05)中性洗涤纤维降解率提高42.3%(P〈0.05)和69.1%(P〈0.05),在体外条件下大豆磷脂、PEG20000和甜菜碱通过提高瘤胃微生物木聚糖酶、内切-β-1,4葡聚糖酶活力增加小麦秸秆干物质和中性洗涤纤维降解率,综合来看表面活性剂对瘤胃发酵影响程度的顺序依次为大豆磷脂:PEG20000〉甜菜碱〉吐温50〉硬脂酸钙〉Span80.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肝叶切除患者术中不同水平低中心静脉压(CVP)对失血量的影响.方法 80例择期肝叶切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I组(CVP=1 cmH2O)、Ⅱ组(CVP=2 cmH2O)、Ⅲ组(CVP=3 cmH2O)、Ⅳ组(CVP=4 cmH2O),每组20例;术中控制CVP水平,并维持动脉收缩压(SBP)≥90mmHg或平均动脉压(MAP)≥60mmHg.记录肝实质离断前、中、后出血量及单位横截面积出血量.结果 肝实质离断过程中,Ⅲ、Ⅳ组的MAP水平明显高于Ⅰ组和Ⅱ组(P<0.01);Ⅰ、Ⅱ、Ⅲ组间的出血量以及单位横截面积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明显少于Ⅳ组(P<0.01).结论 控制性低CVP技术可明显减少肝叶切除术中失血量,3 cmH2O CVP可维持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及减少术中失血量.  相似文献   

19.
选用38~40周龄的健康苏禽三凤绿壳蛋鸡和海兰蛋鸡各180只,按品种分成2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研究两品种蛋鸡之间的生产性能及蛋品质差异。试验结果表明:与海兰蛋鸡相比,绿壳蛋鸡的产蛋率低18.97%(P〈0.05),平均蛋重低19.23%(P〈0.05),只日耗料量减少35.49%(P〈0.01),料蛋比低1.42%(P〉0.05),破损率、次蛋率分别低36.25%(P〈0.05)、52.63%(P〈0.05);蛋中脂肪含量高17.21%(P〉0.05),胆固醇低4.4%,蛋白质含量高7.99%(P〉0.05),蛋壳厚度高12.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