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关于黑龙江省森林食品资源开发利用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黑龙江省森林食品资源及产业现状的优势分析,提出了森林食品产业发展的措施及建议,以期为促进森林食品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调整森林食品产业结构,增加林区经济收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是践行"两山"理念的时代任务与优先行动,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则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与"后脱贫时代"共同富裕协同推进的重要举措。文中首先在解释生态保护红线内涵的基础上,梳理东北国有林区生态保护红线政策的演进脉络,并以黑龙江省为例结合实际情况理清生态保护红线政策对林业产业发展的约束范围及程度;其次分别针对不同类型的生态产业,阐述生态保护红线对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作用机理;最后从3个方面提出在生态保护红线政策下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建议:以森林资源为纽带,紧密联系森林碳汇建设与碳中和战略目标;建立物质类生态产品科技创新联盟,增强市场化支撑能力;打造东北国有林区森林生态综合体,促进文化服务类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研究可为东北国有林区未来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供参考,以促进林木资源保护和林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省伊春林区把发展森林食品产业作为经济转型的"第二位"产业来抓,紧紧围绕发展食用菌、山野果、山野菜、保健品、动物食品、矿泉水6大产业,采取一系列大举措、大动作,全力推进森林食品产业的向前发展。截至目前,全林区新建、扩建森林食品基地和加工项目49个,  相似文献   

4.
森林特色小镇作为特色小镇的重要类型,是依托森林生态资源,以提供森林生态产品和生态服务为特色的综合创新发展平台。在国家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浙江省作为国内森林特色小镇建设的先行地区,目前已经命名了68个森林特色小镇。文章介绍了浙江省森林特色小镇建设的路径,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文章认为,森林特色小镇依托美丽乡村建设与林业产业转型升级,在促进林区经济发展与林农致富增收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产业定位趋同、发展要素与建设需求不匹配等问题,由此提出立足特色多元化发展、建立相匹配的建设机制与评价体系等发展建议。研究结果可为浙江省乃至全国森林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5.
大兴安岭森林食品产业集群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从大兴安地区森林食品产业集群优势与机遇分析出发,阐述了产业集群对提高竞争力的影响,分析大兴安地区森林食品产业集群发展的制约因素,提出大兴安岭发展森林食品产业集群应正确认识地方政府在集群发展中的角色与作用;正确认识森林食品产业的优势来源;通过加快发展生产企业集群、流通企业集群、品牌整合和企业自主创新,推进本该地区森林食品产业集群的发展,进而提升大兴安岭森林食品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文中在构建森林生态经济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利用熵权TOPSIS模型和障碍因子模型测算了我国东北重点国有林区森林生态经济绩效水平并识别其障碍因子。结果表明:2005—2016年东北重点国有林区森林生态经济绩效水平总体上经历了较差→中级→良好的演进阶段,并且由经济绩效大于生态绩效转变为生态绩效大于经济绩效,生态绩效增长趋势略高于经济绩效增长趋势;综合绩效水平最高的是吉林森工重点国有林区,而后依次是龙江森工重点国有林区、长白山森工重点国有林区和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影响森林生态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因子是生态外部压力、经济产业发展和劳动力资源。  相似文献   

7.
森林生态食品是近年来提出的新型森林生态标志产品,是继农产品"三品一标"与森林食品之后,融合了天然、绿色、安全、营养、健康等生态元素的新型食品标准.本文对森林生态食品的出现、发展及认定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8.
森林康养是近年来我国新兴一项绿色产业。介绍了森林康养旅游的好处、管涔山林区生态区位的重要性以及管涔山林区森林康养旅游现状发展,分析了管涔山林区森林康养产业的发展优势。  相似文献   

9.
东北国有林区是指黑龙江、吉林、内蒙古等省区国有的天然林区,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长白山等地。东北国有林区是东北亚地区天然的生态屏障,国家最大的木材与木材产品生产基地,是国家重要的森林后备资源培育基地,也是国家野生动植物、生物多样性、天然林资源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文章根据全国林业发展区划三级区区划要求,以生态优先、生态恢复和治理为重点,以提供优质的林业生态产品、物质产品和生态文化产品为目的,充分考虑林区的森林生态布局和生产力布局,对内蒙古大兴安岭林管局进行了三级区划,对各三级区进行了论证,并从林业发展布局和奋斗目标、森林经营、保护和治理措施提出了建议,从而为建设林区林业生态体系、产业体系、生态文化体系,构建林区现代林业空间布局,促进林区社会主义新林区建设,为林业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潘杨  王春霞  姜颖 《林业科技》2005,30(1):57-59
依据森工林区发展的实际情况,根据现代林业的要求及笔者多年的管理工作实践和观察。就落实森工总局党委提出的“三个地位”的发展战略,结合“两大体系”建设的国家林业发展方针进行了讨论。提出要培育森工林区的生态产业,促进森林生态体系的建设,确立森工在全省生态建设中的主体地位;要加速林产工业的发展,使其成为森工林区的主导产业,促进林业产业体系的建设,确立森工在全省经济发展中的支柱地位;要推进相关制度的创新,把生态和产业优势迅速地转变为经济优势,推进森工林区可持续发展,确立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12.
集中探讨了森林康养产业的内涵与意义,分析了黑龙江重点国有林区森林康养产业的发展优势与现状,结合各地区的特色康养资源,提出了森林度假疗养、森林养生保健、森林健康生活等3种森林康养产业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3.
根据现代林业的要求及多年的管理工作实践和观察,依据森工林区的实际情况,讨论了生态旅游的发展利弊。发展森林生态旅游是实现森工林区跨越式发展,把生态和产业优势迅速地转变为经济优势的一个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在分析大兴安岭国有林区现阶段存在问题及发展优势的基础上,针对林区森林生态、林业产业和森林文化的区域布局,提出林区按主脊两翼、岭南岭北、东西两部及南北两缘进行分区施策的林业发展格局,为大兴安岭国有森工林区的宏观决策和林业经营管理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加强森林培育振兴东北老森工基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于鹤  林进 《林业科学》2006,42(4):106-111
东北重点国有林区具有良好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森林资源,既是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又是我国重要的木材及林产品生产战略基地.然而,50多年的开发建设,在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造成了林区森林资源利用过度,林区社会经济发展迟缓的不利局面.对东北国有林区进行实地调查,得出结论:该地区中、幼龄林资源雄厚,潜力很大.东北老森工基地的振兴,包含生态功能增强和林业产业振兴,将对东北地区社会发展和经济繁荣产生积极影响,也是长久解决我国木材和林产品供需矛盾的重要途径之一.加强森林培育,强化科学经营,是振兴的基础;深化企业改革,强化体制创新,是振兴的前提;构建新的林业产业体系是振兴的关键;强化政策扶持,是振兴的保障.建议:抓紧推进政企分开、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将振兴东北老森工基地作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来考虑,落实各项措施;编制振兴东北老森工基地的总体规划,作为国家重点工程,列入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研究和制定振兴老森工基地包括体制创新,机制创新,资金投入等方面的有关政策;完善林业产权制度、森林资源监管等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16.
根据现代林业的要求及笔者多年的管理工作实践和观察,依据大小兴安岭森工林区的实际情况,讨论了发展生态旅游的可能性。认为发展森林生态旅游是建设生态经济体系、实现大小兴安岭由森工林区向生态功能区转变,把生态和产业优势迅速地转变为经济优势的一个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东北国有林区是指黑龙江、吉林、内蒙古等省区国有的天然林区,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长白山等地。东北国有林区是东北亚地区天然的生态屏障,国家最大的木材与木材产品生产基地,是国家重要的森林后备资源培育基地,也是国家野生动植物、生物多样性、天然林资源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打造森林“粮库”是端稳中国饭碗、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的有效手段。充分挖掘森林的“粮库”潜力需从森林食品产业入手,站在大食物观的角度讨论其发展问题。文中在概述中国森林食品开发潜力、供给特点、发展要求的基础上,对森林食品产业发展进行再认识,进而明晰其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新要求;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森林食品产业顶层设计、推进森林食品产业规模化建设、构建森林食品产业发展现代化格局3个方面的建议,以期为促进中国森林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苗木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依据转型规划,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依托林区种苗行业的资源和技术优势,面向市场,主动承接周边地区城市园林绿化及林区外生态治理项目,建设一批带动能力强、经济效益好的绿化苗木示范基地势在必行。结合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苗木产业发展现状,分析林区苗木产业发展的机遇和存在的问题,研究林区苗木产业发展策略,实现林区种苗产业发展基地化、规模化和产业化,打造东北地区乃至全国最大的苗木产业基地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林区夏季旅游品牌形象建设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晶 《森林工程》2012,(6):99-102,115
黑龙江省地处东北部边疆,是国家重点林区。黑龙江林区依托其丰富的森林旅游资源是发展冬季冰雪旅游和夏季避暑旅游的主要阵地。冬季冰雪旅游开发较早也较成熟,夏季休闲避暑旅游开发较晚,相对滞后。确立黑龙江省夏季旅游发展的品牌,提升目的地形象,大力发展林区特色夏季旅游产品,提高市场竞争力,已经成为黑龙江林区夏季旅游发展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全面分析了黑龙江林区夏季旅游的发展状况,通过数据指标的分析,指出黑龙江林区发展夏季旅游是林区转型的有效途径。黑龙江林区夏季旅游又好又快的发展必须以目的地形象战略为核心,通过形象定位、策划和传播打造独特的夏季旅游形象。在林区夏季旅游品牌建设上可以通过深度开发避暑品牌,充分挖掘生态品牌和全面拓展特色品牌来推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