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畜牧兽医学报》2006,37(3):F0002-F0002
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办学历史悠久,现有畜牧学、水产学两个一级学科,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草业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水产养殖学5个二级学科。拥有江苏省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扬州大学蜜蜂产品研究所、兔业工程研究中心、动物营养与饲料工程技术中心、饲料牧草研究开发中心、实验蜂场、实验禽场和扬大饲料厂等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及成果转化基地。  相似文献   

2.
新时期,动物养殖的生产方式发生了重大的转变,动物的"全民养殖"方式在转向"规模化的企业养殖"方式,其结果是饲料产品的市场结构在发生深刻的变化,饲料工厂逐渐成为养殖场的配套工厂,中国饲料产业的独立性也在变化中,一是饲料企业向集团化、规模化方向发展,二是饲料集团性企业逐渐转变为动物食品企业。在动物食品全产业链纬度下,社会消费末端对动物产品的需求不再是对数量需求,而是对动物产品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养殖动物产品、生产企业必须面临国际市场的竞争。其结果是,对饲料产品质量要求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不仅仅强调饲料物质更多地转化为养殖动物产品,更需要养殖得到"好看、好吃、吃得营养、吃得安全"的动物产品或动物食品;同时,也只有融入到动物食品全产业链中求发展才是饲料产品、养殖动物产品成本最低化控制的有效对策,饲料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企业的增长方式要适应这种变化,饲料企业需要融入到动物食品产业链之中求生存、求发展。在国际化市场格局下,提升动物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提升饲料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参与全球化的市场竞争是一种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3.
殷洁鑫  陈明 《中国乳业》2023,(12):22-26
本文以奶牛养殖需求为出发点,从饲料营养知识的推陈出新、饲养管理策略的创新、跨学科知识的融合3个方面分析基于奶牛养殖需求的《动物营养与饲料》课程改革方向,并提出《动物营养与饲料》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包括更新专业课程内容、加强实践教学设计、改进课程教学方法、完善教学资源建设、评估课程改革效果等,旨在为《动物营养与饲料》课程改革提供更多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4.
在动物养殖领域中,要想促进禽畜快速生长不仅需要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加强疫病防控,还需要对饲料问题重视起来。近年来,我国在动物营养和饲料研究方面取得长足进步,可以根据不同品种、性别、日龄的禽畜提供营养合理的饲料,为了进一步提升养殖效益,需要继续对相关内容加强研究。本文从传统动物营养和饲料科学研究的概况与局限性入手,并分析动物营养和饲料科学研究的发展方向,希望对动物养殖研究具有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5.
饲料质量安全和营养平衡是动物健康的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在动物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资金。然而在动物养殖中饲料质量安全和营养平衡才是动物健康的基础,这一点却常常被人们忽略。对动物健康来说,充足平衡的营养是提高动物疾病抵抗力的重要手段,没有充足的优质全价饲料,任何养殖品种都无法养好:  相似文献   

6.
1寄生虫的危害寄生虫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夺取动物营养,造成动物贫血、瘦弱、发育停滞;二是机械作用造成占位压迫、管道阻塞;三是损伤器官引发炎症;四是带入病原微生物引起继发感染;五是降低动物机体免疫能力。因此,各养殖  相似文献   

7.
我国鱼类营养与饲料的发展及研究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奇友 《饲料工业》2006,27(6):21-23
20世纪80年代初期,国家把水产动物营养学与饲料配方等研究列入了国家饲料开发项目,开始了我国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的研究。目前,对鲤鱼、草鱼、鲫鱼、斑点叉尾鮰、罗非鱼等营养与饲料研究具备了一定基础,但由于起步晚、投入少、基础研究薄弱,缺乏系统的科学研究,大多数养殖品种营养研究不够深入,制约了渔用饲料工业的发展。水产动物营养研究与饲料技术的开发是水产饲料工业的基础,因此,我国对水产动物营养的研究和开发十分迫切。1研究现状1.1鱼类营养的科技成就我国从“六五”至“八五”期间,相继开展了“我国主要养殖鱼类的营养需求和鱼饲料…  相似文献   

8.
20世纪80年代初,国家把水产动物营养学与饲料配方等研究列入国家饲料开发项目,开始了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的研究.目前,对鲤鱼、草鱼、鲫鱼、斑点叉尾(鱼回)、罗非鱼等营养与饲料研究具备了一定基础,但由于起步晚、投入少、基础研究薄弱,缺乏系统的科学研究,大多数养殖品种营养研究不够深入,制约了水产饲料工业的发展.水产动物营养研究与饲料技术的开发是水产饲料工业的基础.因此,我国对水产动物营养的研究和开发十分迫切.  相似文献   

9.
水产动物病害是制约水产养殖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旨在总结病害防治中一些共性的问题,供大家参考。 一、全面预防 水产养殖对象发病的主要原因有:养殖对象的体质差、抗病力弱;下水前缺乏检疫和消毒;清塘不彻底;饲料营养不全面或腐烂变质;养殖环境恶劣,病害流行;  相似文献   

10.
邹成义 《饲料工业》2012,33(17):57-59
<正>饲料是动物生产的物质基础。配合饲料成本通常占养殖成本的70%~80%,养殖效益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饲料的科学配制与使用,因而饲料配方或配方设计成为饲料生产的核心。传统的饲料配方设计是根据动物营养需要,通过合理搭配各种饲料原料为动  相似文献   

11.
特种经济动物的养殖是一项繁琐而又细致的工作,尤其是特种经济动物对饲料成分的要求十分严格。在长期的饲养中可以意识到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不仅能预防特种动物疾病,而且能改善特种动物的新陈代谢,促进生长,提高成活率和饲料转化率。但在养殖中由于有些养殖户不注意抗生紊添加的数量、方式和方法,产生一些副作用,如果持续作用,易使病原菌产生抗药性,降低抗疾病效果和养殖经济效益,而且在特种动物产品中残留的抗生索会给人体健康带来危害性,如何添加抗生素,现介绍以下5点:  相似文献   

12.
动物营养学的进步推动和支撑了饲料工业的发展。但传统动物营养学存在诸多不足,特别是养分在体内的代谢转化仍然是黑匣子,解开这些黑匣子是未来动物营养学的发展方向。只有动物营养学在理论上取得新的突破,饲料工业才能实现技术创新。文章总结了传统动物营养学存在的四个主要问题,分析了未来发展的五个领域,强调以营养要素及其结构、肠道微生物及其代谢、宿主代谢三个层面的互作为核心的系统营养学的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六项饲料科技创新内容。文章提出了几个新概念,如营养源、营养结构、抗病营养、功能饲料,供大家讨论。  相似文献   

13.
发展畜禽健康养殖业 提高畜产品安全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畜禽健康养殖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养殖过程中动物本身的健康;二是动物产品对于人的健康有利而无害。健康养殖以保护动物健康、有利于人类健康、生产安全营养的畜禽产品为目的,最终以无公害畜牧业的生产为结果,健康养殖生产的产品首先必须被社会接受,是质量安全可靠,无公害的畜产品;其次,是具有较高经济效益的可持续生产模式;再次,对于资源的开发  相似文献   

14.
中药饲料添加剂在改善动物产品品质中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对养殖的动物产品要求越来越高。如何改善我国集约化人工养殖的动物数量增加但其产品质量有所下降的现状,已成为我为畜牧和水产研究工作的重要课题。影响养殖动物产品品质的因素众多,其中营养因素对其影响较大。本浅述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在改善养殖动物产品中的作用和效果。  相似文献   

15.
饲料是指动物养殖中必须的动物性、植物性和矿物性营养物质,大部分情况下我们在养殖中采用混合料饲喂动物,在其营养不足或为了满足一些特殊的营养需要时还会在动物饲料中添加一些其它的补充饲料以提高或改善饲料的营养水平,但是在这些添加的饲料中,常常会因为添加量不当或没有注意到饲料成分中有毒有害成分而引起一些疾病的发生,并因此引发饲料安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2 饲料典型组成及其营养物质适宜的含量水平人工养殖条件下特产(种)动物饲料及其养殖方式与自然条件下放养有很大区别。因此各种动物及其各个生物学时期,必须有符合营养需要量、且营养价值完善的人工配制饲料。饲料原料和饲粮组成也极不相同。各地区、各单位对此都已做过大量的研究和配制适应各动物生理特点的饲料新产品,而这些饲料新产品,又与畜禽用的配合饲料有所不同,具有独自特点。近10多年来,有关科学技术部门和养殖基地,在参考国外成果、经验的基础上,总结当地的实践经验,提出了各种类型的符合营养水平的饲粮组成和配方。经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7.
未来我国的奶牛养殖规模和水平都将大幅度发展和提高,奶牛饲料资源及其安全性问题将是首先面对的关键性问题。农业部于1992年发文禁止在反刍动物饲料中添加或使用动物源性饲料。2001年再次专门发文重申这一规定。2004年10月1日又施行了《动物源性饲料产品安全卫生管理办法》,明确规定,除乳及乳制品外,禁止在反刍动物饲料中使用血粉等动物源性饲料产品。但随着近期饲料原料涨价,肉、奶、蛋产品价格上升,个别饲料企业和奶牛养殖场急功近利,没有深刻反思猪链球茵、无名高热症、禽流感、疯牛病等疾病的暴发对养殖生产带来的重创和教训,血粉等动物源性饲料原料的使用重新抬头。近年来,随着对动物健康养殖认识的不断深入,新的理论和观点不断出现,从动物营养与健康的角度提出了:动物抗病营养理论、系统营养理论、全方位营养理论,对饲料、营养、遗传育种、饲养管理等综合技术进行技术集成,科学的应用于动物生产全过程,突出绿色、健康养殖、产品安全为主题,而不片面根据价格和营养素的含量来衡量某种饲料质量的观念,彻底转变传统养殖观念。因此,很有必要从饲料安全的角度再次认识血液制品饲料原料可能带来的潜在风险和威胁,以期再次引起相关饲料企业、奶牛养殖生产企业(户)关注动物健康养殖,以科学发展观推动奶牛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全方位营养:让动物健康地生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动物生产面临着众多矛盾性需求。例如:需要在不过度依赖抗生素和药物的前提下以低成本生产大量的高品质食品;保持动物健康和福利并且减少动物生产对环境的不良影响。这些需求可以通过全方位营养(Total Nutrition)予以解决。在动物营养上采用全方位营养就是把饲料卫生、食物安全保障(Food Security)、食品安全(Food Safety)和动物健康均作为饲养目标。这就要求营养素和营养调节剂(Nutricine),或者饲料中的生物活性成分得到充分利用,以便为现代动物生产提供营养学解决方案。在全方位营养中起着重要作用的营养调节剂包括:抗氧化剂、类胡萝卜素、乳化剂、酶制剂、磷脂和有机酸。显然营养调节荆可以在多个层次发挥作用:抗氧化剂和有机酸能够保持饲料原料和饲料成品的质量;酶和乳化剂可促进营养素的消化和利用;有机酸能调节胃肠道的微生物菌群并减少肠道疾病;抗氧化性营养调节剂能通过控制氧化应激进而影响动物健康和肉品质量;类胡萝卜素能支撑免疫系统并帮助动物抵抗非传染性疾病;营养调节剂还可以与基因组发生互作从而直接影响基因表达。当前动物生产必须把注意力集中在更深入地了解日粮与健康的关系以及如何缓解集约化养殖下的动物应激。这一任务的完成主要靠营养学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9.
动物微生态营养的特性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物微生态营养是饲料营养的延伸,是益生菌和动物营养的相互交叉渗透。为避免过量使用抗生素而带来危害,微生态营养是绿色养殖寻求的途径之一,至今对其研究已达到了一定的深度和广度。本文就动物微生态营养的概念、特性及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功能性饲料是指能促进动物生长、增强免疫力、改善动物产品品质,并可减少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的一类饲料。简单地说,功能性饲料就是添加一种或多种用来增强新陈代谢或达到最佳生理状态的特定成分的饲料,从而改善动物的健康状况。专家指出,近几年来,国外已经提出了一种"以营养为基础的健康"(NbH)模式,灵活运用包括功能性饲料的各种营养成分、生物活性成分和营养性药物来达到维持动物健康的目的。由于在同一圈舍中饲养的肉鸡,或者是蛋鸡、火鸡、猪、奶牛等种群具有显著的遗传相似性,个体之间的生理和新陈代谢基本相同。在饲料中添加某种特定的功能性饲料成分,动物采食后会在整个种群中起作用。动物在生产性能方面的遗传相似性,为开发利用功能性饲料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机会。特别是由于功能性饲料在保护动物健康、保护人类健康、生产安全营养的畜产品中的特殊作用,必将会在发展健康养殖中得到进一步的重视和更加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