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7 毫秒
1.
甜椒以色泽鲜艳丰富、个大肉厚深受消费者欢迎。然而目前甜椒设施栽培采收期短、产量低而不稳严重影响了温室的生产效益,因此日光温室高产栽培对于提高温室利用率和生产效益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
在保温条件好的日光温室中冬季栽培辣椒,是提高温室生产效益的途径之一,现就辣椒冬季生产技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日光温室利用率,增加温室生产效益,新疆和静县的农技人员在温室内种植早熟葡萄,早春套种油白菜、茼蒿、春萝卜,充分利用土地、空间、光能,取得了良好的生产效益,是一种高产高效的立体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省地处寒带,早春到初夏,在露地不能生产出成熟西瓜。大部分西瓜在8~9月份集中上市,市场价格低,种植效益差。进行保护地栽培,是提高西瓜种植效益的有效措施,当前保护地栽培主要有2种方式:第一是温室生产;第二是大棚生产。但温室生产由于生产成本高、面积有限,不受农民欢迎,笔者通过2007~2009年试验、示范,总结出寒地大棚小型西瓜栽培技术,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乌什县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生产温室黄瓜,现面积已达36公顷,但产量一直不高,效益低下。我站设施农业技术人员经过几年来的探索研究,总结出一套日光温室冬春茬黄瓜高产栽培的关键技术,有效地提高了黄瓜栽培效益,增强了农民黄瓜生产的热情。  相似文献   

6.
目前温室生产的最突出问题是成本过高、效益低以至亏损,极大地影响了温室效益生产及农业科技园的发展。温室生产是以效益为主导,选用的品种、采用的生产方式和先进技术,直接影响温室效益。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应从降低成本入手,选用适当的品种、适宜的先进技术推动生产,集约化栽培,周年供应生产,从而提高温室效益。本文荐述的是,盆栽花卉双色紫罗兰的两个品种:一种繁殖技术;一种生产模式,可提高温室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7.
本文结合近年来吐鲁番传统的栽培模式的不同,温室栽培可以人为改善或者控制葡萄生长发育的各种条件,因此具有熟期早、产量高、产出快、效益好的优点。通过这几年对吐鲁番地区生产上进行调查,概述了吐鲁番地区温室葡萄生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鞍山市千山区判甲炉村生产温室草莓口感好,品质佳,达到绿色食品标准,深受消费者喜爱,成为远近闻名的草莓生产专业村,该村农户在草莓栽培生产中逐步摸索出了上茬栽培草莓下茬栽培樱桃番茄高产栽培模式。上茬草莓每亩产量达到5000斤,亩效益达4万元。下茬樱桃番茄亩产6000斤,亩效益1.5万元,年产值达5.5万元,效益十分可观,现将此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景慧 《青海农技推广》2011,(4):20-21,28
随着近几年我省设施蔬菜生产的快速发展,茄子栽培面积逐渐增大,尤其是冬春茬茄子一般都能产生较好经济效益,我省大通、乐都、互助、民和等地的深冬温室生产中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但很多地方由于管理不够科学,致使茄子抗低温能力不强,病虫害多发,严重的影响了茄子生产效益,因此,科学栽培管理是茄子冬春生产中获得高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日光温室番茄、韭菜无公害栽培模式,能实现日光温室蔬菜周年生产。通过近几年栽培实践,亩效益在3.2万元以上。其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1.
朱景权 《新农业》2006,(9):22-23
近年来,随着各地市场对新鲜无公害蔬菜需求量不断增长,建昌县温室蔬菜生产面积发展很快。广大菜农在生产的同时,栽培技术也不断的发展和创新,总结出一套日光温室无公害蔬菜多茬栽培新技术。即:早春利用温室进行喜温性蔬菜促成栽培,较露地提前45天上市;晚秋进行延迟栽培,可延长供应期40~50天;冬季进行耐寒性蔬菜的越冬栽培;夏季高温季节,利用遮阴、喷水等措施使蔬菜安全越夏。这样温室大棚无公害蔬菜达到了1年3作3收或4作4收,有效地提高了温室的利用率和生产效益。[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贾旭峰 《现代农业》2011,(10):73-73
目前,各地利用节能日光温室栽培秋冬茬、越冬一大茬、冬春茬茄果类喜温蔬菜的反季节生产模式日渐普及,但从秋末到早春温室内温度低是这一阶段高产高效栽培的主要障碍因素,轻者影响产量效益,重则导致栽培失败,所以通过各种措施改善日光温室的温度状况在这一时期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青海省麦草资源十分丰富,在秋冬季节利用塑料大棚和日光节能温室设施,用麦草栽培平菇可充分利用当地农业生产的副产品,使之资源化并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平菇生产效益。笔者于2003年在尖扎县良种场进行了麦草栽培平菇配方筛选试验,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4.
介绍浙江省茭白主要栽培模式的特点、上市期,重点分析不同栽培模式下茭白的生产成本及效益。结果发现,双季茭设施栽培模式虽生产成本高,但茭白品质好,价格优势明显,生产效益最好;单季茭收二茬栽培模式生产成本较双季茭低,价格优势较突出,生产效益介于双季茭设施栽培与露地栽培之间;单季茭高山栽培模式茭白采收期处于蔬菜生产淡季,效益也较为理想;而露地茭白传统栽培模式效益最低。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1.保护地栽培形式 保护地栽培主要有温室、大棚、中小棚、地膜等形式,温室可以人工加温,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生产出夏季蔬菜,如冬天可以利用温室生产出番茄、西瓜等。温室和大棚在不加温时也可以进行春提前和秋延后生产蔬菜,但这类保护地生产成本较高,一般适用于城市郊区。  相似文献   

16.
番茄又名西红柿,原产于美洲秘鲁,在我国已有近百年的栽培历史,被人们誉为生命之果。番茄生产的季节性很强,在北方地区利用大棚日光节能温室生产秋番茄的效益较高。经过多年的实践总结出了一套适合北方地区秋季大棚生产番茄的技术。  相似文献   

17.
在温室辣椒种植中采用起垄栽培模式,在垄面东、西沿种植辣椒,垄面南、北沿种植西瓜,垄面中间种植哈密瓜.这种栽培模式充分利用了温室的立体空间,提高了温室光热资源的利用率,是典型的早春茬温室蔬菜生产高效增产模式,效益可观.  相似文献   

18.
香菇周年生产应依据气候条件,科学安排生产季节,把握技术关键环节,即可利用高寒山区得天独厚的气候资源,生产反季节香菇和优质冬花菇产品,以季节优势和产品质量优势拓展市场,提高生产经营效益. 1 利用气候资源发展香菇周年栽培 在自然条件下,高温是制约香菇周年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尤溪县中高海拔(500 m以上)山区,夏季最高平均气温在26℃以下,这种气温基本能满足香菇的生长发育,同时中高海拔山区周年多雾,利用这种得天独厚的气候资源,发展夏季反季节香菇和冬花菇栽培,形成周年栽培香菇生产模式,提高了土地和荫棚利用率,使整体生产效益得到提高.栽培上反季节香菇因夏季温度高宜采用覆土地栽办法,利用山高水冷的气候特点调节菇场温度,促进香菇的正常生长发育.冬花菇则宜搭建床架排放,以利用温湿度的调节来诱导生产优质花菇.  相似文献   

19.
为了丰富栽培品种,增加菇农收入,蔬菜站引进了大球盖菇优良菌株,进行了试验示范和推广,探究了大球盖菇的温室、塑料拱棚和林下3种栽培模式的栽培季节、管理技术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在临沂采用这3种模式生产大球盖菇都能成功,并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温室栽培的产量和效益最高分别为7 051 kg·667 m-2、58 444元·667m-2,投入产出比为1∶3.11。  相似文献   

20.
短梗五加与东风菜套种反季生产效益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些年,山野菜人工驯化露地栽培在辽东地区发展迅速。为寻求高效栽培模式,我们在温室中采用短梗五加(嫩茎称刺拐棒)与东风菜(大耳朵毛)套种进行反季生产,其产品春节前后上市,亩纯效益3~3.8万元。此栽培模式被菜农普遍采用,是农民增收的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