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在机械产品选配中,为了表达装配模型应考虑的关键因素、装配体间的配合关系以及便于个性化更改,建立基于二分图的机械产品选配非形式化描述模型,提出了d型匹配需要满足的约束条件。利用0-1矩阵将非形式化描述转化成一个便于用算法实现的形式化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遗传算法的形式化模型求解方法。通过一个机械产品选配实例对其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2.
提出MC生产模式下面向客户定制的机械产品选配模型,该模型集关联图模型和产品层次装配模型于一体,并在模型中引入端口、规则、约束等数据对象,可以很好地表达产品所蕴涵的知识、关系及经验,运用该模型可以对零部件进行初步选择.提出一种基于离差最大化和CWGA算子相结合的不确定多属性群决策方法对初选后的零部件组合进行优化选择.给出了某内燃机曲柄连杆机构选配示例,对提出的选配方法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3.
基于工序能力指数的零件选配优化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了基于工序能力指数的零件选配优化模型,通过提高工序能力来相应地提高选配精度,从而使选配工序趋向柔性化,降低废品率,提高生产效率和装配质量。在降低选配工序成本的基础上,通过Markov链随机状态的过程描述了选配公差等指标,构建了选配精度、公差和工序能力指数间的工序能力指数最大及选配工序成本最小化的多目标约束模型,并使用序列无约束最优化技术SUMT对基于动态随机多目标规划的选配约束非线性模型进行优化求解,最后通过实例对该模型的有效性给予了验证。  相似文献   

4.
《农业机械》2020,(1):51-51
旋耕机是由中型拖拉机动力输出轴驱动的农田耕作机械。旋耕机与拖拉机配置不当,会引起拖拉机工作不正常,并直接影响机组的作业效率。为了减少因旋耕机配用不当而引起的不便,选配时应注意以下问题。(1)选配旋耕机时要仔细察看旋耕机铭牌上的有关参数,根据拖拉机动力输出转速选配合适的伞齿轮速比的旋耕机及合适长度的万向轴。  相似文献   

5.
油菜是广协县种植面种仅次于水稻的主要农作物。农机部门探索总结出的油菜生产机械化技术得到了大面积推广,该技术包括机械的选配、油菜品种的选用以及结合农艺要求实施耕、种、管的机械化操作和机械化收获,该技术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改进。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卷积神经网络的基本结构及其工作原理,基于DH参数法建立了采摘机械臂运动模型,并设计了一套采摘机械臂无碰撞运动规划算法,旨在实现对采摘机械臂的精确控制。MatLab仿真试验表明:采摘机械臂在系统的驱动控制下,能够准确从起点移动到目标点,轨迹比较圆滑,且能以最优的圆弧路径避开障碍物,优化效果明显,能够满足采摘机器人作业需求,证实了该算法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绿色制造是目前机械生产新的发展方向与发展目标,同时也是机械制造产业中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体现。但是目前机械制造系统中存在无法同时满足环境、资源、生产效率等多目标的问题。通过引入改进NSGA-Ⅱ算法,对机械制造系统中的安全、效率、环境和资源等建立多目标优化模型,详细阐述了该算法的关键步骤和流程。通过在实际案例中的应用,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改进NSGA-Ⅱ算法的机械绿色制造系统优化能够显著提升系统的多目标性能,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针对三维模型和有限元模型分析了机械产品快速设计技术,研究了基于三维CAD的产品模型的建模方法和模型参数之间的关联关系,开发了一个集模块化参数化设计和变量设计技术于一体的农用运输机械产品创新设计平台,实现了农用运输机械产品的快速设计与分析,结合某机械集团公司生产的农用运输车,对该平台进行了应用实践.  相似文献   

9.
液压机械无级变速器是一种新型的无级变速传动装置.为此,介绍了液压机械无级变速传动的工作原理,在给出具有代表性的拖拉机用液压机械无级变速器结构方案的同时,简单分析了其传动原理和特点.同时,结合拖拉机的作业要求,对液压机械无级变速器的结构方案、参数的选择以及自动控制系统等主要问题进行了阐述,提出了相应的原则,对应用于拖拉机的液压机械无级变速器的产品开发设计和选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多目标优化设计的灰色—混合离散变量寻优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机械产品对多目标优化设计的更高需求,提出了灰色-混合离散变量多目标寻优算法。此算法把多目标寻优的高维问题简化成低维问题处理,寻优效率高,并且能分析寻优过程的变化态势和利用贫信息作定性分析。此算法不仅注意在启发式搜索技术上有所突破,而且注重跨学科、跨领域新兴寻优技术的最优组合。最后运用工程实例介绍这一算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一种基于网络流规划的选配方法,将解决网络最大流问题的方法运用到曲轴与轴瓦选配问题的求解中,建立选配网络,以获得曲轴与轴瓦的最优装配组合。并通过应用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优越性和可行性,提高了选配效率,并使不适配零件数量为最少。  相似文献   

12.
精密光机系统是对地、空、海探测与制导装备中的核心部件,其光轴、惯导轴、机械轴等多敏感轴的精密装配是影响系统最终性能的关键环节之一。以某型装备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该类精密光机系统的装配特点,将多敏感轴的精密装配问题转换为舱体对接时的角偏问题,并进行了阐述和定义;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多敏感轴装配过程的角偏误差累积模型,并推导了加工误差与角偏分布之间的关系;基于该模型对当前的直接对接法进行建模,分析了该方法导致装配一次性合格率较低的原因,并提出了一种基于装配方向调整的逐工序优化装配方法,该方法优化了现有的多敏感轴精密装配工艺。仿真结果表明,与直接对接法相比,所提方法能够有效保证各敏感轴线之间的装配精度。  相似文献   

13.
由于无人机受相机广角和飞行高度的限制,单张影像无法拍摄整个农田形状,导致无法准确测量农田实际面积。为此,基于图像特征匹配技术,提出改进SURF算法,用于无人机影像拼接。该算法针对传统SURF算法初始特征点选取精度不足的问题提出改进方案,优化高斯模糊的过程,进而形成新的尺度空间生成方式。通过在实验基地试验得出:本研究提出的改进SURF算法比传统SURF算法特征点在卷积核尺寸为3×3时,70 m、120 m高空的匹配率分别提升4.7%和5.3%;在卷积核尺寸为5×5时,70 m、120 m高空的匹配率分别提升4.0%和4.3%。本研究将改进后的SURF算法用于后期图像拼接中,经试验对比发现:改进的SURF算法在图片拼接处衔接程度明显提升,得到匹配精度更优的拼接图像。  相似文献   

14.
改进PSO的多目标约束项目进度计划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项目进度计划问题的研究中,为实现在多执行模式和多资源约束条件下,对项目活动的执行顺序和执行模式进行合理安排的目标,以使项目工期最短,建立了多目标进度计划的目标函数,确定了约束条件.结合微粒群算法求解该组合优化问题.并通过对标准微粒群算法的改进,引入了交换子和交换序的概念,提高了算法的寻优速度和寻优能力,并结合具体的实例验证了改进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装配线是一种高效的生产组织模式。文章针对鸭嘴式机械精量穴播器进行混流装配线规划,应用Petri模型梳理穴播器装配工艺,设计三种穴播器装配线工位划分方案。基于Flexsim仿真软件,分析三种方案的工人利用率和装配系统输出量,选择最优方案。进一步优化完善装配线规划方案,分析无暂存区及有限暂存区时对装配线系统生产效率的影响,根据仿真结果设置线边暂存区容量,结果表明有限线边暂存区可有效提高操作人员平均利用率和产线输出。对最终方案进行装配线平衡分析,平衡率为86.09%,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提出在三维软件UG二次开发提取产品装配信息并建立网络图的基础上,基于专家知识建立层次概率模糊认知图来产生装配序列。该方法可以考虑装配的稳定性,通过装配可行性检查来产生实际可行的装配序列,而且可以清晰地表达复杂产品的装配模型。以风机组件为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农业轮式机器人机械多体系统朝柔性机器人方向发展,自由度越来越多,对应的结构也变得更加复杂,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越来越高,其动力学建模和实时控制难度增大。为提高机器人动力学建模效率,以通用性较强的具有6自由度机械臂的AMR果蔬收获机器人数学模型为研究对象,利用空间算子代数理论建立了轮式机器人O(n)阶效率的运动学和广义动力学模型。同时,利用Elman神经网络求解了机器人逆运动学问题,结合广义动力学模型和逆运动学模型,根据农业轮式机器人的特点,利用神经网络控制理论、PID鲁棒理论和Lyapunov稳定性理论,设计了一种6自由度机械臂的RBF-PI鲁棒-滑模控制算法,对机械臂末端进行心形轨迹实时追踪。最后,通过试验仿真,验证了本文提出的逆运动学理论、广义动力学模型和控制方法的合理性,为农业轮式机器人的研究提供了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8.
为缓解水产品线上撮合交易效率低、交易双方隐私信息泄露和商品信息造假安全漏洞多、平台监管成本高等问题,针对水产品撮合交易多属性匹配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水产品撮合交易模型,将水产品的交易过程转移到区块链上,实现水产品交易的去中心化可信、不可篡改性,并使用改进的蚁群算法对撮合交易模型进行寻优求解,最大化匹配精度和效率。以Hyperledger Fabric为底层架构搭建实验环境,实现原型系统,测试该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基于区块链的撮合交易模型可以满足水产品交易双方和交易平台在成本、效率、安全性方面的需求,当2 h内累计提交系统的供需单数量小于1 626时,不超过模型规定的交易匹配时间上限,撮合交易系统可以正常运行,该数据量基本能够满足B2B平台线上交易量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