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种不同类型绿地土壤特征及其对植物根系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促进青岛市城市土壤的管理与改良,通过采集和分析青岛市城阳区街头绿地、广场绿地、居住区绿地和公园绿地土壤样品,比较分析不同乔木林下土壤紧实度、土壤含水量、土壤pH、土壤全氮、碱解氮、土壤全磷、速效磷、土壤速效钾和土壤有机质的差异及相关性,及其对植物根系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种植物在不同绿地类型中或不同植物在同一绿地类型中,土壤含水量、土壤紧实度、土壤全氮、碱解氮、土壤全磷、土壤速效钾、土壤有机质与根系活力表现出一定的相关性。土壤紧实度与土壤pH呈正相关,与土壤全氮、碱解氮、土壤全磷、速效磷、土壤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呈负相关。随土壤紧实度升高,其含水量下降,pH增加,有机质、全氮和速效氮减少,全磷和速效磷流失明显,植物根系活力下降。  相似文献   

2.
生物有机肥对土壤理化、生物性状和木薯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生物有机肥是一种集化肥和有机肥优点为一体的新型肥料,本研究探讨生物有机肥对土壤理化、生物性状和木薯生长发育的影响.试验于2004~2005年以木薯品种辐选01为材料,每公顷分别用生物有机肥450 kg,600 kg,750 kg,900 kg作基肥,观察、测定木薯茎叶生长、块根产量、淀粉含量,分析土壤容重、土壤孔隙度、土壤有机质、氮、磷、钾含量、土壤微生物、土壤脲酶、土壤转化酶活性等.结果表明,木薯施用生物有机肥不仅能提高块根产量和淀粉含量,而且能降低木薯地土壤容重,提高土壤孔隙度,增加土壤通气性,提高土壤有机质和氮、磷、钾含量,增加土壤有益微生物,提高土壤脲酶、土壤转化酶的活性,有效促进土壤养分转化,增加土壤有效养分含量,提高土壤养分利用率.施用生物有机肥是提高木薯产量和淀粉含量,改善木薯地土壤理化性状,提高木薯地土壤肥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了摸清新平县烟区土壤的养分状况,指导农户科学施肥.[方法]对烟区土壤进行取样,分析土壤pH、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交换性镁、有效硫、有效硼、有效锰、有效锌含量.[结果]60.1%的土壤偏酸,42.55%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偏低,38.01%的土壤碱解氮缺乏,36.11%的土壤缺磷,19.06%的土壤缺钾,36.7%的土壤缺硫,6.38%的土壤缺镁,83.51%的土壤缺硼,17.02%的土壤缺锰,60.11%的土壤缺锌.[结论]要重视土壤酸碱度的调节,增施有机肥,施用中微量元素肥.  相似文献   

4.
对设施蔬菜大棚土壤障碍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包括大棚土壤盐害、土壤板结、土传病害、土壤养分元素失调等,并从减轻土壤盐害、改善土壤板结、调节土壤养分元素、减少土传病害等方面总结了大棚土壤障碍改良措施,以期改良设施蔬菜大棚的土壤,提高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5.
石灰氮在设施蔬菜土壤质量提升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设施蔬菜产业的发展及设施土壤管理的盲目性,设施土壤出现土传病虫害加重、土壤酸化、土壤板结、土壤盐渍化、土壤有机质匮乏、土壤营养失衡等退化现象。为此,介绍石灰氮的特性、石灰氮在土壤中的转化,分析石灰氮在设施蔬菜土壤质量提升中的作用,如土壤消毒、土壤改良、提供氮钙营养、促进秸秆腐熟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设施蔬菜生产中太阳能-石灰氮土壤消毒技术,制订了太阳能-石灰氮土壤消毒全程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6.
包峰 《甘肃农业》2004,(11):55-56
土壤普查档案 ,是全省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从上世纪 70年代末至 90年代初在全省范围内开展的一项摸清土壤分类、土壤分布规划、土壤面积、土壤养分含量、土地利用现状等大规模的土壤资源普查 ,它详细记录了我省各类土壤面积、土壤性态特征、土壤分布面积、土壤开发利用及改良 ,是目前省内最为完整的土壤档案。如何让土壤档案在农业生产和农业科研上发挥作用 ,并使之立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乃是土壤普查成果应用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黑龙江省土壤水资源和土壤水库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我省土壤水资源非常丰富,全省约有900多亿立方水,是地下水资源的4~4.5倍。不同土壤类型土壤水资源有很大差异:黑土、草甸土等土壤水资源较丰富,每亩为180~200立方;风砂土土壤水资源最少。每亩为40~60立方;其它土壤为每亩160~170立方.土壤水资源存在土壤水库内,土壤水库类型可分为散水型土壤水库、贮水型土壤水库、隔水型土壤水库和渍水型土壤水库.  相似文献   

8.
榆林沙区人工固沙林土壤养分、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对毛乌素沙地榆林沙区6种不同人工固沙林土壤养分、微生物及酶活性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建立人工植被后,土壤养分、微生物数量、酶活性均有显著改善.各林地的土壤养分、微生物和酶活性差异显著,花棒和踏郎混交林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微生物数量、脲酶活性高于其他林地,分别为5.15 g·kg-1、21.75×105个·g-1、1.48μg·-1,其中土壤微生物的数量是踏郎纯林的4倍;樟子松林土壤放线菌和真菌数量较多,而土壤有机质和土壤脲酶活性偏低;沙柳林的土壤碱性磷酸酶和蔗糖酶活性较高,达到2.35 mg·g-1和14.10 mL·g-1.土壤微生物和土壤酶与土壤养分关系紧密,其中,土壤细菌数量、土壤脲酶、蔗糖酶、碱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活性与土壤有机质相关显著.  相似文献   

9.
石文静 《安徽农业科学》2014,(33):11697-11701,11703
在我国的多数土壤中,土壤有机磷在土壤磷素中所占的比重较大.土壤有机磷直接关系土壤中有效磷的丰缺.它可以通过矿化作用转化为可供植物直接利用的磷.笔者从土壤有机磷的组成、土壤有机磷的分级、土壤有机磷总量的测定方法、土壤有机磷含量的影响因素、土壤有机磷的矿化及其影响因素、施肥对土壤有机磷组分含量及形态转化的影响等方面,综述了土壤有机磷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并且提出目前土壤磷素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未来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摸清新平县玉米种植区土壤的养分状况,指导农户科学施肥.[方法]对玉米种植区土壤进行取样,分析土壤pH、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交换性镁、有效硫、有效硼、有效锰、有效锌含量.[结果] 54.48%的土壤偏酸,35.69%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偏低,30.68%的土壤碱解氮含量缺乏,36.5%的土壤缺磷,41.81%的土壤缺钾,35.95%的土壤缺硫,12.42%的土壤缺镁,84.31%的土壤缺硼,16.99%的土壤缺锰,56.86%的土壤缺锌.[结论]要重视土壤酸碱度的调节以及有机肥、中微量元素肥的施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