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福建省春大豆地方品种若干性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福建省春大豆地方品种的地区分布以及结英习性、株高、主茎节数、分枝数、叶形、花色、茸毛色、粒形、种皮、种脐色、蛋白质和脂肪含量等13个性状,结果表明:福建省春大豆地方品种主要分布在我省东南沿海地区,尤以泉州地区居多;植株普遍较低,有较多的分枝数。以亚有限结英习性为主,这与春大豆所处的生态条件有关;籽粒以椭圆形、黄色种皮、褐色种脐居多,与南方其他省份相似;蛋白质含量较低。  相似文献   

2.
垦丰10号(原代号垦974 0 2 )大豆是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作物所于2 0 0 3年育成的新品种。该品种为无限结荚习性,植株高大繁茂,有多个分枝,分枝收敛,不披杈。长叶,白花,灰色茸毛,节多,荚密,三、四粒荚较多。子粒圆形,种皮黄色,种脐黄色。中抗大豆灰斑病,秆强,不倒伏。百粒重2 1~  相似文献   

3.
高蛋白大豆品种产量及子粒主要品质性状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试用俞世蓉提出的稳定性参数分析了通化所选育的9份高蛋白大豆品种产量及子粒主要品质性状的稳定性,结果表明,通农9号、通农10、通农11高蛋白大豆品种产量高、蛋白质含量高、子粒外观品质好且稳定性好;并指出高蛋白大豆品种蛋白质含量高的、完全粒率高的、褐斑粒率低的、虫食粒率低的品质性状稳定性好,化学品质比子粒外观品质稳定;同时分析了蛋白质含量的稳定性与部分农艺性状的相互关系及高蛋白大豆各品质性状的变异大小与开花至成熟阶段气象因子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1986~1994年对安徽省904份大豆品种资源进行抗大豆孢囊线虫5号生理小种的鉴定,结果鉴定出5个抗病品种,抗性与粒色、花色、茸毛色关系密切,而与株高、生育期和百粒重等性状无关。  相似文献   

5.
大豆品种的粒重与生育期、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百粒重等农艺性状关系密切。本试验对黑龙江省12个大豆品种(系)的子粒重量与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和通径分析,得出大豆子粒重量与株高、分枝数、主茎节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等性状呈正相关;大豆子粒重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通径分析表明,分枝数、株高对大豆子粒重量的直接效应较大,与相关分析的结果相似。因此,对高产大豆进行选择时,应突出分枝数、株高、单株粒数等农艺性状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大豆对红蜘蛛抗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田间条件下研究了大豆对红蜘蛛的抗虫性。结果表明,品种间抗虫性存在显著差异。对抗虫性的指示性状研究指出,茸毛性状是决定品种抗虫性的关键性状。茸毛密度小的品种抗虫性强;茸毛短的品种抗虫性较强;抗病毒的品种也较抗红蜘蛛。灰色茸毛、紫花和叶色深的品种表现对红蜘蛛具有微弱抗性。  相似文献   

7.
垦鉴豆 2 8号大豆是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北安分局科研所与黑龙江省北安市华疆种业公司于 1991年以北丰 8号×北丰 10号进行有性杂交 ,杂交组合代号为 9132 ,应用系谱法进行选择的。 1996年F5代决选 ,系谱号 9132 171,决选代号北疆 95 171。2 0 0 3年 3月通过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推广。1 品种特征特性垦鉴豆 2 8号大豆生育日数 116d ,需活动积温2 2 6 0℃。株高 80 90cm ,分枝类型 ,紫花 ,尖叶 ,灰色茸毛 ,荚皮深褐色 ,三、四粒荚多。子粒圆形 ,浓黄有光泽。百粒重 2 0 g ,蛋白质含量 38.93% ,脂肪含量2 1.4 3%。秆强韧性好 ,…  相似文献   

8.
不同生境下菜用大豆产量与品质性状的因子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分别对春播和秋播的30个菜用大豆的产量与品质等性状进行因子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播季下影响农艺产量性状的4个累积贡献率>90%的主因子中,构成第1主因子的主要是荚粒产量,第3主因子的主要是结荚高度和茎粗,第4主因子的主要是株高和茎节数;而生育期和一次分枝数在不同播季中的表达不同,春播菜用大豆第2主因子主要是生育期,秋播菜用大豆第2主因子主要是一次分枝数.不同播季下影响荚粒品质性状的4个累积贡献率>90%的主因子中,均由籽粒蛋白含量与荚粒大小因子、籽粒糖含量与荚茸毛色因子、籽粒淀粉含量与种脐颜色因子、籽粒异黄酮含量与粒宽因子构成第1、2、3、4主因子,不同播季下的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大豆新品种绥农35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选育方法及经过绥农35号大豆原代号绥06-8529,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分院以绥农10为母本,绥02-315为父本,经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而成的大豆新品种。2012年1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2特征特性2.1农艺性状表现该品种为无限结荚习性。株高90厘米左右,有分枝,白花,长叶,灰色茸毛,荚微弯镰形,成熟时呈褐色。子粒圆形,种皮黄色,种脐浅黄色,无光泽,百粒重22克左右。蛋白质  相似文献   

10.
张磊 《安徽农业科学》1995,23(2):131-132
1986-1994年安徽省904份大品种资料进行抗大豆孢囊线虫5号生理小种的鉴定。结果鉴定出5个抗病品种,抗性与粒色、花色、茸毛以关系密切,而与株高、生育期和百粒重等性状无关。  相似文献   

11.
大豆和膨化大豆主要抗营养因子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大豆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除了作为食品原料外也是重要的饲料原料,但大豆所含抗营养因子限制了其在食品及饲料行业中的应用。挤压膨化工艺能够在基本保持大豆营养成分的基础上,降低其抗营养因子的含量,从而减小对人和动物健康的负面作用。调查分析市售大豆和膨化大豆中主要几种抗营养因子的差异,分析挤压膨化加工工艺对大豆中主要抗营养因子的消除降解作用,并对这几种主要抗营养因子的含量及活性给出置信范围,为膨化企业实际生产应用中选择优质原料及优化加工工艺提供参考,并对动物饲料的配方设计提供指导。【方法】采集市场上不同地区及厂家的大豆20批次和膨化大豆19批次,检测其中胰蛋白酶抑制因子、抗原蛋白(包括大豆球蛋白和β-伴大豆球蛋白)、低聚糖(包括水苏糖和棉籽糖)等抗营养因子的含量和脲酶活性,并与在膨化加工企业采集的2批次大豆原料和在不同加工条件下制备的8批次膨化大豆中相应抗营养因子的含量进行比较分析。其中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和抗原蛋白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低聚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示差检测器检测。同时通过提取方式、活性炭用量、提取液浓度、料液比单因素试验,对苏糖和棉籽糖两种低聚糖的提取方法进行优化。综合分析检测结果,研究挤压膨化工艺对大豆主要抗营养因子含量或活性的影响。【结果】优化后的提取方法如下: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以料液比1﹕25加入体积分数为70%乙醇水溶液,微波辅助提取,离心浓缩,定容至25 mL,涡旋混匀,取2 mL离心检测。膨化大豆中胰蛋白酶抑制因子、抗原蛋白的含量及脲酶活性均显著低于大豆原料,而大豆和膨化大豆中的低聚糖含量没有显著差异。膨化大豆中脲酶活性基本为0,比大豆的脲酶活性低99%以上,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含量比大豆约降低66%,大豆球蛋白的含量约降低67%,β-伴大豆球蛋白含量降低90%以上,水苏糖和棉籽糖的总含量基本保持不变。推断市场上大豆原料中的胰蛋白酶抑制因子的含量范围为32.5-89.6 mg·g-1,大豆球蛋白含量范围为91.0-143.1 mg·g-1,β-伴大豆球蛋白的含量范围为161.1-268.7 mg·g-1,棉籽糖含量范围为3.3-8.78 mg·g-1,水苏糖的含量范围在21.4-34.16 mg·g-1,脲酶活性范围为3.6-9.42 U·g-1;膨化大豆样品中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含量范围为10.7-31.1 mg·g-1,大豆球蛋白含量范围为17.7-64.5 mg·g-1,β-伴大豆球蛋白含量范围为9.3-57.5 mg·g-1,棉籽糖含量范围为4.25-10.21 mg·g-1,水苏糖的含量范围为17.68-34.15 mg·g-1 ,脲酶活性范围为0.00-0.02 U·g-1。【结论】挤压膨化过程能显著降低大豆中主要抗营养因子的含量,从而减少这些因子带来的不良反应,并能提高大豆营养物质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2.
为了丰富陕北地区的大豆种质资源,研究基于50份黑龙江大豆资源和随机区组试验,通过调查大豆全生育期的9个农艺性状,基于变异系数计算,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筛选适合当地种植的大豆资源。变异系数分析结果表明,单株荚粒数,百粒重和分枝数是评价50份大豆资源的优势指标;因子分析结果可知,9个农艺性状可归为5个主效因子,其中单株荚粒数是评价50份大豆资源的第一主效因子,百粒重为第二主效因子,分枝数、全生育期和节间长度分别为第三、四和五主效因子;聚类分析结果表明:50份大豆资源聚为4个类群,其中第四类群和其他三个类群的差异较大,单株荚粒数具有显著优势,适宜在当地种植。研究通过对50份大豆资源进行9个农艺性状的调查及综合评价,总结当地大豆的生产特点,筛选出适合当地种植的大豆资源,为丰富当地的大豆多样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大豆新品种规范化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汪飞虎 《农技服务》2009,26(7):21-21
研究了大豆新品种间作的规范化栽培技术,为大豆新品种的推广提供切实可行的栽培技术措施。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研究大豆品种因素、密度因素、施肥因素在间作的方式下的产量效益,筛选适合当地生产、宜于间作的大豆优良品种和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4.
大豆蚜对大豆阶段性危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大豆蚜对大豆危害的作用机理,研究了大豆蚜阶段性危害对大豆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大豆蚜危害时期的延长,大豆蚜对大豆产量及其它性状的影响作用越强。在短期危害的条件下,对大豆株高的影响显著,但产量几乎不受影响。当危害达到大豆的盛花期,产量开始下降,危害达到结荚期时产量显著降低。因此,在大豆的盛花期之前防治大豆蚜会有效减少产量损失。  相似文献   

15.
大豆多糖提取分离工艺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热水浸提法设计单因素试验及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对大豆多糖最佳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三因素对大豆多糖提取量影响温度的顺序为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液料比,提取最佳工艺为:液料比80∶1,提取时间2 h,提取温度90℃时提取2次;采用乙醇沉淀法设计三因素三水平正交实验对其最佳分离工艺进行研究,发现:三因素三水平对大豆多糖分离度影响力的顺序为乙醇浓度〉乙醇加入量〉沉淀时间,分离的最佳乙醇浓度为80%,加入量4倍体积,沉淀时间3h。  相似文献   

16.
采用热水浸提法设计单因素试验及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对大豆多糖最佳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三因素对大豆多糖提取量影响温度的顺序为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液料比,提取最佳工艺为:液料比80:1,提取时间2h,提取温度90℃时提取2次;采用乙醇沉淀法设计三因素三水平正交实验对其最佳分离工艺进行研究,发现:三因素三水平对大豆多糖分离度影响力的顺序为乙醇浓度〉乙醇加入量〉沉淀时间,分离的最佳乙醇浓度为80%,加入量4倍体积,沉淀时间3h。  相似文献   

17.
大豆SSR-PCR反应体系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单因素试验和L16(45)正交设计对影响大豆SSR-PCR的主要参数进行优化,建立适合大豆SSR-PCR反应的最佳体系。各因素不同水平对PCR反应结果均有影响,优化后的大豆SSR反应体系为:2.0 mmol/L Mg2+、1.00μmol/L引物、0.150 mmol/L dNTP、0.5 UTaq酶、50ngDNA模板。运用优化后的反应体系对大豆进行多态性引物的筛选,从140对引物中筛选出扩增条带清晰、多态性丰富的SSR引物45对。  相似文献   

18.
对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机处理大豆种子的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经等离子体处理机处理后提高了大豆种子的出苗率,对提高大豆的产量性状具有促进作用,并可提高大豆产量.其中处理剂量为1.5A的效果较好,增产率为6.2%.  相似文献   

19.
陈康 《农业展望》2014,10(5):13-16
2013/14年度以来,国际大豆市场初步摆脱2012/13年度的持续低迷态势。南美作物生产因不利天气出现波折,美国大豆出口进度重新加快,推动大豆价格在低位震荡数月之后,2月开始连续走高。目前美国大豆播种和生长形势成为市场关注焦点。展望后市,需求因素仍然充满不确定性,后期大豆价格走势更多时候还将体现为供给因素的作用,预计2013/14年度后期将震荡回落。  相似文献   

20.
主要气象因子对大豆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关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采用分期播种的方法,对黑龙江省主要气象因子与大豆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关系进行研究。关联分析表明:出苗~花期的活动积温、日照时数和地面平均温度是与大豆生长发育关联度较为密切的气象因子;出苗~花期的日照时数、活动积温和日较差是与大豆产量关联度较大的气象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