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研究了利用度柚6号、瑁溪蜜柚授粉处理对度尾文旦柚果实发育后期果皮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纤维素酶(CX)及苯丙氨酸裂解酶(PAL)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授粉处理后,度尾文旦柚果实发育后期PG活性呈上升趋势;CX活性呈下降趋势;PAL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水分胁迫对大豆幼苗叶片内源激素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在盆栽条件下对大豆苗期进行干旱和渍水胁迫处理,测定在逆境条件下,大豆叶片内源激素的变化.结果表明:水分胁迫改变了大豆幼苗叶片内源激素的平衡.干旱胁迫下,ZR的绝对含量降低,ABA、GA3的绝对含量增加,导致IAA/ABA、ZR/ABA、GA3/ABA比值降低;而水渍胁迫下,GA3、IAA的绝对含量增加,ABA的绝对含量降低,ZR/ABA、IAA/ABA、GA3/ABA比值增加.  相似文献   

3.
叶面镁营养促进妃子笑荔枝果皮着色的生理成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妃子笑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cv.Feizixiao)成年树为试材,探讨叶面Mg营养调节妃子笑荔枝果皮着色的效果及其初步原因。以叶面喷Mg为处理,以喷清水为对照(CK),分别在坐果后1 d(2013年5月5日)和8 d进行叶面喷肥处理,观测果皮着色、内源激素含量和相关关键酶活性的动态变化。在坐果后15 d,Mg处理的果皮h值最低和果肉可溶性糖含量最高,克服了果皮"滞绿"现象。在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Mg处理与CK的果皮生长素(IAA)和乙烯(Eth)含量、叶绿素单加氧酶(Pa O)和叶绿素酶(Chlase)活性在同期间均无显著差异。在坐果后11 d后,Mg处理在果皮赤霉素(GA3)和脱落酸(ABA)含量及类黄酮糖基转移酶(UFGT)活性上均显著高于同期CK,并且Mg处理使果皮ABA/GA3(含量比)高于CK。Mg处理在坐果后15 d和18 d使其果皮花色素苷含量显著高于CK,而使其叶绿素含量与CK无显著差异。可见,Mg处理克服果皮"滞绿"现象归功于果皮花色素苷含量的升高,其可能通过提高ABA/GA3值,进而刺激UFGT活性升高,从而促进果皮花色素苷合成。  相似文献   

4.
研究烯效唑处理对荔枝花期内源激素含量变化的影响。以‘妃子笑’荔枝为试材,喷施44.4 mg/L烯效唑,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分析‘妃子笑’荔枝花穗发育期间花穗和叶片内源激素赤霉素(GA_3)、吲哚乙酸(IAA)、脱落酸(ABA)、玉米素核苷(ZR)和茉莉酸甲酯(MeJA)含量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烯效唑处理降低了GA的含量,提高了ABA、IAA、ZR、MeJA含量。通过利用烯效唑处理调控‘妃子笑’荔枝花穗发育期间内源激素水平的变化,最终起到控花保果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大豆根结部位内源激素对线虫侵染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南方根结线虫侵染大豆根系后,根结部位赤霉素(GA)、玉米素核苷(ZR)、生长素(IAA)、脱落酸(ABA)和茉莉酸甲酯(JA-Me)5种内源激素的含量变化,从而探索寄主对线虫侵染的激素应答反应。研究结果显示:在根结形成过程中,根结内5种内源激素含量均发生变化,其中JA-Me和ZR在线虫侵染发育的28d内持续高于对照;在接种线虫5d内,根结内IA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而ABA则显著低于对照;在接种5d后IAA含量一直低于对照;ABA只在接种14d左右显著高于对照,而GA只在接种21d左右显著高于对照,其他时间ABA和GA与对照基本一致。分析上述5种内源激素间平衡关系表明:IAA/ABA和JA-Me/ABA的比值变化明显,ZR/ABA和GA/ABA的比值平稳。研究结果暗示IAA、ABA和JA-Me在线虫侵染大豆形成根结过程中发挥了更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以菠萝品种‘巴厘’的果实为试材,研究果蜡处理对低温贮藏下采后菠萝激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果蜡处理降低了冷藏菠萝果实脱落酸(ABA)、赤霉素(GA)和玉米素(ZR)含量,增加了吲哚乙酸(IAA)含量,并且ABA 和GA含量均与冷害指数极显著相关(P<0.01),相关系数分别是0.879和0.909。表明低温胁迫下采后菠萝的ABA和GA与抗冷性密切相关,果蜡处理降低了ABA和GA含量,从而提高菠萝抗冷性。  相似文献   

7.
仙游县度尾文旦柚主要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度尾文旦柚是度尾镇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随着种植面积的增加,病、虫害发生及为害愈来愈严重,已影响了整个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笔者经过多年研究和实践,总结了度尾文旦柚主要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香草兰花芽分化调控措施及相关机理,在花芽分化前期,以分别喷施细胞分裂素(6-BA)、脱落酸(ABA)、生长素(IAA)和赤霉素(GA)为处理,以清水为对照,分析各处理条件下功能叶内源激素和营养物质含量变化,并统计各处理对花芽分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6-BA和ABA处理均能增加功能叶中玉米素核苷(ZR)和ABA含量,提高其在花芽分化过程中的蛋白质、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IAA处理能提高花芽分化中后期功能叶IAA、ABA、ZR和 GA含量,却降低整个分化过程中蛋白质、可溶性糖和淀粉的含量;GA处理降低了ZR和ABA含量,对蛋白质和淀粉含量影响不大;除GA处理外,6-BA、ABA、IAA处理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花芽分化率,以6-BA最为显著,可参考在生产上施用。  相似文献   

9.
外源IBA对裸花紫珠扦插生根和内源激素含量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药用植物裸花紫珠(Callicarpa nudiflora)1年生半木质化枝条为材料,采用吲哚丁酸(IBA)5个浓度(0、1 000、1 500、2 000、2 500 mg/L)处理。每隔6 d从1 500 mg/L IBA浓度与对照处理插穗的基部取样1次,测定在生根过程中内源吲哚乙酸(IAA)、脱落酸(ABA)、赤霉素(GA3)、玉米素核苷(ZR)含量的变化。扦插80 d后,采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生根效果。结果表明:不同IBA浓度处理对插穗生根影响差异显著。与对照相比,IBA处理不同程度地提高了插穗的生根率、平均生根数、最长根长和平均根长,降低了偏根率。其中,以1 500 mg/L IBA处理生根效果最好,其生根率、根体积最大,综合评价指数最高。在裸花紫珠插穗根原基诱导和愈伤组织形成阶段,1 500 mg/L IBA处理可提高插穗基部IAA和GA3含量,降低ABA和ZR含量,IAA/ABA和IAA/ZR比值迅速升高。在不定根形成、发生及生长发育阶段,IAA含量下降,IAA/ABA和IAA/ZR比值逐渐降低。较低的内源ABA、ZR含量和较高的IAA、GA3含量及IAA/ABA、IAA/ZR比值,有利于裸花紫珠插穗半木质化插穗不定根的形成和发育。  相似文献   

10.
玉米丝黑穗病菌对植株体内内源激素水平改变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方法,测定玉米苗期接种丝黑穗病菌后植株体内生长素(IAA)、赤霉素(GA)、玉米素核苷(ZR)和脱落酸(ABA)4种内源激素的含量变化,从寄主与病菌互作过程中植物内源激素的变化研究玉米对丝黑穗病的抗性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玉米丝黑穗病菌侵染玉米植株后,植株体内单一激素ABA含量提高;IAA、GA和ZR的含量降低;IAA/ABA、ZR/ABA、GA/ABA及(IAA+GA+ZR)/ABA的比值均明显低于对照。激素间的比值变化较单一激素的含量变化更加显著,相对单一激素的调控作用,激素间相互作用对调节植株生长发育更为重要。玉米丝黑穗病菌侵染玉米的过程中,植物内源激素的一系列变化可能是引起植株出现畸形症状(如节间缩短、植株矮化和丛生等)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11.
以南京中山陵茶园中十年生龙井长叶茶树为试验材料,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自然低温下茶树叶片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以探讨自然低温下茶树内源激素变化规律。结果显示,自然越冬期间,茶树叶片中吲哚乙酸(IAA)含量的波动幅度最大,脱落酸(ABA)次之,而赤霉素(GA_3)与玉米素核苷(ZR)波动幅度较小;同时,除了ABA外,茶树其他内源激素IAA、ZR和GA_3含量变化趋势一致;激素间比值变化和相关性分析显示ZR与GA_3、ZR与IAA、IAA与GA_3含量变化极显著相关,ABA与IAA、ABA与ZR呈显著正相关。试验结果表明,茶树内源激素之间关系密切,茶树可能通过调控ABA/(GA_3+IAA+ZR)的比值来适应自然低温环境。  相似文献   

12.
分蘖期不同基因型宿根甘蔗内源激素的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9个甘蔗品种叶片进行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4种内源激素免疫测定。结果表明:不同的基因型具有不同的激素含量,品种间差异较大。其中,台糖134生长素含量最高,云蔗89/151的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含量最高,Co331的脱落酸含量最高;粤糖93159的生长素和脱落酸含量最低,桂11的赤霉素含量最低,云蔗71/388的细胞分裂素含量最低。  相似文献   

13.
杧果花期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白玉杧和泰国金白花2个品种杧果在花芽膨大期、初花期、盛花期和末花期的内源激素脱落酸(ABA)、吲哚乙酸(IAA)、赤霉素(GA3)和玉米素核苷(ZRs)的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花芽膨大期金白花中ABA和LAA含量高于白玉杧,而白玉杧中GA3和ZRs含量高于金白花杧;初花期白玉杧中ABA和GA3含量高于金白花杧,而IAA和ZRs含量则低于金白花杧;盛花期白玉杧中ABA,IAA和GA3含量低于金白花杧,而ZRs含量高于金白花杧;末花期白玉杧中ABA,LAA,GA3和ZRs含量均低于金白花杧。  相似文献   

14.
为进一步探究茶树不同嫩度的嫩枝插穗根系和地上部生长适宜的生根剂处理时间及内源激素水平,本试验以3年生台茶12号嫩枝为试验材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分析了嫩梢不同部位IAA、ZR、GA3和ABA含量,同时研究了生根剂处理时间对插穗茎基部激素含量和茶苗扦插快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茶树嫩枝顶部一芽一叶至一芽二叶初展梢(BL1)、半功能叶(L2)、第1片功能叶(L3)及其茎段(S1)、第2片功能叶(L4)及其茎段(S2)、第3片功能叶(L5)及其茎段(S3)、第4片功能叶茎段(S4)中,叶片内IAA和ABA以第2片功能叶含量最高,ZR以第3片功能叶含量最高,GA3含量则随叶片成熟度增加而增大。茎段S1—S3中IAA含量显著高于S4,而ABA含量则为S1显著高于S2—S4。浸泡100βmg·L-1 ABT-1号生根剂会显著提高插穗茎基部IAA含量,并使IAA/ABA和(IAA+ZR+GA3)/ABA值增至1.0左右,从而有利于生根。其中,保留顶梢带1片和2片功能叶的插穗(F1-1、F2-1)在浸泡生根剂前期1βh内IAA含量快速增加,且IAA/ABA和(IAA+ZR+GA3)/ABA值可增至1.0以上,其他插穗则在浸泡生根剂4βh后上述3个指标达到最大值。F1-1、F2-1浸泡生根剂0.5~1βh,摘除顶梢带1片功能叶的插穗(F1-2)浸泡生根剂4βh,F2-2、F3-1、F3-2浸泡生根剂3~4βh,IAA含量达到较高水平,而且IAA/ABA和 (IAA+ZR+GA3) /ABA值可增至1.0左右。出苗时,平均根系活力、平均生根条数和平均茎粗增加值的最大值出现在浸泡生根剂0~2βh内,其他根系和地上部生长情况以浸泡生根剂4βh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15.
以杂交水稻屉优418及其亲本屉锦和C418为材料,研究了生育后期叶片内源激素含量变化与衰老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杂交水稻及其亲本剑叶中ABA、GA1/3、ZR和IAA含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3个材料的(GA1/3+ZR+IAA)/ABA的比值变化总的趋势也基本相同,前期较平稳,后期比值迅速下降。在生育后期,屉优418和C418的(GA1/3+ZR+IAA)/ABA比值下降速率较慢,与衰老相对较慢一致;而屉锦的(GA1/3+ZR+IAA)/ABA比值下降速率较快,与其衰老较快相一致。  相似文献   

16.
自然干旱胁迫下配方肥增效剂对水稻内源激素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为揭示土壤自然干旱条件下配方肥增效剂对水稻植株内源激素的影响,以中稻培两优93为材料,采用盆栽法研究了配方肥增效剂对水稻内源脱落酸(ABA)、生长素(IAA)、赤霉酸(GA3)、玉米素核苷(ZR)的影响。干旱处理后,ABA在前期大量积累,后期呈下降趋势。根系和叶片中ABA含量大幅度升高,其中根系中ABA增幅达58~101倍,根源ABA积累幅度远高于叶源ABA积累幅度,而增效剂处理促进了ABA的积累。干旱胁迫前,增效剂处理水稻植株根系IAA、ZR和叶片GA3均显著高于对照;而干旱胁迫后,增效剂处理植株上述激素水平均大幅下降,而对照下降幅度较小。叶中IAA、ZR和GA3的变化则与根系相反。  相似文献   

17.
六倍体小黑麦株高形成中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六倍体小黑麦株高形成与内源激素的关系,以六个不同株高的六倍体小黑麦品种(系)为材料,对小黑麦在株高形成时期叶片中内源激素含量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矮秆小黑麦品种的ABA、ZR和GA含量在所调查时期均显著高于高秆品种,而IAA含量在生长后期则显著低于高秆品种。同时高秆小黑麦中IAA/ABA、GA/ABA与(IAA+GA)/ABA的比值均高于矮秆小黑麦,但ZR/IAA、ZR/ABA比值的变化趋势则与IAA、GA含量的变化趋势相反。可见不同株高类型的小黑麦在株高形成过程中内源激素具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