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常德市烟蚜茧蜂防治烟蚜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降低烟蚜危害,发展有机烟叶,推广生物防治技术,减少化学农药使用,建设绿色生态环境,以‘云烟97’为材料,在常德不同地区投放烟蚜茧蜂,调查烟蚜茧蜂的寄生率、放蜂后蚜虫的数量、投放烟蚜茧蜂防治成本、不同数量烟蚜茧蜂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烟蚜茧蜂对烟蚜的防治效果明显,放峰10d后寄生率达到86.6%,虫口减退率达到66.49%,防治效果为73.21%,放蜂数量以6000头/hm2为标准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2.
鱼藤酮对烟草斜纹夜蛾和烟青虫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验证生物农药鱼藤酮对烟田烟青虫和斜纹夜蛾的防治效果,采用田间小区试验,对4%鱼藤酮的防治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鱼藤酮乳油防治烟草斜纹夜蛾和烟青虫效果良好,药后7 d,喷施4%鱼藤酮900、1 200、1 500 m L/hm2对斜纹夜蛾和烟青虫的校正防效分别达到86.8%、85.6%、88.2%和89.1%、92.4%、92.2%。鱼藤酮对烟草斜纹夜蛾和烟青虫防效好,对作物安全,不污染环境。  相似文献   

3.
不同植物源农药对烟青虫和斜纹夜蛾防治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验证植物源农药(4%鱼藤酮乳油和0.3%苦参碱水剂)在烟草害虫防治上的应用效果,2015年在衡阳县、衡南县和耒阳市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其对烟青虫和斜纹夜蛾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植物源农药的防治效果比化学农药好,鱼藤酮的防治效果优于苦参碱,但差异不显著。喷施植物源农药烟株受损率降低,能有效保护害虫天敌。鱼藤酮和苦参碱对烟草烟青虫和斜纹夜蛾防效好,无残留,对人体无害,不污染环境,是未来农药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新疆亚洲玉米螟无害化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表明:新疆一代亚洲玉米螟成虫产卵盛期应用球孢白僵菌75~120g/hm2灌心或120~180g/hm2喷雾,防效相当或优于3%呋喃丹37.5~45.0kg/hm2。螟黄赤眼蜂防治新疆二代亚洲玉米螟效果优于松毛虫赤眼蜂,放蜂量为60万~120万头/hm2,放蜂3~4次,公顷设45~90个放蜂点,放蜂间隔3~5d,其卵块寄生率为56.2%~95.6%,平均65.45%;卵粒寄生率为33.7%~72.1%,平均55.1%;虫口减退率为35.7%~88.2%,平均62.0%。放蜂技术、蜂卡质量、田间小气候和化学农药等对放蜂效果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5.
在吉林省海龙镇对利用性诱剂防治水稻二化螟成虫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试验期间二化螟诱捕器共诱杀二化螟成虫927头,二化螟性诱剂防治田白穗率为0.36%,对照田白穗率为0.85%。二化螟性诱剂田间防治效果为57.6%,对二化螟的防治效果不理想,原因为二化螟性诱剂释放面积太小。  相似文献   

6.
2006~2008年在永州市农科、宁远县对烟草害虫天敌种类进行了调查,共发现烟草害虫天敌2个纲10个目51个种,烟青虫(棉铃虫)寄生率41.2%~52.3%,最高69.8%,斜纹夜蛾平均寄生率11.13%,最高65.5%,两者均被"棉铃虫齿唇姬蜂"和"螟蛉悬茧姬蜂"寄生。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烟蚜茧蜂对不同波长光源的趋光性,观察了不同光源对烟蚜茧蜂诱集率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烟蚜茧蜂对不同波长光源的趋性不一致,其中,烟蚜茧蜂对蓝光、绿光和紫外光3个区段的灯光比较敏感,其波长分别为530、490和330~340 nm。  相似文献   

8.
利用黑光灯诱蛾是防治棉花害虫的重要措施之一。自从推广黑光灯以来,各地对它的作用和使用方法,有不少介绍,亦有不少争论。下面谈谈我们对黑光灯诱蛾几个问题的认识。一、黑光灯的诱蛾效果问题我们从一九六四年开始用黑光灯作诱蛾观察,从诱蛾量来看是比较多的。拿斜纹夜蛾和棉夜蛾,一支20W黑光灯的诱蛾量超过三个树枝把诱蛾量的十多倍。据一九七二至一九七五年四年的统计,一支黑光灯共诱斜纹夜蛾9157只,一九七六至七七年两年共诱棉夜蛾3286只,最多每夜每支灯能诱斜纹夜蛾486只,棉夜蛾241只。从一九七七年第四代斜纹夜蛾发生情况来看,金清农场一、五两个大队未装黑光灯,平均每亩棉田产卵58.6  相似文献   

9.
2015~2016年,通过对水城县4个主要种烟乡镇进行烟蚜茧蜂防控烟蚜效果调查,结果表明,放蜂前田间蚜虫的寄生率达到0.85%,放蜂后20d对烟蚜的田间防效达到59.49%,田间蚜传病毒病害发病率控制在0.62%。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田间烟蚜茧蜂的自然种群数量,对蚜虫的直接防效明显,同时间接对蚜传病毒病害的发生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应用性信息素进行斜纹夜蛾测报和防治示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10-2011年利用斜纹夜蛾性信息素和夜蛾类通用诱捕器诱杀雄蛾进行防治示范,并利用斜纹夜蛾性信息素诱捕器诱蛾与测报灯诱蛾相比较,结合冬后挖蛹,进行测报技术研究。结果:利用性信息素能有效防治斜纹夜蛾,在生产实践上,要与棉铃虫、甜菜夜蛾性信息素防治相结合,才能取得应有的效果。斜纹夜蛾发生规律:在安徽省宿松县一年发生6~7代,发生期在5-11月份;以3代、4代、5代为主害代,主要危害棉花;6代、7代危害蔬菜及油菜,7代为不完全代;在自然环境下,在宿松县冬前不进入休眠期,不作越冬准备,所以不能安全越冬。  相似文献   

11.
室内测定丁香酚对斜纹夜蛾3龄幼虫的杀虫活性。结果表明,丁香酚对斜纹夜蛾3龄幼虫有较强的拒食作用,24和48 h的AFC50值分别为0.631和0.478 mg/mL;对斜纹夜蛾3龄幼虫也具有一定的毒杀作用,处理后6和9 d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41.44 %和68.10 %(5 mg/mL);在供试浓度为5 mg/mL时,对斜纹夜蛾3龄幼虫有明显的抑制生长发育作用,表现为幼虫的体重和体重增加量明显减少,幼虫死亡率增加,蛹重和化蛹率显著低于对照。  相似文献   

12.
室内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均表明,辛硫磷、病毒杀虫剂、氟虫脲、除尽和高氯·辛乳油对棉铃虫和斜纹夜蛾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适于在瓜菜上使用,可在目前海南瓜菜生产中大量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室内测定了非洲楝提取物对斜纹夜蛾幼虫的杀虫活性。结果显示,非洲楝提取物对斜纹夜蛾幼虫具有很强的毒杀作用,10和14 d的LC50值分别为0.466和0.173 mg/mL;此外,非洲楝提取物对斜纹夜蛾幼虫还表现出较强的抑制生长发育作用,与对照相比,幼虫龄期和蛹期延长,蛹重减小,化蛹率和成虫羽化率显著降低。非洲楝具有防治斜纹夜蛾的潜力。  相似文献   

14.
利用BP神经网络对斜纹夜蛾幼虫的存活过程进行建模分析,给出了BP神经网络建模的Matlab算法程序。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能充分逼近斜纹夜蛾幼虫的存活过程曲线,使用BP神经网络可对斜纹夜蛾幼虫的存活过程进行有效的建模。利用所建立的模型,得到了关于斜纹夜蛾幼虫存活过程的模拟预测结果。不同温度下斜纹夜蛾幼虫种群的死亡过程有所不同。在20,24,36和40℃温度下,斜纹夜蛾幼虫种群的死亡高峰分别出现在卵孵化后20d左右,5~20d,5~10d及3~6d。最后,对神经网络建模的特点,以及影响BP神经网络建模效果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5.
香蕉黄胸蓟马是为害香蕉最主要的害虫之一,目前急缺高效的防治方法。近年来应用的花蕾注射法为控制香蕉黄胸蓟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精准施药方式,但适用该方法的药剂筛选鲜有报道。为了获得适用于此方法的高效低毒的杀虫剂,本文采用花蕾注射法在田间筛选了22种化学农药对香蕉黄胸蓟马的防效,结果表明,在推荐剂量下,吡虫啉、螺虫乙酯、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溴氰虫酰胺、阿维菌素、虫螨腈等6种杀虫剂对香蕉黄胸蓟马的防治效果最高,处理后28 d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9.80%、99.67%、99.48%、99.61%、99.33%和98.96%;同时,研究还发现吡虫啉与溴氰虫酰胺具有一定的协同增效作用,当其制剂用量分别在0.5 mL/L+0.5 mL/L和0.5 mL/L+0.25 mL/L时增效作用明显,防治效果分别为98.75%和95.81%,优于单剂的防治效果。本研究结果表明,吡虫啉、螺虫乙酯、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溴氰虫酰胺、阿维菌素、虫螨腈用于花蕾注射防治香蕉黄胸蓟马高效、可行,另外,吡虫啉与溴氰虫酰胺复配使用可以更有效地减少蓟马防治中的农药用量。  相似文献   

16.
蔬菜蓟马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蔬菜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随着蔬菜种植结构调整和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蔬菜蓟马为害不断加重,严重影响了蔬菜产业的发展。由于长期依赖化学农药防治,蔬菜蓟马已对许多药剂产生了抗药性。本文重点论述了蔬菜蓟马的为害特点、抗药性和防治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张静  胡林峰  冯岗 《热带作物学报》2010,31(10):1821-1824
在室内测定了查耳酮、二氢查耳酮和4-甲氧基查耳酮3种查耳酮类似物对斜纹夜蛾的杀虫活性。结果表明,3种查耳酮类似物对斜纹夜蛾幼虫拒食活性大小依次为:4-甲氧基查耳酮查耳酮二氢查耳酮,处理后24 hAFC50值分别为0.452、0.524、1.072 mg/mL;对斜纹夜蛾幼虫还有一定的胃毒作用,在2 mg/mL的供试浓度下,处理后12 d的死亡率分别为67.78%、57.41%和53.33%;此外,查耳酮类化合物对斜纹夜蛾幼虫还具有一定抑制生长发育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幼虫体重、化蛹率和羽化率均显著低于对照。  相似文献   

18.
果蔗是我国华南地区的特色水果,条螟(Chilo sacchariphagus Bojer)是危害果蔗的主要害虫之一,严重影响果蔗的产量和品质。农药防治是目前最主要的技术手段,但是大量的化学农药施用不仅危害环境,而且对人们健康存在安全隐患。为了推进化学农药减量增效以及果蔗行业的绿色发展,本研究根据果蔗条螟预测预报技术,建立了“2%噻虫胺颗粒剂+性诱剂”技术模式,并在广州市南沙区东涌镇和榄核镇开展了试验与示范工作。结果表明,条螟性诱剂预测预报结果与人工花叶调查结果基本一致,但是花叶率高峰期与同期诱蛾量高峰期相比具有7~10 d的滞后;甘蔗苗期2%噻虫胺颗粒剂处理后30 d,在东涌镇处理组枯心率为0.47%±0.04%,榄核镇枯心率为0.66%±0.23%,对照组为5.03%±3.09%。东涌镇、榄核镇处理苗期果蔗枯心的防效分别为90.60%±0.85%和86.88%±2.69%,花叶防效分别为77.60%±7.34%和74.65%±6.36%,2个试验地的防效差异不显著;中期挂迷向丝15 d后性诱剂迷向防控在东涌镇和榄核镇的螟害株防治效果分别为86.52%±2.56%和89.64%±3.00%,螟害节防治效果分别为77.48%±7.97%和89.64%±2.38%;收获前最终调查显示,东涌镇和榄核镇的最终螟害株防效分别为75.44%±3.56%和82.63%±5.13%,螟害节防效分别为74.08%±11.00%和78.84%±6.44%。研究表明,“2%噻虫胺颗粒剂+性诱剂”技术模式对果蔗条螟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将为果蔗条螟的防控以及农药减量增效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9.
选取5种药剂在玉米移栽初期、未受危害前进行田间药效试验,测试其防治效果、持效期、危害指数、草地贪夜蛾虫量变化情况等,对比5种常用药剂防治效果和持效期。结果表明,200 g/L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和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的防治效果和速效性较好,药后2 d防治效果仍维持在100%;药后14 d苏云金杆菌G033A可湿性粉剂的防治效果降度最小;通过防治效果和矫正虫口减退率对比,持效期长短结果为苏云金杆菌G033A可湿性粉剂(50.24%、-5.23%)>200 g/L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40.07%、-16.93%)>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39.24%、-25.54%)>80亿孢子/mL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可分散油悬浮剂(16.01%、-26.78%)>150 g/mL茚虫威乳油(9.71%、-28.57%);5种药剂的防治效果均能达到60%以上。200 g/L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和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为草地贪夜蛾发生严重区首选农药,危害轻度区推荐使用苏云金杆菌G033A可湿性粉剂。  相似文献   

20.
孙纪峰 《北方水稻》2011,41(3):25-27
通过对2%加收米、75%稻艳、80%多菌灵、三环唑、25%咪鲜胺5种药剂进行稻瘟病的田间防效对比试验,各个处理 分别喷施4遍.结果表明,75%稻艳可湿性粉剂防治效果最好,叶瘟防治效果达到47.7%,穗颈瘟的防治效果达到5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