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2004年以来,漯河市许多猪场发生了一种严重影响断乳仔猪生长发育且致死率很高的疾病,给养殖业造成了很大的损失。此病以造成断乳仔猪多系统衰竭为特征,被称为断乳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此病病因较为复杂,主要是由猪圆环病毒(PCV)以及猪蓝耳病毒(PRRSV)、细小病毒、副猪嗜血杆菌、支原体肺炎、霉菌毒素、附红细胞体等引起的一种新的传染病。现将此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剖检变化和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俗称蓝耳病)病毒变异株引起的一种急性高致死性疾病。主要导致母猪繁殖障碍和断乳仔猪呼吸系统症状,造成猪蓝耳病和猪瘟混合感染。西吉县2009年4-5月间发生混合感染病例37例,经采取相应防控措施后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现将诊治及防控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猪感染类猪圆环病毒因子P1后血小板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类猪圆环病毒因子P1感染对广西巴马小型猪血小板参数的影响。将12头30日龄的广西巴马小型猪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实验组经腹股沟淋巴结途径接种类猪圆环病毒因子P1的分子克隆。采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接种后3d、8d、17d、24d、31d及40d猪的外周血血小板参数。统计分析显示猪感染P1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血小板平均体积(MPV)无显著差异,而血小板计数(PLT)和血小板压积(PCT)在接种后8d明显降低,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在接种后17d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4.
稀释液中卵黄浓度对猪精液冷冻保存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索卵黄在猪精液冷冻中的应用效果,筛选出猪精液冷冻稀释液中卵黄的最佳浓度,分别在猪精液冷冻稀释液中添加不同比例(20%、25%、30%)的卵黄,并以精子活率、活力、路径速率(VAP)、轨迹速率(VCL)、直线运动速率(VSL)等为指标,对猪精液稀释后、平衡后和冷冻后3个阶段的精液质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将猪精液冷冻稀释液中卵黄的添加量提高5~10个百分点,其稀释后、平衡后及解冻后3个阶段精子的5个运动参数与常规添加量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可见,提高猪精液冷冻稀释液中卵黄浓度未能显著改善猪精液冷冻后的质量,综合考虑,猪精液冷冻稀释液中卵黄浓度仍以20%(v/v)为宜。  相似文献   

5.
太湖猪保种及利用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湖猪保种及利用现状分析王清义(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信阳464000)贾志勇(信阳地区畜牧局)王清括(固始县淮南猪原种场)牛立平(济源市农科所)1太湖猪的类群分布及其基本特征太湖猪主要分布在江苏省、浙江省、上海市的43个县(市)、区,现已扩展到福建...  相似文献   

6.
复合酶制剂对猪消化道中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研究用192头冀合白猪杂优猪,测定了玉米豆饼型饲粮添加复合酶制剂对猪消化道中各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可提高断乳仔猪和肉猪前期饲粮中粗蛋白质、粗纤维、粗脂肪以及肉猪后期饲粮中粗蛋白质的消化率。结合猪的消化生理特点及饲粮特性,认为:蛋白质酶是断乳仔猪酶制剂配方首要考虑成分,其次是淀粉酶等;粗纤维酶是肉猪酶制剂配方首要考虑成分。  相似文献   

7.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由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消化道传染病,以呕吐,水样腹泻和脱水为特征。各年龄均易感染,2周龄以内仔猪、断乳仔猪最易感染发病,育肥猪、种猪感染发病率低,通常呈现良性过程。以下文章对猪传染性胃肠炎的防治措施进行如下分析与介绍。  相似文献   

8.
依据电子延伸序列克隆猪Galectin-9基因,研究其在仔猪消化道中的分布,并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该基因在断乳前、后仔猪胃肠道组织中的表达差异;结果:成功克隆出了猪Galectin-9基因,并被GenBank收录(Accession. FJ428535),该基因在仔猪消化道中广泛分布,与断乳前相比,断乳后Galectin-9的mRNA在胃、空肠组织中的表达量显著下调(P<0.05),而在十二指肠、回肠、盲肠和结肠中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9.
猪圆环病毒2型(PCV2)的致病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猪圆环病毒2型(PCV2)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新病毒。该病毒主要侵害哺乳仔猪和育肥猪。PCV2感染可造成猪免疫系统的损伤.引起感染猪的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数量减少:细胞因子的表达量改变。同时,PCV2感染的靶细胞在胎儿期是心肌细胞、肝细胞和巨噬细胞,而出生后只有巨噬细胞。因而推测猪感染PCV2后,机体的免疫力下降,感染猪处于亚健康状态.其它病原如猪呼吸与繁殖综合症病毒(PRRSV)、猪细小病毒(PPV)等,或应激因素如免疫刺激等多种因素都可加重PCV2感染猪的病情.进而发展成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较明显的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症、皮炎和肾病综合症等与猪圆环病毒相关的疾病。  相似文献   

10.
介绍适宜我国养殖的香猪品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实验用小型猪(又叫小香猪)1985年以来,北京农业大学成功地培育出了I、Ⅱ、Ⅲ系小型猪,正式命名为“中国实验用小型猪”(民间称之为小香猪)。I系小香猪是香猪历经北京干旱、严寒的环境选择后保留下来的香猪家系:  相似文献   

11.
隋雪 《农民致富之友》2014,(20):250-250
<正>仔猪从出生到断乳是21-35天,这一期间仔猪是很好管理的,但在断乳60-75日龄,这一阶段称之为断乳仔猪,也叫保育猪是很难管理的,这也是育肥猪的重要阶段。断奶仔猪的性能必须从营养、环境、疾病等方面进行严格饲养管理。下面简介如何管理断奶仔猪。一、断奶仔猪的饲养仔猪身体正在迅速生长,有些组织发育还不完善,在断奶前的营养吸收完全来自母乳,断奶之后所需的一切营养全部来源于饲料,所以饲料中的营养元素必须接近母乳需要高蛋白质、高  相似文献   

12.
猪水肿病常发生于刚刚断乳的仔猪 ,发病率低 ,但死亡率高 ,必须引起养猪户的高度重视 ,加强饲养管理及防治措施。1 发病机理猪水肿病的病原体为猪肠道中的溶血性大肠杆菌 ,在饲养管理不当以及应激条件下导致猪体抵抗力下降、消化道处于病理状态、肠道微生物态失去平衡、溶血性  相似文献   

13.
猪细小病毒体外感染外周血淋巴细胞(PBMC)后引起细胞免疫反应尚不清楚,为了更好的了解猪细小病毒(PPV)感染PBMC后引起猪白细胞介素18的反应,探讨宿主-病毒之间的作用关系,运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和分析了PPV感染PBMC后引起的病毒DNA含量的变化和猪IL-18的分泌水平。结果猪IL-18的表达量在3,6,12,24 h增加,1,48,72 h下调。可见,猪细小病毒感染可引起PBMC分泌猪白细胞介素18的增加。  相似文献   

14.
选择长白猪、杜洛克猪和可乐猪3个猪品种为父本,以大约克猪纯繁(大约克×大约克)和杜洛克猪纯繁(杜洛克×杜洛克)组为对照,研究大约克母猪繁殖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可乐猪为父本时,大约克母猪的妊娠期缩短了2d,仔猪的有效乳头数略有下降,但产活仔数(11.0±1.41)头/窝、断奶仔猪数(9.7±1.45)头/窝、断奶育成率(94.41±2.826)%均为最高(P〈0.05),死胎数(O.3±0.25)头/窝和死胎率(3.25±3.250)%显著低于其他试验组(P〈0.05),总产仔数最高(11.3±1.81)头/窝,说明有良好适应性的可乐猪为父本可明显提高后代的成活率;从窝重上采看,可×大杂交组的初生窝重(14.850±2.4432)ks/窝、20日龄窝重(45.700±12.3641)ks/窝、断奶窝重(67.500±9.5657)kg/窝均高于其他试验组。相关性分析显示,死胎数影响仔猪的初生窝重、20日龄窝重及断奶窝重。这些结果说明以可乐猪为父本,可明显改善大约克猪的繁殖力,值得在毕节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24头50~57日龄杜长本杂交断乳仔猪分为3组,用Ca∶Zn为60∶1、330∶1和516∶1的三种日粮分别饲喂3组仔猪120天。对各组猪的临床表现、部份血液学及血液生化参数的变化进行了动态观察。结果表明:饲喂Ca∶Zn为60∶1日粮猪无异常表现,发育健康;用Ca∶Zn为33O∶1和516∶1的日粮可成功地复制猪缺锌症;红细胞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清总蛋白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各组白细胞数和血清碱性磷酸酶含量均发生下降,但以日粮Ca∶Zn为516∶1组下降最为明显,且与其它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提示白细胞数和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的下降对猪缺锌症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微生物发酵床大栏养殖猪群管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开展微生物发酵床大栏养殖1500头猪群管理的研究.以猪日龄为核心,观察体重范围、平均体重、日增重、饲喂天数、日采食量范围、日均采食量、阶段采食量、累计采食量、料重比、累计料重比等,建立了一套猪群生长状况动态模型,包括:(1)建立了猪体重(y)与日龄(X)模型为y= 0.7589x-19.883(P^2= 0.9937),(2)建立了猪增重(y)与日龄(x)幂指数关系模型为y= 1.0395x^0.5051(P^2= 0.8854),(3)建立了日均采食量(y)与日龄(x)模型为y= 0.0235x-0.3343(P^2= 0.9917),(4)建立了猪料重比(y)与日龄(x)线性关系模型为y= 0.022x + 0.4278(P^2= 0.9885)等,作为理论值,判别特定日龄下猪生长状况.当猪体重、猪增重、日均采食量、猪料重比实际值低于理论值时,必须寻找原因,加强猪的管理.对微生物发酵床大栏养殖1500头猪群,60~77日龄生长阶段的日均采食量观察,可以看出在60~65日龄发酵床猪日均采食量低于理论值,表明发酵床养殖初期,猪还有个适应过程,到了70~75日龄发酵床猪日均采食量高于理论值,表明猪已适应发酵床养殖,特别在75 日龄发酵床猪日均采食量提高21%,表明发酵床养猪更加有利于猪的生长.微生物发酵床大栏养殖猪群的主要病害有:皮炎(痘状斑疹)、拉稀(消化道疾病)、咳嗽(呼吸道疾病)、僵猪(营养不良)、眼病(眼结膜炎)、外伤(拐脚),未发现烈性传染病.从发酵床养猪发生的病害看,整体发病情况比较低,各种病害的发病率不超过10%,治疗的难度也不大,只要加强垫料管理,注意喂食,保障水质干净,许多的病害可以自愈.  相似文献   

17.
利用PCR—RFLP技术对62头国外猪种的生长激素(GH)基因+206~+711bp和+1118~+1297bp等2个区段的片段进行扩增,对前、后2个区段分别用内切酶HhaⅠ和ApaⅠ进行酶切,前区段出现6种基因型(AA、AB、AD、BB、BD、DD);后区段出现2种基因型(AA、AB)。然后采用线性模型分析了2个位点不同基因型对生长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平均背膘厚性状,GH基因的HhaⅠ酶切位点BD基因型猪极显著低于AA基因型的猪(P〈0.01),BB和DD基因型猪显著低于AA基因型猪(P〈0.05),对于达30kg日龄,AD基因型猪极显著低于DD基因型猪(P〈0.01),显著低于BB、BD基因型猪(P〈0.05);ApaI酶切位点对日增重有显著地影响(P〈0.05);3个国外猪种中,在达30kg日龄性状上,约克夏猪效应显著高于长白猪(P〈0.05)。  相似文献   

18.
利用5个多态蛋白(酶)位点碱性磷酸酶(Akp)、蛋白酶抑制物1(PI-1)、后白蛋白1(Po-1)、后白蛋白2(Po-2)和铜蓝蛋白(Cp)分析了清平猪、阳新猪、南阳黑猪、南城黑猪、东乡花猪、杭猪6个地方猪品种的遗传结构和遗传变异。6个品种的平均杂合度大小依次为:南阳黑猪(0.4142)、南城黑猪(0.3057)、阳新猪(0.3032)、东乡花猪(0.2606)、杭猪(0.2478)、清平猪(0.2416),通过计算Nei(1978)标准遗传距离,用UPGMA进行聚类分析,6个品种聚成2大类:清平猪、南城黑猪、阳新猪、南阳黑猪聚成一大类;东乡花猪与杭猪聚成另一类。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皖南花猪、东北民猪、长白猪、长白X民猪和长白X皖南花猪商品肥育猪鲜肉蛋白质品质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皖南花猪蛋白质构成与民猪有较大的差异;杂交使中国地方猪种蛋白质品质下降,尤其皖南花猪和长白猪杂交后蛋白质中必需氨基酸的比例明显下降(P<0.05);杂种猪蛋白质品质更趋向于长白猪而不是地方猪种。  相似文献   

20.
采用世界粮农组织(FAO)和国际动物遗传学会(ISAG)联合推荐的27对微卫星引物,检测了4类型香猪(久仰香猪、剑白香猪、从江香猪、环江香猪)共计200个个体的基因型,分析了品系内和品系间的的遗传变异.采用邻近结合法和非加权组对算术平均法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从江香猪和环江香猪亲缘关系最近,久仰香猪和剑白香猪亲缘关系次之;遗传距离最远的是剑白香猪和环江香猪,这和其地理分布、生态环境及体型外貌特征基本一致.从聚类结果可见,久仰香猪和剑白香猪聚为一组,从江香猪和环江香猪聚为另一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