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新疆野生枸杞愈伤组织分化及植株再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新疆枸杞的叶片、茎尖基部为外植体,分别诱导愈伤组织、继代培养和诱导分化,结果表明:①不同外植体愈伤分化率有明显差异:叶片愈伤组织分化率最高为100%,茎尖基部愈伤组织分化率最高为80%。每块愈伤的芽分化数最多可达15~20个。②激素组合影响愈伤分化。诱导分化最适培养基为6 BA2.0mg·L-1 IAA0.5mg·L-1,KT0.5mg·L-1 NAA1.0mg·L-1。③将分化出的无根苗转接到MS无激素培养基上,生根率可达到85%以上。因此叶片为诱导愈伤组织分化的最适外植体。  相似文献   

2.
以长春花幼嫩顶芽与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灭菌剂及处理时间对外植体的灭菌效果及外植体材料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春花顶芽为外植体,用75%酒精灭菌30 s+0.1%升汞灭菌300 s效果较好,此条件下外植体污染率为5.5%、褐变率为9.3%。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以MS+3.0 mg/L 6-BA +2.0 mg/L 2,4-D效果较好,诱导率可达86.6%。以长春花顶芽为外植体时产生愈伤组织的时间较旱,出愈率为92.6%,愈伤组织团块大、致密,表面有小疣突,预期有较好的不定芽分化能力。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不同处理对杜鹃红山茶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以8年生杜鹃红山茶为材料,研究不同外植体材料、灭菌方式、培养基种类、激素种类及配比、活性炭浓度等对杜鹃红山茶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相同的灭菌方式下,叶片外植体愈伤诱导率均明显高于叶柄外植体和花瓣外植体.采用0.1%HgCl2灭菌5 min,叶片外植体愈伤诱导率最高,达48.89%.(2)MS培养基是最适合叶片和花瓣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的基本培养基,叶片和花瓣在该培养基中的愈伤诱导率均最高,分别达42.12%、37.62%.(3)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6-BA与GA3对叶片外植体愈伤诱导率具有显著影响,低浓度的6-BA和高浓度的GA3有利于提高愈伤诱导率,愈伤诱导率最高的激素组合为1 mg/L 6-BA+1.5 mg/L NAA+0.6 mg/L GA3,诱导率达61.67.(4)外植体褐化率随添加活性炭浓度的增加呈逐渐降低的趋势,添加活性炭浓度为1.2 g/L时,叶片和花瓣外植体褐化率最低且愈伤诱导率处于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以小麦与堰麦草属间杂种的幼嫩叶片、茎节、叶鞘和幼穗为外植体进行了离体培养。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和不同外植体之间的愈伤组织诱导率及分化率都存在明显差异,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及分化率均以幼穗外植体为最高,余者较低。最终,建立了各种供试基因型的体细胞无性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魔芋组培苗叶柄切段外植体不同处理方法对愈伤组织诱导和芽分化的效果,为魔芋良种繁育提供有效途径。【方法】以白魔芋和花魔芋组培苗叶柄切段为外植体,以外植体不同接种方式(倒插、正插和平放)和不同长度外植体(2、6、10 mm)为处理,诱导愈伤组织发生并再生植株。【结果】叶柄切段不同接种方式及不同切割长度均对愈伤组织诱导及芽分化产生影响。将白魔芋组培苗叶柄切段以正插和平放方式接种于诱导培养基,其愈伤组织诱导率显著高于倒插处理,分别为85.0%和73.3%;正插外植体的愈伤组织分化率与分化芽数均显著高于其他2种方式。以6 mm长的叶柄切段正插入培养基中培养,可获得相对较高的愈伤组织诱导率和芽分化率,白魔芋和花魔芋的愈伤组织诱导率分别达到79.2%和59.2%,芽分化率分别为29.5%和21.8%。【结论】当魔芋外植体正插或长6 mm时,愈伤组织诱导率和芽分化率较高,培养效果较好。初步建立了一套以魔芋组培苗叶柄切段为外植体的魔芋离体再生体系,为魔芋良种繁育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君子兰花丝离体培养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君子兰(Clivia miniata Regel.)品种油匠的花丝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结果表明:君子兰花丝离体培养能通过愈伤组织和直接再生不定芽两条途径成苗.适宜花丝愈伤组织诱导与分化的花蕾长度为0.6~1.0 cm;培养基中加入活性炭加速了外植体的褐化,对花丝诱导和分化不利;暗培养和接种前4℃低温预处理明显降低了外植体的诱导率和分化率,在花丝离体培养中不宜采用;花丝诱导和分化的最佳培养基为MS+BA2.0mg·L-1+NAA3.0mg·L-1+IBA1.0mg·L-1,诱导率与分化率分别为16.3%和50.0%.  相似文献   

7.
甘蔗嫩叶鞘外植体褐变相关因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6个甘蔗品种嫩叶鞘进行离体培养,研究不同基本培养基、蔗糖浓度、甘蔗品种、取样季节和光照培养条件对外植体褐变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3种基本培养基中,以N6培养基的外植体褐化率最高(35.44%);当蔗糖浓度为40g/L时,外植体褐变程度最大,而当蔗糖浓度为30g/L时,愈伤组织平均诱导率最高;不同甘蔗品种之间的外植体褐化率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以Badila的最高,福农81-745的最低;在冬季取样,6个品种外植体褐化率极显著增加,而愈伤组织平均诱导率则极显著降低;与全暗培养相比,光照培养(12h/d)的外植体平均褐化率(35.44%)显著增加。因此,在春季取样、采用适当的基本培养基和蔗糖浓度,在暗条件下对甘蔗嫩叶鞘进行离体培养,可显著减少外植体褐化率,并有利于提高愈伤组织诱导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以育种上常用自交系的幼胚和源于幼苗的幼嫩叶段为外植体,研究它们在愈伤诱导及植株再生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为建立以叶段为外植体的另一高效稳定的玉米组培体系提供技术参考。【方法】选用6个育种上常用自交系,以幼胚和幼嫩叶段为外植体分别进行愈伤诱导及植株再生,研究2,4-D对不同外植体初级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对不同来源的6个自交系分别统计诱导率及分化率,并观察愈伤组织的形态。【结果】不同外植体对2,4-D浓度的要求不同,且幼嫩叶段相对幼胚较难诱导愈伤且需要的2,4-D浓度更高。同一基因型的幼胚和幼嫩叶段形成的愈伤形态基本无区别,不同基因型之间愈伤形态有差异。不同来源的6个基因型的愈伤诱导率、分化率也存在差异。【结论】通过再生过程中幼胚和叶段多方面的比较,筛选到3个诱导率较高且愈伤形态优良的基因型齐319、Mo17和鲁原92。  相似文献   

9.
"中国红"红枫是红枫变种,其枝干多姿、优美,叶色艳丽而持久,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从而成为了园林绿化应用树种的新宠。为了建立"中国红"红枫的愈伤组织途径繁殖体系,该文以红枫的叶片、幼嫩茎段、叶柄作为外植体,采用75%乙醇(20s)、2%Na Cl O(10~15min)消毒,接种于愈伤诱导培养基上诱导培养,然后进行继代条件探讨,愈伤组织诱导芽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红"幼嫩茎段作为外植体可以启动愈伤组织的形成,而且优于叶片与叶柄对愈伤组织的诱导;在MS诱导培养基中,BA浓度为3mg/L,NAA浓度0.2mg/L的条件下,愈诱导率最高。在光照条件下出愈率较高。而由愈伤组织诱导芽分化则相对较难,分化芽后生根率较高。  相似文献   

10.
小麦胚性愈伤组织发生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小麦成熟胚愈伤组织的诱导率、生长率及胚性愈伤组织发生率的基因型效应有显著差别。供试的 5个基因型中 ,愈伤组织诱导率基因型间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诱导率大小顺序为 :辽 10>774 2 >Roblin>7757>新克旱 9。以成熟胚为外植体的胚性愈伤组织发生率 ,辽 10为 78% ,774 2为 10 % ,新克旱 9为 0 %。外植体与基因型共同作用影响胚性愈伤组织发生率 ,774 2两种外植体(成熟胚与幼穗 ) ,都有胚性愈伤组织发生。但不同外植体发生率不同 ,成熟胚为 10 % ,幼穗为 1%。而新克旱 9两种外植体均无胚性愈伤组织发生 ,并有褐化愈伤组织 (褐化率分别为 6 9.50 %和53.70 % )。培养基不同胚性愈伤组织发生率也不同  相似文献   

11.
采用鳞茎盘、花蕾、试管苗叶片和假茎为外植体材料,以MS为基本培养基,建立分蘖洋葱再生体系。结果表明,MS+0.5 mg·L-1KT+2.0 mg·L-12,4-D最适合愈伤组织诱导,4种外植体材料中鳞茎盘外植体诱导出的愈伤组织状态最优,出愈率最高达86.4%;愈伤分化丛生芽的最优培养基为MS+0.2 mg·L-16-BA+0.1 mg·L-1NAA,分化率为27.58%;在MS+1.5 mg·L-1IBA+0.01 mg·L-1NAA培养基上可诱导出白色健壮根,生根率可达100%。  相似文献   

12.
甘蔗不同基因型组织培养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甘蔗心叶的组织培养,研究了11个甘蔗基因型的组织培养特性。结果表明,用200mg/L的PVP溶液浸泡外植体(心叶)20min,明显降低了诱导培养过程中中外植体的褐化率,同时大大提高了各个基因型的愈伤组织诱导率,11个甘基因型在同样的培养条件下,外植体的褐化率,愈伤组织的诱导率,愈伤组织的增殖率,愈伤组织的分化率都表现出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红掌不同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与不定芽分化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以红掌3个不同部位的材料(叶片、叶柄、茎段)为接种外植体,对红掌的离体培养技术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部位对愈伤组织诱导差异显著,其中叶柄诱导率最高,达到86.7%,为最佳取材部位。诱导愈伤组织培养基以MS+6BA2.0 mg·L-1+2,4D0.2 mg·L-1为最好; MS+BA2.0 mg·L-1+NAA0.25 mg·L-1对不定芽分化效果良好。第3期郭军战等红掌不同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与不定芽分化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软籽石榴离体叶片愈伤组织诱导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彭丽萍  郑雷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7):3835-3836,3838
[目的]研究软籽石榴离体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条件。[方法]以软籽石榴的幼嫩叶片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了不同浓度和类型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叶片的不同部分、不同糖浓度和类型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结果]培养基MS+0.1 mg/LNAA+0.1 mg/L IBA+1.0 mg/L 6-BA+30 g/L蔗糖对愈伤组织的诱导效果最好,选择叶片中部或叶片基部为外植体,可以有效提高诱导率,降低褐化率,诱导率最高达93.3%,褐化率最低达23.3%。[结论]为石榴的离体快繁、种质保存和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良品质奠定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5.
利用金花茶幼嫩花蕾进行体外培养,建立了花丝愈伤组织培养体系。试验结果表明:外植体表面消毒70%乙醇浸泡的适宜时间为10 min;花丝愈伤组织诱导和增殖培养的适宜培养基为MS+TDZ 0.5mg/L+2,4-D 1.0 mg/L+30 g/L蔗糖(pH 5.8),培养条件为25(±1)℃黑暗。卡那霉素和潮霉素对愈伤组织诱导和增殖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卡那霉素100 mg/L或潮霉素30 mg/L导致花丝外植体全部褐化死亡;卡那霉素75 mg/L或潮霉素20 mg/L能抑制愈伤组织从花丝外植体上产生;卡那霉素100 mg/L或潮霉素25mg/L则能完全抑制愈伤组织的增殖并导致最终褐化死亡。  相似文献   

16.
切花菊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MS基本培养基附加不同种类和浓度的激素,以切花菊良种小菊带腋芽的茎段、幼花蕾位外植体,进行切花菊组织培养快速繁殖试验。结果表明:初代培养试验的2种激素6种不同浓度处理,均能诱导外植体分化形成愈伤组织。带腋芽的芽段腋芽分化率最高的组合为MS+6-BA2.0mg/L+NAA0.2mg/L,分化率为83.3%;而花蕾诱导分化率最高的组合为MS+6-BA3.0mg/L+NAA0.1mg/L。培养42d后,愈伤组织块的直径超过1.0cm,丛生芽数达到12~15个。  相似文献   

17.
新麦草幼穗愈伤组织诱导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云岚  云锦凤  李俊琴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2):514-517,542
[目的]探讨愈伤组织诱导取材时间、培养基筛选、激素调节及幼穗成熟度对新麦草幼穗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方法]以新麦草2个品种幼穗为外植体接种于附加不同激素的MS和N6培养基上进行愈伤组织诱导培养。[结果]2种培养基诱导的愈伤组织质地无明显差异。山丹新麦草幼穗最佳诱导培养基为N6添加2,4-D2mg/L,P8401为MS添加2,4-D6mg/L。ABA添加于MS培养基可显著促进愈伤组织生长。山丹新麦草幼穗愈伤组织培养添加ABA适宜浓度为1.5mg/L,P8401为0.3mg/L。CH仅具有加速愈伤生长的效果,但对新麦草愈伤组织诱导促进作用不大。P8401新麦草1~2cm新生幼穗材料作为愈伤诱导外植体最为理想,山丹新麦草5~6cm较成熟幼穗在MS上愈伤诱导率高于幼嫩小穗。[结论]2种培养基均可用于新麦草幼穗愈伤组织诱导。外植体的取材时间在组织培养中是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8.
以软枣猕猴桃(Actinidia arguta)品种"魁绿"和"佳绿"的无芽茎段、叶片、叶柄为外植体,研究外植体及生长调节剂组合对软枣猕猴桃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的影响,从而建立"魁绿"和"佳绿"的离体再生体系。结果表明:6-BA对软枣猕猴桃愈伤组织的诱导效果好于KT,"魁绿"和"佳绿"叶片分别在MS+2,4-D0.5 mg/L+6-BA 2 mg/L和MS+2,4-D 0.5 mg/L+6-BA 1 mg/L的培养基上愈伤诱导率最高,分别为93.3%和96.2%。在不定芽再生培养过程中,6-BA和TDZ不能诱导不定芽发生,而ZT对不定芽的分化具有较好的诱导作用;"魁绿""佳绿"均在培养基MS+NAA 0.05 mg/L+ZT 3 mg/L上不定芽分化率最高,分别为72.0%、37.8%。不同品种及不同外植体的愈伤组织诱导率和不定芽再生率均存在差异,"魁绿"的不定芽分化率明显高于"佳绿";无芽茎段和叶片的愈伤组织诱导率均90%;叶片的不定芽分化率最高,显著高于茎段和叶柄。再生苗在培养基1/2 MS+IBA 0.1 mg/L上的生根率为97%。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以6种玉米自交系的成熟胚为外植体,通过优化玉米成熟胚愈伤组织诱导、继代及分化等培养环节,建立了高效的苗再生体系。结果表明,使用切除胚芽和胚根的半胚为外植体,以MS(Murashige&Skoog)培养基作为基础培养基诱导形成的愈伤组织最好,初级愈伤组织率高达80%。在继代培养过程中添加0.5 mg/mL 2,4-D和18mg/mL Dicamba有利于提高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将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提高到88.89%。添加20 g/L甘露醇可以将褐化率降低到19.44%。分化培养过程中加入2 mg/L Zeatin和6 mg/L TDZ可以将愈伤组织的绿苗分化率提高到48.88%。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红树秋茄的愈伤组织体系,为实现秋茄种质资源离体保存及其多样性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红树林秋茄幼嫩叶片作为外植体,研究2,4-D和6-BA不同浓度配比下秋茄叶片愈伤组织的诱导率,以及不同激素水平对秋茄叶片和愈伤组织褐变情况的影响.[结果]2,4-D对秋茄叶片愈伤组织形成是必需的,添加一定量的6-BA有助于提高愈伤组织诱导率,最佳激素配比为MS+1.0 mg/L 2,4-D+1.0 mg/L 6-BA,诱导率最高,达35.0%;秋茄叶片和愈伤组织均有褐变现象发生,21 d内,褐变率达33.3%~45.0%.[结论]初步明确了秋茄叶片愈伤组织的诱导条件及褐变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