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两种紧急心脏起搏方法治疗心动过缓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两种紧急心脏起搏方法治疗心动过缓的效果。方法 :3 3例严重心动过缓的患者中 ,10例使用带气囊漂浮电极经左锁骨下静脉穿刺 ,2 3例使用普通电极经右颈内静脉穿刺进行床边心内膜起搏 ,对两者的操作时间和效果分别加以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病例均成功起搏。计算从穿刺开始至成功起搏的操作时间 ,经左锁骨下静脉置入气囊电极者为 ( 6.2± 1.9)min ;经右颈内静脉置入普通电极者时间为 ( 3 .8± 1.5 )min(P <0 .0 1)。结论 :使用普通电极经右侧颈内静脉较带气囊漂浮电极经左锁骨下静脉进行床边紧急心脏起搏优越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锁骨下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并发症发生的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140例应用锁骨下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相关并发症发生因素及预防措施。结果 140例患者发生并发症6例,其中与导管感染有关者3例,导管堵塞2例,脱管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4%。结论操作者在施行锁骨下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中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熟练掌握穿刺技术,积极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静脉穿刺术是护理技术操作中的基本技能之一 ,是临床输液、输血、给药等重要途径。及时、准确、熟练地掌握穿刺技术 ,能否“一针见血” ,直接关系到治疗效果及抢救危重患者的生命。本文就我室 986例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与其对策作一报道。1 临床资料1.1 病例1993年 8月~ 1999年 8月静脉穿刺一次未成功患者共986例 ,其中男 5 62例 ,女 42 4例 ;年龄在 2 8d~ 3岁者 5 3 6例 ,4~ 14岁 179例 ,15~ 60岁 71例 ,70~ 80岁 2 0 0例。2 静脉穿刺失败原因分析2 .1 患者惊恐与害怕心理患者对疼痛敏感 ,特别是小朋友患者产生惊恐害怕心理。2 .2…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全胃肠外营养(TPN)联合施他宁治疗胰外瘘的疗效.方法:对38例胰外瘘患者使用TPN联合施他宁治疗,TPN采用全营养液混合3L袋锁骨下静脉穿刺滴注;施他宁6mg加入5%葡萄糖盐水1000ml,24h点滴,持续1~2wk.结果:32例患者在58d内治愈,平均愈合时间为17d,4例在治疗期间死亡,2例合并有主胰管梗阻,采用手术治疗而获得痊愈.结论:绝大部分胰外瘘患者通过TPN联合施他宁药物治疗可获得痊愈,合并有近端主胰管梗阻者需手术治疗;严重的腹腔感染是胰外瘘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静脉微量泵注射溶栓剂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疗效。方法:经患肢足背浅静脉穿刺,微量泵持续泵入尿激酶(UK)或隔天泵入东菱克栓酶,7~10 d为1疗程;同时静脉滴注4 0 %低分子右旋糖酐注射液5 0 0m L,每天1次;口服小剂量阿斯匹林5 0 mg,每天1次,服用0 .5 a以上。共治疗6 6例(6 8侧下肢)。结果:所有患者临床症状于用药3d后均有明显改善,患肢膝近侧15 cm处周径比入院时缩小(5 .0±1.7) cm,膝远侧15 cm处周径缩小(4.3±1.4 )cm,用药溶栓期间未发现肺动脉栓塞。随访5 0例,症状完全消失14例(2 8% ) ,站立后踝部有轻度凹陷性肿胀2 6例(5 2 % ) ,复发2例(4% ) ,小腿浅静脉曲张8例(16 % )。结论:患肢末梢静脉微量泵注射溶栓剂治疗DVT疗效显著,适应证广,并发症少,方法简单。治疗中无需反复多次监测凝血状态,易为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锁骨下静脉与股静脉穿刺置管在颅脑手术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探讨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选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的颅脑病人45例,分为A组,选行股静脉穿刺的颅脑病人55例,分为B组。分别行穿刺置管后,比较两组病人的穿刺成功率、术中并发症及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在穿刺成功率及术中并发症上无明显差异,但在术后并发症中,A组患者明显低于B组。结论对于颅脑手术病人使用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更安全、有效、并发症更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分析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4种不同钢板内固定术后出现医源性手术失败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手术方法及提高术者技术的策略.方法锁骨中段闭合粉碎性骨折按照Allman分类,Ⅰ型c亚型患者共285例.其中,左侧69例,右侧216例.致伤原因:车祸伤106例,高处坠落伤87例,跌倒摔伤42例,其他伤50例,其中同时伴有复合伤37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2~14 d,平均2.5 d.285例患者采取切开复位法选择4种不同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结果随访3~36个月,平均13个月.在取出内固定物前,按照连学全等锁骨疗效标准评估方法进行评估,本组有32例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其中24例患者因医源性手术失败而进行再次翻修术,翻修率为8%.优良率为89%.结论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是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的指征,依据骨折情况及术者手术技巧来选择钢板种类.正确应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技术,提高术者手术技巧,是避免医源性手术失败发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联合疗法治疗盆腔炎51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静脉给药 +阴道侧穹窿穿刺给抗生素治疗盆腔炎的疗效及意义。方法 :1 0 5例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 2组 ,联合用药组 51例 ,静脉用药组 54例。结果 :联合用药组治愈 47例 ,好转 4例 ,无效 0例 ;静脉用药组治愈 2 8例 ,好转 1 8例 ,无效 8例。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 (P<0 .0 1 )。治愈者的复发率联合用药组为 2 .1 % (1 /47) ,静脉用药组为1 7.9% (5/2 8) ,两者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结论 :静脉给药 +阴道侧穹窿穿刺给抗生素是治疗盆腔炎、减少复发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1病例 患者,男,59岁,患L4~L5椎间盘突出,右大小腿外侧麻木疼痛3个月,于5d前在外院欲手术治疗,因硬膜外麻醉行L1~L2椎间隙穿刺困难取消手术,转我院治疗。既往病人无特殊病史。胸片示:L3~L5椎体见不同程度骨质增生,L4~L5椎体间隙变窄。拟在硬膜外麻醉下行L4~L5椎体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术。患者入手术室后开通静脉通道,常规监测心电图、无创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鼻导管给氧,行T12~L1椎间隙正中入路硬膜外麻醉,穿刺时无明显突破黄韧带感觉,  相似文献   

10.
175例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术后的临床效果及其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术后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情况,评价其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175例安置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患者,所有起搏电极均采用Seld inger法通过穿刺锁骨下静脉置入,观察置入手术成功率及并发症。结果:175例患者手术均成功。140例患者术前症状很快消失,35例基础心脏病患者症状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随访期间无1例死亡。并发症发生率为8.6%,包括囊袋出血3例,起搏器综合征2例,心律失常4例,呃逆2例,局部肌肉刺激1例。结论:及时发现并排除起搏治疗相关并发症,术后加强随访并进行起搏器程控监测,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术是一种安全、有效、可靠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我院自 2 0 0 0年 3月至 2 0 0 1年 10月 ,对 3例肾病终末期患者施行同种异体尸肾移植术 ,患者恢复良好 ,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本组 3例中男 1例 ,女 2例 ,年龄 4 4~ 4 6岁 ;发病时间 1~4 a,透析时间 0 .5~ 3a,每周透析 2~ 3次 ,每次 4 h;术前每日尿量约 10 0 m L。 3例均有贫血貌 ,面部及四肢浮肿 ,2例合并高血压。2例诊断为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 ,1例为多囊肾、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1.2 辅助检查血红蛋白 6 4~ 74 g/ L,总蛋白 5 7~ 6 5 g/ L,血尿素氮 15 .2~ 2 8.…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高血压性脑出血微创穿刺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总结采用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的15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除1例死亡、1例呈植物生存状态外,其余患者经治疗后均痊愈出院。术后留置穿刺针3~12d,平均(4±1)d。术后发生并发症24例,其中5例再出血;1例术后立即脑疝,抢救无效死亡;7例颅内感染;2例同侧硬膜外血肿;5例颅内积气;2例出现穿刺位置不当;2例血肿抽吸困难,注射尿激酶后诱发脑疝。结论微创穿刺引流术是目前治疗有适应症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有效方法,对术后患者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为了使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在非药物治疗下达到排卵的目的 ,我院自 2 0 0 0年 2月至 2 0 0 1年 3月为 38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在腹腔镜下行双侧卵巢打洞术多点烧灼穿刺术 ,效果满意 ,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订资料38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 ,年龄 2 2~ 4 0岁 ,平均年龄 32 .2岁 ,未婚者 5例。麻醉方法是静脉全麻加硬膜外麻醉。住院天数6~ 8d,平均 7d,术后住院天数 4~ 6 d,平均术后住院天数 5d。2 护理2 .1 术前准备2 .1.1 心理护理 腹腔镜下手术仍未被广大患者所接受 ,因此 ,要向被手术者讲述此术式的优点 ,消除患者的心理顾虑 ,取…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活脑灵对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8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 2例,对照组4 0例。治疗组以活脑灵0 .2 g加入5 %葡萄糖2 5 0 m L 中静脉点滴,每日2次,共14 d;对照组以低分子右旋糖酐5 0 0 m L 静脉点滴,每日1次,共14 d。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1疗程后作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判定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 5 ) ;治疗组有效率为85 .7% ,对照组有效率为5 5 .0 % ,两组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 c=10 .35 0 2 ,P<0 .0 5 )。结论:活脑灵能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5.
PICC(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是静脉输液发展的又一突破。同浅静脉留置针相比,除具有减轻患者痛苦,提高医护人员工作效率等优点外,并能延长留置时间,提高安全性能,已在临床中广泛使用。我科自2000年3月开始使用PICC,至今已成功使用6例,取得满意效果,简介如下。 1 临床资料 6例中男性3例,女性3例。年龄38~68岁。其中乳腺癌2例,胃癌1例,肝癌2例,肺癌脑转移1例。本组患者均因病情需要每日行静脉输液,分别给予抗生素治疗、化疗、TPN及疼痛治疗,其中1例每日行脱水治疗4次。全部使用美国B-C公司生产的一次性PICC,规格为4-5french单腔导管。穿刺部位全部使用肘正中静脉,留置时间2~5个月。其中1例因病情恶化死亡,2例治疗结束后带管出院,其余患者正在继续接受治疗。无1例感染、出血、外漏外渗等情况发生。 2 使用方法 2.1 选择合适的静脉,准确测量插入长度:患者平卧上臂外展90度,测量肘正中静脉即穿刺点到对侧胸锁关节,然后向下反折量至第三肋间隙的长度。 2.2 无菌区域的准备:打开无菌穿刺包,戴上手套,用无菌包内的碘酒、酒精棉签对穿刺点消毒后,铺上孔巾及治疗巾。 2.3 导管的准备:以导管的导管圆盘为起点,用无菌包内的软尺准确测量患者实际所须的导管长度,再将导管内的针芯退至此长度,用无菌剪刀水平剪断套管,注意不要剪断针芯。用5mml生理盐水注射器冲洗导管备用。  相似文献   

16.
清开灵注射液致过敏反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清开灵注射液是纯中药复方制剂 ,近年来广泛应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肝炎等治疗 ,其引起的不良反应亦时见报道 [1 ,2 ] 。为总结其不良反应的原因 ,笔者收集 1 0例清开灵过敏史者作一临床分析。1 临床资料1 0例中男 7例 ,女 3例 ,年龄 4~ 43岁 ,有家族过敏史者 4例 ,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体炎、肺炎、急性肝炎、咽喉炎等 ,体温均≥ 39℃。成人用清开灵注射液 40 m L 加入 5%或1 0 %葡萄糖 2 50 m L 中静滴 ,儿童则用清开灵注射液 8~ 1 0 m L加入 5%或 1 0 %葡萄糖 50 m L 中静滴。 1 0例均在输液后 8~ 2 0min内出现皮肤瘙…  相似文献   

17.
锁骨下静脉及颈内静脉穿刺有气栓、气胸或血胸等危险[1~4]。腹部闭合伤并下腔静脉系统损伤时,大隐静脉输液有加重出血的可能[5]。亦有由下肢所输的血液经下腔静脉破裂口流至腹腔的报道[6]。为避免上述并发症,寻找更安全有效的途径,1990~1998年我院对44例腹部闭合伤出血休克患者施行高位头静脉切开锁骨下静脉置管抗休克,置管全部成功,未发现明显并发症。现报道如下。1 病例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44例,其中男31例,女13例;年龄17~72岁,平均46岁。全部病例为腹部闭合伤出血性休克患者,…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颈内静脉置管的临床护理。方法:正确实施50例颈内静脉置管患者的临床护理。结果:45例透析者选择颈内静脉穿刺1次性穿刺成功;2例失败,改为股静脉穿刺置管;余3例因颈内血管条件差直接改为股静脉穿刺置管。结论:此方法减轻了病人的痛苦,是安全有效的紧急通路。拔管后伤口愈合好,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9.
血栓通致不良反应1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栓通是从三七中提取有效活性成份——三七总皂甙精制而成 ,临床已广泛用于血管性疾病患者 ,不良反应少。但我科曾遇 12例因静脉点滴血栓通注射液引起不良反应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2例中 ,男 7例 ,女 5例 ,年龄 18~ 6 2岁。因脑动脉硬化或眼内出血、视网膜静脉阻塞等疾病 ,用血栓通 (广东永康药业公司生产 ) 10~ 15 m L 加入 5 %葡萄糖注射液 2 5 0 m L 中静脉点滴 ,每日 1次 ,其中 9例在治疗的第 3~ 5天、2例在治疗的第 7天时 ,患者面部、颈部及躯干皮肤突然出现大小不等的圆形或椭圆形红色丘疹 ,部分融合成片状 ,伴瘙痒 ,四肢…  相似文献   

20.
卵巢恶性肿瘤的死亡率高居妇科恶性肿瘤之首 ,是妇科恶性肿瘤中威胁最大的疾病 ,但随着化疗方案的逐渐完善 ,卵巢癌的 5 a生存率已得到明显提高。我科 1996年 7月至 2 0 0 0年10月间共 30例卵巢癌患者应用手术加 PC方案化疗 ,效果满意 ,现就其护理措施及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共 30例 ,年龄 11~ 6 7岁 ,平均年龄 (39± 8)岁。顺铂单次剂量 10 0 mg加入 0 .9% (9g/ L )生理盐水 10 0 0 m L腹腔内注入 ,然后予环磷酰胺 6 0 0 mg用 0 .9%生理盐水 40 m L稀释后静脉慢注。每个疗程第 1天给药 ,用后水化 3d,间隔 3周重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